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538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2套.docx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102套

惠安一中2012级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语文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默写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格0.5分)

⑴,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⑵聊乘化以归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⑷,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⑸,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⑹,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

⑺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⑻,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⑼,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⑽披秀闼,。

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15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每格0.5分)

⑴不矜名节⑵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⑶故夫知效一官⑷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⑸听臣微志⑹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臣以供养无主乐琴书以消忧

B.风飘飘而吹衣泉涓涓而始流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而后乃今将图南②臣具以表闻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或棹孤舟

⑤屈贾谊于长沙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⑦宾主尽东南之美⑧园日涉以成趣

⑨而征一国者⑩倚南窗以寄傲

A.①⑧/④⑤⑨/②③/⑥/⑦⑩B.①⑧/②③⑨/⑤⑦/⑥/④⑩

C.①④/②③⑤/⑦/⑥⑧/⑨⑩D.①④/②⑤⑨/③/⑥⑧/⑦⑩

6.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而刘夙婴疾病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此小大之辩也⑤复驾言兮焉求⑥《齐谐》者,志怪者也

⑦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⑧寓形宇内复几时⑨奉晨昏于万里

⑩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④/②⑤/③⑦⑧/④⑥/⑨B.①④/②⑩/③⑥⑦/⑤/⑧⑨

C.①⑥⑦/②⑩/③④/⑤⑧/⑨D.①⑩/②⑨/③⑤⑦/④⑥/⑧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游桂林诸山记

(清)袁枚

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

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

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

北下至风洞,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

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

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

初尚明,已而沉黑窅渺。

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

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馀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鱼网、僧罄之属,虽附会亦颇有因。

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

计行二里馀,俾昼作夜,倘持火者不继,或堵洞口,如三良殉穆公之葬,永陷坎窞中,非再开辟不见白日。

吁,其危哉!

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

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

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

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

次日往南熏亭。

堤柳阴翳,山溪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

又次日游木龙洞。

洞甚狭,无火不能入。

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离离可摘。

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

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

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

  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齿。

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夏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

余从东粤来,过阳朔,所见山业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延者,斩绝者,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下足喻其多且怪也。

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

  记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

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

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

注:

①晡食:

晚餐。

于于:

行动悠然自得的样子。

②窅(yǎo)渺:

深远广袤。

③郁肉漏脯:

不新鲜或腐败的肉。

④斩绝:

陡峭壁立,犹如被刀斩过一样。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三百六级诣其巅诣:

达到

B.计行二里余,俾昼作夜俾:

使

C.吁,其危哉危:

D.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省:

明白

8.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桂林“山之奇”的一组是()(3分)

①一城烟火如绘②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

③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④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

⑤突然而起,戛然而止⑥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山离城近,奇峰罗列,耸拔陡峭,诡异多姿,山多溶洞,迷幻绮丽。

B.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特点,以写栖霞山洞为主,附带描写其他景点,随手刻画,下语不多而得山水之神髓。

C.作者在记叙与描写中穿插着议论,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传达的理趣是相同。

D.文章结尾补叙五十年前游览过桂林的经历,以年少时不识山水之乐,衬托今天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

(3分)

译文:

(2)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

(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6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

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

请简要分析。

(3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3分)

四、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众人在芦雪庵依题即景联句,宝玉因联句最少而被罚酒。

宝玉喝得酩酊大醉,误入栊翠庵妙玉处,折下了庵中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

B.袭人母兄要赎她回去,袭人死也不肯。

回贾府,袭人却用赎身之事试探宝玉,借机给宝玉下箴规,宝玉满口答应。

C.秦可卿去世,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

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偏又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

于是请来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D.贾敬看上鸳鸯,要讨她作妾。

鸳鸯拒绝了这个做主子奶奶的机会,而且在贾母、邢夫人面前铰发明志,誓言不嫁,终身服侍贾母。

E.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认为她在说“混帐话”,并且当众颂扬黛玉不会这么说。

黛玉听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13.简答题。

(任选一题)(5分)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1)黛玉叹道: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选段中的“你”是谁?

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答:

(2)这日王夫人正是往锦乡侯府去赴席,李纨与探春早已梳洗,伺候出门去后,回至厅上坐了。

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

“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

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

李纨、探春为何代替凤姐理家?

对赵家的丧事,李纨的意见如何?

探春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请简述。

(《红楼梦》)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4.阅读以下《孟子》语段,回答问题。

(6分)

①(孟子)曰:

“王请无好小勇。

夫抚剑疾视曰:

‘彼恶敢当我哉!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王请大之!

