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5455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docx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作业

课程设计任务

学院: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

电子工程系

班级:

电子信息0904班

姓名:

牛红超

学号:

0501090405

小组成员:

李彩行牛红超

指导老师:

王林生

日期:

2011年6月3日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主要内容

设计一个带冷端补偿的温度变送器。

其中我们用K型热电偶作为感温元件,用

作为冷端的自动补偿电路的元件,使冷端工作在一个易于计算的环境下,用XTR101把传感器的电压信号放大并自动地变换成标准电流信号。

并通过对输出电压的测量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二、基本要求

(1)设计测量温度范围-100~500°C的热电偶传感器。

(2)选用合适的热电偶材料,设计测温电路,冷端补偿电路,解决非线性化等问题。

(3)有电路图(protel绘制),选型与有关计算,精度分析等。

(4)采用实验室现成的热电偶进行调试。

(5)完整的实验报告。

三、主要参考资料:

赵广林.protel99电路设计与制版.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程德福,王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目录

 

一、设计目的..............................4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4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4

1、热电偶测温原理.........................4

2、变送器原理框图.........................5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5

1、热电偶的选择...........................5

2、设计构架..............................6

3、具体电路的设计.........................8

附图PCB布线图.............................13

五、课程设计总结...........................14

六、参考文献...............................16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热电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选择。

2、了解变普通送器的结构及简单应用。

3、通过设计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

(1)设计测量温度范围-100~500℃的热电偶传感器

(2)选用合适的热电偶材料,设计测温电路,冷端补偿电路,解决非线性化等问题

(3)有电路图(PROTEL绘制),选型与有关计算,精度分析等

(4)采用实验室现成的热电偶进行调试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1、热电偶测温原理:

下图为热电偶测温原理图,热电偶的热端与被测物体接线,温度为t。

图1热电偶测温原理图

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种仪表。

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

热电偶的冷端放在冰水混合液中,整个回路的电动势由右边的毫伏表读出,以此读数查表即可得热端被测物体的温度。

但测温方法有很多缺点,如冷锻必须为0℃,电路电动势为毫伏级,不易测量等,故设计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该变送器将对冷端进行补偿,并将电动势值放大,其测温范围为-100~500℃。

2、变送器原理框图

图2变送器原理框图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热电偶的选择

热电偶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温度测量范围极宽,理论上从-270℃的极低温度到2800℃的超高温度都可以测量,并且实际应用中在600℃-200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进行最精确的温度测量。

在化工、石油、电力、冶炼等行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热电偶发挥着对温度的监控作用。

热电偶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准化的型号:

(S型热电偶)铂铑10-铂热电偶

(R型热电偶)铂铑13-铂热电偶

(B型热电偶)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

(N型热电偶)镍铬硅-镍硅热电偶

(E型热电偶)镍铬-铜镍热电偶

(J型热电偶)铁-铜镍热电偶

(T型热电偶)铜-铜镍热电偶

本次课程设计选用(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此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

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

Ni:

Cr=90:

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

Ni:

Si=97:

3,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

其主要特点:

(1)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

广泛为用户所采用。

(2)K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中。

2、设计构架

(1)设计要求

整套系统要求在-100~500℃范围对应输出4mA~20mA的电流型温度变送器。

在实际的工业化需求中,往往需要设计为标准信号的变送器,以便与仪表和后续接口电路兼容。

在输出为模拟信号时,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变送器。

电压型变送器的输出为0~5v,虽然其在信号处理方面具有优势,但抗干扰能力较差,在远距离传输时信号衰减大,而电流型变送器却在这方面独具优势。

因此在工业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

通常,电流型变送器有输出0~20mA和4~20mA两种。

对于输出0~20mA的变送器,虽然电路调试及数据处理都比较简单。

但对于输出4~20mA的变送器,能够在传感器线路不通时,通过是否能检测到正常范围内的电流,判断电路是否出现故障,因此使用更为普遍。

(2)电路功能

【1】温度补偿

图3补偿电路

当热电偶测温时,其冷端温度受环境变换影响较大,从而会影响最后测量的电信号。

为了能得到稳定的电信号,以便算出真实的待测温度,需要对热电偶的冷端进行温度偿。

【2】信号的放大

热电偶测温的原理是基于热电转换效应。

虽然它集放热、转换为一体,能直接实现温度到电压的输出,但输出幅度很微小。

如K型热电偶的灵敏度为0.04mv/℃。

因此,对其信号必须进行放大。

【3】主要器件

A、热电偶作为感温元件,采集温度信号;

