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07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docx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办法

一、使用范围

本《方法》仅使用与湖北京珠高速公路主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治。

二、路面病害分类及处治方法

1、裂缝

按照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将裂缝分为荷载裂缝、温缩裂缝、反射裂缝和沉降裂缝四类。

(1)、荷载裂缝:

是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底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半刚性基层就的底部就会很快开裂。

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底部的裂缝就2逐渐扩展到上部,并使沥青面层也产生开裂破坏。

(2)、温缩裂缝:

是由于沥青面层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包括低温收缩和温度疲劳裂缝,在温度降低特别是温度聚降时,面层材料受基层和周围材料的约束而不能自由伸缩,产生很大的张应力,超过材料的许可限度,沥青面层就会产生裂缝,温缩裂缝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3)、反射裂缝:

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随着半刚性基层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在基层中会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产生收缩裂缝。

基层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横向裂缝。

(4)、沉降裂缝:

是由于填土固结沉陷或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常出现在桥涵的两头或路基半填半挖处,表现为横向裂缝或较长的纵缝。

根据裂缝产生不同的原因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高温季节全部或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

不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乳化沥青灌缝,以达到防止渗水的目的。

对于处理缝宽在2-5mm之间的不可愈合的温缩裂缝和反射裂缝可先沿裂缝用鼓风机将石粉吹尽,吹干四周,使用铁钩清楚缝内的深层杂物,保证缝内干净无粉尘、杂物。

其次用该性乳化沥青灌入裂缝中,再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最后将溢出缝外的沥青,石屑及砂清除。

对于缝宽在5mm以上的反射裂缝可先用开槽机沿裂缝锯缝,开槽深度略大与缝深,然后用鼓风机将槽内的石粉吹尽,清楚杂物,出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最后将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捣实整平;如裂缝纵横交错形成重度损害等病害,应采用热补车热补进行处理。

另外,也可沿裂缝切除面层,宽度应比裂缝大5cm以上,然后在基层的累犯上固定人工格栅,在重新填筑面层。

2、沉陷

沉陷主要为路面大面积的变形、下沉,在下沉部位常拌有裂纹或其他病害。

产生沉陷的主要原因有:

(1)、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床下部路基过湿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

(2)、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

(3)、桥头路面填土压实不足引起沉陷;

(4)、局部小面积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渗水裂缝后路基软化形成沉陷;

(5)、大面积沉陷一般是路基或路堤产生固结形变形成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引起;

(6)、基层横向排水管因填土压实不足引起沉陷。

根据沉陷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进行修复。

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乳化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

略高与原路面。

因路基沉陷导致路面损坏严重,矿料已松动,可将损坏路面铣刨,铣刨面积略大于损坏面积,然后重铺面层。

因为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路面沉陷,较严重的可开挖基层,重新填料进行压实,换填材料应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如有需要可以在面层下加铺一层不透水层,然后再重新铺筑面层。

对于土基或路堤固结形成的沉降,可以采用增加路基的压实度来提高土基回弹量和承载能力,减少土基的渗透性,同时正家路基的稳定性,减少路堤的固结形变,达到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的目的。

桥头跳车一般是因为台背回填不实,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另外,因为结构物沉降量很小,而桥头填土较高产生沉降量教大,两者相邻,导致了较严重的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

(1)挖除面层,在基层加铺后重新铺面层;

(2)对于台背处理时,应避免出现锐角回填及碾压;

(3)对于台背填土密实度不够的,重新全方位进行压实,回填材料应尽量采用透水性材料;

(4)对桥头搭板枕梁处应严格压实,必要时还可以加宽搭板枕梁宽度,避免其下沉;

(5)对含水量和空隙比均教大的软基,宜采用换土处理。

换土深度应视软层厚度而定;换填材料应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碎石、中粗砂、工业废渣等),并且要求级配满足京珠路的要求;

(6)因路基压实不足,而出现桥头下沉缓慢发展的情况,可以采用压浆的方法提高路基的土体强度;

(7)对桥头路堤进行加载,加快地基沉降,待地基达到稳定状态后再进行基层和面层的铺筑;

(8)采用质量较轻的半刚性材料回填台背,减小台背回填路堤饿固结变形。

3、车辙

车辙主要是由于车辆渠道化行驶,加上京珠路上载重车辆行驶的情况比较严重,在高温季节路面遭反复碾压而形成,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有:

(1)、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层结构发生永久变形,而产生结构性车辙。

这种车辙宽度较大,两侧没有明显的隆起现象横断面形成凹形。

(2)、在高温条件下,车辆反复碾压作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极限,因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流动形车辙。

这种车辙使车轮部位下凹,而且使轮迹两边形成隆起,在弯道处向外推挤,使车道路面或标线形成曲线。

(3)、由于车辆不断地磨损路面,特别是大量重型超载车辆渠化的行驶在主车道上,形成了磨损性的车辙。

(4)、压实不足引起的车辙,属于非正常情况引起的车辙,主要是由于施工控制不严格引起的,由于沥青面层本身压实不足,在高温季节混合料继续压实,在交通车辆的反复碾压作用下,空隙率不断减小,达到极限残余空隙率才趋于稳定。

