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032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docx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画面:

北京天安门;背景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匈牙利著名的爱国诗人裴多菲曾经深情地说: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本章内容: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要求:

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爱国主义这一民族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

说到爱国,我们不能不谈到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的近现代史。

伟大祖国几千年来光辉璀璨的文化就是我们爱国的根源。

今天我们用两课时的时间回顾一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龚自珍说: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章太炎说:

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能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

爱国是一紧密联系的整体——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

只有做到知之深,方能爱之切。

播放视频:

不忘国耻----日本侵华史

在近现代史上发生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人民民族情感上永远的痛,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历史。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更加珍爱和平。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祖国的含义

祖国是一个集自然、经济、政治、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的、本民族所赖以生存发展的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国土)、社会环境(国民)和政治环境(国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

2.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第一,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第二,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生存,都要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内心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归属感,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归属要是得到满足,个体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不仅有安全感,而且有生命的依托,精神的依托,也才有自信心、自尊心、荣誉感,那么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

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人民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所以我们把祖国比作“母亲”,失去了母亲,我们就是一个流浪儿,没有任何尊严和荣誉可言。

第三,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已经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标准,已经成为一条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从历史到现在,人们总是把报国、兴国、强国、救国看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些热爱祖国和为祖国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并立下丰功伟绩的人,都会名垂青史,世代被人敬重、歌颂;而把卖国、辱国、祸国、乱国、叛国视为最可耻的行为,是人们所鄙视,唾弃。

诅咒和唾弃的。

同时,爱国主义还是一个人确定自己政治立场,判断政治是非的根本标准。

宪法明文规定:

“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的行为”,“保护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神圣职责”。

明确了每一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当祖国受到外敌侵略时,一定要挺身而出,保卫自己的祖国。

和平时期大学生的爱国义务最主要的是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出力,这就是对祖国母亲的最好的报答。

第四,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战胜千难万险,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精神支柱,而这个精神支柱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

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⑴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图片——祖国秀美山川。

祖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它就是我们脚下这块实实在在的辽阔大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如果没有它,家安在哪,在哪生活,到哪去获得生存的基本物资。

如果没有它,还谈什么发展、旅游、陶冶情操,都不可能。

所以,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我们生存的物质前提,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我们的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像我们的生命一样重要,爱祖国的河山是我们的责任。

怎样去履行呢?

善待它们,保护它们,否则会遭到惩罚。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不仅仅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的基本载体,所以,祖国的一寸土地、一块礁石、一条小溪,它都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主权,都与祖国的尊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所以每一个爱国者都把保卫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⑵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人民是祖国的主体、主人,爱骨肉同胞就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电影《车轮滚滚》的片断

在解放战争时期,千百万人民群众推小车为解放军运送粮食、弹药。

解放战争是人民群众的战争,为什么人民群众支持共产党?

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为群众而战,人民选择共产党,支持他、拥护他,所以人民决定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大好河山,英雄儿女,创造了灿烂文化。

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延续,这种延续不仅是民族和种族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2000多年来一直占据着文化的主流地位。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历史怎样变迁,儒家文化一直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这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司马迁倾一生的心血,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旷世巨著《史记》,今天看到的不仅是一本史书,还能看到作者坚硬的性格、不屈的精神和客观地看待历史、看待人物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杜甫的三吏三别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苏轼“报国之心,死而后已”铿锵之言掷地有声。

可以说从《诗经》的风、雅、颂,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新文化运动,以及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文化革命者等等数不清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们就像天空中数也数不清的璀璨明星,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他们的诗词歌赋、文章典籍,洋溢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着华夏子孙,这种影响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融合和高尚的情操,我们感到自豪。

生活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场合中表现出我们东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理念和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背景离乡,彼此隔绝,但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对他们的认同感总会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了解文化传统、深入文化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志向的当代青年。

⑷爱自己的国家

国家具有实施阶级政治统治的职能、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职能和维护主权的职能,是人类共同体的最高政治形式。

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活和谐,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国家强则人民自豪,国家落后则人民受辱,对这一点我们有切身的感受。

近代历史上,中国曾因经济落后,政权腐败而国力衰微,民族独立地位丧失,国家主权倍受凌辱,人民被奴役。

照片“辽源万人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中国建立了强征劳工的机构,到矿山、工地上从事体力劳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又确定了向日本本土输送劳工的计划,近四万多中国劳工被掠日本,照片上我们看到的是这些矿工的遗骨。

