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7067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docx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

《生理科学实验》期末复习思考题

实验一

医学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

1.什么是“实验动物”?

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应具备哪些特性?

答:

“实验动物”是指供生物医学实验而科学育种、繁殖和饲养的动物。

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应具备较好的遗传均一性、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和实验的再现性。

备注:

《生理学》教材P7

2.常用实验动物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答:

(1)青蛙和蟾蜍:

青蛙的心脏在离体情况下还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节律性

和坐骨神经对各种刺激敏感。

(2)小鼠:

小鼠繁殖周期很短,产仔多生长快,温驯易捉,操作方便,又能复制出多种疾病模型,适用于需要大数动物的实验。

如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等。

(3)大鼠:

有小鼠的的优点,可以用于胃排空,胃酸分泌,水肿,休克等方面的研究。

(4)豚鼠:

性情温顺,胆小易惊,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敏感,,选用于过敏实验如(抗组胺药和平喘药的实验)

(5)家兔:

性情温驯便于静脉给药、灌胃、和取血,是医学上最常用的动物,如用于心血管、呼吸、泌尿等方面的研究

(6)猫:

因为猫的循环系统发达,血管较坚韧,血压比家兔稳定,故多用于血压的实验。

(7)犬:

犬的嗅觉较敏感,对外界适应能力强,血液、循环、消化和神经

3.常用药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几种?

分别举一例说明。

答:

药物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液体或固体药物制剂中所含主药的份量。

常要的药物浓度表示方法有三种。

百分浓度:

按照每100份溶液或固体药物制剂中所含药物的分数来表示的浓度简写为%常用的百分浓度表示方法有:

(1)重量/容量(w/v)表示一容量的药物中所含固体药物的重量,通常为每100ml溶液中所含药物的克数。

如5%葡萄糖溶液即表示每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葡萄糖5g,这种方法最常用,一般不加特别的注明的表示方法就是以这种方法表示的。

(2)重量/重量(w/w)表示一定重量的药物制剂中所含固体药物的重量,通常表示为每100g药物制剂中含药物的克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药物制剂浓度的表示。

如10%氧化辛表示每100g软膏中含有固体氧化锌10g。

(3)容量/容量(v/v)表示一定容量的药液中含有的液体药物的毫升数,这种方法适用于液体药物制剂浓度的表示,如消毒用的75%酒精溶液即指每100ml溶液中含无水乙醇75ml(相当于w/w法表示的70%酒精)

比例浓度:

常用于表示稀溶液的浓度。

如1:

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是指5000毫升溶液中含有高锰酸钾1g

(4)摩尔浓度:

指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没摩尔数相当于每以克为单位的该药物分子的分子量。

如0.1mol/lL的氯化钠溶液表示1000ml溶液中含有NaCl5.84g!

4.最简单的生理溶液是什么?

生理溶液在配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最简单的生理溶液0.9%(恒温动物)或0.65%(变温动物)的氯化钠溶液,又称生理盐水。

生理溶液在配制时要注意:

不宜长久放置,一般临用时配制。

(葡萄糖)

配制时确保固体药物的干燥,必要时可进行烘干。

(如需要有NaHCO3或NaHPO4,同时需要加入,则前两种可先加入完全溶解稀释后方可边搅拌边加入CaCl2,否者会产生沉淀)

对配成的生理溶液还要测定其PH(林格液为7.2,洛克液7.3~7.4)

5.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及其用量如何?

答: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是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

其用量根据手术范围的大小和麻醉深度而定,每个手术野1-3ml,注射后1-3min内就产生麻醉作用,维持30-40in。

备注:

《生理学》教材P16

6.注射麻醉可采用哪些方法?

常用哪些麻醉药物?

其用量及作用特点如何?

