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345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 江西.docx

届新高三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考点05江西

2021年新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热点深入解读之航拍中国地理

1.庐山(旅游地理)

文案:

李白惊叹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他看到的是庐山的细节,苏东坡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他从不同的角度见识庐山变化的形态。

今天我们飞上高空,一睹庐山的真容,90多座高峰连绵不断,犹如一扇屏风,半掩江西的绿水青川。

填空:

李白、苏东坡对庐山的描述说明观赏的位置(角度)不同,产生的美感不同。

2.庐山雾

文案:

东倚鄱阳湖,北临长江,丰沛的水汽让庐山一年中将近两百天被云雾缭绕。

问:

分析庐山多雾的原因。

答:

临湖靠江,水汽充足;山高谷深,水汽不易扩散;四季分明,气温多变,当气温下降或气流运动受山体抬升,水汽易凝结成雾。

3.牯岭避暑

文案:

100多年前,西方人在这里建造了避暑胜地,因为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2℃,它被取名为牯岭,也就是英文cooling,凉爽的意思。

填空:

1100米的牯岭镇有大量别墅民宿,每年夏季有大量游客前往避暑,说明基础设施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这里成为避暑胜地的自然原因是地势高。

 

4.婺源——徽派建筑

文案:

这种四周有高墙围起的建筑,最早的主人大多是徽商。

高高矗立的马头墙隔断了邻里间的视野,对于低调的徽商而言,安全和隐私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马头墙还是名副其实的防火墙,徽派建筑常常连成一片,一旦发生火灾,马头墙可以阻止火势蔓延。

问:

列举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地理环境简析原因。

答:

特点:

以青砖白瓦为主色调,楼距近,楼层高,屋脊陡,中有天井,雕梁画栋,两头有高高的马头墙。

原因:

古徽州多丘陵,山环水绕,地窄人稠,故构建楼房且楼距较近;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屋脊陡便于排水;天井方便汇水、采光、通风;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区面积广,木材石材原料充足;木质结构易发生火灾,高墙可阻止火势蔓延。

5.婺源(临水布局)

文案:

要想更好的防火,把房子建在河边总没有错。

婺源的房子常常临水而建,久而久之,村落就被河流环抱。

 

填空:

我国南方聚落多沿河,主要是因为河流可以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和便利的水运。

沿河布局的聚落形态多为条带状。

 

6.篁岭晒秋

文案:

由于山势崎岖,没有平地,村民们只好将就着把粮食晾在了自家窗台和晒楼上,这个民俗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晒秋。

晒秋不仅仅是秋天才有,篁岭的山里湿气大,晒匾一年四季都没有歇着。

填空:

篁岭居民选择在自家楼上晾晒作物的原因是地形崎岖。

晒匾一年四季没闲着的原因是气候潮湿。

 

7.三清山

文案:

一片花岗岩峰林拔地而起,亿万年的海陆浮沉,塑造三清山百变的怪石。

它们有的化作女子,静坐在缥缈云雾之中,有的从深谷窜出,直冲云天。

1.“巨蟒出山”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先后是: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2.简述三清山奇峰怪石的成因。

答:

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岩浆侵入冷凝,地壳抬升,岩石

断裂发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物理化学风化强烈、

花岗岩体不断受到风化、侵蚀。

 

8.铅山竹海

文案:

竹子算得上是自然界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

要生长十几米的高度,一棵树木也要花上数十年的时间,而竹子只需要五六十天。

问:

江西铅山县拥有46万亩的毛竹林,推断毛竹的生长习性并分析当地竹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

竹喜温喜湿,喜偏酸性土壤。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湿润;多山地丘陵,宜林面积广;土壤偏酸性,适合竹生长;山地垂直分异明显,气候、地形类型多样。

 

9.龙虎山(丹霞地貌)

文案:

丹霞地貌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不过,中国最受大自然的厚爱,它是世界丹霞地貌分布最广的国家。

问:

龙虎山位列“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从接图可见,红色砂岩层理明显,试分析丹霞地貌成因。

答:

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岩层下沉,形成盆地,受沉积作用,红色砂岩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差异风化,部分岩体重力坍塌,长期受到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

 

10.龙虎山(药材)

文案:

龙虎山的绝壁上,生长着各种珍贵草药。

采药人依靠一根麻绳,就能接近这些宝贝,这是他们祖祖辈辈靠山吃饭练就的本领。

问:

分析龙虎山成为药材宝库的原因。

答:

纬度较低,地处亚热带地区,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地势高差悬殊,垂直分异明显,水热组合多样;地形复杂,多悬崖峭壁山涧沟谷,阴坡阳坡光照条件迥异,满足不同植物需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11.井冈山

文案:

1927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突破重围后,来到井冈山。

之后,革命的队伍聚集而来,胜利会师。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这片山林的期待,井冈山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此,革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问:

从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答:

这里地处湘赣边界,邻近粤鄂,可以扩大政治影响;这里离武汉、长沙、广州等中心城市相对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物产较为丰富,有自供自给的农业经济,便于解决部队的给养。

 

12.鄱阳湖(补给)

鄱阳湖就像长江的肺叶,枯水期为长江提供水量补给。

当洪水到来时,鄱阳湖吸纳江河里多余的水,这么一吞一吐,帮助维持了长江水系的相对稳定。

问:

鄱阳湖水系(赣江等)多发源于南岭,每年4-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9月长江补给鄱阳湖,试分析原因。

答:

鄱阳湖水系发源于南岭,4-5月,我国锋面雨带位于华南一带,这一阶段鄱阳湖水位上升快,补给长江。

随着东南季风继续北进,6-7月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长江流域进入梅雨期,9月雨带南下,长江水位上升,补给鄱阳湖。

 

13.鄱阳湖(候鸟)

文案:

每年冬天,鄱阳湖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候鸟派对”。

最多时,出席的候鸟有70多万只。

他们拖家带口,诚意满满地来到这里。

问:

分析冬季大量候鸟来鄱阳湖越冬的原因。

答:

纬度较低,冬季温度较高;冬季,湖泊水量下降,浅水区和草洲面积扩大,觅食范围大;水位下降,草、鱼虾数量丰富且贴近水面,候鸟食物丰富;已建立候鸟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小。

 

14.景德镇

文案:

相传,宋朝时期,一批本地出产的青白瓷惊艳了当朝皇帝,它被赋予了皇帝的年号——景德。

在古代,景德镇每年出产的瓷器,高达数百万件。

问:

景德镇附近山区土壤为高岭土,是制瓷专用的瓷土。

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

发展原因:

高岭土丰富,原料充足;各地工匠汇集,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密,工艺精湛;历史悠久,工艺基础好,天下闻名;水陆交通便利。

问题:

原料是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15.客家围屋

文案:

为躲避土匪和猛兽的侵袭,他们用坚硬的围墙圈起一方天地,开始聚族而居。

燕翼围,与其说是民居不如说它是一座军事堡垒,15米高的墙体由花岗岩和青砖筑造,整座围屋只留下一个进出口围屋里136个房间,四分之一用来储存粮食,即使被围困人们也可以再围屋里待上一年。

1.古代,为躲避战乱,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取客居他乡之意,被称为“客家人”。

这一案例,属于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2.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分析围屋墙体厚重、坚固的原因。

答:

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墙体厚重便于隔热,形成冬暖夏凉的密闭环境;季风气候环境干湿变化大,厚土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潮湿时吸水,干燥时释放水分;墙体厚实,隔音效果好;有效抵御地震、大风等自然灾害;防御性佳,可防止当地土著居民或猛兽的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