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063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阳概况 龙门石窟.docx

洛阳概况龙门石窟

洛阳

百科名片

洛阳历史风景资料图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处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余年建城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统筹规划的城市;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

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科举制度创建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五大都城遗址、邙山古墓群和天子驾六震惊世界,“宅兹中国”“中国”一词源自洛阳,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豫、晋、陕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和新能源节约型城市,欧洲人最向往的城市,中国休闲城市榜首。

中文名称:

洛阳外文名称:

Luoyang(旧译Loyang)别名:

牡丹城,九朝古都行政区类别:

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地级市所属地区:

中国中部地区下辖地区:

西工区老城区涧西区洛龙区政府驻地:

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电话区号:

0379邮政区码:

471000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面积:

15208平方公里人口:

662万(2010年六普数据)方言:

中原官话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著名景点:

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白云山

机场:

洛阳机场火车站:

洛阳火车站,洛阳龙门站(高铁)车牌代码:

豫C著名高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生产总值:

2732亿人民币(2011年)下辖地区补充:

洛南新区市花:

牡丹魅力历史村庄:

台荫村铁谢村杜康村白马寺村

地理位置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至35.05'之间。

河南省第二大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

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之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

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约15`C,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0.2℃。

降雨量约630毫米,其中南部山区能达到1200毫米以上。

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

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黛眉山、嵩山等十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城市风光(20张)

编辑本段洛阳概括

洛阳

本数据来源于XX地图,最终结果以XX地图数据为准。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这是一座在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

5000年文明史,4000余年建城史,1529年建都史,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

使其成为兼具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想之美、城市之美的全能冠军,是人类最早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西蒙兹教授称:

这里是人类“古代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洛阳,这座承载过十三朝文明的古都,曾经是光耀万丈的世界焦点,现在正驰骋于王者归来的征途。

  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中、嵩京、中京、西京。

  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

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端之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

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

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

她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华思想与文化的源头圣地,可谓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嵩岳风光(5张)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

另有传说洛阳是中华大地的龙脉集结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核心发祥地。

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多传于此。

同时,洛阳也是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中最为古老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

洛阳二里头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代。

1960年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被认为是夏朝都城所在。

  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年以上。

同时,洛阳也有“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

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汉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释源祖庭—白马寺(5张)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

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

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

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

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

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

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道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

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

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古时的洛阳---“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先秦时的洛阳---“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宅兹中国、自之义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汉晋时的洛阳---“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於东京者”、“河洛自古富才强,汉魏文章半洛阳”、“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东京宅中而图大,所图者四海这外”。

允冠百王—汉光武帝陵石辟邪(2张)  隋唐时的洛阳---“帝业初起,崤函乃金汤之地;天下大定,河雒为会同之府”、“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两宋时的洛阳---“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天下无事则居汴,天下有事必居洛”  历史上的洛阳---“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决眦斜阳里,品江山,洛阳第一,金陵第二”  民族上的洛阳---“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功存河洛”、“根在河洛”

城市荣誉

洛阳白云山(12张)  主要荣誉“中国休闲城市”榜首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  2010中国十大旅游城市  2010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  2010年度中国十佳节庆城市  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两次)  欧洲人最向往的中国十大城市  全国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011中国最佳生态发展城市  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十大名城  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优秀市”等众多荣誉。

被誉为“诗都”、“花都”、丝绸之路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中心。

  2012年全国文明城市

主要领导

  现任市委书记:

毛万春(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现任市长:

李柳身

行政区划

  洛阳辖6个区、1个开发区、1个县级市、8个县:

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吉利区、伊滨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主城区  市区面积人口邮政编码区人民政府地址

涧西区90平方千米61.9万(2010年)471000涧西区西苑路12号(牡丹广场北侧)

西工区56平方千米37.2万(2010年)471000西工区行署路3号院

老城区56.7平方千米16.3万(2010年)471000城区环城西路58号

瀍河回族区34.8平方千米17.7万(2010年)471000瀍河区九都东路18号

洛龙区244平方千米52.4万(2010年)471000开元大道212

伊滨区(开发区)280平方千米22.7万(2010年)471000顾龙路下庄

环城六县(区)    市区面积人口邮政编码区人民政府地址

吉利区80平方千米6.9万人(2010年)471012吉利区中原路333号

偃师市668.58平方千米55.9万(2010年)471900城关镇

孟津县758.7平方千米46万(2010年)471100城关镇

新安县1160平方千米52万(2010年)471800城关镇

宜阳县1670平方千米60万(2010年)471600城关镇

伊川县1243平方千米75.7万(2010年)471300城关镇

远郊四县    市区面积人口邮政编码区人民政府地址

洛宁县2306平方千米42.1万(2010年)471700城关镇

嵩县3008平方千米50.7万(2010年)471400城关镇

栾川县2478平方千米34.3万人(2010年)471500城关镇

汝阳县1309平方千米40.8万(2010年)471200城关镇

人口

  洛阳是个移民城市,居民来自中国各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起「支援国家建设运动」,大量知识分子,工人从东北、上海,江苏等地迁入洛阳,这些人及其后裔在洛阳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约占40%强。

洛阳市花:

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

  “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  牡丹从隋代落户洛阳西苑后,地脉适宜,开得缤纷美丽、艳冠天下。