当我们看到满坡矿工森森白骨的时候,除了哀伤和愤怒,我们是不是也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他的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安定,我们还清楚的记得上世纪末所爆发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顾全大局,信守承诺,使全世界人看到了一个值得信赖、受人尊重的大国形象;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这期间,我国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腾。

所有这些都证明中国是一个受世界瞩目的大国,谁也不敢小视中国的存在。

祖国的强大不仅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且我们充满了信心,有自豪感,有荣誉感。

2008年初的冰冻和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人们重新思考爱国主义,并更加坚信,只有祖国强大个人才有安全、尊严可言,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有依靠。

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我们民族发展的载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所有这些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我们说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和具体的国家联系在一起,国家与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息息相关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进步都和祖国的发展进步繁荣联系在一起,爱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当中国渐渐崛起,一些人和大国别有用心的散步中国威胁论,在政治上利用人权问题做文章攻击中国,在国际贸易往来中设关设卡刁难我们,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加强军事部署,妄图在军事上控制我们,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态度。

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解决贸易争端上,我们都要维护祖国的主权和尊严,我们决不能做出有损国格,有损国家民族利益的事。

宪法说的非常清楚,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绝不容许外敌入侵,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当代大学生要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中不懈的奋斗,努力拼搏,为国争光。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爱国主义是历史的、集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不同的。

比如,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就集中表现为抗日救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或保卫社会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民的褒奖和景仰。

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

爱国传统极为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相颂。

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诗人屈原《离骚》是著名的诗篇。

在离骚中屈原这样写到“伏清白以死直”。

屈原受小人所嫉,遭奸人所害,被楚王流放。

但在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中,仍念念不忘祖国和人民,在《离骚》中表现了“伏清白以死直”的坚决态度,并在理想破灭后投江自尽。

以死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他那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所敬仰、所传颂。

2000多年过去了,不仅是中国人,许多亚洲的人民都非常敬佩屈原,在每年的端午节,他们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汉代的苏武,“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渴饮血,饿吞毡,牧羊北海边。

”——《苏武牧羊》苏武受汉朝命出使匈奴,无论匈奴怎样威逼利诱,可他绝不动摇,在北海牧羊十几年,表现了坚定的爱国气节。

陆游、文天祥、林则徐,他们胸怀热爱祖国之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绝不动摇,我们看到了这些震撼人心的诗句,每一句都寄托了这些爱国志士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要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疾苦,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国家的兴衰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的兴亡而战斗,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在近代史上,中国曾经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不止一次的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每当这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就激励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句话也会使同学们很自然的想到另一个人和他的诗篇,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范仲淹一生曾被贬三次,但是他却誓死而绝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敢于直言相谏。

欧阳修对范仲淹的赞扬“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这些爱国志士,无论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心系国家、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疾苦,自己的思想情感却不能为个人的得失而动,环境的好坏而有所改变,自觉地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从历史上看,汉族也是以华夏族为中心,东夷、西戎、南满、北狄、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而形成的。

我们统一而多民族的国家经历了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形成也同样经历了长期的融合过程,各民族之间风俗、宗教、语言、文字各有不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民族的团结繁荣始终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的心愿,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始终是个民族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分裂的局面,但民族统一团结始终处于主流地位,是民心所向。

昭君出塞,使汉和匈奴和睦相处了半个世纪,汉在连年征战之后得以修养生息,匈奴也结束多年的内乱达到统一。

最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西藏,不仅使汉与地处边陲的藏族和睦相处,文成公主把汗悠久的文化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带入西藏,促进了西藏经济、技术和、商业、以及佛教的发展。

至今我们去青藏高原旅游,我们还可以听到许多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故事中充满了个民族人民渴望民族交融、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

4.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己,但绝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面对外来侵略,各民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抵抗。

表现出同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1894年,致远号管代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日本吉野号海军指挥舰的壮烈场面。

邓世昌和全舰250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悲歌,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也正是在抵抗民族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品格,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过程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表现出高尚的民族团结精神,誓死抗击侵略,保卫祖国,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侵略者都难逃失败的命运,日本法西斯也不例外。

中国人民是不屈的人民,英雄的人们在百折不挠的勇于依靠自己去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英雄精神,一切侵略者都不会有好下场。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

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不可置疑的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我们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的脊梁,爱国主义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有没有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断进步发展,还是逐渐衰退落后的重要尺度。

黑格尔曾说:

“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

”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个文明古国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民族和国家,他们大都衰落了,而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仍旧熠熠生辉彪炳中华史册,爱国主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过去到现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陈嘉庚被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他为祖国的革命和教育事业捐助了大量的钱财,自己却十分简朴,陈在海外创业成功,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怎样去享受,而是想怎样才能为贫穷落后的祖国做点什么。

他经常对着汪洋大海自言自语的说“于久客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就是说他自己长期生活在国外,但心里面却一直装着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尽力的想法已经产生很久了。

1912陈从海外回到集美,建立了集美小学。

1919年又出资兴建了厦门大学。

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陈的企业也受损,到了1931年他的资产只剩下一百多万,这时有人劝他停办教育或是缩小规模,可他却说学校要是停办将来要想恢复可就难了。

那我不成了学生和社会的罪人了吗?