……一人①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

此武王之勇也。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

②孟子曰: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

‘子好勇乎?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

自反而不缩②,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一人:

指殷纣王。

周武王曾起兵伐纣灭殷。

②缩:

直,有理。

(1)第①段中,孟子对齐宣王提到了周武王,其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3分)

答:

(2)以上选段中所说的“勇”各有什么特点?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谁是谁的痛

①几年来,父亲从没到过儿子所在的城市。

因为去一次需步行好几里的山路,然后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坐十几个小时火车。

父亲老了,不舍得花钱,况且还有严重的晕车毛病。

当儿子打电话来问能否去参加他的婚礼时,父亲骂道:

“混小子,订日子了才给我说,这样的事就是出国我也得去啊!

” 

  ②父亲穿上了那件笔挺的西装,把皮鞋擦了一遍又一遍,看着鞋面上映出他满是皱纹的脸,嘿嘿地笑。

儿子是这个小山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成了单位的领导,又找了一个天仙一样的城里媳妇。

  ③当父亲赶到时,宾馆里早已宾朋满座。

儿子亲自开车从火车站把他接来,迅速穿过出出进进的人群,安排他到了一间安静的小屋里,说:

“爸,你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也累了,就在这里歇歇吧。

”父亲连连说:

“我大老远来了,应该见见你的朋友啊!

”“今天太忙,以后再说吧!

”儿子说着,走了出去,随手把门给关上了。

忽然门又开了,儿子探出一个脑袋,“爸,你别乱跑。

”紧接着又是关门声。

  ④婚礼在一片祝贺声中进行着,伴随着一阵喧天的锣鼓,司仪走到前面,宣布所有的亲友就位。

然后主婚人证婚人等在接连不断的掌声中送出了自己的祝福。

忽然听到一声:

“请新郎父亲讲话!

  ⑤“来了!

”一个声音传来。

人们纷纷扭转头,只见一个乡下老头从后面正拨开人群急匆匆地往前面来。

这时,有的人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

只见他挽着西装的袖子,露出了黑黝黝的臂膀。

  ⑥新郎慌了,快步走到司仪跟前小声地说了什么。

只听司仪道:

“由于老爷子一路劳顿,嗓子变得沙哑,但他依然带来了对儿子儿媳最真诚的祝福……”儿子走到父亲跟前,皱着眉头小声说:

“你怎么这个时候出来了?

你不会讲话,心里就没数……”正说着,只听到司仪又高声宣布:

“今天,公司的董事长梅先生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儿子赶紧离开了父亲,笑容可掬地向梅先生迎去……赶到前面的父亲僵立在那里,在众人面前挤出了尴尬的笑……

  ⑦父亲回家了。

他买了好多喜糖分给了乡亲们。

晚上,他把妻子的遗像又擦了一遍,说:

“老婆子,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

我把咱们的儿子养大,供他上了大学,如今也娶媳妇了。

”然后他后退了一步,整了整那身西装,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大声说:

“请新郎的父亲讲话!

”接着又向前迈了一步,清晰地背出了自己的贺词。

  ⑧就在一个月前,父亲就打听到城里人结婚都要让父母讲话的。

父亲是个文盲,从没到过隆重的场合。

他发誓不能给儿子丢脸,他特意找到本乡最有名的教师,为他写了篇讲话稿,还让人家一句一句地教会他,每天都要背诵一遍。

  ⑨父亲对着妻子的遗像一口气背了几遍,背着背着,不觉泪流满面……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加之还要花钱,所以有严重晕车毛病的父亲几年来一直不愿意去儿子所在的城市。

B.打电话问父亲“能否去参加”婚礼时,其实儿子的内心希望父亲最好不能参加,而父亲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他必须去。

C.从道理上讲,儿子觉得父亲应该参加自己的婚礼,但他又怕土气的父亲给自己丢脸,所以,他把父亲安排在小房间里,找借口不让父亲讲话,表现了他的虚荣。

D.第⑥段中,“皱着眉头小声说”这一语言描写,真实地表达出儿子对自己父亲此刻出现在婚礼现场的尴尬、懊恼和愤怒。

E.这篇小说以婚礼为线索,深刻揭示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既赞美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又流露出对他们缺乏文化的忧虑和无奈。

16.文中第②段和第⑦段的内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7.如何理解小说标题“谁是谁的痛”?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答:

六、语言文字运用(7分)

18.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

修养心灵,要用一生去琢磨。

,不会昏眩;,不会孤独;成功,不会;失败,不会。

坦然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洒脱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还心灵以本色。

