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7285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画白描教案.docx

中国画白描教案

《中国画——白描》(32课时)

教学内容:

中国画——白描

教材分析:

白描技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也是广大专业、业余人士十分喜爱的画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白描的兴趣,提高学生线描的技巧,学会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2.提高学生描线的技巧。

教学重点:

用毛笔线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白描的方法表现人物、花鸟的技法,线条的不同运用。

教学内容:

第一课:

白描基础知识与练习(4课时)

1、定义与分类。

1、定义: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古代称之为”白画“,是中国画中用毛笔墨线勾画对象轮廓,有时也可渲染淡墨。

2、分类:

白描有单勾和复勾两种。

单勾:

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

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的叫一色单勾。

用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

要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

复勾:

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使物像更具神采。

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

2、白描的特点:

物象的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

因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不施色彩的特点。

三、白描的发展与代表画家和作品:

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

宋元间也有画家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白描最早是做为工笔画的底稿形式存在的,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

如我国最早的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传世摹本,这两幅图中的线描已由过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这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般的紧劲连绵的线条被誉为“春蚕吐丝”。

唐代吴道子的画作笔简神全,意气豪放。

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为白描画、水墨画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描发展成为独立的绘画创作形式始于宋代,各代均有杰出代表。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州(今安徽舒城县)人,是宋代杰出的人物、鞍马、山水画家。

更是把线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传世的白描作品有《维摩诘演教图》、《五马图》等。

此外,还有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图》、元代张渥的《九歌图》、明代陈洪绶的《西厢记-窥简》、《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清代任伯年的《三友图》等等,都是难得的白描杰作。

丁云鹏(1547~?

)明代画家。

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

卒年不详,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

书法钟、王。

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

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

供奉内廷十余年。

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

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

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

仇英约1498年(一说约1509年)—1552年在世,字实父,号十洲,汉族,江苏太仓人。

后移居吴县。

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

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

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夏鼎[明]苏州(今江苏苏州)人。

善白描人物,亦工山水。

4、白描基础技法

1、工具、材料的选择

笔:

白描的笔以尖硬瘦长的狼毫为宜,笔锋尖硬瘦长则弹性强,可以适应变化无穷的点、线的需要,所以一般多用叶筋、衣纹、红毛等几种笔。

毛笔形质和大小都有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必须多画常练使其适用。

墨:

以研墨为佳,较好的墨汁如曹素功、一得阁等也可使用。

纸:

生纸渗水难以掌握,不宜于初学者使用,一般多用不渗水的熟纸矾宣。

2、笔法

白描多用中锋,用笔要先慢后快,收笔要慢,要疾徐有度、流畅连贯。

用笔时必须心静、理明、势宽、手稳,特别是画长线时,要充分估计腕与肘所需的活动范围,并把纸理平压稳,然后屏着气聚精会神地把线画下去,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一笔画完者莫两笔完成,这样才能把线画得流畅。

切忌运笔时死盯着笔,视线要宽阔,笔紧跟着线条走。

3、“十八描”

到了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总括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其着作《绘画发蒙》中,提了“十八描”的说法,这十八种描法是:

1.行云流水描 2.高古游丝描 3.铁丝描4. 柳叶描 5.琴弦描 6.蚂蝗描 7.混描 8.橛头钉描 9.曹衣描 10.钉头鼠尾描 11.折芦描 12.减笔描 13.战笔水纹描 14.竹叶描 15.橄榄描 16.蚯蚓描 17.枣核描 18.枯柴描。

以上十八种描法是古人根据当时的服装(大都是宽袍大袖)领略出,有些是唐朝以前就可以见到,有些则是后来逐渐添加的,然而这十八描并不是包罗前人所有的描法,也有人主张简化为五种,或合并为三大类。

擅长白描人物的当代画家董梦梅先生则指出十八以线条描法的形状命名,并不妥当。

他针对用笔的方法,提出了“用笔十法”,即 1.悬针笔法 2.抽丝笔法 3.自由笔法 4.铁丝笔法 5.来无影去无踪(双尖笔法) 6.连接比法 7.拖拉笔法 8.擅斗笔法 9.跳跃笔法 10.倒插笔法。

