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527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docx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工业革命学案教案

第一轮复习学案之近代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二讲工业革命

【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

工业革命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考点概要】

考点:

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1.最先兴起于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

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社会稳定;②经济条件:

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③技术条件: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④必要条件:

18世纪中期,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推动技术革新兴起(根本原因)。

2.进程:

①开始标志:

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以纺织业为中心,采矿、冶金、交通运输等部门逐渐使用机器;②影响最深远的成就:

英国工程师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A.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轮,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B.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铁路的出现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还对当时的社会等级关系造成了冲击,人类进入“铁路时代”;④扩展:

19世纪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铁路业和纺织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主要有: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⑤完成标志:

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3.影响:

▲对世界:

①世界格局:

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②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①生产力: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的组织形式。

③文明进程:

推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工业超过农业占主体。

④城乡结构:

城市化进程加快;⑤社会结构:

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且矛盾日益尖锐,引发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潮流。

(史实: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世界政治舞台;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61年第一国际建立。

⑥政治状况:

引起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民主化进程。

(史实:

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

1868年明治维新;美国:

1861~1865年南北战争,巩固联邦统治;德国:

1871年统一,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法国:

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制。

⑦思想文化:

促进科学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流行。

⑧生活及环境:

生活日益丰富,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影响可持续发展。

▲对亚非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造成其贫穷落后,引起民族解放潮流。

②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进步。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1.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①政治前提:

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

②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资本积累。

③市场条件:

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加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④文化条件:

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确立后迅速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2.兴起及特点:

①19世纪下半叶,在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同时发生,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

②以重工业为突破口,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③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科学时代”。

3.成就:

①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成就,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和飞机相继研制成功。

③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发展:

有机化肥、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

④钢铁工业在技术革新下取得了新的发展。

⑤新兴行业: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

4.影响:

▲对世界:

①世界格局:

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东方完全从

属于西方;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激化,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一战的爆发。

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①生产力:

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②生产组织形式:

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大企业时代;③工业结构:

以重工业为主;④城乡结构:

城市化进程加快;⑤社会结构:

两大阶级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⑥政治状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

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日益完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都基本定型;⑦生活环境:

丰富人们生活,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

▲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①灾难,引起民族解放潮流或国内改革,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②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其工业化。

【自主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

(2)不同点:

工业革命

(19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兴起条件

革命进程

首先发生

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标志成就

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

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

动力机械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工业动力

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

电力、内燃机动力

工业部门

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科技含量

发明者多为工匠,成果大多数来源于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发明者多为科学家与工程师,自然科学新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推动力

经济组织

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大企业时代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

主要影响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整体认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②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国际贸易、资本输出等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③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助推器。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

2.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开始形成/雏形出现:

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

①主要原因: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其中新航路开辟是其开始形成的标志。

②表现:

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拓展。

③影响:

A.对欧洲: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对亚非拉:

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人民

带来灾难。

C.对世界:

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开始被打破。

▲初步/基本形成: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

①主要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表现在:

A.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工业革命促使列强加紧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自由贸易政策使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C.工业革命中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②表现:

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就证实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③影响:

A.对资本主义国家: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对亚非拉:

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客观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对世界: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①主要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表现在: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主义各国实力增强;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人口、资本、技术流通速度加快。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②表现:

亚非拉绝大部分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影响:

A.对资本主义国家: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更趋完善。

B.对亚非拉:

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但

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的近代化进程。

C.对世界:

世界各地的联系大大加强,世界终于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3.对世界市场的评价:

①积极:

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向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②消极:

使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导致它们更加贫困。

 

【过关检测】

1.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

“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

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

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3.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有历史学家说:

“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

5.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

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

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6.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

“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

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

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7.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

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8.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

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9.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0.某杂志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当选。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理由有①较早出

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③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④古代罗马创造了现代的“西方文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1.“日不落帝国”是指照耀在部分领土上的太阳落下,而另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

在近代最早可以用来形容哪一国家

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美国

1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给交通工具带来革命性飞跃的重大发明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飞机的发明和使用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力的广泛应用

13.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讼: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水利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

14.“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

没有

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

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15.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

要表现有①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密切②先进生产方式向世界各地传播③旧思想和旧制度遭到冲击④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18.“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

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据《全球通史》)这

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①立宪政体的确立②牛顿

力学的诞生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

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呈现出“需求引起发明”模式的产业部门是

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矿冶业D.交通运输业

20.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

“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

”l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①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②依靠科学技术发展③垄断组织的发展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D.①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