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4095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docx

多篇汇编《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

“最大公因数”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说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为后面学习分数的约分打好基础。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大胆探究。

  1、通过找8和12的因数,引出公因数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先写出8和12的因数,再观察发现8和12有公有的因数,自然引出了公因数的概念。

然后通过集合圈的形式,直观呈现什么是公因数,什么又是最大公因数。

促进学生建立”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通过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掌握了公因数的概念之后,教师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交流反馈时,考虑到中下水平的学生,教师只汇报了书本中的三种基本方法,并没有提到短除法。

  二、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本节课,教师从认识公因数——理解最大公因数——探究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相应的练习巩固这几个环节入手,每个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对于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需要解决和认识。

  1.复习寻找因数的方法。

  2.联系实际体会学习寻找公因数的必要性。

  3.探索寻找2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结合集合方法直观显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理解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以及应用。

  6.结合短除法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这个在人教版中作为了解,在本课中,我向孩子们了解介绍,但未做要求)

  在课上,我以为长16dm宽12dm的客厅铺上正方形方砖,刚好铺满,能选用集中方砖,这在无形中蕴含这寻找16和12的因数,这样能够孩子们体会寻找公因数的必要性,引起探究欲望。

  孩子们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去表示公因数的方式,在最后介绍集合方式,在交集中更直观现实公因数,这样更直观的显示,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学习短除法也为后面教学约分做好先知铺垫,也为孩子们介绍一种寻找最大公因数的简便方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商是三位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要在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切实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联系旧知,激发兴趣

  本节课我有意识的在一开始设计了抢答环节,让学生判断大屏幕上几道题目的商的位数,进而发现不同,激发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从效果上看,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比较感兴趣,并能初步感受与旧知的联系与不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放手学生,设置大问题

  本节课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好。

在摆小棒理解算理环节,我领的比较多,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比如:

“先分什么?

再分什么?

每份是多少”等,虽然学生最后也弄明白了该如何分小棒,但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在于老师的建议下,在重建设计中,我会注意放手,设置大问题。

比如:

“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上的小棒,想一想应该怎样分呢?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思考中考虑摆小棒的全过程,而不是想一开始那样,思路被割裂开了。

之后再全班交流,教师也可适当引领点拨,但这和我之前的设计感觉就不一样了,后者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这方面,我今后还应提高意识,不断实践。

  3、设计新颖的练习题,增多练习内容。

  计算教学,单纯的让学生计算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

我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练习题,比如:

计算之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想一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

”或让学生“火眼金睛”辨别对错,或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环节,将思路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或在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再来一组比赛等,结合学生不同的计算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形式,使单调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将以本次讲课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本次活动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4

  教学例3时先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教师选择正方形纸片铺长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因数,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用同两张正方形纸片分别铺一个不同的长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发现“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他们沿着长方形的边铺正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长方形边长和正方形边长关系的愿望。

分析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联系铺的过程与结果,从长方形的长、宽除以正方形的边长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

第二个层次根据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还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边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的个数是有限的。

再用“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概括地描述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征。

显然,前一层次形象思维的成分较大,思考难度较小,对后一层次的抽象认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反思:

突出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我用“既是……又是……”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公有”的意思。

例3先联系用边长1、2、3、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的现象,从长方形的长、宽分别除以正方形边长都没有余数,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一方面概括了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既是……又是……”的意思。

然后进一步概括“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形成公因数的概念。

  由于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容易想到用集合图直观形象地显示公因数的含义。

第27页把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分别写到两个集合圈里,这两个集合圈有一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里写的数既是8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是8和12的公因数。

先观察这个集合图,再填写第28页的集合图,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公因数的含义。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括的一切对象。

  运用数学概念,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例4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出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有的先分别写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有的在8的因数里找12的因数,这样操作比较方便,但容易遗漏。

我有意引导学生选择第一种。

练习五的第3题就是这种方法的应用。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自制课件,协助教学。

  限于操作的局部性,我认真制作了实用的课件,让直观、清晰的页面直接辅助我教学,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提问、释疑、解惑,练习的热情很高。

  本课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整节课学生表现情况和课后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知识掌握较好,学习积极并具有热情,就实效性讲很令人满意。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5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

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习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

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

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

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

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

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

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平方厘米和3平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