以上董梦梅先生细分的十种用笔方法,有些也适用于白描花鸟画中。

中国白描有着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笔独立的审美功能,经过历代画家的创作积累,有关线条的技法名称繁多,分类细致,如画衣纹的“十八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就形象地概括了白描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五、白描示范

示范各种描法,“十八描”。

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

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内,不宜显露于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

锋芒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会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寓刚建于婀娜中”。

六、学生练习

直线的练习:

横线、竖线、斜线

曲线的练习:

弧线、波浪线、圆

单个花头线条的练习

7、作业要求

各类线条的练习一张毛边纸,单个花头的练习一张毛边纸。

第二课花卉白描临摹(8课时)

一、白描花卉的“临摹”其含义: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临摹的意义:

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

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学习前人的技法和经验。

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方法,就是从临摹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写生,即所谓“师古人”和“师造化”。

在临摹中研究、分析、揣摩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

二、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

勾线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

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

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

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软的线条。

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

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

花卉中的花瓣,叶片都是薄片状的,宜用中锋勾勒,侧锋只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

开始练习勾勒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在线条转弯的地方,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但是当拉开线条以后,笔锋即成为一刀锋,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象写篆书一样,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如果转弯时笔尖不提,发压着纸面硬拐,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象写隶书一样,出现折笔,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笔锋与纸面的摩擦。

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是不符合要求的。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遮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量行笔。

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

?

?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

1、起笔藏锋:

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

2、行笔:

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

3、收笔回锋:

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

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

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三、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勾线起笔顺序?

?

?

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

?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

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

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

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4、线条的浓密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

做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花萼等。

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

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

5、白描花头的用笔及注意事项?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一般从花瓣基部起笔。

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

玉兰、月季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勾线可用细线颤笔,用笔潇洒些。

?

(2)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圆缺之变化。

?

(3)花筋的处理:

花筋不明显的不勾花筋,如梅花、海棠等。

花筋明显的必须勾好,如辛夷、牡丹、杜鹃等。

?

(4)花蕊是勾点:

花蕊一般放到最后,并精心点好。

花丝要勾的细而有力;花药一点成型。

?

6、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勾叶:

勾叶多从柄起笔,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

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

7、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1)嫩枝的勾勒:

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一般用中墨。

?

(2)木本枝干的勾勒:

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起伏不规则,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皴”是有形象的笔触,可以必须树皮的纹裂和起伏;“擦”是用干笔侧锋碎涂以强化树干的粗糙感或蓬松感。

4、白描花卉示范

5、学生练习

6、作业要求:

每人本周完成8幅花卉白描作品。

要求:

笔法准确,线条起、行、收要有章法,中锋行笔,转折起收有藏锋。

花头用淡墨描绘,叶、枝用浓墨描绘。

作品精致,美观。

第三课带有渲染的白描花卉(4课时)

1、作品欣赏:

带有渲染的白描花卉,能够更加立体、形象地表现出花卉的生长美感。

2、渲染的方法

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有分染、统染、罩染和平涂、接染、点染、烘托等,我们在白描中用到的以分染、统染和烘染为多。

1、分染

2、分染用两支笔,一支笔蘸色,一支笔蘸清水把颜色均匀地烘淡,这是表现花叶起伏、转折、明暗及层次的主要手段。

分染时用一只手拿两支笔交替使用,所以首先学习一下捣笔(演示)。

3、2、统染

4、统染即统一大片的分染,用统染法分出花叶之间大的层次关系。

5、3、烘托

6、大片地烘染底色,以衬托出浅色花叶的方法叫烘托。

有平涂和分染两种方法。

大片烘染不易均匀,可先用清水把底子铺湿,趁其半干时烘染,同时用一小笔掏空,一支排刷接染。

3、示范

4、学生练习渲染方法。

5、作业要求:

