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5070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docx

内蒙古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第二季度

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本报告为各盟市(包括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2011年第二季度本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数据。

包括劳动力市场交流大厅前台求职、招聘登记数据,大中型招聘洽谈会数据,专项招聘活动数据,均为有效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从劳动力供求关系、产业结构、行业需求、经济类型需求、职业分组、供需人数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分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预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趋势,为劳动力求职、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提供供需情况预报。

一、供求总体情况

2011年第二季度,全区进入劳动力市场登记的招聘用人单位,提供各类工作岗位数量92839个;进入劳动力市场登记求职的劳动者为100260人,求人倍率为0.93。

(见表1)

表1供求总体情况

需求人数

求职人数

求人倍率

与上季度相比变化

与去年同期

相比变化

本季有效数

92839

100260

0.93

-0.03

相同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即:

每个人所拥有的岗位数)。

业划分的劳动力需求状况

2011年第二季度,全区第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人数为92839人,其中:

第一产业需求人数为1455人,所占比重为1.57%,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0.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需求人数为33930人,所占比重为36.55%,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3.7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需求人数为57454人,所占比重为61.89%,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3.6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从产业结构需求角度看,第二、三产业仍然是劳动力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的98.44%,并在一定时期内将是劳动者就业的主要途径。

通过第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重可以看出,第二、三产业在吸纳就业中占主导,特别是第三产业尤为明显。

(见表2)

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产业

需求人数

(人)

需求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第一产业

1455

1.57

-0.07

-0.42

第二产业

33930

36.55

+3.71

+2.53

第三产业

57454

61.89

-3.63

-2.10

合计

92839

100.00

/

/

三、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状况

2011年第二季度,全区重点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分布分别是:

制造业14369人,占15.48%;建筑业11284人,占12.15%;批发零售业16463人,占17.73%;住宿和餐饮18633人,占20.0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905人,占9.59%。

以上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数为69654人,占总需求的75.03%,由此可见,上述行业是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集中且较多的行业。

尤其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将对扩大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见表3)

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行业

需求人数

(人)

需求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1455

1.57

-0.07

-6.95

采矿业

4062

4.38

+0.50

-2.19

制造业

14369

15.48

+0.69

+4.2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215

4.54

-2.64

+1.43

建筑业

11284

12.15

+5.16

+4.1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94

1.39

-1.70

-0.8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86

1.60

-1.78

-0.29

批发和零售业

16463

17.73

-2.75

+2.41

住宿和餐饮业

18633

20.07

+3.29

+2.80

金融业

1810

1.95

-0.71

-1.76

房地产业

3601

3.88

+0.14

-0.73

租赁和商务服务

1956

2.11

-0.25

-0.4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00

0.22

-0.24

-0.2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07

0.65

+0.12

+0.2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905

9.59

+2.97

-2.34

教育

637

0.69

-1.22

-0.0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329

0.35

-0.73

+0.2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65

1.58

-0.34

+0.21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68

0.07

-0.42

+0.07

国际组织

0

0

0

0

合计

92839

100.00

/

/

四、用人单位需求状况

按用人单位看,9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21%,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79%。

从企业经济类型对劳动力的需求看,内资企业在需求中占主导,占企业总需求的87.44%;在内资企业的需求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三类的需求人数为65933人,需求比重为72.47%。

因此,我们要将内资企业作为就业服务的重点,积极为他们提供企业所需的各类劳动者,以促进企业的较快发展,为促进就业服务。

与上季度相比,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7.35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同,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0.56个百分点。

(见表4)

表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单位性质

需求人数(人)

需求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企业

90981

98.00

+7.35

-0.99

其中:

内资企业

79552

87.44

+7.62

-3.77

国有企业

4029

4.43

+2.62

+1.40

集体企业

1912

2.10

+1.04

+0.20

股份合作企业

3859

4.24

-1.28

-1.26

联营企业

422

0.46

-0.16

-0.92

有限责任公司

29769

32.72

-5.51

-5.18

股份有限公司

13622

14.97

+5.01

+4.47

私营企业

22542

24.78

+7.37

-2.56

其他企业

3397

3.73

-1.41

+0.07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4

0.05

0

-0.76

外商投资企业

322

0.35

-0.56

-0.28

个体经营

11063

12.16

-7.06

+4.82

事业

186

0.20

-0.31

-0.12

机关

8

0.01

+0.01

+0.01

其他

1664

1.79

-7.06

+1.10

合计

92839

100.00

/

/

五、职业分组的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用人单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4.90%和27.77%,二者合计约占全部用人需求的62.67%。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2.05%和11.58%。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比上季度下降了0.5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3个百分点;生产运输操作工的需求比重比上季度上升了0.5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12个百分点。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除了单位负责人和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两个职业外,其他职业所占比重相对平均分布,单位负责人和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6.05%。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无要求的求职者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为14.71%,比上季度上升了10.8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上升了10.58个百分点。