动物麻醉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1)注射麻醉可采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

(2)常用麻醉药物有:

3%的戊巴比妥钠溶液和20%的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溶液。

戊巴比妥钠麻醉作用稳定,麻醉时间适中,一般动物麻醉均可用。

乌拉坦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小,麻醉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长,也可以选用,但乌拉坦对肝和骨髓有毒性,只是用于急性实验。

具体用药物用量如下

实验动物给药途径戊巴比妥钠(mg/kg)乌拉坦(mg/kg)

小鼠i.v35-

i.p45-

i.m-1350

大鼠i.v25-

i.p45780

i.m-1350

家兔i.v30750-1000

i.p40-50750-1000

(3)麻醉注意事项:

1、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是应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度、角膜反射和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静脉麻醉的给药浓度要适中,不宜过高,以免麻醉过快出现动物死亡,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量。

2、麻醉时必须保持动物气道通畅。

一旦出现麻醉过深的情况,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抢救。

3、对于麻醉动物应注意保温。

动物体温过低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7.动物编号最常用哪种方法?

染色法常用哪些染料染色?

如何对小鼠作1~10号的标记?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18

8.常用生理溶液有哪些?

说明其主要用途。

溶液名称

用途

溶液名称

用途

等张氯化钠溶液(变温)

蛙类,蛇类

等张氯化钠溶液(恒温)

犬,兔,鼠

林格液

蛙类器官,组织

拜氏液

离体蛙心

洛克液

哺乳动物的心脏,子宫

蒂罗德液

哺乳动物的小肠平滑肌

豚鼠支气液

豚鼠支气管

大鼠子宫液

大鼠子宫

克氏液

哺乳动物各种组织

9.实验动物用药剂量的换算方法有哪些?

如何计算?

答:

主要换算方法有两种

(1)、按单位体重换算用药剂量的方法:

已知A种动物每千克体重用药的剂量,如估计B种动物的剂量,换算系数为(W)B种动物的剂量(mg/kg)A种动物的剂量(mg/kg)*换算系数(W)

(2)、按体表面积换算用药剂量的方法:

因不同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与动物的体表面积成平行关系,故按体表面积换算用药剂量较为精确。

10.小鼠的给药方法有哪几种?

如何给药及其注意事项?

答:

小鼠的给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灌胃法、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给药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见生科实验教程P27~29

11.小鼠的采血方法有哪几种?

如何采血及其注意事项?

答:

小鼠的采血方法有:

眼眶静脉丛采血;眼眶动、静脉采血;断头采血;尾静脉采血;心脏采血;动、静脉采血。

具体实验操作见生科实验教程:

P33~35

12.实验动物安乐死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

常用的方法:

1.颈椎脱臼法2.空气栓塞法3.急性大失血法4.药物致死法5.断头法安乐死

一.颈椎脱臼法安乐死

颈椎脱臼就是用外力将动物颈椎脱臼,使脊髓与脑髓断开,致使实验动物无痛苦死亡。

由于其能使实验动物很快丧失意识,减少痛苦,容易操作,动物内脏未受损害等优点被认为是很好的实验动物安乐死方法。

颈椎脱臼法常用于小鼠、大鼠、沙鼠、豚鼠、家兔等小型实验动物。

1大、小鼠的颈椎脱臼

(此法是将实验动物的颈椎脱臼,断离脊髓致死,为大、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

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并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实验动物立即死亡。

2豚鼠、仓鼠的颈椎脱臼

豚鼠颈椎脱臼的方法是先用左手拇指稳准、迅速地扣住其背部,抓住其肩上方,用手指紧握住颈部,用右手紧握住基两条腿,向后旋转用力拉

3家兔的颈椎脱臼一般需要两人,一人用两手在兔后抓紧其头部,另一人用双手紧紧握住其两条腿,然后同时旋转用力拉

二、断头处死法

此法适用于鼠类等较小的实验动物。

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左手按住实验动物的背部,拇指夹住实验动物右腋窝,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右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垂直将鼠头剪断,使实验动物因脑脊髓断离且大量出血死亡。

