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856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docx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doc

 

2017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备考指导

2017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

(《综合素质(中学)》)

第一部分考情分析

一、考试概况

中学教师资格全国统考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至今已经有7个年头,考生备考第一步必须是了解考试概况,一定先要了解考试内容、考试题型题量、考试时间等等,如果这些信息掌握错误,会对考试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分析历年考试真题可知,综合素质考试题型和形式基本保持不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钟。

报告分数120分,折合分70分合格,但是从近几年考生得分情况来看,如果作文是四类文,即便前面分数再高,也可能会得到69的分数,十分可惜,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万万不可放弃作文。

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基本能力5部分。

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是否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能力。

二、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

题型

分值

单项选择题

29*2=58

材料分析题

3*14=42

写作

1*50=50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中学综合素质每年在考试的时候只有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作文。

材料分析题每年考2个,其中一道是阅读理解题,作文每天都是给材料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三、历年真题模块分值情况

分值

模块

2016年

2017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职业理念

4单*2+1材*14=22

4单*2+1材*14=22

4单*2+1材*14=22

职业道德

4单*2+1材*14=22

4单*2+1材*14=22

4单*2+1材*14=22

法律法规

8单*2=16

8单*2=16

8单*2=16

文化素养

9单*2=18

9单*2=18

9单*2=18

逻辑思维

2单*2=4

2单*2=4

2单*2=4

信息处理

2单*2=4

2单*2=4

2单*2=4

阅读理解

1*14=14

1*14=14

1*14=14

写作

1*14=14

1*50=50

1*50=50

从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真题考察模块及所占分值可以看出,近年来考试题型基本一致。

在职业理念部分,这部分每年都是四个单选,一个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每年会出两道单选,教师观和学生观分别是每年一道单选,这部分的材料分析题16年下半年考了学生观,17年上半年考的是教育观;职业道德部分每年会出一道材料分析,四个左右的单选题,其中,教师职业行为每年会考察两道单选;总体来说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不论是单选题还是材料分析题,难度都不大。

法律法规每年考8道单选,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部法律,分值基本是平均分配,但是从2017年试卷来看,并没有考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而《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考了2道,应该引起重视,做重点复习。

文化素养部分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科技等,每年在考试的时候基本上平均涉及,但是从16年和17年试卷来看,文学、历史和科技涉及的稍微多一些,考察的时候都是两个左右的单选,这部分内容由于涉及面太广,所以备考难度稍大。

基本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每年都是一道阅读理解题,阅读材料主要源自于一些名家摘要,信息处理和逻辑思维每年都是两道单选,每年的写作都是给材料作文,写作题目主要为各地高考试题改编。

第二部分经典例题

一、单选题

1.【2016上】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

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

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的“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锻炼了学生自己运用语文知识参加活动的能力,所以选A。

2.【2016上】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

王老师说:

“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

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

”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老师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职业道德部分内容,从题干王老师对于外出培训的看法可以看出,王老师并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3.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

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量竞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4.【2016上】战国时代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雄称霸,史称“战国七雄”。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鲁国C.楚国D.秦国

【答案】B。

解析: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

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5.【2016下】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

“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

班主任的说法()。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职业理念中的学生观,从班主任的话中可以看出,这位班主任并没有把小武当成是发展的人,认为他现在数学学的不好,以后也不会有很大进步,不能当科学家,所以选B。

6.【2016下】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师拒绝了。

余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

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

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

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97版职业道德的内容,从题干可以看出,余老师拒绝了家长的礼物,做到了廉洁从教。

7.【2016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2010-2020》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起点公平

【答案】A。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2010-2020》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所以选A。

8.【2016下】在Word中,单击“插入”选项卡下的“表格”按钮,然后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如图三所示,则()

A.只能选择行数

B.可以选择行数和列数

C.只能选择列数

D.只能使用表格设定的默认值

【答案】B。

解析:

在Word中,单击“插入”选项卡下的“表格”按钮,然后选择“插入表格”命令时,可以选择行数,也可以选择列数,不一定非要使用表格设定的默认值。

9.【2017上】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2+5+7→144935”“3+5+6→184830”“4+4+9→367236”的规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7+6+4→285224

B.7+6+4→284270

C.7+6+4→422452

D.7+6+4→422824

【答案】A。

解析:

2+5+7→144935的规律是:

14是2与7的乘积,35是5与7的乘积,49是(2+5)与7的乘积;后面的两个式子也是如此,故本题答案选A。

二、材料分析题

1.【2017上】材料:

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他常常说:

“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

”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

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作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

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运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画、古诗词意境配画等,他还带学生去郊外写生。

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称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解析:

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践行了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第一,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材料中,李老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变废为宝等各项课余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和其它领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教育。

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同时开展“变废为新”等个性化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

第三,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以教育者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

材料中,李老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阅读理解题

1.【2017上】材料:

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存在于民间,称为民间戏曲。

另一种是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具有了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而形成的戏曲艺术,而戏曲现代化,更多的是指戏曲艺术的现代化。

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现在生活题材当然是现代戏曲艺术应该表现的内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通过古代生活题材同样也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

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对此有明确的认识,认为戏曲现代化的重心就是如何“以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方式,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意识”,“在历史剧中贯穿着坐着当时的时代精神”,所以“也不一定只有描写当代生活的戏才配成为现代化的戏曲,现代人写的历史剧一样也能成为很好的现代戏”。

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戏曲艺术,在于它独特的戏曲表达形式,也就是说,不在于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而在于其如何表达这些思想内容。

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可以反复欣赏的独特的形式美,是形式与内容两者和谐,有机的统一。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戏曲的形式尤其重要,而时下的戏曲现代化虽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尝试,但力度显见不足,也缺乏系统性,而且过度强调对现代生活的反映。

这正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

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它的根脉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反观当代有一种越来越不尊重和漠视民间的趋势,当然,民间戏曲决不会因为我们忽视她而自动消亡,因为它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会发现,某些方面民间戏曲在追求其现代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在一些地区,它甚至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他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也会是实现传统戏曲现代转型的一把密匙。

(摘编自刘祯、毛忠《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

问题:

(1)戏曲现代化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哪两个方面?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解析:

①如何表现现代生活与现代意识。

②如何在历史剧中贯穿时代精神。

(2)文章认为应如何走出戏曲艺术现代化的困境?

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要走出困境,戏曲创作要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广大民众;戏曲的发展和推广要走向民间,要符合民众的审美标准;戏曲的内容上要充分融入人们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作文

1.【2017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爬上来。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述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解析:

这个题目的类型属于辩证型比喻类的作文,这则材料里面有“上山的人”“下山的人”“山上的人”“山下的人”四类人。

“上山的人”指的是处在人生的上升势头的人,而“下山的人”指的是虽然有下滑的趋势但曾经风光过的人,“山上的人”指的是正处在人生巅峰的人,而“山下的人”是此时虽处在低谷但很快就会追上来的人。

确定好这四种人后,再看材料的叙述角度。

在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时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拓展喻体时,要挖掘核心词语的内涵,联系现实确定主题,以展现丰富的角度和深刻的立意。

文中的山,指的显然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山,更是人生要攀登的高峰,它可以是各种事业意义上的高峰,譬如艺术创作的高峰、商业领域竞争的高峰、科技领域要攻克的高峰以及国家发展要挑战的高峰等等。

我们联系现实,可以从各个角度谈,谈人生,谈事业发展,谈国家进步等。

这个材料旨在强调,当你(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处在辉煌阶段时,对于那些目前衰落但曾经风光过的人,你永远不要轻视,要对他们致敬,因为他们虽然现在衰落了,但他们辉煌过,他们落寞的背影中有过奋斗的足迹,有过光彩的荣耀;对于那些尚且比不上你的人们,切不可轻视,因为别看你此时此刻正处在巅峰,但那些后来者也不甘示弱,他们很快会追上来,因此你要不断地努力,追求永无止境。

但是,作为一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一定要以教师这个职业为出发点,结合教师教学工作来身体利益,那么这篇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做好自己或者不要瞧不起别人。

立意可以考虑以下几种:

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或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多元评价、对学生有期望等,成文一般采取五段三分式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高频考点

1.考点·教育观

(1)素质教育

①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教学观

①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的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它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各有所长、有所成就的人。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3.考点·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③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考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5.考点·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

第十二条【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五十八条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盈利服务、兴办校办产业。

第七十三条【刑事责任】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

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实施;2006年6月29日修订,2006年9月1日实施。

第十二条【免试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第二十条【未成年犯的义务教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第二十二条【均衡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二十六条【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批评教育】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七条【教师权利】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十条【教师资格制度】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