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962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docx

海南省城南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南省城南中学高二语文期末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思想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

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

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

老子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是以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

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

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

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

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

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

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

“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

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

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老子认为天道忌盈。

什么是“盈”呢?

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

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

月满则亏,盛极则衰。

老子曰: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

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

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

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

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老子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

老子认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

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

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

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1.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刻意追求有德反而成就大德的理政者,才是真正有大德、厚德的理政者;为名声求德的人,反而失去了德。

 B.理政者只有用合理的规则将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才能成全大德。

 C.对理政者而言,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所利,各得所需,就是有德。

 D.理政者刻意求德施德,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其实质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2.下列对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为”指的是“道法自然”,理政者的行为必须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

 B.“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理政者通过自己的“无为”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有为”。

 C.防止理政者乱作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

 D.理政者要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中得到治政的启示,否则就会私欲膨胀,扰民乱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老子认为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对理政者而言,如果不善于从小事做起,抓住关键细节,就不能成就大业。

 B.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得益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这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依据。

 C.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他主张理政者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D.在作者看来,虽然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汲取不少治国理政的智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

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

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

当改京秩,以四亲在堂,冀以父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貤①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如其志。

时年三十一。

乡人之贤者彭汝砺序其事,自以为不及。

屏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

为帝言:

“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心耳。

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祸乱之原。

”遂请罢钱塘制造局。

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未几,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

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

根曰:

“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

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

”乃罢其狱。

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

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

诏褒谕之。

徙两浙,辞不行,乃具疏付驿递奏。

大略谓:

“今州郡无兼月之储,太仓无终岁之积,军需匮乏,边备缺然。

东南水旱、盗贼间作,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不豫为之计?

”因条列茶盐、常平等利病之数,遂言:

“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

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

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

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

其次如田园、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

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

”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寻以花石纲拘占漕舟,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而多入诸臣之家。

因力陈其弊,益忤权幸,乃擿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为傲慢不恭,责监信州酒。

既又言根非诋常平之法,以摇绍述之政,再贬濠州团练副使,安置郴州。

寻以讨淮贼功,得自便。

以朝散大夫终于家,年六十。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五》)

注:

①貤:

通“移”。

转移;转赠。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屏处十年屏:

隐居

B.安得不豫为之计豫:

参与

C.乃罢其狱狱:

案件

D.犹虑不称虑:

担忧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根劝谏皇上为政节俭的一组是()(3分)

①遂请罢钱塘制造局②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

③愿陛下靳之④亦愿日削而月损之

⑤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⑥因力陈其弊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根很有才华,刚满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功名。

曾布等多名官员上书表扬他的操行和道义,为此,徽宗把他召入皇宫。

张根借机向皇帝提出了建议。

B.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

他鉴于当时水灾频发,请求减免租赋,发放洛口米粮、常平青苗米,救济流民。

C.张根调任两浙,辞职不赴任,于是写下奏疏通过驿站上奏朝廷。

奏疏中力陈贪官横行和自然灾害环生导致的国库空虚,敌国窥伺、盗贼频起的严重局面。

D.张根的多次上书,触怒了权贵佞臣,他们罗织罪名,先将张根贬为监信州酒。

不久又以张根诋毁常平之法等为借口,再次将他贬为濠州团练副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5分)

(2)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

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人的遭际是由门第决定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来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自然景象。

(3)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的态度。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树下

铁凝

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

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

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

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

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

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

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

女儿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

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

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

老于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电话。

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热情而不嗦。

稍事寒暄,便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

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

那边项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

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

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市长家。

他被一个面孔清秀的小阿姨让进客厅,然后项市长出现了,和老于面对面落座在两张小沙发上。

谈话一开始老于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

在他那没有炉火的家里,他需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

而在项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

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

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

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于。

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作品。

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

房子呢?

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

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

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一直往前讲。

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了。

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

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

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

项珠珠没有再问。

出得门来,老于的脑子很乱。

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吹他那燥热的心。

他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

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去。

他应该说出来,他必得说出来,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儿,他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

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

老于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

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

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去请求市长了。

(1)下列对小说中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于想请中学同学项市长帮忙却不好意思开口,但女儿正处于学业的关键阶段又

让他觉得自己必须开口。

整个故事就在这两种心理的交叉冲突中展开。

B.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老于,如电话联系项市长时“声音挺大”,“高声坚持说没事”,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

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式的视角,灵活的叙述方式,平实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了老于内心矛盾复杂的斗争和辛酸无奈的心理。

D.看到项市长家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老于自感寒碜,为迎合项市长的爱好,只好大谈文学。

E.老于最后对一棵龙盘槐倾诉,反映了知识分子维护自尊的心理,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

(2)作品的第五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3)作品主人公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树”的深刻意蕴。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莫言访谈录

《南方周末》记者

2012年10月13日上午8点,记者在莫言的书房见到了他,黄白细格衬衫,咖啡色运动服,神色平静却难掩倦怠。

当时,一群外媒记者已挤在客厅中等候采访。

莫言要求穿着一双拖鞋接受采访,但面对记者的镜头,他还是很配合地脱掉了运动外套。

南方周末:

对于你获奖后的第一反应,媒体报道有不同版本,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什么?

莫言:

10月11日18点40分前后,评奖委员会通知我获奖并询问当时的心情,我说的是“惊喜和惶恐”。

因为全世界那么多的优秀作家都没有获奖,他们有的八十多岁才获奖,在漫长的队伍中,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年轻的;我想,这么巨大的荣誉降落在我身上,面对世界上那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没有获奖的优秀作家,我压力倍增。

南方周末:

你说过你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尤其推崇《聊斋志异》,却不提《红楼梦》,为什么?