A.高朋满座心灰意冷欣喜若狂曲终人散

B.欣喜若狂曲终人散高朋满座心灰意冷

C.欣喜若狂心灰意冷高朋满座曲终人散

D.高朋满座曲终人散欣喜若狂心灰意冷

19.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①你向对方学习,并非学习他(miǎo)视他人、损伤他人自尊心及虚荣心,②而是吸取他的优势为己所用。

③当某一天你变得强大时,对方可能还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跟你抗衡,那时他会发觉,你已经具备了他所有的优势,甚至是更胜一(chóu)。

⑴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2分)

答:

、。

⑵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2分)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

修改: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

“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

画眉说:

“为什么呢?

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

主人说:

“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

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

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

主人问:

“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

画眉说:

“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⑴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⑵角度自选;⑶立意自定;⑷标题自拟;⑸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惠安一中2012级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默写名句名篇(6分,每格0.5分)

⑴落霞与孤鹜齐飞⑵乐夫天命复奚疑⑶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⑷悟以往之不谏

⑸云销雨霁⑹乌鸟私情⑺眄庭柯以怡颜⑻云无心以出岫

⑼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⑽俯雕甍川泽纡其骇瞩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15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每格0.5分)

⑴自夸⑵很饱的样子⑶胜任⑷接近⑸准许、成全⑹授予官职

3-6题,每题3分

3.C4.B.(A.连词,因为;连词,来B.都是连词,表修饰C.介词,对于;介词,比

D.动词,到、往;指示代词,这)

5.D.(①④名词作动词,向南飞/用桨划;②⑤⑨使动用法,使……听到/使……受委屈/使……信任;③形容词作动词,远离;⑥⑧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每天;⑦⑩形容词作名词,俊杰/傲然自得的情怀)

6.D.(①⑩被动句;②⑨状语后置句;③⑤⑦宾语前置句;④⑥判断句;⑧省略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7-10题,每题3分

7.C(危:

危险;结合上下语境看,这里的危,不作“高”讲。

8.D(①描写对象是“城市烟火”;③交代作者行程;⑥是作者的感慨。

9.C(作者在文中传达的理趣是“貌似明白了事理,而事实上并没有明白事理”,这与苏轼传达的理趣不同。

10.⑴世上有以为自己明白道理、行为合乎礼仪的,但一辈子面对着墙壁的人,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得分点:

“自谓”“率”和“是”。

⑵莫非西粤出生的人物,也都是孤高自赏,自成一家吗?

(得分点:

“得毋”“孤峭自喜”和反问句式。

三、诗歌鉴赏(6分)

11.

(1)运用对比手法(1分),将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与四百年后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荒凉(1分),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1分)。

(2)①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2分)②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

③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能回答出第②或第③点,得1分)

四、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2.AD(A.应为“众人认为要罚得又雅又有趣,李纨便要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取枝梅来。

宝玉喝过热酒,独自一人前去取回来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

D.不是贾敬而是贾赦;不是邢夫人,而是王夫人。

13.

(1)薛宝钗。

(1分)黛玉嗽疾复发。

宝钗探望,建议用燕窝粥食补。

(2分)黛玉自责平日多心错怪宝钗,并感叹无依无靠讨人嫌。

(1分)宝钗说自己也算是同病相怜,并许诺送燕窝来。

黛玉很感激。

(1分)

(2)凤姐小产,不能理事;(1分)王夫人一人无力支撑,便叫李纨、探春与宝钗一起理家。

(2分)对赵家的丧事,李纨认为可以多给一点。

(1分)探春坚持按旧例赏银二十两。

(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4.

(1)孟子用周武王的事例,从侧面提醒爱好勇武的齐宣王,希望他向周武王学习,凭勇气安定天下。

(3分)

(2)第一类是匹夫之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第二类是正义之勇,是除暴救民、以安天下的大勇;第三类是反省的勇气,敢于直面自己的过错,错后能改。

(每点1分)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15.D、E(D项“皱着眉头小声说”不是语言描写是神态描写,“愤怒”的情感说得有些重;E项婚礼不是明显的线索,主题归纳也偏离了文本。

)(答对一项得3分,全对得5分)

16.(4分)①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这两段文字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婚事的重视、对儿子深沉的爱及抚养儿子长大成人的艰辛;②为表现主题服务。

父亲精心准备的讲话不了了之,回来后父亲郑重背贺词的态度,令读者读来心酸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愤慨之情,从侧面表现了主题。

(每点2分)

17.(6分)①在儿子心中,父亲身份低下,土气的装扮会给自己丢脸,是个文盲,是他的痛。

②在父亲心中,本应是自己骄傲的儿子却冷漠、虚荣、忘情,是他的痛。

③在读者心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痛,是社会的痛。

(每点2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7分)

18.D(3分)

19.(4分)⑴藐、筹(2分)⑵①,在“虚荣心”后加上“的做法”。

(其它改法,合乎文意亦可)(2分)

【经典译文】(孟子)说:

“大王请不要喜欢小勇。

按着剑瞪着眼说:

‘他怎么敢抵挡我!

