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363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docx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

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的通知》和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区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从2016年起,**区以全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民生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2016年正式启动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区按照国家创建标准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中医药服务进社区的工作力度,不断丰富中医药服务社区的内涵,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2016年底**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荣获“广东省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一、基本情况

  **区中医药网络建设情况:

辖区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134家,其中:

中医综合医院1家(区中医院)、中医专科医院1家(平乐骨伤科医院);设置中医科的医疗机构88家(其中医院14家、门诊部34家、社康中心40家);中医诊所30家、中医坐堂诊所10家、中医馆4家。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协同配合,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部门间形成攻坚合力。

为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区坚持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合力攻坚。

专门成立**区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区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上级部门指导支持,推动创建工作如期完成。

创建工作得到国家、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确保创建目标按期完成。

创建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基层服务管理处吴凯处长亲临我区指导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体质辨识工作;市卫人委领导班子多次到我区给予针对性指导,对前期工作给予了肯定,帮助我区解决社区中医药信息平台和中医体质辨识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全面规划,“六个纳入”,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通过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将建立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纳入各个政策层面,全面规划,全面推动。

一是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二是创建工作纳入2016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惠民、利民、便民、安民的民心工程来抓。

三是创建工作纳入《**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了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地位,为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规划要求。

四是创建工作纳入《**区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坚持中医药“防病、治病、康复”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五是创建工作纳入《**区社区卫生服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建立健全社区卫生中医特色服务体系,打造社区中医药特色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质量。

六是将创建工作纳入卫生计生系统班子综合责任制考核项目,力争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走向全市前列。

  (三)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创建工作启动后,我们加强指导,确定目标,建立制度,落实责任,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展开。

  1、启动创建倒排工期制度。

2016年4月20日起,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实行了每周例会制度,由各社康中心举办医院汇报上一周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布置下一周工作任务,并对工作完成情况讲评,将好的做法、想法,予以推广。

为强化各项创建工作,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制定了创建倒排工期表,按照工期表4月份重点实施“迎检资料建档”,给全区各创建单位分发一套档案盒,以此调动各社康中心创建热情;5月份重点推进创建单位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环境提升工程”,以此全面提高创建氛围;6月份重点推进创建单位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及特色服务,以此来推动我区中医药特色服务体系的建设。

  2、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

首先,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制定《**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单位领导和骨干工作培训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内容、要求,讲评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创建工作重点、难点、困难,提出解决办法;其次,区创建办、医院创建办、各社康中心创建办按照创建评估细则进行了工作任务分解,明确科室、个人工作任务、指标、数据,建立了区—医院—中心三级督查机制。

第三,建立奖罚制度。

根据工作目标的要求,严格考核,奖勤罚懒,不断强化工作质量意识,有序推动工作进程。

  (四)政府主导,改革创新,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1、构建普惠医疗卫生体系。

为了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府〔2016〕130号)文件精神,2016年我区率先完成了社康中心网络建设任务,实现社区、人口、服务三个全覆盖。

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过程中,我区不断完善社康中心的配套政策。

  目前,我区所有社康中心100%开通医疗保险记账服务,收费按照广东省医疗机构第四档标准,所有社康中心均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使用率已达100%,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持**市综合医疗保险卡的居民在社康中心看病就医全单七折优惠,社康中心中药饮片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品种范围、纳入社保记账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康中心就诊时应用中医药诊疗方法的自付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医疗诊疗方法。

10月份全区社康中心中医药服务门诊比例%(58007/121417),中医平均处方元,中医药服务自付比例%,其他医疗服务自付比例%。

  2、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我区制定的《**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规定业务用房面积在400平方米的社康中心开设中医科,设立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200种以上,中成药品种50种以上。

2016年,我区结合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社康中心建设项目装修改造工程,提升社康中心就医环境、中医馆或中医诊区特色装修、中医文化建设。

结合创建工作,各医院正在引进中医药技术人才,购置中医药专科设备,开展中医药医疗服务,蕴含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正在深入社区、家庭,城市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表示满意。

