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582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docx

专题四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教师版

专题四:

测量平均速度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分)

1.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解析】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则速度为

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则速度为:

某学生骑车速度:

v3=20km/h=5.56m/s。

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则速度为:

由此可见,百米世界纪录的速度最大,A符合题意;故选A。

【考查角度】速度计算与比较。

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

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

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C.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解析】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得快;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即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平均速度等于一段路程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兔子睡觉的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因此选项A、B、C中的说法都不对。

【答案】D。

【考查角度】速度比较。

3.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  )。

A.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解析】自行车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1m+2m=3m,用时2s,因此前2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m/s。

自行车在3s内通过的路程1m+2m+3m=6m,用时3s,因此前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m/s。

自行车在后2s内通过的路程2m+3m=5m,用时2s,因此后2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m/s。

【答案】C。

【考查角度】速度计算与比较。

4.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

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

解析:

(1)前50m的平均速度为

(2)后50m的平均速度为

(3)百米全程用时:

t=6s+7s=13s;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正确答案是C。

【考查角度】速度计算与比较。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解析】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错误。

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故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考查角度】速度计算与比较。

6.小明和同学有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

(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点燃5min(即t1);

(3);

(4)用公式

=

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为

=接下来他们进行讨论;

(5)根据蚊香燃烧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

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t2=;

(6)根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烧多少盘蚊香?

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n=。

请帮助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一个数据表格,并填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解析】利用

,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新蚊香的长度,以及点燃一段时间后剩余长度,即可算出平均速度.然后又可根据t=

算出剩余蚊香燃烧的时间。

解答:

(1)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新蚊香长度为l;

(3)再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剩余蚊香长度为l1;

(4)

=

(5)能、t2=

t1;

(6)能、n=

或n=

实验表格:

项目

蚊香

总长度

l(cm)

燃烧

时间

t1(min)

剩余

长度

l1(cm)

燃烧

速度

(cm/min)

剩余燃

烧时间

t2(min)

每晚用

蚊香时

间t(min)

每晚用

蚊香数

n(盘)

数值

提出问题:

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学校操场的斜坡上,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

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

制定计划:

粉笔、秒表、卷尺l把、皮球1个。

收集证据。

【考查角度】平均速度实验。

7.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

vAB=;vBC=;vAC=。

【解析】计算速度一定要注意判断路程和对应的时间,即先确定各段路程对于的时间,然后根据

求出平均速度。

解:

AB段的路程sAB=36.5cm-6.5cm=30cm;

小球从A到B的时间tAB=10h30min5s-10h29min55s=10s;

则小球从A到B的平均速度

BC段的路程sBC=66.5cm-36.5cm=30cm;

小球从B到C的时间tBC=10h30min20s-10h30min5s=15s;

则小球从B到C的平均速度

AC段的路程sAC=66.5cm-6.5cm=60cm;

小球从A到C得时间tAC=10h30min20s-10h29min55s=25s;

则小球从A到C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3cm/s;2cm/s;2.4cm/s.

【考查角度】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8.小明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

在每隔20m处安排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5.5s、7.9s、10.7s、12.5s。

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1)小明跑100m的平均速度是m/s;

(2)小明在第个20m的速度最快。

【解析】

(1)知道小明跑100m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他的平均速度;

(2)由速度公式知道,在跑相同的路程内,用的时间越少,在这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越大,据此判断。

解:

(1)小明跑100m用的时间为12.5s,

(2)由题知,5个20m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2.9s,t2=5.5s-2.9s=2.6s,t3=7.9s-5.5s=2.4s,t4=10.7s-7.9s=2.8s,t5=12.5s-10.7s=1.8s;

路程相同为20m,第五个20m用的时间为1.8s最少,

所以第五个20m的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

8、五。

【考查角度】平均速度的计算。

9.小刚是班上有名的短跑运动员。

有一天,大家为小刚跑步的速度是否比小玲骑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事争论起来,大家吵着要在操场上进行比赛。

正在这时,小玲说,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

(1)小玲所指的速度是什么速度?

(2)请你设计一个比赛方案,来证明小玲判断的对错。

(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能进行吗?

(4)以下两表是体育老师为小刚、小玲测试的成绩表,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1:

小刚跑步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2.8

5.1

8.6

11.5

18.8

30.3

45.2

58.5

82.5

122.5

表2:

小玲骑自行车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5.0

7.5

10.0

15.0

26.0

34.2

42.0

50.0

62.0

82.0

①在400m全程中,小刚和小玲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路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比小玲的平均速度大。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④我们把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的路程称为一个阶段。

问:

从起点开始,在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解析】

(1)平均速度是对应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的,而瞬时速度时对应一个位置或一个时刻的.

(2)原文中小玲是这样说的“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故我们可以让小玲和小刚同时同地出发,观察较短的时间和较长的时间,谁在前面即可;故让小玲和小刚同时同地出发,观察他们在5s中的时间和5min的时间内谁在前面即可。

(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可以据他们运动的路程所需的时间的比值即速度进行比较。

(4)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42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④据表中数据不难看出,从起点开始200m~240m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故答案为:

(1)平均速度;

(2)让小玲和小刚同时同地出发,观察他们在5s中的时间和5min的时间内谁在前面即可;(3)可以,可以据他们运动的路程所需的时间的比值即速度进行比较;(4)①3.27 m/s; 4.88 m/s;②160 m;③42;④200m~240m;

【考查角度】速度、平均速度的区别。

10.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

设某工人师傅在钻孔内装好炸药后,用一条长96cm的引火线引燃炸药。

如果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火人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用三种方法计算)?

他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

【解析】首先求出燃烧完0.96m长的引火线需要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在这个时间内此人跑的路程,再与安全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也可以比较工人跑到安全区的时间与引火线燃烧的时间。

解答:

方法一:

根据v=

可得,引火线燃烧的时间:

t1=

=

=120s,

人在这段时间内跑的路程:

s2=v2t=5m/s×120s=600m>500m,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

方法二:

根据v=

可得,引火线燃烧的时间:

t1=

=

=120s,

人跑到安全距离外的时间:

t2=

=

=100s<120s,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

答:

他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

【考查角度】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11.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解析】知道斜面长和钢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知道水平面长和钢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钢球在水平面上的平均速度;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钢球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解:

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

钢球在水平面上的平均速度:

钢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s=s1+s2=20m+25m=45m,所用时间,t=t1+t2=5s+10s=15s,钢球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

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4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2.5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3m/s。

【考查角度】平均速度计算。

12.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     运动(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小球从D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解析】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从D到F,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DF间的距离为8cm;小球运动的时间t=0.4s;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是:

变速直线、0.2。

13.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5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

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答案】分析:

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

分别求出秃鹰与野兔到达树洞的时间。

如果秃鹰需要的时间比野兔运动的时间长,则野兔能安全进洞,如果秃鹰的运动时间比野兔的运动时间短,则野兔不能安全进洞。

解答:

已知:

s1=110m+50m=160m,s2=50m,v1=45m/s,v2=18m/s

求:

t1、t2

解:

对于秃鹰:

s1=s+s2=110m+50m=160m,

所以v=

,所以t1=

=

=3.6s,

对于兔子:

因为v=

,所以t2=

=

=2.8s,

因为t1>t2,在秃鹰到达树洞时,野兔已经进洞。

答:

野兔能安全进洞。

【考查角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