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42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docx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调研考试题8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给力”一词,可以理解为对他人有帮助、有作用,给人面子。

在现实生活中,“给力”一词的走红,全因一个“给”字。

有给,才会有力。

“给”人自尊,自己也会赢得自尊。

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自尊不需要尊重他人B.尊重他人,可以放下自尊

C.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D.自尊即尊重他人

2.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必须

①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②关注他人的人格尊严

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他人等角度来善待他人④不做有损他人尊严的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自尊者豁达。

下列同学的行为中,不能体现出豁达品质的是

A.小芳面对朋友在考场上作弊的行为,视而不见

B.班长小雨面对同学们的批评和监督,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C.小明对老师的批评,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晓辉对同学善意的玩笑和无意的冲撞,总能一笑了之

4.有人问居里夫人:

“您认为成功的窍门是什么?

”居里夫人肯定地说:

“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有了自信心,做任何事都会成功B.掌握成功的窍门比付出努力更重要

C.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别人无法复制D.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5.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运动员李娜克服伤病等不利因素,以高度的自信技压强手,勇夺女单大满贯冠军,创造了中国网坛乃至亚洲网坛的最好记录。

这说明

A.对任何人来说,挫折都是成功的垫脚石

B.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

C.只要有信心,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D.只有经历挫折的人才能成功

6.有些学生,视读书为“苦差事”,似乎老师、家长硬要他学,即表现为“要我学”;有些学生学习自觉,充满干劲,即表现为“我要学”。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有没有高尚的追求B.有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C.有没有浓厚的兴趣D.有没有正确的目标

7.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孝女当家,8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母亲的重任,12年风雨无阻。

下列对其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①孝敬父母,感天动地②自立自强,生活的强者

③在作秀,引起社会的关注④无能的表现,只有挣大钱才是真正的自立自强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③④

8.孟佩杰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

A.自己的事情全部自己做B.告别依赖,从学习生活的小事做起,锻炼自立能力

C.遇到困难不向任何人求助D.小时候不需要自立,长大后才需要自立

9.七年级某班同学小强认为自立离不开父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玉:

自立不是拒绝父母的帮助,必要的帮助有助于自立

B.小东:

都上学了,还要父母的帮助、指导,这是依赖的表现

C.小亮:

自立就是自己独立地承担一切,不需要父母的帮助

D.小马:

自立是我们自己的事,和父母无关

10.晋代何曾是晋武帝的老师,地位显赫,家产丰裕。

但是他的子孙不思进取,过着奢侈的生活,不过三四十年的光景,家道中落,成了盗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B.依赖使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C.依赖使人变得懒惰D.依赖使人造成人格缺陷甚至犯罪

11.画出“三毛”形象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少年时代当学徒、做小工、摆地摊,始终勤学苦练画画,终于成为大画家。

他的人生经历体现了

①在成绩面前不满足的精神②乐观的态度③积极进取的精神④自立自强的精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人们常说“少年当自强”。

那么下列不属于自强精神表现的是

A.在困难面前不低头B.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C.志存高远,执著追求D.勇敢善良,爱好和平

13.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

A.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说明现代化建设的艰辛

C.说明个人成长道路的艰辛D.说明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14.“人生如同调味瓶,苦辣酸甜伴你行,万事难尽遂人愿,何不高歌去探求。

”这首诗告诉我们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②做中学生不易,做一个好学生更难

③不要苛求生活,应该积极地创造生活④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5.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体会:

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就会兴致勃勃,废寝忘食;当所做的事情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时,我们就会做得非常出色,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表明

①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

②我们应只做发挥自己特长的事情

③我们应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社会需要选择发展方向

④不符合自己特长和不感兴趣的事情没有必要去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6.下面同学的言行能体现从容面对挫折的有

A.“考这么差,我还有什么脸见人?

B.“为什么这么简单我都不会,真笨。

C.“这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我会继续努力。

D.“哈哈,他们不如我,这次冠军非我莫属!