  3、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管理考核。

按照《**市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绩效考评方案(2016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中体现中医药服务内容,将服务完成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考核内容,考核分数占总业务分的10%。

  (五)强化培训,引进专家,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区非常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建立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机制。

  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我们重点加强在职人员培训:

一是组织在职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中医技能培训班,使中西医人员都能够掌握各科基本理论和中、西两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二是依托**区中医院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社区残疾人康复学习班,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是与市中医院、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签订中医药对口帮扶协议,由市中医院、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定期派中医专家到社康中心开展技术帮扶,免费接受社区中医药技术人员来院深造。

四是组织参观学习,共有2批次40多人次到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学习取经。

  在中医药人才引进方面,每年招录的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时,我们均安排相应指标用于专门招录中医、中西医专业的人员。

2016-2016年我区招录及引进的中医类别专业人员15名。

  (六)注重特色,满足需求,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中医药专业技术保障

  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社区中医药特色服务,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1、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融入社区“六位一体”服务功能。

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创建工作中,我区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服务功能,重点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们制定了《**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指定区中医院建立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承担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任务,并以《**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为蓝本,选择天灸、小儿捏脊疗法、刮痧和熏洗疗法、耳压疗法、艾灸疗法等6种社康中心容易掌握的技术进行培训、推广,全年基地举办的培训班6期共261人次。

经调查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达90%以上,群众对社区中医药服务内容满意率达85%以上。

  2、发挥中医治未病传统优势,中医药服务始终贯穿于公共卫生服务之中。

制定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计划,依托区中医院健康体检科、各社康中心,逐步拓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初步建立起中医预防保健平台,开设中医“治未病”诊室;制定并实施中医药保健方案,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制定9种中医健康指导方案,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适时更新;制定计划生育、孕产期、优生优育的中医药保健方案;制定老年人、妇女、儿童及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指导居民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活动;制定高血压、2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制定流感、肝炎、麻疹等社区常见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预案,对传染病病人进行追访的同时给予中医药防治指导。

在健康教育大厅每周轮流播放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开展公众中医药健康咨询义诊活动125场,参加义诊居民3250人次;开展孕产妇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的中医药保健管理;开展中医药自我预防保健知识宣传,派出专家做客社区健康讲堂,引导群众树立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科学理念。

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开设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各社康中心定期深入社区进行中医药专题讲座,宣讲中医药防病基本知识,让居民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92场次;制作142栏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印制了《老年人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慢病保健》、《脑卒中保健》、《骨关节保健》、《亚健康保健》、《养生保健》等八大类85种共300万张中医健康处方及《春》、《夏》、《秋》、《冬》、《养生保健》、《传统中医适宜技术简介》等折页9种共45万份宣传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派发给居民。

  3、突出特色,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已达到100%。

全区社康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均达到%,社区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一批特色中医药服务示范社康中心不断涌现,一批专家型人才正在成长,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初出成果。

根据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全面普及了“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并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区级特色专科的评选等活动。

2016年,我区新围社康中心喻峰医生获得**市优秀中医称号,并作为我市知名中医传承人负责帮带社康中心中医继承人。

全区各社康中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中医特色服务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中医药卫生服务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实现中医药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民生工程共同规划发展,成功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网格化服务圈,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外延在社区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老百姓享受到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特色与成效

  

(一)**中医药传统优势明显一是**是**最早建成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中医药需求量逐年上升,并在全区卫生服务中占有较大比例。

二是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平乐骨伤科医院、市中医院一门诊为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广泛开展、中医药专科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是今年8月31日,**区人民医院通过卫生部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评审。

四是2016年,我区碧波、怡景、新围等社康中心获得首批**市示范中医药社康中心称号。

  

(二)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区内所有综合医院、社康中心、中医专科门诊、诊所及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形成了以区中医院为龙头、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康中心为网底,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及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为补充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梯队初具规模依托市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区中医院作为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中医药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2016年以来,社康中心医务人员参加中医药专业培训班次30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50人次。

全辖区社康中心执业医师总数248人,其中中医类医师总数95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为全辖区医务人员总数的%(487/3932),社康中心中医类执业医生占全区社康中心执业医生总数的%(95/248),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中医师45人,40家参与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的社康中心配备有1名以上中医师或至少有1名接受过系统中医药培训的临床医师。