它不仅产生压实变形,而且平整度迅速下降,形成车辙。

根据车辙形成的原因采用几种修复方式:

车道表面因上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原因而产生车辙,应将出现的车辙的面层切削或铣刨清除,喷洒粘层油,然后采用与原路面相同的该性沥青混合料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以横坡为基线,可将凸出的部分和面层变形部分进行切除,将基线以下部位涂粘层油,然后重新填补该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

或者,也可以将车辙路面整体铣刨后重新铺面层。

对于面层压实不足、基层强度不够、水稳定性不好等原因造成车辙,应选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填筑基层,待达到规定的各项指标后,再重新铺面层,面层应与原路面的结构相符。

车辙维修时应考虑到维修的范围应与摊铺机的摊铺宽度及压路机的碾压宽度相联系。

铣刨车辙宽度应超过车辙轮迹外边缘30cm以上,长度应大于车辙长度一段距离,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当车辙深度超过4cm时,应铣刨多层,每层铣刨长度和宽度,铣刨层次为错层,两层之间的搭线长度大于30cm,宽度一般在10~15cm左右。

在铺筑新路面时应注意接缝的处理。

4、拥包

拥包是面在横向、纵向产生高低起伏波浪状的变形。

拥包一般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施工时不慎将沥青洒漏在路面上形成的‘

(2)、沥青混合料质量不合格,热稳定性不达标形成的;

(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沥青含量偏高,或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出现细集料集中的现象,当气温较高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面层就可能发生推移,形成拥包;

(4)、因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基层和面层粘结不良,在车辆高速行驶时,面层可能相对于基层发生移动,从而形成拥包推移;

(5)、基层局部强度不够或水稳定性不良,使基层松软而形成拥包。

根据以上形成拥包的不同原因采取以下相应的维修措施:

因施工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将其铲除即可。

对于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应将拥包采取人工或机械刨削掉,如因刨削后的路面不平整,应重新填补沥青混合料碾平。

如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大或细集料集中而产生的拥包,或路面连续出现拥包而且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处于稳定的则应采取人工湖机械将拥包全部铲除,并低于路表约2cm,清除面层杂物及粉尘,用沥青混合料重新做面层。

对于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使面层与基层的结合不良被推移变形造成的拥包应把拥包连同面层挖除,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更换已变形的基层,重新铺面层。

因为基层局部请度不足或水稳定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如土基中含有淤泥,应将淤泥彻底清除,换新材料进行压实。

在潮湿地段,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加铺一层水稳定性好的材料重做面层。

5、松散

面层细集料的脱落、散失就会形成沥青路面松散。

造成沥青路面松散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

(1)、沥青用量偏少或低温施工造成的;

(2)、施工温度过高沥青老化失去粘结性;

(3)、沥青与石料间的黏附性不良;

(4)、基层或土基层软化变形;

(5)、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过多

(6)、沥青混合料中石料的浸水强度不够。

根据以上因素应采取以下几种养护措施:

因为沥青用量偏少或细集料过多产生的松散应先将已松动的矿料清扫干净,然后在温度适宜时(15℃以上)喷洒乳化沥青,再撒上细料,然后用小型压路机压实。

因为油温度过高而使沥青老化失去粘结力的,应将松散部位铲除,然后重新铺面层。

因为沥青与石料间的黏结力较差造成的松散,应先将松散部位铲除,然后选用碱性材料重新铺面层。

对于基层或土基层软化变形造成的松散,应先处理基层再铺面层。

对于路段内连续出现松散及小面积的破损,应采取将整块或整段路进行加热铲除或直接进行铣刨,重新铺筑面层。

因路面破损而形成的深洼,称之为坑槽。

坑槽的出现是因为路面出现松散或其它原因未得到及时处理,遭车辆反复作用及雨水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是松散等病害加剧,逐渐形成的坑洼。

坑槽的深度一般大于1cm。

坑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沥青混合料在施工拌和中不均匀,沥青含量相对较少,没能有效的将集料粘结在一起,在高速行驶的车辆轮胎吸泵作用下,较细的料被吸出,因细集料丢失而导致局部松散形成坑槽;

(2)、施工时混合料拌和温度过高,使沥青过早老化发脆、粘结力下降,所以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容易行车坑槽。

或者是由于施工温度太低,混合料的温度下降过快,使混合料的摊铺不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密实度不足等原因也容易形成坑槽;

(3)、雨水侵入沥青面层后使沥青产生剥离,造成集料的散失,逐步形成坑槽;

(4)、由于汽油、柴油或机油等化学物质或其他有机物对沥青路面中沥青产生强烈的吸附和溶解作用,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坑槽,此种原因产生的坑槽面积一般较大,数量较多;