莫言:

因为蒲松龄和我同乡,“聊斋”里的很多故事,小时候都听村里老人讲过;《聊斋志异》那精美典雅的文言文,让我读得很入迷。

《红楼梦》是我早在18岁时读的,它在文学价值上当然超过《三国演义》和《水浒》,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需要经过历练之后再去读,才能读得出它的味道。

南方周末:

美国汉学家认为,你创作的《生死疲劳》“几乎涵盖了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所有经历,算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莫言:

这部作品是虚幻跟民间艺术的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的结合。

虚幻的部分,如生死轮回变成各种动物,但动物眼中的人间生活是现实的。

虽然小说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但对历史的延伸,可能是50或100年之前的。

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

反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

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

南方周末:

法新社认为,你的长篇小说《蛙》是最勇敢的作品。

写作的时候,你付出了比其他作品更大的勇气吗?

莫言:

没有,“最勇敢”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

我1980年的中短篇,在当时都是艺术上标新立异、思想上离经叛道的。

当然他们指的很可能是《蛙》涉及了计划生育。

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当然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

《蛙》是以我姑为原型,她从建国初开始做妇科医生,一直到退休。

写这样一个人,自然要涉及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

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

这个小说是文学作品,问题没有压倒文学,事件没有破坏人物,挑战性也不仅在于题材本身,还在于小说的形式和塑造人物的难度。

南方周末:

日本爱知县一个寺庙里,有以“莫言”命名的点心,据说厨师是《红高粱家族》的读者,你怎么看待?

还有,你怎么评价村上春树的作品?

莫言:

我去看过爱知县的莫言馒头,和点心铺老板吃过饭。

爱知县称念寺的住持是个文学爱好者,对我的小说很有研究,而且是个很好的文学活动组织者,他把我的书发给周围的信徒看;因点心铺老板夫妻是他的信众,是他建议点心铺老板做一种莫言馒头,高粱米的颜色,里面是糖和奶油,馒头还不错。

村上春树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被翻译作品的数量非常大,而且赢得很多读者的喜爱,我非常尊重他。

他比我大,但心态比我年轻,与西方交流比较广泛。

他关注现代生活、年轻人的生活,这一点是我无法相比的,这样的作品我写不出来。

南方周末:

你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

突然,对面来了国王和大批贵族。

贝多芬从贵族中昂首挺胸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毕恭毕敬地脱帽行礼。

你说年轻的时候认为贝多芬了不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意识到,像歌德那样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莫言: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

当年的音乐家要依附有权势的人,他们需要被供养。

贝多芬见到国王扬长而去是了不起的,而歌德留在原地,脱帽致敬,被认为没有骨气。

当年我也觉得歌德软弱可鄙,而贝多芬可钦可敬。

就像贝多芬说的“贝多芬只有一个,而国王有许多个”。

年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觉得扬眉吐气。

但随着年龄增长,对这个问题就有新的理解:

当面对国王的仪仗扬长而去且会赢得公众鼓掌时,这样做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勇气;而鞠躬致敬,会被万人诟病,而且被拿来和贝多芬比较,这倒需要点勇气。

但歌德的教养让他跟大多数百姓一样,尊重世俗礼仪,站在路边脱帽致敬。

因为国王的仪仗队不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国家尊严等。

我一直反感那些不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的人。

(摘编自2012年10月《南方周末》)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莫言毫无大师架子,依然保持平民姿态:

黄白细格衬衫、咖啡色运动服,甚至穿着一双拖鞋。

B.莫言曾说过,自己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他认为《红楼梦》超过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从18岁开始阅读,经过历练后才能读出《红楼梦》的味道。

C.作品《生死疲劳》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但延伸的不止50年,其中生死轮回变牛变马是虚幻部分,动物眼中看到的人间生活是现实部分。

D.日本爱知县的莫言馒头是高粱米的颜色、糖和奶油夹心;据说点心铺老板既是《红高粱家族》的读者、莫言的信众,又是很好的文学活动组织者。

E.莫言认为村上春树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心态年轻,与西方交流广泛,具有更多现代生活气质,并坦承自己写不出村上春树的这类作品。

(2)简要概括莫言获奖后惊喜和惶恐的原因。

(6分)

(3)在莫言看来,作家应该怎样处理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关系?

请结合其作品简要概述。

(6分)

(4)面对国王和贵族,做歌德还是做贝多芬?

结合莫言的认识,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_____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____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

他们喜爱“_______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六·三"特大醉酒驾车肇事案司机张明宝一审被判无期徒刑,这一判罚引起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张明宝致五死四伤,后果特别严重,罚不当罪,判处死刑也不为过。

B.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围坐在广场音乐水池旁的人们骤然爆发出一阵由衷的欢呼,他们情不自禁的手拉着手,忘乎所以地唱着、跳着。

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传统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有极强的针对性。

D.杜郎口中学三面黑板学生争相去写、去画的真实课堂把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杭州目前已经明确表示,要在5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20个,与去年同期的36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5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

B.从技术主管到商界奇才,谷歌似乎每周都会流失一位顶级员工。

美国媒体近日称,作为全球最成功和最知名的企业,看到如此多的顶级人才离开谷歌总是令人惊讶。

C.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D.教育何时走出工具理性,淡化功利色彩,才可能回归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对准人本身,给每个受教育者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

1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②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

③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

④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

⑤社会上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

⑥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A.①②⑥④⑤③B.⑤②⑥①③④C.⑤③②⑥④①D.①⑤③④②⑥

17.下图是孔子学院标识,请从构图角度说明该标识主体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寓意。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50个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下面示例,另选喻体,写一首短诗,要求合乎事理,结构与示例相似(5分)

示例:

我能想到的,最伟大的献身

莫过于成为海岸,

守着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