  (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与科研水平成绩斐然通过以加强专科专病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促进全区中医药综合服务工作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区中医院现有“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特色专科”3个、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二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科室2个、“**市中医特色专科”5个、“**区中医特色专科”1个;区人民医院现有“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特色专科”1个、“**市中医特色专科”1个;**平乐骨伤科医院现有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1个、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二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科室2个、“**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优势重点学科(群)”1个。

区中医院立足自身中医特色优势,提升医院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全院中医药业务收入占全院业务收入的52%以上,特别是“名中医馆”及“名中医工作室”已形成中医品牌专科,推进了中医服务,拓展了业务,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在辖区内不但有很好的信誉,而且辐射周边地区及港澳地区。

  2016年以来,我区中医课题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区属单位共有35项中医药科研课题在各级部门立项,并已结题验收,其中省中医药局立项课题14项,市级立项课题7项,区级立项课题14项。

  (五)中医药特色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一是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治未病”体格检查。

2016年起,区政府指定区中医院承担“为60岁以上无工作单位承担健康体检的户籍老年人实施免费体检”的任务,该项目融入了“治未病”及中医体质辨识体检元素,让广大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治未病”的作用。

两年来,参加“治未病”健康检查的居民共7062人次,参加体检的居民均得到一份中医体质辨识体检报告,体检发现的慢性病人全部纳入社康中心专案管理。

二是为残疾人免费提供中医康复训练。

2016年以来,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区残疾人联合会在区中医院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先后举办6期残疾人康复夏令营,共为43名残疾人提供129人次的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康复疗法相结合的康复训练,病人治疗效果明显。

三是利用中医药拓展妇幼保健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2016年,区妇幼保健院根据妇女产后身体、心理状况特别开展了盆底康复治疗、中医康复理疗、产后康复按摩等中医特色项目。

从产后康复科室设立以来,每月均有150-200人次患者到该院治疗。

另外小儿捏脊疗法也在全区各医院儿童保健科室广泛应用,深受家长的欢迎。

  (六)社区中医药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为配合我区创建工作,2016年6月,市医学信息中心研究、开发了中医药服务信息模块,我区作为全市社区中医药信息化试点区,为社区中医药信息化提出需求和系统完善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社区中医药信息系统基本满足社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诊疗业务信息登记的需要,居民健康档案中医药知识运用和记录基本实现电子化、规范化管理。

  (七)中医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及各社康中心开展中医文化建设、养生保健和人文知识等系列专题讲座,还聘请市外中医药名家来**开课,参加讲座居民累计达到1000多人次。

各个社康中心在健康教育大厅、走廊、中医诊区配置古色古香中医名家、名言牌匾;开设中医药宣传栏;部分社康中心专门设置中医馆、中医诊区,配置中医药特色专柜及添置一批中医药专项设备,充分彰显中医文化内涵。

  (八)民营资本投资我区中医事业持续升温在我区投资中医机构政策相对其他类别医疗机构许可条件较优越,民营中医机构在我区发展迅速。

目前全区有中医馆4家,中医“坐堂医”诊所10家,中医门诊部39家,中医诊所30家。

按照市卫人委的规划部署,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是我市率先设置的只提供纯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我区大力鼓励民营资本举办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实施行政许可无障碍通道,只要达到中医馆或者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设置标准,即可随时申请设置。

在此类机构中推广名店、名医、名药‘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并将中医馆和中医“坐堂医”诊所纳入中医药医疗服务网络,进一步充实我区中医药事业力量,缓解辖区居民看中医难的问题。

  (九)社区中医药工作成效突出。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社康中心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社区中医药医疗质量进一步提升,重点人群工作内涵更加丰富充实,取得“一多三少”明显效果。

一多是:

中医药服务量比创建前增长十个百分点;三少是:

百人抗菌药减少十八个百分点,百人静脉输液减少十四个百分点,人次均医疗费用减少十个百分点。

群众确实感受到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和创建中医药示范区带来的实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