三药物法

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吸入法和注射法两种

吸入法是将有毒的气体或挥发性麻醉剂让动物经呼吸道吸入体内而致死,常用小动物的安乐死。

常用的气体和麻醉剂有CO2、CO、乙醚、氯仿等。

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入体内,使动物致死。

常用于较大的动物如家兔、猫等的安乐死。

常用的药物有10%的氯化钾,巴比妥类等麻醉药等。

10%的氯化钾的用量约为每只动物10——20ML,10%的氯化钾的用量约为麻醉剂量的若干倍。

四、放血处死法

此法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

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动物的股动脉、颈动脉、腹主动脉剪断或剪破、刺穿实验动物的心脏放血,导致急性大出血、休克、死亡。

小鼠、大鼠可采用摘除眼球,由眼眶动脉放血致死,豚鼠、家兔可采用心脏一次性大量抽血致死。

如果已经给动物做了颈动脉或股动脉插管术,则在实验结束后,先用动脉夹夹住动脉,拔出动脉导管,然后用自来水不断冲洗切口及血液,既可保持血液畅流无阻,又可保持操作台清洁,使实验动物急性大出血死亡。

五、空气栓塞处死法

处死兔、猫、犬常用此法。

向实验动物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形成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空气栓塞,或导致心腔内充满气泡,心脏收缩时气泡变小,心脏舒张时气泡变大,从而影响回心血液量和心输出量,引起循环障碍、休克、死亡。

空气栓塞处死法注入的空气量,猫和兔为10~20ml,犬为70~150ml。

实验二

(一)Medlab系统的功能及其基本操作

1.      在Medlab系统软件中,“标题栏”、“标记栏”和“提示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X轴显示控制区”、“采样控制区”和“刺激器控制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标题栏:

显示系统名称或实验名称、存盘文件路径和文件名、界面控制按钮。

标记栏:

用于添加、编辑实验标志,并可用于实验数据的定位。

提示栏:

提示相关的操作信息、时钟显示和当前硬盘的可用空间。

X轴显示控制区:

用于动态显示采样时间,控制X轴方向波形的扩展与压缩,显示标记,调整波形曲线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

采样控制区:

用于开始采样、停止采样及采样存盘的控制。

刺激器控制区:

用于选择刺激器发出刺激模式,启动刺激开关及刺激参数的实时调整。

见《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42、43页

2.  在Medlab系统软件中,每个显示通道窗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每个每个显示通道窗主要由“通道控制区,波形显示区、显示控制区”组成。

通道控制区:

显示通道号,控制程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采样曲线的颜色和滤波调节。

波形显示区:

显示采样曲线。

显示控制区:

调节和显示曲线参数、Y轴坐标和处理名称等。

见《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43页。

3.    Medlab系统实验配置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如何正确配置?

(1)、主要项目有:

实验参数配置、保存实验配置、调用实验配置。

(2)、具体配置步骤见《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44-46页

4.    Medlab系统软件常处理哪四类Medlab系统文件?

答:

常用生理学、常用药理学、常用病理生理学、常用运动生理学。

(注:

此仅为参考答案)

5.      基本概念(含义及作用):

采样间隔、放大倍数、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时间常数)、低通滤波、高通滤波

答:

采样间隔:

就是选择前、后采样点的间隔时间。

采样间隔短,采得的数据量大,占用硬盘的空间大,后处理不易。

采样间隔长,快信号不能重现。

意义采样频率是信号频率的5-10倍。

放大倍数:

根据信号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用鼠标点击相应通道的“通道控制区”中的“放大”,即可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上限频率:

实验中对通道选择的大体原则是:

第一通道的最小放大倍数为50倍,上限频率为10kHZ,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最小放大倍数分别为50倍与5倍,上限频率为1kHz,第三通道的最小放大倍数是5倍,上限频率为100Hz。

低通滤波:

允许小于此频率的信号通过

高通滤波:

语序大于此频率的信号通过,用鼠标左键点击相应通道的“通道控制区”中的“全通”,即可选择合适的滤波调节。

6.基本操作(方法及作用):

标准配置、零点设置、在线测量设置零点:

用鼠标点击相应通道的“显示控制区”中的处理名称处,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零点设置”,用鼠标左键单击“确定”按钮,就完成了零点的设置。

标准配置:

选择菜单“设置、标准配置”,就打开了medlab系统内设置的标准四通道配置,这是所有实验参数复位,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新的实验参数设置。

在线测量:

是指在采样的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在线测量间隔可调)。

采样时点击快捷工具栏上的“在线测量”按钮,在通道右侧的“显示控制区”就可以显示实时测量结果。

若要将测量结果记入medlab电子表格,可点击“处理结果入表”快捷按钮。

若要远距离观察测量结果,点击“结果提示”按钮,可打开“结果提示窗”。

点击“结果提示窗”按钮,可打开“在线图表窗”,自动将测量结果填入电子表格。

7. Medlab系统的三大显示模式(记录仪、记忆示波和慢扫示波)及其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

一,连续记录:

用来记录变化较慢,频率较低的生物信号,如血压,呼吸,心电,张力等,记录曲线的方向是由右向左,连续滚动,与传统的二道记录仪一致

二,记忆示波:

用来记录变化快,频率高的生物信号,如神经干动作电位,心室肌动作电位等,扫面曲线的方向是从左到右,一屏一屏地记录,与传统的示波器一致。

三,慢扫示波:

这种记录方式非常灵活,可以记录采样频率为100kHz到20Hz的生物信号,扫描曲线是从左向右,按屏幕刷新,与传统的监护仪一致,当某些实验无法确定用何种显示方式时,可选用这种显示方式。

8. “区段测量”的操作方法如何?

其测量项目“时间”、“幅值”、“间隔”、“峰峰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含义是什么?

(二)大鼠的基本操作技术

1.大鼠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说明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答:

(1)给药方法:

灌胃、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2)灌胃法以左手捉持小鼠,使其头部朝上,颈部拉直。

右手持配有灌胃针头(以16号输血针头磨去针尖后制成)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紧沿上腭进入食道。

如手法正确,不难成功。

若遇阻力,应退出后再插,不能用力强插,以免刺破食道或误入气管,使动物致死。

灌胃的药液量一般为0.1∽0.3ml/10g。

试以生理盐水作灌胃练习。

(3)皮下注射可由两人合作。

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鼠尾。

另一人左手捏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5号或6号针头),将针头刺入背部皮下。

如由一人操作,可按前法捉持小鼠,右手持注射器,针尖从右侧肋缘上穿入皮下,向前推至右前肢腋下部位,将药液推入即可。

小鼠皮下注射的药液量一般为0.05∽0.2ml/10g。

试以生理盐水进行练习。

(4)肌内注射可由两人合作。

一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鼠尾。

另一人持注射器(4号或5号针头),将针头刺入后肢外侧部肌肉。

如一人单独操作,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小指、无名指和掌部夹住鼠尾及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后肢肌肉给药。

注射器每腿不宜超过0.1ml。

试以生理盐水进行练习。

(5)腹腔注射以左手抓住小鼠,使腹部在上面,头部下倾,右手持注射器(5号或6号针头),取30度角将针头从一侧下腹部向头端刺入腹腔。

进针部位不宜太高,刺入不能太深,以免伤及内脏。

注射量一般为0.1∽0.2ml/10g。

试以生理盐水进行练习。

(6)尾静脉注射将小鼠置特制的固定筒内(或倒置的大漏斗、乳钵下),使鼠尾露出在外。

用酒精(或二甲苯)棉球涂擦尾部,或将鼠尾在50℃热水中浸泡半分钟,使血管扩张。

用左手拉住尾尖,从左右两侧尾静脉中,选择一条扩张最明显的尾静脉,右手持注射器(4号针头),将针头刺入血管,推入药液。

如推注时有阻力,且局部肿胀变白,表明针头没有刺入血管,应拨出后重新穿刺。

穿刺血管时宜从鼠尾末端开始,以便失败后可在第一次穿刺点的近心端重新进行。

小鼠尾静脉注射的药液量一般为0.1∽0.2ml/10g。

试以生理盐水作尾静脉注射练习。

2.大鼠常用的安乐死方法有哪些?