  唐代洛阳是东都,武则天当皇帝时就在洛阳登基,并一直在洛阳主持政务。

“自唐则天后,洛阳牡丹始盛。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从武则天时期到开元年间(公元690年至公元741年),还有唐贞元、元和年间(公元785年至公元820年),是中国牡丹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中国牡丹发展和牡丹文化兴盛的坚实基础。

编辑本段古都历史

  朝代名称都城位置所居帝王建都时间

夏斟浔偃师二里头太康、仲康、夏桀前2070年-前1600年

商西毫偃师尸乡沟商汤、外丙、太甲、盘庚前1600年-1046年

东周王城王城(涧河两岸)平王-悼王及赧王,共14王前771年-前520年

及314年-前265年

东周成周成周(白马寺东)敬王至慎靓王,共11王前519年-前314年

东汉雒阳汉魏故城光武帝-献帝,共12帝25年-220年

曹魏洛阳汉魏故城文帝-元帝,共5帝220年-265年

西晋洛阳汉魏故城武帝-怀帝,共4帝265年-313年

北魏洛阳汉魏故城孝文帝-孝武帝,共七帝493年-534年

隋东京隋唐故城隋炀帝至皇泰帝共两帝605年-619年

唐东都隋唐故城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帝共七帝638年-904年-907年

武周神都隋唐故城则天大圣皇帝690年-705年

后梁西京隋唐五代宋故城太祖、朱友圭、后梁末帝909年-913年

后唐东都隋唐五代宋故城庄宗、明宗、闵帝、末帝923年-937年

后晋西京隋唐五代宋故城高祖937-938年(约2年)

中华民国洛阳洛阳市林森(国民政府主席)民国21年(1932年,1年)

十三朝古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二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夏、商、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十五个建都朝代,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陪都朝代,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注释: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行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第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历史沿革

丽景门

  以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

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

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

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

  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

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

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

西部属弘农郡的有今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

  三国时期,属曹魏。

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

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

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

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

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

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

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

  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

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

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

但新设了很多县。

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

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

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

唐朝区划变化很大。

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

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

  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后期设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

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

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

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辖区不变。

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

  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

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政府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

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

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

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1700多年。

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

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

编辑本段城市建设

洛阳

  近年来,洛阳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75133”工程,兴建了东西长达14公里、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河风景游览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周山森林公园、龙门山森林公园、小浪底森林公园、上清宫森林公园四大森林公园“天然氧吧”为人们回归大自然提供了去处;28公里长的洛浦公园宛如一条五彩飘逸的丝带在河洛大地上飘扬,在洛阳市政府门前还坐落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开阳湖音乐喷泉。

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2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

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

2009年4月30日,省委常委正式批复洛阳新区,新区规划规划面积达438.7平方公里,洛阳新区与郑汴新区一起纳入省级发展新区。

  酒店住宿  5星级:

东山宾馆、钼都利豪国际饭店、雅香金陵大酒店、洛阳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中原明珠

  4星级:

枫叶国际大饭店、航空城酒店、京安牡丹城、金水湾大酒店、栾川泰峰君山饭店、洛阳大酒店、洛阳(盛世王城)欣源国际酒店、牡丹大酒店、洛阳雅香金陵大饭店有限公司、栾川县重渡沟水景大酒店有限公司、颐君大厦、  3星级:

洛阳全聚德大酒店有限公司、宝缘大酒店、东方宾馆、杜康大酒店、国际金融大酒店、国豪商务酒店、洛阳航空城商务酒店、豪迈饭店、军安大酒店、九龙宾馆、开来大酒店、陆浑宾馆、陇海大酒店、洛阳宾馆、洛阳鸿泉宾馆、洛阳盛唐大酒店、洛阳迎宾馆、洛阳云天宾馆、洛阳中汇酒店有限公司、孟津宾馆、聚和商务、神都大厦、新聚和酒店、新健隆酒店、洛阳小浪底宾馆、小浪底度假村、新友谊大酒店、伊龙国际、偃师宾馆、宜阳宾馆、银燕商务酒店、拙耕园宾馆、中和国际商务酒店、新安县紫燕大厦、紫燕大厦  经济型酒店:

7天连锁酒店洛阳牡丹广场店、百时快捷酒店、格林豪泰快捷酒店、锦江之星快捷酒店、汉庭快捷洛阳南昌路店、航空城宜家酒店、客临快捷酒店、如家快捷酒店、洛阳南苑快捷酒店、中星快捷酒店  所属县区饭店名称星级详细地址总机联系电话联系传真

涧西区华阳国际大饭店

凯旋西路88号6558812365588456

洛阳友谊宾馆

西苑路1号6468555564685598

芳达商务会馆

西苑路号6468260064682698

中汇大酒店

高新开发区6433666264336611

雅香国际公寓

安徽路中段6482288864822999

京安牡丹城宾馆四星南昌路2号6468111164930303

64681363

洛阳大酒店四星周山路1号6436388864327100

牡丹大酒店四星中州路西路15号6468000064856999

和平快捷酒店二星联盟路(党校旁)6487708864877077

洛阳浦江宾馆二星七里河周城大厦3号6529166664958188

新友谊大酒店三星西苑路6号646866666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