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5380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古生物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古生物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古生物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古生物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生物复习.docx

《古生物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复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生物复习.docx

古生物复习

1.古生物:

生活在距今一万年(全新世)以前的生物。

2.古生物学:

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面貌和发展的科学。

3.古生物地史学发展时期的重要事件

“水成论”与“火成论”之争(18世纪后期)

“均变论”与“灾变论”之争(17-18世纪,延至19世纪,甚至今天)

“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

——————————————————————————————————————————————

1、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2、化石大小:

大化石:

借助肉眼、放大镜;

微体化石:

借助显微镜;(微体古生物学)

超微化石:

借助电子显微镜(超微古生物学)

3、化石形成的条件

古生物条件:

硬体好于软体。

只有特殊条件软体才能形成化石。

环境条件:

(1)迅速掩埋:

避免动物吞食和细菌分解

(2)低能好于高能:

内动力地质作用小(好)

(3)碱性好于酸性

(4)还原好于氧化

4、石化作用

使古生物遗体转化为化石的过程。

充填作用:

矿物质充填,使生物硬体变致密、坚实。

(物理变化)

置换作用:

原来生物的组成物质被溶解,被外来的矿物质所取代。

(化学变化)如:

硅化、钙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

碳化作用(升馏作用):

含有有机质或几丁质成分的生物体,在一定温度下不稳定的成分H、N、O升馏挥发,留下较稳定的C而保存的过程。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如:

笔石、植物的叶子等

5.化石的类型

实体化石:

由生物的遗体或部分遗体保存下来的化石。

(未变实体化石:

生物的遗体全部保存下来,包括软体。

如:

琥珀昆虫、冻土中的猛犸象)

模铸化石:

在岩石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的印模或铸型。

分为:

印痕化石:

生物软体外形留下的痕迹。

印模化石:

生物硬体外形留下的痕迹。

分内模、外模(两个类型凹凸与原来生物体均相反)

核化石:

生物体空间被其他矿物质充填形成的化石。

(凹凸与原来生物体一致)

内核:

生物体内腔被充填

外核:

生物体与生物体内腔整体被充填。

铸型化石:

生物硬体溶解的空间被其他矿物质充填形成的化石。

遗迹化石:

保存在岩石中的生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痕迹:

足迹、钻孔、潜穴等。

遗物:

粪、卵等。

化学化石:

古生物分解的有机成分保存形成的化石。

如:

脂肪酸、氨基酸等。

6、化石命名

(1)、各级分类单位的学名都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2)、属(亚属)以上名称用单名法,种名用双名法:

种的名称由属名+种本名构成。

(3)、属及其以下分类单位用斜体,科以上单位用正体。

(4)、除种本名及其以下单位第一字母小写外,其余分类单位的名称第一字母必须大写。

(5)、优先律:

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生物命名法和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7、古生物分类系统

动物界AnimalKingdom

原生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肉足虫纲有孔虫目亚目

海绵动物门古杯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珊瑚纲四射珊瑚目

环节动物门蚯蚓

软体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

节肢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三叶虫形超纲三叶虫纲和甲壳超纲介形虫纲

苔藓动物门

腕足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笔石纲

脊索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脊椎动物亚门

植物界

低等植物

蓝藻植物门、硅藻植物门、甲藻植物门、金藻植物门、轮藻植物门

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

——————————————————————————————————————————————

1.生命的起源

外星起源说:

外星有机分子→地球

地球起源说:

分为3个阶段

(1)无机→有机

(2)有机→有机大分子(3)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的原生体

2.早期生物的发生和演化

(1)非生物的化学进化→生物进化

单细胞无核生物:

38亿年,南非,无花果树群地层发现。

(2)无核生物→原核生物

单细胞原核生物:

20亿年,加拿大,冈弗林特组地层。

(3)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

17-18亿年,中国(华北),串岭沟组。

10亿年,澳大利亚,苦泉组地层。

(已经繁盛,世界最早发现的真核生物)

(4)后生动物出现

6-7亿年,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动物群(EdiacaraFauna)。

(软躯体动物的印痕)发现于厐德(PoundQuartzite)石英岩。

3.显生宙生物的演化

(1)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

时代:

震旦纪末-早寒武世

门类:

小壳动物群(海生无脊椎动物)

特点:

无壳→有壳

(2)生物大爆炸

时代:

寒武纪初期(5.2亿年)

门类和特点:

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澄江动物群)

(3)动植物登陆

时代:

S—D1-2

门类和特点:

植物的裸子植物中的原蕨植物出现:

茎叶分化、维管束、表皮角质化且具气孔。

动物的四足动物的祖先—骨鳞鱼出现。

4.物种的形成

渐变论:

达尔文学说:

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理论:

微小的变异在极其漫长的时代遗传中积累出现性状分歧,进而在遗传中积累达到物种的等级,就形成了新物种。

突变论:

间(点)断平衡说:

性状突变是主要的,渐变积累是次要的。

新物种的形成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5.生物进化的主要特点

(1)进步性:

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地层老)→(地层新)

(2)阶段性:

整个生物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突破性的分支发展:

①  从异养到自养

② 从两极(合成者和生产者)到三极(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③  从水生到陆生

(3)多样性:

同一时期内,水生和陆生、动物和植物、低级和高级生物同时并存的现象。

(4)适应性:

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和生活习性等性状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趋异:

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发生物种分化,一种生物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

趋同:

是指一些类别不同、亲缘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在体形上变得相似。

适应辐射:

如果其一类群的趋异向着两个以上的不同方向发展,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称为适应辐射。

特化:

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它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变异

(5)相关律和重演律

相关律:

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重演律:

生物总是在其个体发育的早期体现其祖先的特征,然后才体现其本身较进步的特征,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单重演。

6.生物演替

(1)绝灭的概念(extinction):

所有个体全部死亡。

(2)种系代谢:

旧种被子种所代替而衰退灭亡的过程。

(3)生态代替:

一些生物缩小和丧失生态领域、而另一些生物占领和扩大生态领域的过程。

(4)背景绝灭(backgroundextinction):

地史上绝大部分时期具较低的平均绝灭速率的绝灭方式。

(5)集群绝灭(massextinction):

地史上短时期内许多门类近乎同时绝灭的绝灭方式。

7次(后5次为重大集群绝灭):

前寒武纪(Pr€)\寒武纪(€);

寒武纪(€)\奥陶纪(O);

奥陶纪(O)\志留纪(S);

泥盆纪D3f1\D3f2(法拉斯期\法门期);

二叠纪(P)\三叠纪(T);

三叠纪(T)\侏罗纪(J);

白垩纪(K)\第三纪R(T)。

集群绝灭有五大特点:

①绝灭率很高

②所绝灭的类别等级高,包括纲、亚纲和目等高等级类别绝灭

③波及全球或大区

④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

⑤时间短

7.生物复苏:

大绝灭后的生物群或生态系,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的不断适应,逐步恢复到其正常发展水平的过程。

——————————————————————————————————————————————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ting目

1、真核单细胞;

2、无组织、器官,而具类器官或细胞器;

3、分为四个亚门:

鞭毛虫亚门(少化石)

纤毛虫亚门(化石)

肉足虫亚门(多化石)—有孔虫纲—目

孢子虫亚门(无化石)

4.壳的基本特征

(1)俗称纺锤虫。

大者30-60mm,小者1mm。

(2)形态:

透镜形→球形→纺锤形→圆柱形。

(3)壳质:

钙质或硅质

(4)构造:

多房室的包旋壳

1)旋轴:

包旋时的假想旋转轴。

2)壳圈(包旋形成)。

3)每个壳圈有多个房室,被隔壁分隔开,第一房室称为初房。

最后一个隔壁称为前壁。

4)隔壁孔:

隔壁基部的开口。

5)通道:

隔壁孔贯通形成。

是细胞质迁移通道。

6)旋脊:

通道两侧的堤状堆积物(两条)。

7)列孔:

隔壁基部的一排开口。

8)拟旋脊:

列孔旁侧的堤状堆积物(多条)

5.旋壁:

隔壁和前壁以外的旋壳部分,分为五层

原始层:

浅灰色、不透明的疏松状壳层。

致密层:

黑色、致密的薄层状壳层。

透明层:

位于致密层之下,为一无色透明的壳层。

疏松层:

灰黑色、半透明的疏松状壳层,壳质分布不均匀,厚度有变化。

位于致密层之上的称外疏松层,位于其下的称内疏松层。

蜂巢层:

位于致密层上下,为一较厚的蜂巢状壳层,内有许多垂直于旋壁分布的棱柱状细管,在纵切面上呈假纤维状。

5.生态及地史分布:

生态:

浅海底栖,水深100m左右,热带或亚热带。

分布:

C1晚—P(晚古生代的重要分带化石)。

——————————————————————————————————————————————

第二节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1.珊瑚纲概述:

(1)双胚层,有组织和器官;

(2)单体珊瑚虫分泌外骨骼—单体,复体珊

瑚虫分泌外骨骼—复体;

(3)分类:

横板珊瑚亚纲(化石多)四射珊瑚亚纲(化石多)六射珊瑚亚纲(化石少)

八射珊瑚亚纲(化石少)

2.四射珊瑚亚纲

单体和复体均有,形态多样。

内部构造主要有:

(1)隔壁:

纵向板状骨骼

(2横板:

横向分布的板状骨骼。

大多分布在珊瑚体的中部。

(3)鳞板或泡沫板:

均为片状骨骼,鳞板和泡沫板不能同时存在。

鳞板泡沫板

a.形状、大小规则a.形状、大小不规则

b.位于隔壁之间b.可以切穿隔壁

c.分布在珊瑚体的边缘带c.分布在珊瑚体的边缘带或整个珊瑚体内

d.横切面上外凸d.横切面上内凸

(4)轴部构造:

珊瑚体中央的构造。

分为:

中轴和中柱(两者不共存)。

中轴:

珊瑚体中央的实心轴状骨骼。

中柱:

珊瑚体中央疏松的柱状骨骼,由三部分组成—中板、辐板、内斜板。

构造组合类型:

带型构造组合

单带型隔壁+横板

双带型隔壁+横板+鳞板

隔壁+横板+泡沫板

隔壁+横板+中轴

三带型隔壁+横板+鳞板+中轴

隔壁+横板+泡沫板+中轴

隔壁+横板+鳞板+中柱

隔壁+横板+泡沫板+中柱

泡沫型泡沫板充满整个珊瑚体

3.横板珊瑚亚纲

(1).全为复体。

(2).隔壁不发育或无。

(3).鳞板少见,有时具边缘泡沫板。

(4).无中轴、中柱。

(5).横板发育:

完整—水平、倾斜或中央下凹;不完整—交错、泡沫状或漏斗状。

(6).具联接构造:

联接孔、联接管、联接板。

4.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的生态和地史分布

(一)生态

1.造礁珊瑚2.非造礁珊瑚

(1)复体

(1)单体、复体均有

(2)温度:

23-280C

(2)正常海水温度

(3)水深:

<70—80m(虫黄藻)(3)水深:

最小0m,最大400m

(二)地史分布

(1)、横板珊瑚:

€3-R(Pz最盛)

(2)、四射珊瑚:

O2-P(属于P\T绝灭的重要成员)

——————————————————————————————————————————————

第三节软体动物门

1.概述

(1)身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部分;

(2)有发育的外壳,一般由钙质组成;

(3)以鳃呼吸为主;

(4)分为10纲。

化石中以双壳纲、头足纲最重要。

现代腹足纲丰富。

包括:

双壳纲头足纲腹足纲

3.双壳纲:

左右壳大小一致、相互对称,同一壳前后不等大。

壳体构造:

外部

(1)壳喙:

最早形成的壳尖。

(2)壳顶:

壳面上包围壳喙的突起部分。

(3)铰合线:

两壳背缘铰合的边缘。

(4)基面:

壳喙和铰合线之间的平面。

前:

新月面(小);后:

盾纹面(大)。

(5)耳。

(6)壳饰(单组或者两组+刺、瘤、结节)

内部

(1)外套线:

外套膜外缘在壳内面留下的痕迹。

(外套湾)

