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4039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docx

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

[模拟]主管药师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模拟7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pH值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电位滴定法

B.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C.用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D.需进行温度补偿

E.配制缓冲液与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放冷的冷蒸馏水

参考答案:

A

pH值测定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测定pH值之前应首先用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中国药典》规定配制标准缓冲液和供试品溶液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蒸馏水,其pH值应为5.5~7.0。

pH值测定时还需进行温度补偿。

第2题:

热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

A.TGA

B.DTA

C.0DS

D.DSC

E.TGA、DSC

参考答案:

C

热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题: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配制标准缓冲液和供试品溶液的水应是新沸过的热蒸馏水

B.配制标准缓冲液和供试品溶液的水pH值应为5.0—7.0

C.测定pH前要对仪器校正,校正时选择二种pH值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

D.测定pH前要对仪器校正,校正时选择二种pH值相差2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

E.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时,应注意酸误差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中国药典》规定配制标准缓冲液和供试品溶液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蒸馏水,其pH值应为5.5~7.0。

《中国药典》规定,测定pH前要对仪器校正,校正时应选择二种pH值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使供试品溶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

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影响,因为当pH>9时,普通玻璃电极对Na+也有影响,使测得的pH值高于真实值。

第4题:

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原料药的鉴别

A.紫外光谱法

B.红外光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参考答案:

B

红外光谱法是一种专属性很强、应用较广(固体、液体、气体样品)的鉴别方法。

主要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原料药,特别适合于用其他方法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如磺胺类、甾体激素类和半合成抗生素类药品。

第5题:

色谱鉴别法不包括以下哪项

A.薄层色谱鉴别法

B.纸色谱鉴别法

C.气相色谱鉴别法

D.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E.固相色谱鉴别法

参考答案:

E

色谱鉴别法包括薄层色谱鉴别法、纸色谱鉴别法、气相色谱鉴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第6题:

薄层色谱法的高低浓度对比法可用于检查地西泮中的哪种有关物质

A.2一氨基一5一氯一二苯甲酮

B.3一氨基一5一氯一二苯甲酮

C.N一去甲基苯甲二氮革

D.N一甲基苯甲二氮卓

E.化学结构清楚的物质

参考答案:

C

地西泮在合成过程中因其副反应,可能引入N一去甲基苯甲二氮革及化学结构不清的有关物质,可采用薄层色谱法的高低浓度对比法进行检查。

第7题:

下列对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滴定曲线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但pH的变化方向相反

B.滴定突跃范围较小,pH值在6.24~4.30区域之间

C.化学计量点的pH为5.27,在酸性区域内

D.只能选择在碱性区域内能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百里酚酞

E.突跃范围大小取决于弱碱Kb和浓度C,因此,只有当弱碱的C.Kb≥10-8时,才能用强酸准确滴定

参考答案:

D

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特点:

滴定曲线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但PH的变化方向相反;滴定突跃范围较小,pH值在6.24~4.30区域之间;化学计量点的pH为5.27,在酸性区域内;只能选择在酸性区域内能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甲基红等;突跃范围大小取决于弱碱Kb和浓度C,因此,只有当弱碱的C.Kb≥10-8时,才能用强酸准确滴定。

第8题:

非水碱量法不用于下列哪种药物的测定

A.有机弱碱

B.有机弱酸

C.有机酸的碱金属盐

D.有机碱的硫酸盐

E.有机碱的有机酸盐

参考答案:

B

非水碱量法主要用来测定有机弱碱及其氢卤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有机碱的有机酸盐及有机酸的碱金属盐等药物。

这些药物碱性都比较弱,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直接滴定,若使用冰醋酸作溶剂,则可显著增强其相对碱度,从而可被滴定。

第9题:

碘滴定液在配制时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A.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B.减少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C.去除碘中微量碘酸盐杂质

D.去除碘中的碘化钾

E.防止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C

碘滴定液在配制时加入盐酸的作用是去除碘中微量碘酸盐杂质,同时可防止碘在碱性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第10题:

铈量法通常使用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红

C.甲基橙

D.溴甲酚绿

E.邻二氮菲

参考答案:

E

铈量法通常采用邻二氮菲作指示剂。

第11题:

下列对亚硝酸钠滴定法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溴化钾,可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减慢

B.将滴定管尖端插人液面下,可避免亚硝酸的逸失

C.《中国药典》采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

D.加入盐酸可加快反应的速度

E.重氮化反应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参考答案:

A

加入溴化钾,可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

第12题:

分子排阻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

A.被分离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不同

B.被分离组分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能力不同

C.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

D.被分离组分自身密度的不同

E.凝胶色谱柱的分子筛机制

参考答案:

E

分子排阻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凝胶色谱柱的分子筛机制。

分子排阻色谱法是根据待测组分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一种液相色谱基数。

第13题:

若同一批号的药品A有225件,药品检验时取样件数为

A.8.5

B.15

C.16

D.17

E.18

参考答案:

C

 

第14题:

对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叙述错误的是

A.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B.取样的基本原则是均匀、合理

C.药物在不影响疗效及人体健康的原则下,可以允许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微量杂质的存在

D.检验报告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真实,不得涂改

E.在检验报告中,不必根据检验结果作出明确结论

参考答案:

E

药品检验及其结果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必须真实,不得涂改,全部项目检验完毕后,还应写出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作出明确的结论。

第15题: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释放度测定法中,用于肠溶制剂的是

A.第一法

B.第二法

C.第三法

D.第四法

E.第五法

参考答案:

B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释放度测定法中,第二法用于肠溶制剂释放度测定。

第16题: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恒重”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在多少以下

A.0.1mg

B.0.2mg

C.0.3mg

D.0.4mg

E.0.5mg

参考答案:

C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恒重”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在0.3mg以下的重量。

第17题:

干燥失重主要是检查药物中

A.遇硫酸呈色的有机杂质

B.水分及其他挥发性物质

C.表面水

D.结晶水

E.微量不溶性杂质

参考答案:

B

干燥失重检查法主要检查药物中的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物质如残留的有机溶剂等。

第18题:

干燥失重测定,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减压干燥法

B.常压干燥法

C.热重分析法

D.常压室温干燥法

E.加压干燥法

参考答案:

E

干燥失重测定法有:

常压干燥法(常压恒温干燥法和常压室温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减压恒温干燥法和减压室温干燥法),热重分析法。

第19题:

若炽灼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应控制在

A.700~800℃

B.500~600℃

C.450~600℃

D.500~700℃

E.600~800℃

参考答案:

B

若炽灼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应控制在500—600℃,因超过此温度,可使重金属杂质挥发而造成检查结果偏低。

第20题:

崩解时限是指

A.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化性能

B.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的主药释放速度

C.固体制剂在溶液中溶解的速度

D.固体制剂在缓冲溶液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E.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参考答案:

E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崩解溶散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称为崩解时限。

第21题: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可以不进行检查的项目为

A.崩解时限

B.释放度

C.均匀度

D.生物利用度

E.溶出的速度或程度

参考答案:

A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可以不检查崩解时限。

第22题: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制剂通则”片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口服普通片应进行两项常规检查

A.重量差异和溶出度

B.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

C.含量均匀度和崩解时限

D.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

E.溶出度和崩解时限

参考答案:

B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制剂通则”片剂项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口服普通片应进行两项常规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

第23题:

已检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要求检查

A.重量差异

B.活螨

C.崩解时限

D.溶出度

E.均匀度

参考答案:

C

已检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要求检查崩解时限。

第24题:

片剂的规格量,即

A.每片重量

B.平均重量

C.生产厂家的处方量

D.每片实际含量

E.每片中主药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

C

片剂的规格量,即生产厂家的处方量。

第25题:

药物制剂含量一般要求计算

A.百分含量

B.单剂含量

C.平均单剂含量

D.平均单剂含量与表示量的差值

E.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百分率

参考答案:

E

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结果要求计算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由5个选项和2~3个题干组成,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若干道题干共用一组选项,且每个题干对应一个正确选项,选项可以重复选择或不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溶出度检查

B.澄明度检查

C.粒度检查

D.微生物限度检查

E.抗氧剂的干扰

第26题:

胶囊剂使用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27题:

注射剂使用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28题:

颗粒剂使用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29题:

软膏剂使用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在各种剂型常规检查中,根据剂型特点,胶囊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注射剂进行澄明度检查,颗粒剂进行粒度检查,软膏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硫色素反应

B.麦芽酚反应

C.Kober反应

D.差向异构化反应

E.铜盐反应

第30题:

巴比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31题:

雌激素与硫酸一乙醇共热可发生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32题:

链霉素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33题:

四环素在pH2.0~6.0时可发生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巴比妥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铜盐作用,产生类似双缩脲的颜色反应。

雌激素与硫酸一乙醇试液加热呈色,用水或稀硫酸稀释,加热后测定吸收度的方法,称Kober反应。

链霉素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链霉糖,经分子重排生成麦芽酚,在微酸性溶液中可与铁离子行程紫红色络合物,称麦芽酚反应。

四环素在pH2.0—6.0时;A环上手性碳原子构型改变,发生差向异构化,行成差向四环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正丁醇层显强烈蓝色荧光

B.橙红色

C.红棕色

D.蓝绿色

E.颜色消失

第34题:

维生素C与二氯靛粉试液作用的最终现象是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35题:

维生素E与硝酸的反应的最终现象是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维生素K1在碱性条件下的分解反应最终现象是红棕色。

维生素B1在氢氧化钠试液中与铁氰化钾作用的最终现象是正丁醇层显强烈蓝色荧光。

维生素C与二氯靛酚钠试液作用的最终现象是颜色消失。

维生素E与硝酸的反应的最终现象是橙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