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70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docx

孔庆东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

孔庆东:

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

孔庆东:

现代文学史中的郭沫若2016-08-25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文章不代表本号的意见,仅作陈列,便于大家批判阅读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稿!

投稿邮箱:

dongbowhyjy@东博书院网站网址:

东博书院网店小说《星陨全套1,2》荣获2015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现《星陨3,4》也已全线出版,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阅读原文”,访问东博书院网店购买签名版,作者将利润全部捐献本公益账号免责声明:

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们今天怎么写诗,有没有还是“我手写我口”那样写,那样写行不行?

像郭沫若说的“直觉+情调+想象”行不行?

这些恐怕空论都无益,我们得在学文学史中展开这些理论。

这里呢,我们就顺便来讲一下郭沫若。

我们的文学史学习同时要解决很多问题,要讲史的脉搏,讲史的发展,要讲每一个文体的发展线索,还要介绍大作家的重要作品。

我们不能专门搞几个礼拜讲大作家,所以我把这个文体和作家联系起来讲。

比如说郭沫若,我在讲诗歌的时候,着重把郭沫若都讲了,以后再涉及到郭沫若的时候就不再专门讲这个人了,只讲他的一些作品。

所以我在讲诗歌的时候把郭沫若全面的介绍一下。

因为郭沫若是现代文学,还有当代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家。

他活得也比较长,他是1892年出生的,郭沫若是“九零后”,鲁迅是“八零后”,1892年到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他的字还是需要记一下的,郭鼎堂。

比如常有人赶时髦,称呼他们都是称呼字的,比如说动不动就“知堂怎么样”,“鼎堂怎么样”,你要知道知堂是指谁,鼎堂是指谁,知堂就是周作人。

号尚武,“尚武”是晚清的时尚,晚清有尚武的风潮。

他笔名叫沫若,后来起的名叫沫若,为什么叫沫若呢,他家乡有两条河,一条沫水一条若水河,沫水就是大渡河,若水就是今天的雅砻江。

青衣江、闽江、若水。

他笔名很多,笔名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等,大作家往往笔名比较多。

四川乐山人,四川有很多客家人,这里不展开客家这个话题了。

郭沫若是一个大家,他的成就是跨领域的,在多个领域都是一流乃至超一流的人物,随便说说就是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家、诗人、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那这只是在文学领域内说,同时又是大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一流乃至超一流的。

那么今天有很多人攻击侮辱郭沫若,这些人捆起来都不如郭沫若的百分之一,不是说郭沫若不能跟人比,圣人伟人都有缺点,你可以讲他的缺点这么样,你可以就这个事说他错了,你可以说这九牛一毛的“毛”是错的,但是你找到这一毛的错你就否定那个牛,那你就太狂妄了。

我们今天的历史框架基本都是郭沫若奠定的,我们谈历史,谈来谈去都没跳出郭沫若的五个手指头,你可以在具体的哪个结论上不同意他,但你那不同意的思维还是他定下来的。

比如关于什么时候是奴隶社会,什么时候是封建社会,你同意不同意他你都在谈论他划的那个框框。

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

关于古文字,因为他专门用了很多年时间专门研究这个甲骨文,那个时候也得有条件接触甲骨文,我们现在想研究都接触不到,你除非考甲骨文专业的博士,那否则你就没见过甲骨文是什么样的。

我们系曾经有一个老先生非常自负,认为自己非常厉害,为什么非常自负呢,他说“我比郭沫若多认识五个字”——就这一条就可以走遍世界了。

你想甲骨文多认识一个字都很难很难啊,他竟然比郭沫若多认识五个字,那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郭沫若书法当然也是一流或者说是超一流的。

敢公然看不起郭沫若的只有一个人,叫康生。

康生太厉害了,康生是左右开弓,康生说“我左手写的字都比郭沫若好”,康生还有更狂的话,说“我用脚趾头夹着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好”,这个前一段我发在微博上了。

