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总规划.docx
《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总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总规划
“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发展,都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其提供装备。
回顾我国机械工业百年发展历史,21世纪的头十年无疑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2000年到2010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从1.44万亿元增长到14.3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数从3.36万家增加到10万多家;资产规模从1.96万亿元增长到近10.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9.2%大幅提升至19%左右,占GDP的比重从3.7%提高到9%左右。
在这十年中,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首次跃居世界首位,进出口贸易首次实现顺差,汽车、发电设备、机床、大中型拖拉机等主要机械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等许多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是机械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黄金十年。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引发的需求升温、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快,以及行业市场化改革所激发出的内在活力,我国已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机械制造大国。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机械工业要在头十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将发展目标定位于由机械制造大国转变为机械制造强国。
展望2020年,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之时,我国机械工业将基本实现高端装备的产业化,基础滞后主机的局面基本改观,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机械工业实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编制。
本《总体规划》是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编制的,《总体规划》努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等重要文件精神,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了业内专家的智慧。
编制并发布《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希望对机械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制订机械工业的产业政策和实施行业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延续了“十五”全面高速发展的好势头,无论是行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品水平,还是国际竞争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产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超过9%;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从16.6%提高到20.3%;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从业人员数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
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2、装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在高速增长的需求拉动下,我国机械产品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机械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05的80%提高到了2010的85%以上,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了较大突破、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电力装备方面:
己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可批量生产60万及100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电设备最大单机容量己由30万千瓦升级到70万千瓦,机组效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己具备自主生产百万千瓦级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的能力,三代核电站装备的成套制造技术正在研发,并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兆瓦级风电机组已实现批量生产,5MW海上风电机组已研制成功;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800KV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研制成功,综合自主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投入工业化运行的国家。
冶金矿山设备方面,可自主提供年产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用常规流程的成套设备;年产2000万吨级露天矿、年产60~70万吨级金属矿、年产600万吨级井下煤矿、年处理400万吨级选煤厂、年处理300万吨级选矿厂、日产4000~10000吨级熟料干法工艺水泥厂成套装备。
石化通用设备方面,30万吨/年合成氨设备已实现国产化;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及多股流低温冷箱已研制成功;6万立方米/时等级大型空分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并出口,正在研制8.5万立方米/时空分设备;石油钻机已由9000米升级到12000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正在由陆上钻机向海上钻机拓展。
汽车行业: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高居世界第一。
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比重已提高到46%,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的销售比重占31%。
大型施工机械方面:
2000吨履带起重机、500吨全路面起重机、72米臂架混凝土输送泵车、直径11.22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等特大型工程机械研制完成。
农业机械方面:
除少数高端产品尚需进口外,国产农机已基本能满足国内农业的需求。
180马力大型拖拉机已研制成功,小麦联合收割机已经普及并开始向大喂入量机型发展,3-4行玉米联合收割机批量供应市场,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技术基本成熟,4行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制成功,油菜、牧草和甘蔗收获机械、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和复式作业机具研究也都取得重大进展。
工作母机方面:
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以及为之配套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进步很快,数控机床自给率达到60%,开发出了五轴联动龙门加工机床、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五轴落地式数控镗铣床、七轴联动重型立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超精密加工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大型冲压自动生产线;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可靠性明显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2万小时。
大型铸锻件方面:
我国30万、60万千瓦火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60%左右,低压转子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45%,发电机大轴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30%,掌握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转子制造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100万千瓦级三代核电设备成套大型锻件已研制成功,压力壳、蒸发器、主管道等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锻件的技术攻关已相继取得突破。
3、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
在资本结构方面:
已实现多元化,行业内生的发展活力越来越强。
国有大型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生产中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民营经济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对机械工业的平稳发展功不可没。
表1“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企业资本结构变化情况
2005年
2010年1-11月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三资企业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三资企业
资产总计
41%
34%
25%
31%
44%
23%
主营业务收入
32%
40%
29%
24%
52%
22%
工业总产值
32%
41%
28%
23%
53%
21%
利润总额
27%
39%
34%
27%
45%
26%
在组织结构方面:
企业小而散的局面有所改观,主要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等行业更加突出。
上汽、东风、一汽、长安产销量在全行业中占比已达70%,前十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已达86%;哈尔滨、东方、上海三大集团产量在发电设备行业占比达到68.7%,华锐、金风、东汽在风电设备产量中的占比也已达70%左右;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龙工、山推已约占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在产品结构方面:
新产品产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2010年,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超过2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0%。