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6

  一、我认为,这节课的闪光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用多种方法找每个数的因数,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通过复习、发现、总结,什么是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在研究的过程中交流、总结自己的发现。

  3、通过填写集合图,使学生了解集合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关系。

  4、通过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并总结出:

(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5、在进一步的练习中,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学习,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这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

  2、教学思想“由一般到抽象”的过程体现的不够明了。

  3、对于教材的拓展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意识,重视评价的功能。

  2、在备课时,要清楚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使教学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加强对教材的拓展,切实做到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内容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是进一步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包括两种特殊情况。

这节课上的非常顺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的第一环节,是复习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复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而是让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说出了许多组数,找出了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对它们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择其四组板书在黑板上:

4和5,5和6,5和7,7和9。

让学生观察,这四组数有什么特点。

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发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我发现两个数中只要有一个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虽说是出乎意料,但更使课堂充满了生机。

我让学生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这个观点不对,比如2和4,2是质数,但它俩的最大公因数不是1。

”又有学生提出3和6,5和10等。

我接着又让学生观察,这几组数又有什么特点。

通过通论观察,完成了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任务,发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另一种特殊情况,即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学生发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几种情况,当两个数都是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当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两个数可以是质数,也可以是合数,还可以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等等。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8

  一、,找一个数的因数

  要成对找,这在教学因数时就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例题3时,应先组织学生大胆猜测:

“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再让学生实践验证。

  猜测、验证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必要途径。

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我紧扣用边长()厘米的正方形铺长方形,能铺()层,每层铺()个。

并与其中有两种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长方形的情况作比较,组织学生交流:

“怎样的正方形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由于前面铺垫充分,学生很顺利地得出了结论。

例题3的教学,“哪种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任何两个数的公因数个数都是有限的吗?

”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就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例4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索8和12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

  交流中,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出现问题时,应让他们自我修正,自我完善。

并对四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法更便捷”。

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也要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谈对最大公因数的感悟。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9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

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

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

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

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

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

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

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

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0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教学时,改变教材中从单调的计算引出概念的做法,而是创设情景,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积极思维,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起到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始终处于活化状态。

  2、合理利用教材。

  “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准确地掌握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表述其意义的“从某一位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等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

这节课的内容也较多,我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灵活处理教材,先以王鹏喜欢跑步引入计算400÷75让学生计算发现商中重复出现一个相同的数字,再以王鹏喜欢游泳引出计算25÷22让学生计算发现商中有两个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发现商的特点,引出“循环小数”。

这样可以将难点分散,各个击破。

  3、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

在新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试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我在教学中过多地注意预设,使教学放不开手脚,环节安排趋于饱和,这样压缩了学生思维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是环节预设应在于精、在于厚实。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1

  教材共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方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方法一:

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最大公因数;方法二:

先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看哪些因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最后从中找出最大的;方法三:

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我还给学生补充了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这么多方法,教师应该向学生重点推荐哪种呢?

教材中补充拓展的分解质因数方法学生是否都应掌握呢?

短除法是否都应掌握呢?

方法一与方法二相比,由于第一种方法便于观察比较,十分直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暗暗地就选择了它。

方法二与方法三相比,在数据偏大且因数较多时,如果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不仅正确率高,而且速度也会大幅提高。

但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对一些学生来说又有相当的难度,至于为什么要把两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相乘,一些学生还不太明白。

  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介绍,还有必要让学生们掌握这种方法技能。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我感觉比较简单,学生好接受,好理解。

但是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一直要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时为止。

如果用此法,学生必须首先认识“互质数”,并能正确判断。

虽然有关“互质数”的内容教材83页“你知道吗”中有所涉及,相应知识的考查在练习十五第6题中也有所体现。

至于学生选用哪种策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并不强求。

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多数学生更喜欢方法一,但是我们要提醒学生养成先观察数据特点,然后再动笔的习惯。

如两个数正好成倍数关系或互质数关系时,许多学生仍旧按部就班地采用一般策略来解决,全班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根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规律快速找到最大公因数。

在这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

在巩固练习过程中,也应加强训练,每次动笔练习之前补充一个环节——观察与思考。

使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策略方法外,还能灵活快捷地求出一些特例来。

  这节课本来想把教材练习十五的习题讲解完,但是时间不够用了,只好下节课再讲。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2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

本册一单元,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因此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没有困难。

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在练习1、2中引出了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方法并会运用。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

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五.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