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418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史纲要 考试题库.docx

近代史纲要考试题库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答案: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而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③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某些发展,但很微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⑤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极端贫困化。

⑥封建主义统治者顽固地推行以儒家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帝国主义则宣扬与推行殖民主义思想文化,麻痹中国人民的斗志。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构成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主要矛盾,规定了:

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主要任务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动力应该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第二,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在于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现象。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5.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6.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评价:

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8.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9.从革命与现代化两条主线出发,概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并试总结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革命线索: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革命高潮”——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四场战争——国民革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7分)

现代化线索: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的尝试之门;戊戌变法及晚清新政——两次政治上的现代化尝试;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体制,从形式上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模式转变;国民党在城市的仿效德国保守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共产党领导下部分苏区的仿效苏俄的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

(7分)

革命实行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现代世界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以工业化为中心,以中华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现代化,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最高要求,也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致力于改革与革命的目的所在。

探求解决中国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两大时代主题,应当包括革命和现代化两种基本手段。

(6)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使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差生了巨大的影响。

1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1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13.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15.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16.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17.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

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1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9.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0.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简述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1928年12月制定《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这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2分)

1929年4月制定《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2分)

1931年2月中央2号通告,明确规定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自由买卖,别人不得侵犯。

这就确立了废除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私有制的目标和任务。

(3分)

2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2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一、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二、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三、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一、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

三、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二、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

三、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对今天有何指导作用?

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其主要教训是什么?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