17.灾难可以摧毁肢体,但永远摧不毁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成功与长相是没有关系的,与健全的四肢也是没有关系的。

“中国保尔”张海迪、“无臂蛙王”何军权、盲人歌手杨光、无臂琴师刘伟……他们的成功让我们明白

①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往成功的阶梯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③挫折与人生相伴,让我们选择坚强④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8.下列成语中均反映意志坚强的是

A.锲而不舍,聚沙成塔B.水滴石穿,一曝十寒

C.坚持不懈,见异思迁D.虎头蛇尾,功亏一篑

19.亚里士多德说:

“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

”这告诉我们

A.只要国家制定法律,社会就能井然有序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C.良好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D.法律是通过制裁公民的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的

20.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B.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C.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有了一般违法行为若不加以改正就可能滑向犯罪深渊

21.下列说法中,与“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2.2011年5月11日,犯罪嫌疑人石某因涉嫌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被公安机关依法抓获,这说明

A.一般违法可能导致犯罪B.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C.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D.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23.当你在放学回家路上,遇到两个人高马大的不良青年向你索要“保护费”时.你最恰当的做法是()

A.先给,再报警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C.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D.坚决不给.与之硬拼

24.最近,公安部、教育部对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了再次动员部署,体现了对青少年的特别关爱和保护。

这种保护属于()

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C.自我保护       D.社会保护

25.某明星酒后驾车后,被依法处以500元罚款,暂扣3个月的驾驶证,这体现了法律()

①依靠公民自觉遵守②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对明星具有特殊的约束力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A”,错误填涂“B”。

26.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喜欢和接受他的一切。

27.要培养自立能力,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所以我们中学生应该不上课而去参加社会实践。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启示我们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障。

29.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30.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强的人。

(4分)

(2)请你谈谈怎样做一个自强的人。

(6分)

四、分析说明题(共2小题,32题14分,33题16分,共30分,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32.2012年4月13日晚,某县突发一起特大命案,一家三口在自家住房内被杀,犯罪嫌疑人肖某2000年2月19日出生,现为该县城某中学初一寄宿学生。

9年前,父母离异,寄居姑姑家,缺乏家庭温暖。

进入初中后,认识了九年级一个表现差的同学,并认他为“大哥”来保护自己。

受“大哥”的影响,肖某经常旷课、抽烟、喝酒、上网吧,还经常随“大哥”夜不归宿,在外做小偷小摸的活动。

有了“大哥”的保护肖某非常神气,班上有谁与他吵架,他就让“大哥”去教训谁。

后来对姑姑管教甚严产生抵触情绪。

4月13日下午,其放假后回到姑姑家,因姑姑不在家,晚餐无着落,肖某顿生怨恨,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未等离开,又将接着回家的姑姑杀害,草率清理现场后逃离。

此案尚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1)根据肖某的经历,写出一句名言警句或谚语或成语。

(2分)

(2)指出肖某的哪些行为是违反纪律,哪些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

(3分)

(3)请分析肖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3分)

(4)从肖某的事例中,你能吸取什么教训?

(6分)

33.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

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到最低,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是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

人大代表为此提议要尽快制定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起更坚实的防线。

(1)结合生活,谈谈可能造成青少年意外伤亡的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

(4分,至少两种)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完善相关法律,为青少年构筑起坚实防线的理由。

(8分)

(3)青少年要健康成长,自身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4分)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卷

七年级思想品德

一、选择题答题区:

(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判断题答题区:

(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简答题(共1小题,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31.

(1)

 

(2)

 

四、分析说明题(共2小题,32题14分,33题16分,共30分,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32.

(1)

 

(2)

 

(3)

 

(4)

 

33.

(1)

 

(2)

 

(3)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思想品德(参考答案)

1、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A”,错误填涂“B”。

26

27

28

29

30

B

B

A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