康生是天上掉下来的鬼才,一般的书法家只能给郭沫若提点意见,没有敢说“我比他写得好”。

当然郭沫若还是革命家了,这个他的历史太复杂,我们把他的历史沿着他的生平讲一下,我讲的下面这些具体的年份这些事情呢,大家不必掌握,我们只是为了有一个感性认识。

他很小就入了私塾,从小就打下了很好的古典文化基础,这一点是那个时代大师的共性。

今天不是有很多人说民国有那么多大师吗,是,民国我们要承认有大师,但那些大师基本都是清朝培养的,都是民国的敌人,到了民国都是受了压迫痛苦,他们恨不得民国早点消灭。

09年春天到了乐山县上高中小学,第一学期成绩第一,因受年长同学嫉妒,被降为第三名,(大笑)这个挺有意思。

然后07年春天因为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今天污蔑郭沫若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郭沫若是个奴隶是个奴才不敢反抗,这是不符合事实的,郭沫若天性就是一个反抗的人,这么小就反抗。

后来入了中学堂,阅读林琴南的小说。

08年秋,伤寒,患了中耳炎,听力受损,我们看郭沫若一辈子都带着助听器嘛,他的耳朵听力受到损害。

09年,参加罢课,请求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

所以,其实大人物不怕被学校开除,不那么依赖学校,金庸也多次被学校开除,开完除无所谓,不开除就能成才了?

1910春,这还是清朝,进省城成都,插入官立高等学堂,就是川大前身的中学堂,然后又参加活动,参加罢课风潮,任班代表,又受开除处分,因故未施行。

终于熬到辛亥革命成功了,然后又回去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

你看这时候不老实啊,哪像一个当大学者的样子,大学者往往小时候是不老实的。

1912年,革命成功了,没什么事干了,不再闹事了,受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

5天后就离家返成都,蜜月也没过,蜜周都没过,5天后就返回成都了。

这时候已经是二十来岁了,二十来岁郭沫若少年到青年阶段。

郭沫若的回忆录很详细地记载自己小时候怎么怎么不老实的,都可以查到。

后来考到四川高等学堂理科,没有学。

他的经历确实很复杂,都记不住。

夏天,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又未就学。

年底得长兄资助,决定赴日留学。

这个字比较小,我来读一下。

1914年1月就到了东京了,他到东京是比鲁迅要晚,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记住,郭沫若跟鲁迅一样,学医的,然后弃医从文。

所以,你们没学过医,直接考北大中文系恐怕没什么出息,有出息的就得弃医从文。

我们看那个时候弃医从文是不是个潮流,是个潮流。

你看孙中山也是学医的。

现代作家里有谁是学医的出身?

知道吗,毕淑敏是吧,余华是吧,你看弃医从文的成功率很高啊。

所以,以后你们遇见咱们北大医学部的要尊敬一点。

【众笑】同年秋,考进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跟一个叫郁达夫的同学了。

15年秋,考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跟一个叫成仿吾的同学了。

然后在一块不好好学医,阅读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等,然后很喜欢斯宾诺莎的思想。

然后,这些呢还不能消耗他的精力,1916年夏,在东京圣路加医院认识了一个叫佐藤富子的护士,夏天认识的,冬天俩人结婚了。

然后,很激动,开始新诗写作,这是16年的事。

16年是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15年《新青年》创刊,17年新文化运动。

18年,又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二十一条”。

夏天,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又认识一个同学,叫张资平,酝酿出版文学刊物。

我们看像郭沫若这种人都好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人一样,他是不安生的,就像我们看《水浒传》的开头,放出了那么多妖魔鬼怪,要扰乱天下。

我们看十九世纪末,那些80后90后,好多人都从天上放下来的。

有了这帮人,后几十年中国就热闹了。

1919年夏,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大家知道五四运动的时候,郭沫若不在国内,他是在日本呢。

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叫夏社,写了小说《牧羊哀话》,他的诗作在《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了中国诗坛,这是1919年的事。

1921年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刊物。

我们知道,上次我讲过创造社什么时候成立,就是他们在这搞的活。

六七月间,创造社在东京成立了,同时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

上一次,我说1921年很重要,没说一条,1921年是《女神》出版的年份。

《女神》也出版了。

1923年春,从九州帝国大学毕业,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创造社刊物,翻译尼采的《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出版。