B、铜电阻作为补偿电阻,补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

C、XTR101为小信号处理专用芯片,将输入的微弱信号放大后便于远端传输;

D、RL负载电阻,便于电信号的测量。

3、具体电路的设计

(1)XTR101信号调理芯片

为了得到稳定的4mA~20mA的输出电流,我们选用常用的信号放大芯片XTR101。

XTR101通用型变送器单片模块电路,可把传感器的电压信号自动地变换成标准电流信号。

内含一个高精度的仪表放大器、一个电压/电流变换器和二个相同的1mA精密恒流源基准。

该电路失调电压低,最大为30uV,漂移小,最大为0.75uV/℃,外接元件可适于远程信号传输变换和热电偶、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以及应变计电桥登多种工作状态的变送器电路。

实际应用时,应在输出端外加一个功率管,使工作时的热源外移,以保证其工作稳定性。

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由3、4脚输入,5、6脚外接电阻Rs可以调节输出满幅度,1、2、14脚外接电位器组成出示调零电路,10、11脚分别输出两个1mA恒流,可以用于传感器供电,8脚接电源正端(也且是环流注入端),7脚通过负载电阻RL接电源负极(也是环流信号输出端),12、8、9可外接功率管。

XTR101两线制变送器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很强,长期运转导致的压降、电机噪音、继电器、电力拖动装置、电器开关、电流互感器和工作设备电源的频繁切换启动均无影响。

它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80℃。

XTR101芯片电路图如图2所示,R1=1kΩ,R2=52.6Ω,R3=R4=1.25kΩ,Rs为调增益的电阻。

图4XTR101芯片内部电路图

;

可导出:

(1—1)

又因为R1两端电压和R2两端电压相等,即

可求得:

(1—2)

有上式可导出:

(2)要点分析

【1】增益调节

Rs为增益调节电阻,调节Rs可使输入电压Ein在从最小值变到最大值时使输出电流Io从4mA变到20mA。

即△I=16mA的输出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

为使Io不超过20mA,当Rs=∞时,Ein不应超过1V,而当Rs减小时,Ein也应相应减小。

【2】输入偏置

由于XTR101使用的是单电源,因此在正常工作时,信号输入端应加+5V左右的偏置电压。

该电压可利用2个内部参考电流源或其中之一通过一个电阻产生所需电压。

如图3中的R2。

由于2个输入端都存在直流偏压,这就相当于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存在一个共模电压,XTR101的技术指标中已经包含了这部分误差。

图5热电偶测温电路

【3】零点调整

XTR101可以把任何范围(小于1v)的电压信号变换为4~20mA的输出电流,它的任务就是在输入电压最小时使输出电流为4mA,即零点调整,也就是使零点能够上下偏移。

可利用图4中的电阻R3和1mA的内部参考电流源在R3上所产生的压降V3来作为偏移电压进行零点调整。

即调节R3,让其在V3=(V3)min时,使:

Ein=V4-(V3)min=0。

【4】温度补偿

当热电偶测温时,其冷端温度受环境变换影响较大,从而会影响最后测量的电信号。

为了能得到稳定的电信号,以便算出真实的待测温度,需要对热电偶的冷端进行温度补偿。

我们选用铜电阻作为补偿元件,是因为它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设热电势为E(t,t0),若冷端温度t0变化t1后,热电势就变为E(t,t1),即△E=E(t,t0)-E(t,t1),铜电阻就是用于对随温度变化的△E进行自动补偿。

将铜电阻和热电偶的冷端一同置于室内环境温度下,将热电偶放入冰水混合液中。

调节R3使输入电压为0mV,而在其后的各温度点进行测量时,不再调节R3,虽然环境温度会变化,对热电偶有影响,但铜电阻的阻值也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其两端的电压改变,这种变化的电压就是用于抵消热电偶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电势,从而达到补偿目的。