(见表5)

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职业类别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人数

(人)

求职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人倍率

(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单位负责人

2726

2.94

-0.91

-2.10

4496

4.48

+0.37

-1.80

0.55

-0.31

+0.17

专业技术人员

11189

12.05

-1.78

-2.99

11972

11.94

-2.04

-0.89

0.81

+0.10

-0.23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10751

11.58

-0.73

+1.78

15377

15.34

-1.74

-3.77

0.63

-0.04

+0.17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32399

34.90

-0.58

-2.83

17761

17.71

-6.86

-7.69

1.41

+0.10

+0.11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1139

1.23

-0.01

-0.62

1576

1.57

+0.42

-0.12

0.65

-0.34

-0.32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25777

27.77

+0.58

+2.12

18101

18.05

-4.41

-5.15

1.16

+0.05

+0.18

其他

8858

9.54

+3.45

+4.65

16232

16.19

+3.40

+8.83

0.50

+0.05

-0.10

无要求

/

/

/

/

14745

14.71

+10.85

+10.58

/

/

/

合计

92839

100

/

/

100260

100

/

/

/

/

/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无要求的求职人数×需求比重)

六、需求大于求职、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分析

当前,我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市场上对劳动力需求数量较大的工作岗位,求职的人数很少,使用人单位出现招工难的局面;而市场上需求数量较少的热门职业求职者人数较多,还有许多人继续盲目地涌入,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

从2011年第二季度各地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前十个岗位依次为:

餐厅服务员、营业员、保安、生产操作工、推销展销人员、保险业务员、体力工人、客房服务员、清洁工、家政服务员。

因此,求职者目前可以考虑在以上职业领域内就业。

与此同时,各地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明显富余的前十个岗位依次为:

财会人员、机动车驾驶员、计算机技术人员、收银员、管理人员、保管人员、文员、厨师、更夫、电焊工。

因此求职者在选择就业时应尽量避开以上热门职业,可选择其他职业就业。

表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

职业

代码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

(人)

缺口数

(人)

求人倍率

(倍)

餐厅服务员

4030500

5588

2583

3005

2.16

营业员

4010101

4085

1995

2090

2.05

保安

3020200

3139

1412

1727

2.22

生产操作工

6290000

1654

249

1405

6.64

推销展销人员

4010200

2430

1118

1312

2.17

保险业务员

2070200

1345

569

776

2.36

体力工人

6270300

1710

942

768

1.82

客房服务员

4040100

2546

1867

679

1.36

清洁工

4071300

1066

403

663

2.65

家政服务员

4071202

604

237

367

2.55

表7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

职业

代码

需求人数

(人)

求职人数

(人)

缺口数

(人)

求人倍率

(倍)

财务人员

2060300

1070

3555

2485

0.30

机动车驾驶员

6240100

943

2894

1951

0.33

计算机技术人员

2021300

651

1847

1196

0.35

收银员

4010100

503

1219

716

0.41

管理人员

1050100

724

1314

590

0.55

保管人员

4020100

271

788

517

0.34

文员

3030200

240

662

422

0.36

厨师

4030100

110

363

253

0.30

更夫

3020200

170

396

226

0.43

电焊工

6040200

90

295

205

0.31

七、求职人员分类状况

从求职人员类别构成看,2011年第二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的劳动力100260人中,新成长失业青年25051人,占总数的24.99%;(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11805人,占新成长失业青年的47.12%);就业转失业人员15890人,占求职人员总数的15.85%;其他失业人员14587人,占14.55%。

三项合计为55528人,占求职人员总数的55.39%。

另外,农村和外埠劳动力求职人数为31083人,占求职人员总数的31%,外埠人员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较均有大幅度增加,与上季度比上升了6.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上升了8.8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新成长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农村和外埠劳动力是今后就业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第二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劳动力的比重为47.12%,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16.81和4.87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就业措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缓解,但必须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援助,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见表8)

表8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

(人)

求职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新成长失业青年

25051

24.99

-6.70

-3.22

其中:

应届高校毕业生

11805

47.12

-16.81

-4.87

就业转失业人员

15890

15.85

+1.82

+0.77

其他失业人员

14587

14.55

-2.76

-2.94

在业人员

3449

3.44

-1.78

-2.44

下岗职工

7453

7.43

+3.46

-2.34

退休人员

1259

1.26

+2.59

+0.47

在学人员

1488

1.48

-0.50

-1.41

本市农村人员

13838

13.80

+0.04

+3.25

外埠人员

17245

17.20

+6.50

+8.80

合计

100260

100.00

/

/

八、招聘、应聘条件状况分析

1、性别分组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看,72.02%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42.74%,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29.28%。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女性的求职人数多于男性,所占比重分别为51.43%和48.57%。

从供求状况看,男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1.07,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0.79。

(见表9)

表9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性别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人倍率

(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男性

39675

42.72

+4.48

+6.14

48696

48.57

-9.28

-10.52

1.07

+0.09

+0.15

女性

27183

29.28

+3.81

+3.91

51564

51.43

9.28

+10.52

0.79

-0.14

-0.14

无要求

25981

27.98

-8.29

-10.05

/

/

/

/

/

/

/

合计

92839

100.00

/

/

100260

100.00

/

/

/

/

/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无要求的需求人数×求职比重)/求职人数

2、年龄分组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0.16%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

16-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57.40%,其中,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19.99%,要求劳动者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占37.41%。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16-34岁劳动力求职人数较多,占求职总数的62.65%,其中,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21.07%,在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41.58%。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较,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比上季度下降了10.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91个百分点。

从供求状况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分别为1.06、1.02、0.87和0.51。

(见表10)

表10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年龄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人

倍率

(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16-24

18555

19.99

-2.53

-5.07

21123

21.07

-10.03

-5.91

1.06

+0.19

+0.09

25-34

34734

37.41

+3.31

+2.51

41687

41.58

+4.11

+0.36

1.02

-0.03

+0.12

35-44

17121

18.44

-1.11

-1.48

24994

24.93

+5.86

+3.92

0.87

-0.29

-0.12

45岁以上

4009

4.32

-1.16

-3.53

12456

12.42

+0.05

+1.63

0.51

-0.09

-0.28

无要求

18420

19.84

+1.49

+7.57

/

/

/

/

/

/

/

合计

92839

100.00

/

/

100260

100.00

/

/

/

/

/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无要求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所占比重)/求职人数

3、文化分组

从表文化分组可以看出,2011年第二季度在求职者中,初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者人数较多,所占比重87.82%,其中高中(包括职高、技校、中专的求职人数)文化的所占比重为34.70%;初中及以下的所占比重为20.49%;大专文化的所占比重为32.63%。

从文化程度看,硕士以上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2.34,说明硕士以上学历的求职者好就业;职高和技校的求职者占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中的比重较大,为60.20%。

同时,用人单位需求来看,职高和技校文化程度的比重相对较高。

除此外,大专、大学文化程度市场的需求人数都明显小于求职人数。

与此同时,市场对文化程度无要求的普通劳动力的需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较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下降了9.86和15.86个百分点。

(见表11)

表11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文化程度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求人倍率

(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

初中以下

14191

15.29

-3.32

-1.29

20545

20.49

-0.76

-1.27

0.87

-0.24

-0.16

高中

29617

31.90

+3.61

+5.56

34793

34.70

+3.67

+1.10

1.03

-0.12

-0.02

其中:

职高、技校、中专

14495

48.94

+5.75

-4.25

20946

60.20

+23.96

+7.53

0.83

-0.54

-0.23

大专

24842

26.76

+8.80

+10.78

32716

32.63

+0.11

+0.44

0.93

+0.13

+0.14

大学

6652

7.17

+0.82

+0.83

12198

12.17

-2.95

-0.21

0.72

+0.04

-0.07

硕士以上

17

0.02

-0.05

-0.01

8

0.01

-0.06

-0.05

2.34

+1.12

+1.63

无要求

17520

18.87

-9.86

-15.86

/

/

/

/

/

/

/

合计

92839

100.00

/

/

100260

100.00

/

/

/

/

/

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无要求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所占比重)/求职人数

4、技术等级、职称分组

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42.29%,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职业资格五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和中级技能(职业资格四级)职务,其所占比重合计为32.65%。

从求职看,没有技能的普通劳动力数量较多,求职人数为54250人,占求职人员总数的54.11%。

求职者中有技术等级的集中在初级技能(职业资格五级)和初级专业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