答:

大鼠常用的安乐死方法:

颈椎脱臼法、空气栓塞法、大量放血法、断头法、药物法

(三)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3.根据实验结果,说明氯化钡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及其表现如何?

答:

氯化钡能增加浦肯野纤维对钠离子的通透性,促进细胞外钠离子的内流,提高其舒张期自动除极化的速率,从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

(备注:

见《生理科学实验教程》140页)

4.利多卡因对何种心律失常疗效最好?

为什么?

答:

利多卡因属于IB类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抑制浦肯野纤维钠离子的内流和促进钾离子的外流,还能减少细胞复极的不均一性,对过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5.如何使用Medlab系统记录大鼠心电图(标准Ⅱ导联)?

如何消除干扰?

答:

1、打开计算机,启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按课本表8-8进行实验的计算机参数设置,或直接选择‘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定制实验。

2、将针形电极插入大鼠四肢皮下,红色(负极)---右前肢,黑色(接地)---右后肢,黄色(正极)---左后肢,记录一段大白鼠正常的第二联心电图。

(备注:

见《生理科学实验教程》140页)

(一)动物实验常用手术器械

1.常用动物实验手术器械有哪些?

它们有何特点、用途和用法?

答:

常用动物实验手术器械有:

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血管钳、持刀钳、组织钳、血管夹、缝合针等

手术镊:

有有齿和无齿两种,有齿用于夹持较坚韧的组织如皮肤、筋膜、肌健等;无齿镊用于夹持血管、神经、黏膜等。

血管钳:

直血管钳用于浅部组织的止血和组织分离,弯的用于深部组织的止血和组织分离

组织钳:

用于夹持皮肤、筋膜或将被切除的组织器官。

备注: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38-40

(二)家兔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2.家兔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说明各方法的用具、给药途径(部位、方法)和给药量?

答:

家兔的常用的给药方式有;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

灌胃用具:

兔固定盒、14号导尿管

途径:

经开口器中央小孔

皮下注射用具:

6号针头的注射器

途径:

背部或腿部的皮下

给药量:

1-3mL

腹腔注射用具:

6号针头的注射器

途径:

在距离腹白线左侧1cm处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头向前推进5-10mm,再以45°角穿过腹肌

肌内注射用具:

6号针头的注射器

途径:

针头与肌肉呈60°角刺入大腿部,回抽,无血可注入药液

给药量:

不超过1mL

静脉注射用具:

5或6号针头的注射器

途径:

耳缘静脉顺血管平行方向深入1cm,

备注: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31-32

3.简述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麻醉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答:

操作方法:

操作的部位剪去(或把去)被毛,用手压迫静脉近心端,适当用手拍(弹)击穿刺部位,或用水、凡士林涂抹,静脉即显露。

操作者以左手轻轻向远端牵拉,以固定皮肤和静脉。

右手持注射器,针与皮肤呈一定角度进针,并顺血管平行方向深入约1cm。

若针入血管内,可见回血。

此时放松静脉近心端的压迫,左手拇、食指固定紧针柄在皮肤上的位置,右手推药应无阻力,也无漏出,即成功。

注意事项:

1.麻醉剂的用量,除给予常用的剂量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耐受性不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

2.动物在麻醉期体温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

如随时观察体温变化,可在动物肛门插入体温计。

3.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性、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

当这些反应明显减弱或消失时,立即停止注射。

4.做慢性实验时,在寒冷的冬季,在注射前应将麻醉剂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

5.麻醉时必需保持动物气道的通畅。

一旦出现麻醉过深的情况,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

备注: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16-17

4.家兔常用的采血方法有哪些?

说明各方法的采血部位、方法和特点?

