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421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20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docx

考点20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

考点20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异不一定改变性状,但一定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

B.人工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

C.同种生物表现出的相同性状,可能与遗传物质的关系不同

D.基因重组就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生物性状改变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如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人工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变异的频率,包括有利变异和有害变异,B错误;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同种生物表现出的相同性状,可能与遗传物质的关系不同,C正确;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结果;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已知控制玉米某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

但偶然发现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  )

A.发生180°颠倒B.重复出现

C.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D.发生丢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这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某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说明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因此该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移至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3.下列有关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形成,属于可遗传变异

B.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结出的是三倍体西瓜

C.三倍体雌花接受二倍体花粉中生长素的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D.以二倍体种子为起点,要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至少需要两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籽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

(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

(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

【详解】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形成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结出的西瓜种子种植后长成的植株所结的西瓜为三倍体西瓜,B错误;植株所结的西瓜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三倍体雌花接受二倍体花粉中生长素的刺激,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C正确;产生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常规方法是第一年用秋水仙素诱导普通二倍体西瓜种子发育成的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形成四倍体植株,然后使其与普通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种子,第二年将种子种下去获得三倍体植株,结出三倍体无籽西瓜,所以至少需要两年,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考查无籽西瓜形成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4.甲~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丁的变异类型都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

B.甲~丁的变异类型都可能出现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

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中甲、乙、丁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

【答案】

【解析】

【分析】甲图中出现了两个c,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形成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丙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详解】图中丙属于交叉互换,不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A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丙图中的变异类型基因重组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乙、丁图中的变异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既可出现在减数分裂,也可出现在有丝分裂,B错误;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形成三体,若乙为精原细胞,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错误;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中甲、乙、丁都属于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而丙属于基因重组,不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并理解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与联系,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断裂后必导致其结构变异

B.果蝇的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棒眼”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不同个体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其普遍性特点

D.AAaa自交出现35:

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基因重组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染色体断裂后不一定导致其结构变异,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A错误;果蝇X染色体上某个区段发生重复,增加了某个相同的片段,导致其复眼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条形的“棒眼”,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错误;基因突变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正确;AAaa自交出现35:

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等位基因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实例,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

结果植株中约40%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嵌合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可能出现三倍体

B.“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有38条染色体

C.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发染色体变异

D.“嵌合体”产生的配子都含有1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使得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

【详解】“嵌合体”不同的花(2N细胞和4N细胞)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A正确;二倍体的葡萄是2N=38,所以它的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应该是38(染色体没有加倍的)或76(染色体加倍的),B正确;秋水仙素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C正确;“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单倍体玉米植株矮小,种子较小,产量低

C.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D.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死亡。

2、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已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减。

【详解】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A正确;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一般高度不育,所以不会产生种子,B错误;如果该个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不管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C错误;染色体易位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所以会影响生物性状,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考生需要理解单倍体的概念,只要由配子发育而来都是单倍体。

8.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育种能引起基因定向突变

B.诱变育种可提高基因突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C.三倍体西瓜无种子,所以无籽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比较四种育种方法及原理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诱变育种可提高基因突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的,由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配子,故不可育,但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多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裁植株的体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过程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我国科学家覃重军及其团队成功地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浓缩”为1条染色体,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认为无用的DNA片段,加入了人工接头。

该酵母菌能正常生存,可作为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研究的模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它的染色体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操作

B.单染色体酵母可以维持酵母菌正常生存说明其他染色体是多余的

C.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D.酿酒酵母在此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是基因克隆实验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体细胞,培养酵母菌和培养大肠杆菌一样方便。

2、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和数目变异。

【详解】酵母菌是常用的遗传学材料,染色体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操作,A正确;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浓缩”为1条染色体,并不能说明其他染色体是多余的,B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蛋白质的原料)和脱氧核苷酸(DNA的原料)作为原料,C正确;酿酒酵母在此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浓缩”为1条染色体数目变异,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认为无用的DNA片段是结构变异,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0.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的Ef-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天至20天,该基因兼顾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

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NO3载体数量增加

B.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C.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应用Ef-cd培育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

信息转化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说明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NO3载体数量增加;Ef-cd基因兼顾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说明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含Ef-cd基因的水稻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说明含Ef-cd基因的水稻产量增加。