我们选用分度号为100的铜电阻,即在0℃时的电阻为100Ω,在100℃时的电阻为142.80Ω,所以铜电阻的敏感系数为△R/△t=42.8Q/100℃,在温度为t时刻时,铜电阻的阻值Cut=100Ω+(42.8Ω/100℃)t。

(3)各参数的选择计算

【1】增益调节电阻

  因为设计要求,选择温度范围:

-100℃~500℃。

当t=500℃时,Io=20mA,RL选510Ω,所以URL=10.2V,这就需要调节Rs,即调节增益电阻。

当温度为0℃时,热电偶电压E为0mV,灵敏度为:

0.053mV/℃。

  当温度为-100℃时,Io=4mA,Ein=0mV;

  当温度为500℃时,Io=20mA,Ein=31.8mV。

  根据公式(1-1):

△Io=(40/Rs+0.016/Ω)△Ein

  又因为△Iomax=20mA-4mA=16mA,△Emax=31.8mV-0mV=31.8mV

  所以有16mA=(40/Rs+0.016/Ω)31.8mV

  得Rs=77Ω

【2】调零电阻和温度系数补偿电阻

  将热电偶的热端置于500℃的温度环境中,设此时环境温度为20℃。

由于热电偶的温度系数为0.053mv/℃,若其冷端感应的温度由20℃变化至100℃,则热电偶两端的电压由3.2mV变化至0mV,电压差为3.2mv。

这个差值应由Cut100和R1的并联电阻两端电压自动补偿。

当冷端温度为20℃时,Cut100=100Ω+(42.8Ω/100℃)*20℃=108..56Ω。

当冷端温度为100℃时,Cutl00=100Ω+(42.8Ω/100℃)*100℃=148.8Ω。

[148.8*R1/(148.8+R1)-108.56*R1/(108.56+R1)]*1mA=0.053mV/℃*(100-20)℃

可得:

R1=61.3Ω。

根据公式:

Io=(40/Rs+0.016/Ω)Ein+4mA,和Io的输出范围:

4mA~20mA当T=-100℃时,要使Io=4mA,就要调节R3,既调零电阻。

将热电偶热端置于0℃的温度环境中。

此时环境温度仍为20℃,即温差为-20℃,热电式E=-20℃·0.053mV/℃=1.06mV,3,4间的信号输入Ein=0mV,Cu100(20℃)=100Ω+(48.8Ω/100℃)*20℃=109.6Ω

根据图3,可得:

 V4=E(t,t0)+1mA·[Cu100(20℃)/(Cu100(20℃)+R1)]

 V3=1mA·R3

 在0℃测量点(零点):

V4=V3,

 即:

1mA·[108.56-61.3/(108.56+61.3)]-1.06mV=1mA*R3

 可推出:

R3=97.84Ω

(3)调试

【1】调零。

将热电偶触头放入冰水混合液中,即0℃中。

接上电源后,边调节电位器R3,边测RL两端电压,直至RL两端电压约为2.04V,即输出电流Io为4mA。

  【2】将热电偶放入沸水中,接上电源后,边调节电位器Rs,边测RL两端电压,直至RL两端电压约为10.2V。

即输出电流10为20mA。

  

【3】灵敏度

图6PCB板布线图

 

五、课程设计总结

这一周,我们进行了传感器的课程设计,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学科,它需要数学、物理学、电子学、力学、机械等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各种物理量的变换原理、各种静态和动态物理量(如力、振动、噪声、压力和温度等)的测定,以及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所涉及的基础理论。

许多测试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验证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

实验就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测试技术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手段,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实验,以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传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各种测试中不同传感器的选择方法。

2、培养具有综合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测试问题的基础理论;

3、培养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以实践证实理论,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是我们快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六、参考文献

1赵广林.protel99电路设计与制版.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程德福,王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张宏建,蒙建波.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沈任远,吴勇.常用电子元器件简明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王福瑞.集成电路器件大全.北京航天航空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