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7324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docx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课后辅导练习三十三

第1题【单选题】

西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措施不包括()

A、实行分封制

B、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C、模仿汉字创造西夏文字

D、印刷中原典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辽军兵临澶州城下时,坚主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赵普

B、寇准

C、石守信

D、李纲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岳飞诗曰: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这里,匈奴是指()

A、匈奴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女真贵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是内蒙古昭乌达盟白塔子的辽墓壁画,图中这匹经过梳理装饰的骏马,是契丹人用来同中原人交换的重要商品。

历史上,契丹人与北宋曾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你认为这种和平往来应从哪一事件开始()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州之战

D、澶渊之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宁夏贺兰山下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西夏王陵。

建立这个神秘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契丹

C、党项

D、女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辽、宋、夏、金时期最突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建立了西夏政权的是()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辽宋夏金时期,阿保机、努尔哈赤、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建立了本民族政权。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1004年,辽军攻宋,逼近澶州,东京危急,力劝宋真宗亲征的宰相是寇准。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1)______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

(2)“颜筋柳骨”指的是______和______的书法(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______和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______朝印制的《______》。

(5)签定澶渊之盟的双方是______和______(6)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五代十国中“五代”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材料二中作者对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看法如何?

你对北宋初年的改革有何看法?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十六州),官分南、北,以国制(契丹旧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国制简朴,汉制由沿名之风固存也……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制》

材料三:

是月(1141年11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中契丹(辽)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同时期与该政权对峙的中原王朝是谁?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141年宋金和议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

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于恨,何时灭?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

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你知道辽、西夏与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融合的吗?

材料三这句诗是谁写的?

“靖康耻”是什么意思?

上述的三段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哪两种交往的方式?

你怎样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

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

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

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

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5年的协定”的评价。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