【详解】含Ef-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说明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NO3载体数量增加,A正确;Ef-cd基因兼顾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说明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B正确;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应用Ef-cd培育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题干信息,考查了生物变异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11.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可遗传的变异是指能够遗传给子代的变异

C.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D.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其中缺失和重复导致基因数目改变,倒位和易位导致基因排列顺序改变,A错误;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遗传给后代,B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不一定是稳定遗传的个体,C错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结果;识记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在栽培二倍体水稻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6号单体植株(2N-1),该植株比正常植株少一条6号染色体。

如表为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6号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6号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A.6号单体植株可由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发育而来

B.6号单体植株的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一定没有分离

C.分析实验结果可知,N-1型配子的活性较低,且雌雄配子的活性相同

D.6号单体植株体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般有四种可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

【详解】该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仍属于二倍体,A错误;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的,B错误;在杂交亲本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的后代中,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说明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C错误;6号单体植株体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般有2N-1、4N-2、N、N-1四种可能,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两种类型,再结合表格数据准确分析判断。

13.如图表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的技术流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发芽的种子

B.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方法鉴定多倍体

C.得到的多倍体植株一般具有茎杆粗壮、果穗大等优点

D.将得到的多倍体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又可得到二倍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目前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发芽的种子,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就可能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2、配子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来的个体,体细胞内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做单倍体。

【详解】看图可知:

该图表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的技术流程,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发芽的种子,秋水仙素或低温都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染色体数目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见,故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方法鉴定多倍体,B正确;多倍体植株一般具有茎杆粗壮、果穗大等优点,C正确;将得到的多倍体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倍体育种流程、单倍体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和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14.如图为蜜蜂(2N=32)的性别决定及发育过程简图,交配后,蜂王可产下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直接发育成雄蜂,雄蜂产生的配子与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雄蜂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

B.该图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体现了物种间的互利共生

D.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

模式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都是二倍体,即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而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属于单倍体。

【详解】雄蜂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A正确;该图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体现了生物的种内互助,C错误;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单倍体的概念和生物的种间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5.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杂交育种过程,该过程会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成熟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该过程至少需要2次筛选

D.图中育种过程涉及三种不同的变异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获得纯和高蔓抗病番茄植株的育种过程,共采取三种育种手段:

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①表示杂交育种中的连续自交过程;②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详解】过程①表示杂交育种过程,该过程在进行筛选,所以会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F1的基因型相同,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成熟花药作培养材料,B正确;过程③表示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该过程至少需要2次筛选(是否导入抗性基因、抗性基因是否表达),C正确:

图中育种过程涉及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共两种不同的变异原理,D错误。

【点睛】本题以获得纯和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为背景,结合育种过程图,考查育种、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频率的改变,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几种育种方法,能准确判断图中所包含的育种方法及各数字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和应用。

二、非选择题

16.西瓜(单性花,雌雄同株)种子大小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a基因纯合产生大子,但b基因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显性红瓤与隐性黄瓤分别由基因R与r基因决定,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图甲与图乙所示分别为培育三倍体西瓜的两种方法,已知其中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Rr,且四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四条同源染色体随机两两联会。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仅考虑瓜瓤颜色这一对性状,则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若同时考虑种子和瓜瓤颜色这两对性状,则三倍体西瓜植株所结西瓜的性状为。

(2)图乙中,若仅考虑瓜瓤颜色这一对性状,四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

获得的所有三倍体西瓜植株中,R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假设图乙中某四倍体西瓜植株结出了大子西瓜,可能的原因是在诱导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的过程中发生了(填可遗传变异类型)。

【答案】

(1)RRr:

Rrr=1:

1全为无子红瓤

(2)RRrr5/12

(3)基因突变

【解析】

【分析】1、据图分析,二倍体植株形成的花粉含有1个染色体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三倍体西瓜植物。

2、二倍体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形成三倍体西瓜籽,栽培形成三倍体西瓜植物。

【详解】

(1)图甲中,若仅考虑瓜瓤颜色这一对性状,则二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Rr,则花粉为R:

r=1:

1,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Rr)融合,形成的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RRr和Rrr,表现型全为红瓤,基因型及比例为RRr:

Rrr=1:

1.三倍体西瓜植株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后代无子。

因此同时考虑种子和瓜瓤颜色这两对性状,则三倍体西瓜植株所结西瓜的性状全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