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339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docx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

《论说文实战工作坊》活动程序

如果无法在正课拨出时间施教,教师可善用补课时段,与学生分阶段进行下面的工作坊。

工作坊程序

1

讲授

课题1:

何谓中心论点

课题2:

何谓本论与驳论

课题3:

何谓正反论述

课题4:

论说文结构(三段式与四段式)

课题5:

审题与构思练习

2

应用(小组讨论)

纸上谈兵

(一):

‧把历届论说试题分类,看何种题目适用何种作法、何种结构

纸上谈兵

(二):

‧分组讨论指定试题题目,汇报各项构思的具体内容

3

工作坊后

跟进项目

写作及回馈(结合日常写作课业进行)

汇报项目

结构

写作题目(审题、选材)

1开首

引论(论点+立场)

2主体

正反论述

本论(中心论点)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3结尾

结论(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工具

附件一 课题1:

何谓中心论点

附件二 课题2:

何谓本论与驳论

附件三 课题3:

何谓正反论述

附件四 课题4:

论说文结构(三段式与四段式)

附件五 课题5:

审题与构思练习

附件六 纸上谈兵──历届论说题题目

附件四

课题4:

论说文结构(三段式与四段式)

什么是「引论」、a「本论」、b「驳论」、「结论」

完整的议论文,在「结构」上主要有三段式和四段式两种;而因应作者的写作需要,而加以变化。

三段式

结构

结构段

1开首

第一段:

引论(立场+论点)

2主体

第二段:

本论(中心论点)

3结尾

第三段:

结论(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四段式

结构

结构段

1开首

第一段:

引论(立场+论点)

2主体

第二段:

本论(中心论点)

第三段: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3结尾

第四段:

结论(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附件五

学习重点5:

审题与构思练习

写作练习

小组讨论,构思写作大纲(含「驳论」)

审题找出中心论点找出相反论点加以反驳按结构选材(绘制脑图/写作大纲)

结构

结构段

1开首

第一段:

引论(立场+论点)

2主体

第二段:

本论(中心论点)

第三段: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3结尾

第四段:

结论(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写作题目:

社会上不同人有不同意见,有时会与自己的意见不同。

有人认为应该抗争到底、坚持己见,有人认为应以和谐为重,互谅互让。

你认为哪一种态度较为恰当?

试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工作纸)

题目:

社会上不同人有不同意见,有时会与自己的意见不同。

有人认为应该抗争到底、坚持己见,有人认为应以和谐为重,互谅互让。

你认为哪一种态度较为恰当?

试谈谈你的看法。

1开首

引论(论点+立场)

2主体

本论1(中心论点)

本论2(中心论点)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3结尾

结论

(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写作题目:

社会上不同人有不同意见,有时会与自己的意见不同。

有人认为应该抗争到底、坚持己见,有人认为应以和谐为重,互谅互让。

你认为哪一种态度较为恰当?

试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参考答案)

题目:

社会上不同人有不同意见,有时会与自己的意见不同。

有人认为应该抗争到底、坚持己见,有人认为应以和谐为重,互谅互让。

你认为哪一种态度较为恰当?

试谈谈你的看法。

1开首

引论(立场+论点)

我认为二者都有可取之处,要视乎何种情况。

若是面对大是大非,便要抗争到底、坚持己见;

但若只牵涉日常相处、生活细节,自可互相迁就。

为甚么我会这样认为?

2主体

本论1(中心论点)

如:

xx行动,正是文化保育之争,影响深远,不得不据理力争

如:

xx政府政策,牵涉到民生的安乐,自要提出抗议,表达要求

本论2(中心论点)

另一方面,和谐也是重要的,如家人决定到何处旅游,朋友聚会决定地点等,由于各人兴趣不同,自然有不同的取向,为了家人、朋友融洽的关系,彼此包容一下又何妨呢?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或者有人认为提出抗议会制造社会纷争、家人朋友之间的争执,但只要用理性态度提出要求,让社会政策更符合大众要求,不是更能促进社会和谐吗?

社会如此,家庭朋友间的关系亦然;只要不失和谐地提出意见,对于彼此关系是无碍的

3结尾

结论

(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总之,面对大是大非之时,能因应情况去择善固执固然是美事,但在个人、交友、家庭层面上,互谅互让亦有实际的需要,要能因应情况、因时制宜,才是最恰当的态度。

因此,我认为二者都有可取之处,要视乎何种情况。

写作练习二,小组讨论,构思写作大纲(含「正反论述」)

审题找出中心论点正反论述中心论点找出相反论点加以反驳按结构选材(绘制脑图/写作大纲)

结构

结构段

1开首

第一段:

引论(立场+论点)

2主体

第二段:

本论(中心论点)

正面论述

反面论述

第三段: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3结尾

第四段:

结论(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写作题目:

「尽责是快乐的基石。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学生工作纸)

题目:

「尽责是快乐的基石。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1开首

引论(论点+立场)

2主体

本论(中心论点)(含正反论述)

正面论述的材料

反面论述的材料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3结尾

结论

(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写作题目:

「尽责是快乐的基石。

」你同意这句话吗?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教师参考答案)

题目:

「尽责是快乐的基石。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1开首

引论(论点+立场)

快乐「论心」不「论物」,但求心之所安,不计物质享受多寡。

尽了责,心中了无牵挂,心安理得,做起什么事来都觉得愉快;不尽责心便会有牵挂,食而无味,睡而不安,做什么事也不畅快,总觉得有事未完;所以我认为「尽责是快乐的基石」。

2主体

本论(中心论点)

正面论述:

1《最苦与最乐》中有论,责任未了便最苦;责任完了便快乐;2《敬业与乐业》中指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就是从工作中寻找到乐趣,也是指出尽责便是得到快乐的开始。

以家庭为例,父子、夫妇、兄弟姐妹各尽己责,凡事先求尽其在我,其他事情就好商量了。

父母在外谋生,维持家计;子女努力学业操守,不为父母添忧;一家尽享天伦之乐;就是遇到家庭事故,各人都能按自己职份,尽最大的努力,即是得不到实时解决,但各人都知彼此尽了自己的责任,就是一起捱苦,也是心安的也是快乐的。

反面论述:

反过来说,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家庭成员各顾只自的享乐,不肯好好尽责,遇事你推我搪,不但家庭各种事务无法运行,卸责之间亦难免口角,破坏家庭和谐,影响成员间的感情。

就说一顿饭吧,你说不该我弄,他说不该我洗,上街吃父母说只买自己的单。

子女说:

「你生下我来就该养我」父母说:

「生块叉烧比生你好」──这不是又回到了「责任」的问题上吗?

大家一赌气,什么事也故意不理故意不干,那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驳论(反驳别人论点)

或者有人认为,在街上拾荒的老婆婆,本可申请公援,安享晚年,但她却不肯申请社会利,坚持上街拾废纸,日晒雨淋,也买不到三餐青菜,病痛伤员缠身也还死捱死撑,尽责是尽责了,可是这真的很快乐吗?

我说,他们当然快乐,因为他们坚信一日能行能走有手有脚,一日就要尽自己的责任工作谋生,不为社会添包袱。

很多访问指出,老人家坚持自力更生、不依靠综援,是他们生活的一种信念,他们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去照顾自己不求他人施舍,吃的饭菜都香,偶尔上街闲坐闲聊,也不会被指为寄生虫,何时何地也快乐。

他们虽贫亦乐,正是说明了「尽责是快乐的基石」

3结尾

结论

(首尾呼应:

论点+重申立场)

尽责令人心安,心安便是快乐。

虽然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而不同的人对快乐亦有不同的理解,但「尽责是快乐的基石」,指出的是尽责是得到快乐的第一步,对于这看法我是同意的。

试将历届试题分类,再进行构思写作大纲练习

考试年份

题目

1993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1994

谈谈怎样待人处事才可以受人欢迎

1995

「律己以严,待人以宽。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1996

很多香港人喜爱饲养宠物,试谈谈饲养宠物的利弊。

1997

有人说香港人缺乏关怀别人的心,也很少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1998

谈谈青年人应如何克服困难

1999

香港人有礼貌吗?

谈谈你的看法。

2000

谈谈你对「畅销的报纸就是好报纸」的看法

2001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利多于弊,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2

获取知识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3

有人说:

「丰裕的物质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4

有人说:

「广告必须夸张才有效。

」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5

有人说:

「学识愈丰富,品德愈高尚。

」你同意吗?

2006

有人认为赞赏是成功的最大推动力,你同意吗?

试作文一篇,谈谈你的看法。

2007

现今社会,许多人认为财富与社会地位成正比,财富愈多,社会地位愈高。

你的看法如何?

2008

有人说:

「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也有人说:

「奖赏是教育的恩物。

」你对这两种说法有什么意见?

2009

有人说:

「与其追求潮流,不如展现个人风格。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2010

有人认为父母教养子女,应该给予空间,让子女自由发展;有人认为应该给予明确的指导,让子女依从。

上述教养子女的方法,哪一种较为理想?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11

面对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据理力争,坚守立场;有人认为应彼此包容,求同存异。

上述两种态度,哪一种较为理想?

试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

社会上不同人有不同意见,有时会与自己的意见不同。

有人认为应该抗争到底、坚持己见,有人认为应以和谐为重,互谅互让。

你认为哪一种态度较为恰当?

试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参考

主题分类

个人──成功因素的探讨

考试年份

题目

1993

「恒心是成功的基石。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2002

获取知识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6

有人认为赞赏是成功的最大推动力,你同意吗?