’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罢了。

大王请把它扩大开去!

……独夫(殷纣王)横行天下,周武王就感到耻辱。

这就是周武王的勇武。

而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如果现在大王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欢勇武呢。

【经典译文】孟子说:

“从前,曾子对子襄说:

‘你喜欢勇敢吗?

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

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

【文言文译文】

凡是山,总是离城市较远,唯独桂林那些山峰离城市较近。

我居住在太守的官府中,晚饭后,就悠然自得地游山。

先攀登独秀峰,登三百六十级台阶,到达山顶,俯视城中,一城炊烟袅袅,灯火闪烁,如同画中一样。

从北面下山到达风洞,远望七星岩如七只龟背隆起的大龟聚在一起爬在地上。

第二天,经过普陀山,到栖霞寺。

万仞高山如墙壁那样陡立,旁边有个山洞,僧人手持火把领着进去。

开始洞里还算明亮,不久就黑沉沉的一片,给人以幽深的感觉。

这洞上面是岩石,下面是沙土,深沟里是水池,以悬崖为帐幕,石柱的根部插在地下,横放着的石头互相拉着搭着像是房子的栋梁。

还没有进洞时,当地人就拿出八十余种洞中的岩石的名目列出单子给我看,如狮、驼、龙、象、渔网、僧磬之类,虽然是附会,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到了洞的东头,方才见到光亮,也就是到了洞的尽头,可以出洞了。

算起来,大约走了二里路。

把白天变成了黑夜,假使持火把的人没有跟着或是堵住洞口,那么游人就如三贤臣为秦穆公殉葬一样,永远陷在洞穴里,除非再开辟,否则永远不见白日。

呀,真危险啦!

所说的亮的地方,向东头望去,正发亮,赶紧朝“门”走过去,用手一摸,竟然是绝壁。

才知道日光从西边的石缝中穿入,映照在石壁上发亮,不是门。

世上有以为自己明白道理、行为合乎礼仪,但一辈子面对着墙壁的人,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天,往南熏亭游览,那里堤上绿柳成荫,青山淡远,回旋环绕,景致改险峻为平和,别具一格。

最后一天,游览木龙洞。

洞口甚是狭窄,没有火把照明,就无法入洞,洞内的钟乳石有的像半开的莲蓬,有的又像溃烂的肉脯,在那里一行行挂账,似乎随手可摘,就像人有心腹肾肠,山大概也是如此,再到刘仙岩,登阁眺望斗鸡山,斗鸡山就像展翅奋飞的雄鸡,只是不会鸣叫罢了。

山腰中有山洞,空明透亮如一轮明月。

大体上说,桂林的山,多洞穴,多孔洞,多高耸挺拔的山峰,多仿佛经利剑穿刺、万虫啮咬;那里的山峦脉络不清,来处去向不明,突然而起,突然又截止;互不相连,孤立无伴,与他处山峦比较尤为奇异。

我从东粤过来,经过阳朔,所见山峰已经看不过来。

那些山峰,有独立的,有并峙的,有形态丰满的,有瘦削的,有似揖让行礼的,有像在角斗的,有绵延相连的,有高俊独立的,尽管奇鸧有九个头、獾只有一只角,也不足以比喻桂林山峦数量多而且怪异。

莫非西粤出生的人物,也都是孤高自赏,自成一家吗?

记得丙辰年,我在金中丞的官署中,偶尔出去游览,当时年轻,尚不明白山水之中的乐趣。

如今隔了五十年重新来到桂林,一座山丘,一条沟谷,动不动就让自己生出感慨,令人惊讶!

我担心忘记了这里的山川美景,就写诗歌来吟咏;又担心记叙不详细,又写成游记来补充。

七、作文(70分)参照2013年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角度参考】

1.从画眉鸟的角度:

①内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缚;②打破惯性思维;③适应新环境;④安于现状;⑤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等。

2.从主人的角度:

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等。

3.从主人与画眉鸟的关系角度:

放手与导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