也就是从20到30岁,搞得风生水起,那代人的典型的五四青年那种狂飚,那种高质量高密度的生活在郭沫若身上体现得最典型,在鲁迅身上体现得不典型。

鲁迅在那时候在他们看来已经是老大哥老大哥了,岁数已经很大了,80后快被PASS掉了,90后横空出世,郭沫若是90后的杰出代表。

24年春,又到日本,在福冈翻译了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科学革命》,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重要的一本书,这是郭沫若翻译的。

翻译的马克思主义重要的著作对中国革命产生很大影响,还翻译了屠格涅夫的小说,从此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冬天回国调查军阀战祸,写了《水平线下》。

25年,在上海认识瞿秋白,目睹了五卅惨案,做了二幕剧《聂耳》,《文学论集》出版。

你看他能写文学作品,能写理论,还能够翻译,还能够搞革命,搞社会活动。

人的有些东西恐怕得做一些唯心主义的判断,有些人天生他就不一样,到底是聪明呢,还是旺盛的意志呢,什么导致的呢?

反正你看郭沫若这人,你觉得这人是没法比的,除非你也天生异秉。

26年3月跟郁达夫到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实行文科改革,在这认识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

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中将副主任、代主任。

所以,某人也称郭沫若为将军,确实当过将军。

12月,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课教官,也就是郭沫若在国民党的系统中本来也可以平步青云,这样升上去的。

你看这已经离周恩来不远了,离周恩来的位置不远了。

慢慢地,蒋介石当了全国领袖,如果跟着蒋介石,能混得很好,以他这么大的才华,这样的资历。

可是呢,郭沫若这人是非常聪明,非常敏锐地,能够判断政治风云,他竟然很早就看出蒋介石要叛变革命。

我们学历史知道,蒋介石什么时候叛变革命的?

四一二,可是,在27年3月,离“四一二”还一个月呢,郭沫若竟然写了一篇文章《请看今日之蒋介石》,那时候蒋介石是如日中天的革命领袖,全国拥戴的革命领袖,但是他竟然写《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

那人有时候话不能说得太早,说太早了没有人支持你,没有人理解你,怎么叛变革命了呢?

诗人都是先觉者,诗人是号角,他先看见了,他就写了,写了之后就受到攻击。

攻击之后,他就和蒋介石决裂。

果然,四一二蒋介石就屠杀共产党。

我真是不知道郭沫若是怎么看出来的,我们回到1927年3月,怎么能看出蒋介石要杀共产党呢?

然后他就看出来了。

随后就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别忘了,郭沫若是南昌起义的人啊。

按照武装斗争的资历,他比毛泽东还早呢。

毛泽东为什么那么尊重南昌起义的人呢,就因为南昌起义在秋收起义之前,所以解放军的军史得从八一南昌起义算,郭沫若是南昌起义的成员。

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起义部队总政治部主任。

很多人不知道,南昌起义还是以国民党的名义起义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但是还是以国民党的名义起义的。

经过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共产党。

然后,大家都知道南昌起义到后来是失败的,队伍都打散了,军事上是失败的。

郭沫若本来就是一个文人嘛,所以就偷偷地回到上海继续搞文艺,重译了《浮士德》第一部。

本来要去苏联的,因为生病了,错过了一个机会,就没去苏联。

这是时代风云变幻之下的郭沫若。

这个人你看他什么都能干,可能性非常大,他的命运只有天能决定,他干什么好像都成,就看老天爷让我干什么。

这一下子把篓子捅大了,在中国呆不下去了,竟然跟共产党混到一块了,所以就被国民党通缉。

1928年,为了躲避政府的通缉,在内山完造的帮助下离开上海,化名旅日,定居千叶县。

到了日本之后,日本也知道他不是个老实人啊,日本派警察监视他。

我在日本的时候,专门去看了郭沫若住的那个地方,住的一个小屋,怎么做学问,后边有个小门,后来怎么从这小门跑的。

但是呢,我觉得有时候这个天啊故意让他受通缉,让他安心做学问,他回不到中国了,在这只能够研究学问,这个时候,他的才华就迸发出来,通览了东京的一些典籍,人家那保存着中国典籍,研究中国古代史。

不光研究中国古代,同时没有放下文学创作。

写了《前茅》、《恢复》,还翻译外国作品,又写了自传《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