答:

(一)耳中央动脉采血

家兔耳中央有一条较粗,颜色较鲜红的中央动脉,采血时用左手固定兔耳,右手持连有6号针头的注射器,在中央动脉的末端沿动脉平行地向心脏方向刺入动脉,即可抽血。

注意不要再近耳根部进针,因为家兔耳根部组织较厚,血管游离,位置较深,易刺透血管造成皮下出血。

采血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二)耳缘静脉采血

家兔耳缘静脉采血的部位和姿势与耳缘静脉注射相同。

固定家兔后,选择静脉较清晰的部位,用酒精棉球涂搽局部,或用手指压迫耳根部,使血管扩张,持连有6号针头注射器沿耳缘静脉向心脏方向刺入,即可采血。

也可以用刀片在血管上切一小口,让血液自然流出。

采血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三)颈动脉采血

当需要大量,定时采血时可选择颈动脉采血。

颈动脉采血即做一颈动脉插管,用动脉夹或三通管控制动脉导管的开启与关闭。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反复取血,方便而准确。

缺点是该动物只能利用一次。

(四)心脏采血

家兔的心脏采血一般不需要手术,方法比较简单,所以也较常用。

采血时将家兔仰卧位固定,用左手触摸左侧第3-4肋间,选择心脏搏动最明显处,一般在胸骨左缘外3mm处将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第3-4肋间隙。

当针头刺入心脏位置正确时,由于心脏搏动的力量,血液会自动进入注射器,也可以抽吸。

{生理科学教程}p35-36

5.家兔常用的安乐死方法有哪些?

答:

一,颈椎脱臼法二,空气栓塞法三,大量放血法四,断头法五,药物法

{生理科学教程}P36-37

(三)家兔急性实验常用手术

6.举例说明组织切开的部位和大小、采用的执刀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

组织切开时首先要根据手术目的确定手术切口的部位和大小,如要进行气管插管应选择颈部正中皮肤,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切口长度约3-4cm。

股部手术应选择股动脉明显的股三角区,切口长度约4-5cm。

下腹部手术应选择耻骨联合上缘0.5cm处,沿腹白线切开腹壁,长度视手术需要而定。

长期动物实验选择切口时,还应注意选择易于敷料,导管包扎和固定的部位,避免手术后动物活动时被碰撞,摩擦而脱落。

其次,要根据不同部位的手术切口采用不同的执刀方法。

如切开腹部,颈部或股部皮肤,应采用执弓式执刀法。

切割短小的切口和一些精细的操作,应采用执笔式执刀法。

向上挑开的操作,应采用反挑式执刀法。

切开动物的皮肤前,应先将动物的被毛剪去,剪毛范围略于切口长度。

为避免剪伤皮肤,可一手将皮肤撑平,另一只手持剪毛剪平贴于皮肤,逆着被毛的朝向剪,剪下的毛应及时放入盛水的杯中浸湿,以免到处飞扬。

切开时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撑平皮肤,使切口部位的皮肤拉紧,使其平坦,紧张,固定。

刀刃与切开的组织要垂直,以一次性切开为佳。

组织要逐层切开,并以按皮肤纹理或各种组织纤维的方向切开为佳。

组织的切开还应选择无重要血管及神经横贯的地方,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生理科学教程}p21

7.组织分离的目的是什么?

常用的组织分离方法有哪两种?

说明其用法及注意事项?

答:

组织分离的目的在于充分显露深层的组织或血管,便于其它手术操作。

组织分离要根据不同部位手术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刀或剪作锐性分离,用割、剪的方式将组织分离,该方法常用于致密组织如皮肤、韧带、筋膜等的分离。

一种是用止血钳、手指或刀柄等将组织推开或牵拉开的钝性分离,该方法多用于皮下组织、肌肉筋膜间隙等疏松组织的分离。

分离要沿着组织间隙进行,这样易于分离,且出血少,视野干净、清楚。

肌肉的分离宜顺应肌纤维方向作钝性分离,若需要横行切断分离,应在切断处上下端先夹两把止血钳,切断后立即结扎两断端,以防止肌肉中血管出血。

神经、血管的分离宜顺应其平行方向分离,要求动作轻柔、细心,切忌横向过分拉扯,以防断裂。

8.止血方法一般有哪几种?

答:

一般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止血法、钳夹止血法、结扎止血法、药物止血法、烧烙止血法等。

9.简述气管插管的目的、主要操作步骤和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