(2)闭肌痕:

单柱或双柱(等柱或异柱)。

(3)铰齿、铰窝:

主齿(窝)、侧齿(窝)。

壳分背、腹,前、后,左、右。

(1)背腹:

两壳铰合的一方称背方,相对壳开闭的一方为腹方。

(2)前后:

确定壳的前后可据下列特点:

①一般喙指向前方;

②壳前后不对称者,一般后部较前部为长;

③放射及同心纹饰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

④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

⑤有耳的种类,前耳常大于后耳;

⑥外套湾位于后部;

⑦单个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偏后部。

两个肌痕有大小不同时(异柱),前小后大。

(3)左右:

当壳的前后确定以后,将壳顶向上,前端指向观察者的前方,左侧壳瓣为左壳,右侧为右壳。

“先人后己”原则。

4.生态及地史分布

生态:

水生为主,海生居多,底栖、潜穴、钻孔均有。

分布:

€—Rec.(Mz-Kz为主)

6.头足纲:

直壳、弯壳、旋壳都有。

(1)定向:

(2)壳体构造

外部

1)胎壳:

最早形成的壳体。

2)壳口:

3)腹弯(软体伸出的漏斗)

4)壳饰(单组或者两组)

5)生长饰:

平行于壳口;

6)纵向饰或旋向饰:

垂直于壳口。

内部

1)隔壁:

水平方向的板状骨骼。

2)隔壁孔:

3)隔壁颈:

4)连接环(有的没有)

5)体管(由于隔壁颈和连接环的不同,体管类型多样)

无颈式:

隔壁颈无或极短,无连接环;

直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直,连接环直;

亚直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直,仅尖端微弯,连接环微外凸;

弯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向外弯曲,连接环向外凸;

全颈式:

隔壁颈长而直,其长度达到或超过一个气室,一般无连接环。

6)气室(被隔壁分割)和住室(最后一个气室)。

7)缝合线:

隔壁边缘与壳壁内面的接触线。

只有表皮被剥去才能看到。

7.生态及地史分布

生态:

海生,肉食,游泳或漂浮生活。

分布:

€3—Rec.(Mz盛:

菊石的时代)

——————————————————————————————————————————————

第4节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1.节肢动物门

(1)动物界中最大的门,占现生85%;

(2)各种生活方式和生态领域;

(3)身体分节,具附肢;

(4)分为9纲,三叶虫纲化石丰富

2.三叶虫纲背甲构造

从前到后分为:

头、胸、尾三部分;

从左到右分为:

轴、和两肋三部分(轴和肋之间以背沟分割)。

头甲的三分:

由背沟将头甲分为轴部和2个颊部。

轴部:

1、头鞍、鞍沟、鞍叶

2、颈沟、颈环、颈刺

颊部

3、边缘沟、前边缘

(外边缘、内边缘)、

侧边缘、后边缘

4、颊角、颊刺

5、眼、眼叶、眼脊

6、面线(一对缝线,穿越眼和眼叶)(类型见后)

7、活动颊、固定颊

8、头盖(固定颊+头鞍)

三叶虫面线根据后支延伸方向分4种类型:

后颊类面线—后支交于后边缘

前颊类面线—后支交于侧边缘

角颊类面线—后支切于颊角

隐颊类面线—面线处在头甲边缘,从背视看不到,如隐头虫。

胸节:

轴节、肋节(数目相等);

间肋沟:

肋节之间的沟;

肋沟:

每一肋节上的沟;

肋刺:

肋节外展的刺(有时无)

轴节、肋节:

轴节数目≥肋节数目(数目有时候不相等)

尾缘:

尾部外缘不分节的部分。

尾刺:

多样(分类的依据之一)。

3.三叶虫演化趋势

1)、头鞍:

前窄后宽→前宽后窄。

2)、鞍沟:

多→少;横穿→不横穿。

3)、眼(叶):

方向1:

大而细长、新月形、靠近头鞍→小、远离头鞍→盲目;

方向2:

→大→棒状。

4)、胸部和尾部:

胸节多→胸节少。

造成三叶虫三部分大小的关系变化。

依据头、尾大小可分为:

小尾型、异尾型、等尾型、大尾型演化趋势由小尾型→大尾型

4.古生态及地史分布

古生态:

全为海生,浅海底栖爬行或游泳,少数漂浮。

地史分布:

€—P(€-D为主,€极盛)是P/T集群绝灭的成员!