试作文一篇,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点:

1.什么是成功?

成功的定义?

知识?

财富?

地位?

名望?

2.成功的因素?

天时、地利、人和?

个人品德修养?

3.通往成功因素的序列?

4.例证

个人──生命价值的考虑

考试年份

题目

2003

有人说:

「丰裕的物质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7

现今社会,许多人认为财富与社会地位成正比,财富愈多,社会地位愈高。

你的看法如何?

2009

有人说:

「与其追求潮流,不如展现个人风格。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思考点:

1.生命的层次?

人生的意义?

2.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分野?

3.年青人如何肯定自我?

4.举例

处世──年青人的处世态度

考试年份

题目

1994

谈谈怎样待人处事才可以受人欢迎。

1995

「律己以严,待人以宽。

」谈谈你对这话的看法。

1997

有人说香港人缺乏关怀别人的心,也很少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1998

谈谈青年人应如何克服困难。

1999

香港人有礼貌吗?

谈谈你的看法。

2005

有人说:

「学识愈丰富,品德愈高尚。

」你同意吗?

2011

面对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据理力争,坚守立场;有人认为应彼此包容,求同存异。

上述两种态度,哪一种较为理想?

试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点:

1.唐君毅《与青年谈中国文化》?

2.年青人底修养:

民胞物与、感恩戴德、学礼而立、严己宽人、和而不同、君子之争……

3.正反立论,言之有据?

家国──考察社会时事

考试年份

题目

1996

很多香港人喜爱饲养宠物,试谈谈饲养宠物的利弊。

1997

有人说香港人缺乏关怀别人的心,也很少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1999

香港人有礼貌吗?

谈谈你的看法。

2000

谈谈你对「畅销的报纸就是好报纸」的看法。

2001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利多于弊,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4

有人说:

「广告必须夸张才有效。

」你同意吗?

试谈谈你的看法。

2008

有人说:

「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也有人说:

「奖赏是教育的恩物。

」你对这两种说法有什么意见?

2010

有人认为父母教养子女,应该给予空间,让子女自由发展;有人认为应该给予明确的指导,让子女依从。

上述教养子女的方法,哪一种较为理想?

试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点:

1.衣食住行娱乐体育……由点及面,如何反映香港人的生活习惯?

2.媒体的关注……电视电影流行曲报章杂志广告网上信息与年青人的关系?

3.教养子女的方法?

论说文

议题重点

例子

个人︰

成功因素的探讨

恒心?

获取知识?

赞赏?

个人︰

生命价值的考虑

丰裕的物质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财富愈多,社会地位愈高?

与其追求潮流,不如展现个人风格?

处世︰

年青人处世态度

怎样待人处事才受人欢迎?

香港人有礼貌吗?

青年人应如何克服困难?

律己以严,待人以宽?

学识愈丰富,品德愈高尚?

面对不同意见,据理力争还是求同存异?

家国︰

考察社会时事

饲养宠物的利弊?

香港人缺乏关怀别人的心?

畅销的报纸就是好报纸?

应用计算机利多于弊?

广告必须夸张才有效?

「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还是「奖赏是教育的恩物」?

教养子女,应该给予空间,还是给予明确的指导?

●早年的题目多只需考生就单一陈述提出看法,题型较简单;近年的题目则需要考生处理两个概念的关系,如学识与品德(2005)、财富与社会地位(2007);或就两项对立的陈述作出比较,如2008、2010的题目,考生需兼论两者,才算完备地回应了题目。

●粗略划分,题目概分四类,当中以年青人的品德修养以及社会现象占多数。

●写作的议论文题目与口语沟通小组讨论的题目,取材虽广泛,题材却相类,不外乎社会时事、中国文化、校园生活。

因此,要写作议论文言之有物,可参考口语沟通的教学建议︰「倘要在考试时可以据题发挥,说话内容充实,能够多方论证,举出适当例子,就要养成事事关心的习惯,每天留意新闻,阅报要细读社评、专栏评论,还要多动脑筋,批判反思,才可建立自己的识见。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10,页134)。

●避免学生游谈无根,在议论写作大放厥词,当有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理念的认识,例如:

在阅读教学强调文化元素、在口语沟通练习中渗入文化元素、文化札记、补充阅读……

●读报

●议论文写作、小组讨论、综合能力的教学实可互相借力。

三者议题皆取材于生活时事,表达方式皆不出整合拓展、见解论证,内容之高下则在于学生的思维深度、见识多寡。

而三者的训练皆须教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见解有理有据、组织严密、条理清晰、语言精确。

因此,在课程规划中如能使三者有机结合,妥善安排三项能力的发展序列,使三者相辅相成,可望更有效提升学生的论说能力。

●善用选修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