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333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docx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15个、多音字1个(吓),理解“率领”、“隐蔽”、“确实”等词语。

 

2.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句能力和朗读能力。

2.训练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认识两种军队本质上不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方志敏一心为革命、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教学重点课文中方志敏与国民党士兵的对话。

 

(二)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三)解决方法

 

1.重点解决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充分的读、思、议,以突出重点。

 

2.难点解决方法依据内容设置几个问题,分步理解,重点突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预习课文时,先让学生照提纲独立预习,然后指导学生分组交流,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

 

(二)学习课文时,抓住重点、难点,让学生先自读思考,再分组交流,然后集体评议,最后通过感情朗读加深认识。

 

(三)总结全文时,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所得,在此基础上,集体评议,最后教师根据总结情况适当升华。

 

五、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投影仪、投影片(课文插图,重点句、段)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题发问:

看到课题,你想从文中知道些什么?

(课题为什么加引号?

“你们”指谁?

他们怎么“想”的?

这样想为什么“错”了?

 

2.简介背景

 

(1)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思考前面提出问题的答案。

 

(2)提问: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题为什么加引号?

是谁说的?

 

(3)简介方志敏生平及时代背景(投影显示课文插图1)

 

(二)明确目标。

 

方志敏为什么说“你们想错了”?

课文为什么以这句话为题?

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真正弄懂。

 

(三)预习课文。

(培养预习习惯和自能读书能力,不走过场。

 

1.投影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独立预习。

[提纲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新词画下来,并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画出的词语,并将解释用铅笔记在词语旁边;(3)逐句逐段地默读,标明自然段序号,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读完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什么?

然后再往下读]

 

2.分组交流自学情况。

(读读生字词;说说词语解释;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含多音字“吓”)

 

2.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怎样理解的?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补充、修正,教师点拨评价)

 

3.指读全文,纠正误读、错读,指点断句。

(读准确、读通顺)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读,提问:

这一段话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123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

率领、包围、突围、隐蔽、联系(区别比较“联”、“连”)等。

 

3.教师解释“北上抗日先遣队”后提问:

方志敏率领部队北上抗日,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干什么?

(使学生初步认识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且热衷于消灭共产党及其军队。

 

4.齐读第一自然段。

 

(六)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词。

 

2.熟读全文。

 

3.想:

两个士兵对方志敏搜了几次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查生字词。

 

2.指读第一自然段。

 

3.问:

国民党反动派的两个士兵发现方志敏后几次搜身?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独立思考。

投影显示:

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两个士兵发现方志敏后,是怎样做的?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抓重点词语来理解。

 

2.分组讨论。

(充分表述自己看法,最后形成统一认识)

 

3.集体评议。

(以小组为单位发言)

 

(1)敌人是怎样做的。

指生到前面模仿敌士兵做搜身动作。

(结合回答相机板书并理解:

摸、捏。

 

(2)为什么这样做。

结合回答板书并理解:

满心希望(正因为“满心希望”,所以又“摸”又“捏”,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敌人贪婪的丑态)

 

(3)结果怎样。

(抓“除了……以外,连……也……”讲清“怀表”“纲笔”是方志敏指挥部队行军打仗必不可少物品。

点明搜身结果用事实说明敌人想错了)

 

4.朗读第二自然段,想象敌士兵贪财丑态。

 

5.总结学法。

(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

 

(三)学习三一七自然段。

 

1.投影出示思考题,指读。

(第一次搜身一无所获,两个士兵又是怎样做的?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方志敏说了些什么?

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2.自主学习。

(按学第二自然段的方法,积极思考,充分讨论交流)

 

3.集体评议

 

(1)第三自然段

 

①第一次搜身后,两个士兵又怎样做。

(投影显示插图2,抓“握”“拉”“退”“投掷”“姿势”“威吓”“吼”等词语体会敌人的丑态和贪婪的心态)(相机板书:

握、拉、退、做出、威吓)

 

②为什么这样做。

(不相信第一次搜的结果,想用死的威胁诈出钱财,满足其贪婪的欲望)

 

③指导朗读。

(握、拉、投掷、吼、拿、炸等词要重读;前半句稍快,后半句读出威吓语气)

 

(2)第四自然段(投影显示整段内容)

 

①“这种难看的样子”指什么?

“淡淡”“哼”写出了什么?

这句话怎样读?

(第一问引导学生回顾第三自然段内容,第二问引导学生答出方志敏在敌人威吓面前泰然自若和对敌人的轻蔑,然后指导读,特别是“哼”字的读法。

 

③“确实”什么意思?

二、三两句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点明这两句直接指出敌人想法错在哪儿)(相机板书:

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

 

③朗读第四段。

 

(3)第五、六自然段

 

①尽管方志敏说自己“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可是两个士兵相信吗?

从哪可以看出来?

从他们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想的?

(当官的都有钱,官越大钱越多)(板书:

不相信、弓着、又捏。

 

②指导朗读,体会敌人执迷不悟的贪婪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