——————————————————————————————————————————————

第5节腕足动物门

1.概述

(1)海生单体动物;群居;具真体腔、不分节而两侧对称;

(2)滤食性生物,有纤毛腕—摄食器官(非足)

(3)有两瓣大小不等的外壳:

钙质或几丁磷灰质【几丁质又名甲壳素、甲壳质,其有效成分是几丁聚糖(壳聚糖)

(4)除低等类型外,具有铰齿和铰窝。

2.壳体外形及定向

两瓣分背腹:

大—腹,小—背;但每瓣左右对称。

壳形:

侧视:

从两侧的方向观察:

背-第一个字

腹-第二个字

前视:

直缘型、单褶型、单槽型等

3.壳体基本构造

1)壳外

①壳喙:

腹喙较明显,或尖耸或弯曲

②壳肩;喙向两侧伸至主端的壳面

③铰合线(后缘铰合处)

④铰合面(基面):

壳肩与铰合线包围的三角形壳面

⑤主端:

铰合线两端的壳面

⑥茎孔:

喙下基面上的孔

⑦三角孔:

基面中央三角形的孔

⑧三角板(覆盖三角孔)

⑨中隆(背)中槽(腹)

⑩壳饰:

同心饰(生长饰):

据粗细可有同心纹、同心线、同心层、成波状起伏的同心皱

放射饰:

放射纹、放射线、放射褶

两组可以组成网状饰

有些腕足动物可有刺、瘤等壳饰。

(2)壳内

①腹内:

铰齿—齿板(支持铰齿)—匙形台(齿板相向愈合)—中隔板(支持匙形台。

单柱—一块,或双柱—两块)

②背内:

齿窝—铰板—匙形台—中隔板(单柱或双柱)

③腕骨类型:

纤毛腕的支撑构造是腕骨

4.生态及地史分布

生态:

浅海底栖,深度200m左右最多,正常海水(盐度35‰)。

古生代时均在较浅水,而Mz以后有少数类群向较深水迁移。

与双壳类的互为消长关系!

分布:

€1—Rec.(Pz盛,Mz以来生态领域被软体动物的双壳类所占领)

三次繁盛期:

O、D、C-P

5.腕足类和双壳类外壳的区别特征

腕足动物

双壳动物

两壳

分背腹

分左右

两壳关系

大小不等,不对称

大小相等,对称

同一壳

左右两侧对称

前后不对称

铰齿、齿窝

腹壳具齿,背壳具窝

同一壳具铰齿、铰窝

壳质构造

由表壳层、棱柱层、柱状层三层构成

由表壳层、棱柱层、片状层三层构成

壳的开闭

无韧带,壳之启闭靠肌肉

具韧带,为开壳之用

足丝凹口

肉茎孔

外套线

腕骨

——————————————————————————————————————————————

第六节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1.概述

(1)何谓半索?

半索即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的短盲管)。

是脊索?

还是脑垂体前叶?

(2)具腹神经索及开管式循环,肛门位于身体最后端,所以不是真正的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只具背神经索,而无腹神经索)。

(3)笔石是已经绝灭的古生物,其软体是复原的,可与半索动物的一些现生类群相比较,所以作为半索动物的一个纲。

笔石体外具外骨骼,由骨胶原(一种硬蛋白)组成,其化石是升馏作用保存的碳质薄膜,状如象形文字,故名。

(4)笔石是海生,个体小,群体动物

2.半索动物门分类(四个纲)

肠鳃纲(现代)(又叫柱头虫)

羽鳃纲(奥陶纪-现代)

浮球虫纲(现代)

笔石纲(绝灭)

4.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分类:

树形笔石目:

构造复杂正笔石目:

构造简单

(1)胎管:

笔石动物最早分泌形成的一个长锥形或长柱形的住室。

基胎管:

尖端

亚胎管:

口端

线管:

由基胎管的尖端长出的丝状体,有的硬化成为中轴(正笔石目分类的依据之一)

(2)胞管:

单个笔石虫分泌的管状外骨骼。

树形笔石目:

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茎系)。

正笔石:

只有正胞管,茎系成为共通管

5.正笔石胞管类型:

形态多样

(1)均分笔石式:

直管状

(2)单笔石式:

胞管外弯,呈钩状

(3)卷笔石式:

胞管向外弯曲,呈球状

(4)半耙笔石式:

胞管向外扩展,大部孤立,呈三角形

(5)耙笔石式:

呈耙形

(6)纤笔石式:

胞管腹缘呈波状曲折

(7)栅笔石式:

胞管强烈内折,具方形口穴

(8)叉笔石式:

胞管口部向内转曲;

(9)瘤笔石式,形成背褶,口部内转,腹褶弱

(10)中国笔石式:

形成背褶及柱状腹褶

6.笔石枝:

由胞管组成的枝状骨骼。

生长方式:

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

笔石枝分为:

(1)下垂式:

两枝平行,腹相对;

(2)下斜式:

两枝0-900,腹相对;

(3)下曲式:

两枝0-900→1800,腹相对;

(4)平伸式:

两枝1800;

(5)上曲式:

两枝0-900→1800,背相对;

(6)上斜式:

两枝0-900,背相对;

(7)上攀式(攀合):

两枝平行(或相贴),背相对;

7.笔石体:

由胎管+笔石枝构成

(1)单列式:

一列胞管;

(2)双列式:

二列胞管;

(3)四列式:

四列胞管。

8.笔石簇:

许多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以中轴相连

9.古生态及地史分布

古生态:

固着(树形笔石)或漂浮(正笔石)。

可以生活在滨海—半深海。

往往保存在页岩中,即黑色笔石页岩,反映了缺氧的还原环境:

页岩相、黑色笔石页岩相。

地史分布:

€2—C1(O-S盛)

——————————————————————————————————————————————

第1节脊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1)身体背部具一条富弹性而不分节的脊索支持身体,低等的种类,脊索终生保留;多数高等种类只在胚胎期保留脊索,成长时即由分节的脊柱(脊椎)所取代;

(2)具背神经管,位于身体消化道的背侧,脊索(或脊柱)就在它的下方;

(3)具咽鳃裂,位于消化道前端的两侧,为对称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与外界相通,司呼吸作用,水生的脊索动物终生保留鳃裂,而陆生的脊索动物仅见于胚胎期或幼体阶段(如蝌蚪)

2.分类

3.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1)脊椎动物身体有头、躯干和尾的分化故又称有头类。

(2)多数种类脊索只见于个体发育的早期,以后为脊柱所代替。

(3)脊椎动物身体的躯干部具附肢(偶鳍或四肢),少数种类附肢退化或消失。

(4)除无颌纲外,均具上、下颌。

(5)具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身体背侧,其前端发育为脑,循环系统位于身体腹侧;具内骨骼。

4.鱼类的演化与四足动物的起源

→软骨鱼(海生)

盾皮鱼→硬骨鱼(陆生)→肺鱼类

(D)→总鳍鱼类

(骨鳞鱼)→四足动物

(D3)泥盆纪——鱼类的时代。

5.四足动物的演化

————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最早:

始祖鸟)

(D3)(C1)(T)(J3)

(C-P繁盛)(Mz繁盛)(Kz繁盛)

两栖类的时代爬行类的时代哺乳动物的时代

两栖纲

(1)始现于晚泥盆世,繁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延续至现代。

(2)迷齿亚纲最早代表是发现于格陵兰晚泥盆世淡水沉积中的鱼石螈(Ichthyostega),是鱼类向两栖类演化的过渡类型。

爬行纲

(1)出现于晚石炭世早期,二叠纪逐渐增多,全盛于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白垩纪末,多数种类绝灭。

现有4个目。

(2)比两栖类进化之处是出现羊膜卵,可在陆地上进行繁殖。

(3)根据颞颥孔类型可分为四个亚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