重大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部分产品的效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量大面广的通用机电产品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在资产结构方面:
“十一五”期间,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8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约38%,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1.9万亿元。
高强度的投资使得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大为提高,生产条件大为改善,行业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由“十五”末的61%提高到2009年的64%。
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的装备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同行先进水平。
4、进出口贸易逆差变顺差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产品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机机械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对外贸易结束建国以来持续数十年的逆差局面,实现历史性的转折,首次实现外贸顺差。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机械工业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2008年,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对外贸易顺差477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此后虽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家为减少过多的贸易顺差而大力鼓励进口先进设备,机械工业对外贸易顺差开始减少。
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亿美元,比2005年的2229亿美元大幅增长231%,同时仍保持了进出口基本平衡,实现了顺差31亿美元。
在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外贸结构也不断优化。
外贸出口中一般贸易占比快速提高,一般贸易额在外贸总额中的占比已由2005年的46.4%提高到2010年的58.0%而加工贸易额占比则由2005年的49.1%降低到2010年的30.5%。
与此同时,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发展迅速。
近年来发电设备的出口量已占到总产量近15%。
除以上成绩外,机械工业在其他方面也都取得明显进步。
比如在节能节材方面,“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逐年大幅下降,从2005年的0.65吨标准煤降至2009年的0.425吨标准煤,降幅达到34.6%,远超国务院所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大中型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耗钢量从0.47吨降至0.38吨,降幅达18.2%,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间接节能效果明显。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方面,“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两化融合进程加速,研发设计信息化已达到较高水平,骨干企业已普遍使用三维设计;CAE、CAPP、PDM的覆盖率已经超过半数;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成本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生产计划等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产品开始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
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目前高端装备仍满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
2010年进口机械产品用汇高达2553亿美元。
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无法有效地支撑产品升级。
多年来,相当多的企业过分看重当期发展速度,追求短平快,重当前、轻长远;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重物质、轻人才。
从而导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条件普遍落后,研发经验缺乏积累。
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撑,技术创新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2007年)显示,我国大中型机械制造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0%,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4%;而工业发达国家同行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20%一30%,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3%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不仅导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不足;而且影响行业的发展后劲,影响我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为严重的是累及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因此是行业发展中的心腹之患,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
2、基础发展严重滞后
与快速发展的主机产品相比,基础零部件及优质专用材料、自控系统和测试仪器、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发展明显滞后,已成为影响机械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三大瓶颈。
尤其是基础零部件,不但产品水平差距大,而且至今尚未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
“十一五”期间,液压挖掘机、风电设备、高速列车、火电和核电设备、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内燃机、数控机床等主机产品发展迅速,但这些主机配套所需的高端零部件越来越受制于进口,液压元件及系统、高档轴承、电力电子器件及变频装置、大型优质铸锻件、高端阀门、耐高压绝缘套管及出线装置、内燃机燃油电子喷射装置及尾气处理系统、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伺服系统、控制电器等进口量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高,而且交货期越来越没有保障。
基础零部件发展之所以严重滞后于主机,除了长期以来基础件行业投入不足的影响外,也与原来面向机械工业中共性、基础技术的研究院所的改制有关。
在这些院所改制成为企业以后,摩擦、磨损、传动、强度、可靠性及设计、检测等基础技术的研究,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技术的研究,以及标准、质量等基础性技术工作都受到了程度不等的削弱和影响。
“十一五”期间主机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激化了基础滞后的矛盾,但另一方面也为加强基础培育了需求市场;此外,行业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也为加大对基础环节的投入提供了现实可能。
因此,“十二五”强化基础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3、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
机械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虽已有一定进展,但总体看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如在产品结构上,表现为高端产品不足,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在区域结构上,表现为过度集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
最近几年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加快,但在整个机械工业中的比重依然严重偏低;在人力资本结构上,表现为一般人力资源丰裕,而杰出的企业家、领军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
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散乱弱的状态仍很严重。
一方面,鲜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中特色鲜明、能为大企业提供有效协作配套服务的产业集群也比较少。
我国机械工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0万多家,但进入世界500强的只有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三家;世界机床企业产值前20名中,中国仅占2席,而日本占7家,德国占5家。
与上述种种结构相比,机械工业的产业形态结构问题必须引起更大关注。
现今我国机械工业中,传统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现代制造服务业比重过低;对实物产品生产的依赖过大,而服务增值在行业总产出中的贡献度过低;从实物产量看,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机械产品的产量已高居世界前列,但从全行业的销售额看,尤其是从经济效益看,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其中原因,除了产品档次差距的影响外,服务性增值方面的巨大差距是主要原因。
“十一五”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实物产品需求的高速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向中后期的演进,继续期望依靠实物产品产量的高速增长支撑今后的行业发展已越来越不现实,因此尽快补强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一短腿已成当务之急。
4、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我国机械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不能掩盖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
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当前、轻长远的倾向虽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行业的快速发展仍以过多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与工业发达国家同行相比差距明显。
行业投资强度大增,但外延扩张之风盛行、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地区结构趋同,核心竞争力弱,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差,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我国机械工业单位产出综合能耗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热加工工艺环节上。