选取一幅花卉白描,运用分染、烘染、统染的方法对作品进行渲染。

要求方法正确,墨色清透,画面干净。

第四课白描人物画临摹(8课时)

一、历代白描人物画欣赏

1、《龙凤人物图》,画面主要位置绘一侧身而立的女子,身着长袍,头梳长髻,双手合掌作祈祷状,她的上方绘一龙一凤,凤头上昂,振翼奋爪,呈奋起状,龙双足曲伸,势若扶摇直上,此画造型生动,比例匀称,以墨线勾勒,用笔流畅,线描纹饰经过精心处理,曲直配合适当。

2、《烈女仁智图》顾恺之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通称为“高古游丝描”。

3、《捣连图》唐张萱,唐代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张萱正是以擅长画贵族妇女而着称的人物画家,此画描绘宫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

4、《朝元图》,永乐宫壁画中的线描艺术是古代线描艺术中的奇葩,画师用简练,流畅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5、明代陈洪绶擅长白描,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水浒叶子》流传最广,另有《西厢记-窥简》等。

《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二十八岁时,花费四个月所作的另一组版画精品。

陈洪绶在这套《水浒叶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宋江至徐宁凡四十位水浒英雄人物。

二、白描人物画的线条要点

1、《水浒叶子》的线条特点:

陈洪绶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

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

2、《朝元图》线条特点:

作品中线条运用传承了唐宋线条的典型风格,又传承了道释人物的传统表现,线条表现丰富,变化多样。

壁画中的人物、器具、祥云、法器等等,都以纯墨线勾勒,中锋用笔绘制,线条流畅沉着,笔法劲健,笔笔准确,衣带上的细长线条,是刚劲而畅顺地一笔而成,找不到修改的痕迹,线条的“一波三折”行笔过程也体现出了它的自然含蓄、藏而不露。

白描人物画笔法要点:

起笔藏锋:

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

行笔中锋:

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

收笔回锋:

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

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

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3、《水浒叶子》的临摹

4、其他人物白描的临摹

5、学生练习

6、作业要求:

1、每人按照临摹的要求完成4张《水浒叶子》的临习。

2、每人自选白描人物的范稿进行临摹,每人1-4张,视难易而定。

3、作业要求:

注重线条质量,突出人物的神态,神形兼备。

第五课写生花卉白描(8课时)

一、写生步骤

1.花卉的构造。

花卉种类众多,结构大致相似,有花、叶、枝,花的结构有花冠、花蕊(雌蕊、雄蕊)、萼片、托叶,叶有托叶、叶柄、叶片。

2.写生的方法。

在写生时,要注意观察花的形态,研究了解它的生长规律、组织结构及形象特征。

在表现形式上,要进行剪裁、取舍、夸张和改造,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

由于写生的目的不同,对画写生的要求也各有侧重。

我们重点是画出白描,所以侧重对花卉生长结构的描绘和交待,同时,注意大的疏密关系、穿插处理。

3.写生步骤:

(1)选择理想角度,大致安排花、枝、叶在画面上的位置。

(2)画出花、叶子的基本形。

由里及外,从最前面最完整的一片花瓣开始画,然后一片压一片完成。

(3)在了解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分出花瓣的层次关系。

(4)用肯定的线条按前后层次分组画出花瓣及叶子的组合,结构交待要清楚,深入细节地描绘,进一步完成画面。

二、教师示范

三、综合练习活动:

1.让学生欣赏,加强印象。

2.学生开始观察写生,实作练习。

以折枝为形式写生,每人画一枝。

3.教师就第一阶段写生之资料,给学生适当的建议。

四、作业要求:

1、根据实物花卉进行写生,方法正确,构图美观,形态生动,结构准确、取舍得当。

2、整理写生作品,提练线条,完成一张白描作品。

考查方案:

根据学生每次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给出平时分。

按40%计入总分。

对最后写生创作的白描作品进行评分,按60%计入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