(5)、由于基层局部的强度不足而造成破损形成坑槽。

由于坑槽的修补应分基层的完好情况而定。

当处理路面基层完好的坑槽时应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采用热修补车养护车,将加热墙加热坑槽处路面温度到120℃~140℃左右,翻松被加热的软化路面,给松散的原路面混合料喷洒乳化沥青(喷洒乳化沥青数量再按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确定),拌制后,使原旧混合料现场再生,然后将热拌混合料送入坑槽内进行摊铺,用压路机碾压成型。

或者,可采用开槽的办法,划出修补范围的轮廓线,沿轮廓线开槽,开槽的深度大于破损深度,清除坑槽内的杂物及粉尘,沿槽底、槽壁涂刷乳化沥青,将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整平,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压实后的新面层应略高于原路面2mm左右,处理好坑槽的接缝。

对于基层出现原因产生的坑槽应先处治基层,后处治面层的步骤进行处治。

坑槽修补分为上面所述的热补和冷补两种方式。

如果坑槽现场的修补方式是采用临时修补的冷补方式,则等到气温适宜时再采用热补的方式重新修补。

采用冷补方式修补的坑槽,周围会有较明显的缝,可能会残留一些乳化沥青,所以应在四周缝隙处采用细料进行封边,以保证修补位置的防水性。

填补坑槽用的混合料,其级配类型应于原路面的结构和层次一致,在修补时应视坑槽的深度采用一层或多层补料,分层夯实。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施工中,应注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情况,京珠主线段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厚4cm,采用京山玄武岩石料,SBS改性沥青,AC—20G结构(其中南段采用Super12.5结构);下面层厚6cm,采用石灰岩碎石石料,AH—70重交通青,AC—20S结构。

基层分为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三层,每层各厚20cm,强度分别为2Mpa、3Mpa、4Mpa。

 

养护中心技术办公室

二○○四年二月

 

湖北京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冷补施工方法

一、目的

为了规范湖北京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冷补施工特制定定本方法。

二、适用范围

仅使用于湖北京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常病害的修复。

三、适用情况

在雨雪天气后无法进行热补时临时修补的情况下采用。

四、冷补材料

冷补材料应具备常温松散性、常温压实性、常温水稳性、常温存储性和常温施工性等性能,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冷补材料沥青要能完全裹覆潮湿,甚至是全湿的骨料;

2、冷补材料在低温下,仍有较好的可施工性能;

3、在路面坑洞能够在潮湿的情况下,冷补材料能和原有的路面紧密结合;

4、在干燥和多尘的坑洞,冷补材料能和原有的路面黏附;

5、在温度较高时,要能够对轮胎的负荷有足够的抵抗能力;

6、具有抵抗持续的挤压和车辙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抗水损害能力。

五、冷补材料的存放

1、为保持冷补材料的松散性和存储寿命,每批的存储量应在20吨~30吨左右。

2、应尽量采取密闭容器和包装袋包装,有利于存储和使用,存放地点应远离易燃易爆品及高氧化度物料。

应放置在坚硬的地面上,要避免雨水和血水的积存。

六、冷补工艺

1、开槽

(1)、沿破损边缘划出修补范围的轮廓线,沿轮廓线用液压镐开槽,开槽的深度略大于破损深度;

(2)、当破损深度大于当层的面层深度时,应分多层开槽,每层相错5~8cm。

2、清理槽穴

(1)、开槽后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进行切边;

(2)、然后将槽内及四周的碎石、废渣等松散物质清理干净,直到清理到坚固面为止,槽内不得有水分、泥浆等杂物。

3、喷洒粘层油

(1)、槽内清理完毕后,均匀在槽内和槽底喷洒改性乳化沥青;

(2)、如槽底较为潮湿,应先用加热设备对槽内加热,然后再喷洒经过加热的乳化沥青粘结;

(3)、乳化沥青的喷洒量应控制在0.3kg/㎡左右。

4、填料

(1)将冷补材料填入槽内,填料时应注意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填入高度应比原路面高出1~1.5cm左右,槽穴填满后槽中央应稍高于四周,呈弧形;

(2)当破损深度大于4cm时,应采取分层填料的方式进行填补,保证混合料得到充分的压实。

5、碾压

(1)、根据槽的修补面积和深度选择碾压机具和压实方法;

(2)、当槽的修补面积小于1㎡时,可采用震动平板夯进行压实;当槽的修补面积大于1㎡时,应采用刚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3)、碾压时应先从槽饿边缘开始碾压,然后逐步向中间碾压。

碾压边缘时应从原路面开始碾压,逐步向新路面上碾压。

当接缝处存在细缝或松散等情况应在接缝出洒上细料,再进行碾压。

为防止再次破损,在边缘碾压时应尽可能的压实充实,保证与原路面1~2mm,压实度应达到97%以上。

6、清扫

碾压完毕后,应立即对施工作业进行清扫,保证路容路貌的整洁,严禁将废料堆放或抛洒在高速公路范围内。

7、开放交通

修补完毕后的槽穴表面光洁、平整、无轮迹,四周接缝处无细微裂缝,衔接紧密,无松散、离析等现象,且压实度满足要求,即可开放交通。

 

养护中心技术办公室

二○○四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