例如,我国铸造行业每生产一吨铸铁件能耗为0.4-0.5吨标准煤,国外先进水平为0.20-0.30吨标准煤;我国锻造行业每吨锻件平均能耗约为0.88吨标准煤,日本仅为0.52吨标准煤;我国热处理行业平均每吨工件热处理能耗为660千瓦时,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平均能耗在450千瓦时以下;国产电炉炼钢平均每吨钢总能耗为800—1000千瓦时,国外先进水平为550—600千瓦时。
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我国机械工业的经营效益偏低。
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率在24%-26%,而发达国家在30%以上;销售收入利润率也只有6%左右。
上述状况表明,我国机械工业需改变观念,今后要把改变行业增长质量放在优先位置,将粗放式增长的方式转变到集约型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
二、面临形势
(一)政策环境利于行业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机械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非常有利。
展望“十二五”,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经昭示,这一有利的政策环境将继续保持并更加有利。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8号文)的出台,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科技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相结合,“振兴”和“自主创新”两大政策取向相互促进、协同统一,使得以机械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进入了一个加快振兴的全新发展阶段。
围绕两大政策取向,国务院各部委密切协作、深入研究,多领域、多角度的配套细化政策不断出台,装备自主化要求不断提升,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能力显著增强。
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刺激国内需求,国务院出台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位列其中,凸显出机械工业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国家对于机械工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
2010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进一步为机械工业的转型升级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在国民经济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各行业对装备自主创新的需求将更加迫切,这非常有利于机械产品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促使机械工业国内需求继续稳步回升,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机械工业就占了两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而且其他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离不开机械工业的支撑。
由此看来,机械工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地位和作用只会更加提高,发展的政策环境只会更加有利。
还必须引起关注的是,作为“十二五”主要追求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大政策取向,非常有利于机械工业的发展。
因为机械工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强,从业人员人数超1700万;同时产业关联度较高,机械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能够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
(二)需求变化要求产业升级
1、内需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机械产品市场需求总量仍将保持持续增长,但毋庸讳言,需求增长速度将比前十年趋缓。
尽管如此,由于宏观政策注重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因此对机械产品品种、质量和水平的要求将受到更多关注。
因此,“十二五”我国机械工业必须认清这一形势而加快行业自身的转型升级。
首先,重大技术装备升级势头强劲。
电力、石化、冶金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将带来巨大需求。
以电力装备为例,“十二五”期间发电设备装机要由2010年的9.3亿千瓦增加到2015年的14亿千瓦,5年新增4.5亿千瓦,年均9000万千瓦,加上改造老旧机组和出口机组,年均需求将超过1亿千瓦,大体可保持“十一五”的需求总量;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核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设备的需求将有较大增加,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将加快发展。
大型石化和冶金矿山设备也将有新的发展需求。
百万千瓦火电、百万千瓦核电、百万千瓦水电、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千万吨级煤炭、深海油气开采、大型天然气液化和长距离油气管道输送等重大工程建设将为装备制造业创造巨大的高端装备市场需求。
其次,在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机械工业孕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海洋资源开发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必然提出大量新型设备需求,如余热余压利用装置、高效环保装置、新材料生产和加工设备、海洋工程设备、新能源设备、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汽车及与之配套的新型电池、电机和电控装置等等,为机械行业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
再次,传统的机械装备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在低端设备需求萎缩的同时,以节能减排为取向的产品升级将为量大面广的传统机械产品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中,我国辽阔的幅员和东中西部巨大的阶段性差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通用机电设备等产品的需求将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最后,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随着“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的实施,与民生和农业相关的机械产品需求将会迸发。
如各种轻工和纺织机械、安全应急救灾设备、现代化农业装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食品包装机械、医疗保健机械、先进印刷装备和民用节能监控仪表等产品的需求将迅猛增长。
2、外需形势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仍在较大程度上受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
从短期看,尽管国外主要经济体已经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全球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复杂的过程。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重新抬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有明显加剧之势,这将对我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增速下降,失业率增长,对人们消费习惯产生不利影响;在两者同时作用下,短期内我国机械产品的外需增长空间未可乐观。
从长期看,金融危机已促使各国的政策调整,尤其是发达国家正更加注重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将会对全球现有的产业分工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如美国提出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的新思路和措施,试图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这种趋势会加剧我国在高端装备领域的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全球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和新兴产业崛起将会刺激机械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的创新,从而可能为我提供新的学习契机。
由于我国机械工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不能生产的,我们能生产;发达国家才能生产的,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更便宜地生产。
因此,尽管“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以满足内需为主,但出口量仍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不断增长。
随着出口的扩大、外资的进入、技术的引进,机械工业的外向型程度将继续提高。
在此过程中,外部需求也将促进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水平升级。
(三)能源资源约束更趋强化
能源、资源和环境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金融危机后,美元持续疲软,带动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能源、资源和环境安全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新能源、节能减排、碳排放控制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语。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为了承担应有的国际义务,我国政府已初步决定,“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由2010年的8%,提高到2015年的11%以上;单位GDP能源消耗在5年中一共要降低16%;2015年全国能源消耗要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以内,也就是说要以5%的能源年增长率支撑7%的经济年增长率。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求装备水平大幅很高。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问题都很严重。
随着经济连续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国能源需求将不断提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问题,加剧了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既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