1940年抗战时期他还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战慰劳团,力访重庆延安等地,还发表了演讲,他盛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新意向,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侵,陈为了防止落入日寇之手,他总在身边带有一粒氰化钾备用,并坦然自若的说,人生自古孰无死,万一不幸落入敌人之手,敌人必然强迫我做傀儡,代他们说好话,我决不从,那时一死以谢国家,有什么不得了。

毛主席赞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毅在吊唁他的时候曾激动的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位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去学习。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品味这句话的内涵,我们不难感受到它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在陈的爱国爱乡、倾资助学的感召下,许多华侨华人也都回国资助办学,蔚然成风。

在陈嘉庚之前没有陈嘉庚,在陈嘉庚之后有许许多多的继起的陈嘉庚,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陈嘉庚出现。

正是由于对祖国深切的热爱,才使得中华儿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的艰难险滩,正是凭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荣辱而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着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要振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在伟大的爱国主义的旗帜下。

正如胡锦涛主席指出的“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的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

千百年了的历史经验,以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灵之中。

团结统一始终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问题上,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让,历史是最好的见证,香港的顺利回归,一国两制方式的顺利执行,让世界看到了香港、澳门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在台湾问题上,一些人不顾台湾人民的反对,大搞台独,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这是我们决不容许的。

宝岛台湾历来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分,骨肉离别和纷争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只有骨肉团聚,祖国统一才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期盼。

这张照片我们看到的就是台湾同胞反对台独,我们都知道全球的华人都反对台独,因此我们一定要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立场坚定的维护祖国的统一。

这是一个政治原则决不可以动摇。

青藏铁路通车造福沿线各族群众,推动了西藏的经济发展,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让西藏走进了现代文明。

西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历史与传统,必须坚持中华文化的价值基础。

而中华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明确的价值导向。

只有爱国主义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我们再创民族的辉煌。

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就是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广大劳动者怀着爱我中华和强我中华的热情,共同奋斗取得的。

世界看到了一个迅速崛起的中国,中国的复兴不仅对中国有意义,而且对世界有意义。

这种复兴并不是给世界增加一个强权国家,而是向人类昭示了一种基于中华文化特有的社会理想、生活理想、奋斗精神和生存方式。

人心齐,泰山移。

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一定能战胜艰难险阻,多少代人所期盼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从历史到现实,那些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受到人们赞扬的无一不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努力为民族振兴勤奋而忘我工作的精神面貌。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最好的环境。

那么当代青年应该怎样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中国青年报》2001年10月24日刊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学博士薛毅,结合自己出国留学经历,写下的一篇思想汇报:

我一向不喜欢空洞的谈论政治,但我明白每一个人除了自然生命之外还有一个政治生命,爱国主义是政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薛在苏黎世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修时,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口腔微生物分子生物学课题研究任务,当导师古根汉姆教授读到他提交的六篇论文时惊喜万分,没过几天,学校拿来一份合同,提出以1.2万法郎折合人民币6万元的月薪聘请薛毅担任研究员,对这个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机会,薛毅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的行为大大的出乎了教授的意料,当天晚上,教授破例约他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薛告诉了教授他之所以这么作的原因。

一我的祖国需要我,二我有我的信仰,我的所作所为不能违背我的信仰。

薛毅想向老师道歉,但老师却阻止了他,说:

“薛,你是第一个拒绝我的人,但你的选择使我更为敬重你,”教授感叹到,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信仰,但能为信仰而活着而奋斗,牺牲的人,是令人尊敬和羡慕的人。

薛毅从瑞士归国时,由古根汉姆教授主持,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几十名不同肤色的学者,为薛毅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他的老师紧紧地拥抱着他,激动得说:

“薛,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军人!

是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堂堂中国人的风采。

”薛在思想汇报的最后说,我先后去过五个国家留学,与20多个国家的人共过事,从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在:

爱国者人爱之,自尊者人尊之。

薛毅的话很令我们深思,为什么他的教授挽留他,为什么他的同事敬重他,因为他爱国,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他有自己的信仰,而且决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