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38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 金属材料与矿物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金属材料与矿物单元测试

金属材料与矿物

1.(2018·东城质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可能对生成物产生影响。

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不受上述因素影响的是(  )

A.铜与硝酸反应    B.钠与氧气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解析:

选C A项,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不同;B项,钠与氧气在常温条件下的反应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C项,氢气与氯气无论是加热还是点燃条件下的产物都是HCl,不受反应物用量、条件、反应物浓度的影响;D项,氯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产物不同。

2.(2018·宝鸡质检)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M、N均为单质,则M可能是(  )

M+N

Q

Q溶液

M+N

A.NaB.Al

C.FeD.Cu

解析:

选D Na、Al、Fe均为活泼金属,电解相关溶液不能制取其单质;电解铜盐溶液可以生成铜单质,题给转化是:

Cu+Cl2

CuCl2

CuCl2溶液

Cu+Cl2。

3.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金属

冶炼原理

A

Fe

Fe2O3+3CO

2Fe+3CO2

B

Hg

2HgO

2Hg+O2↑

C

Mg

2MgO(熔融)

2Mg+O2↑

D

Na

2NaCl(熔融)

2Na+Cl2↑

解析:

选C A项,铁可以通过还原剂还原铁的氧化物进行冶炼,正确;B项,Hg是不活泼金属,通过热分解冶炼,正确;C项,镁是活泼金属,电解熔融的MgCl2冶炼Mg,错误;D项,Na是活泼金属,电解熔融NaCl冶炼Na,正确。

4.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Cu(NO3)2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

Cu(NO3)2

B.Cu

Cu(NO3)2

C.Cu

CuO

Cu(NO3)2

D.Cu

CuCl2

Cu(NO3)2

解析:

选C A项,Cu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NO2是有毒气体,污染环境,错误;B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NO是有毒气体,污染环境,错误;C项,发生反应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过程中没有有毒气体生成,不污染环境,正确;D项,硝酸银成本较高,不经济,错误。

5.(2018·南阳一中月考)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

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甲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点和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

B.图甲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g水

C.图乙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A

D.图甲中,a到b的过程中有0.01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解析:

选D 0.98gCu(OH)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若全部生成CuO,则质量为0.01mol×80g·mol-1=0.80g,所以a点对应的物质是CuO;若全部生成Cu2O,则质量为0.005mol×144g·mol-1=0.72g,所以b点对应的物质是Cu2O,A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Cu(OH)2

CuO+H2O、4CuO

2Cu2O+O2↑可知,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0.01mol×18g·mol-1=0.18g,B项错误;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的质量关系(以CuO的质量为10g计算)为:

CuO ~ Cu

80    64

10g   8g

观察图乙可知,B曲线符合上述质量关系,表示的是CuO,C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4CuO

2Cu2O+O2↑可知,a到b的过程中有0.01mol电子发生了转移,D项正确。

6.有NaCl、FeCl2、FeCl3、CuCl2、AlCl3、NH4Cl六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开来,该试剂是(  )

A.稀H2SO4B.NaOH溶液

C.氨水D.稀HNO3

解析:

选B A项,加入硫酸溶液,六种溶液都无现象,所以不能鉴别;B项,加入NaOH溶液,NaCl无现象,FeCl2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Cl3生成红褐色沉淀,CuCl2生成蓝色沉淀,AlCl3生成白色沉淀,NaOH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消失,NH4Cl生成刺激性气体,六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C项,加入氨水,NaCl和NH4Cl无现象,所以不能鉴别;D项,加入稀HNO3,NaCl、AlCl3、NH4Cl均为无色溶液,无法区分。

7.(2018·湖北七校联考)下列关于Fe、Cu、Mg、Al四种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单质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B.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C.将Mg棒和Al棒作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插入NaOH溶液中,Mg棒上发生氧化反应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铜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铜

解析:

选B A项,Cu单质不与盐酸反应。

C项,一般情况下,在原电池中,金属性强的作负极,但也要根据电解质溶液的实际情况考虑,Mg的金属性大于Al的,但是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而Mg不与NaOH溶液反应,Al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Al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项,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8.“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

Al65Cu23Fe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

下列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确定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

B.Al65Cu23Fe12的硬度小于金属铁

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

D.1molAl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265mol电子

解析:

选C A项,拟晶Al65Cu23Fe12是由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由于金属无负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视作零价;B项,拟晶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项,Al65Cu23Fe12与海水可以构成原电池,会加速金属的腐蚀,因此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D项,溶于过量硝酸时,Al与Fe均变为+3价,Cu变为+2价,故1molAl65Cu23Fe12失电子为65mol×3+23mol×2+12mol×3=277mol。

9.(2018·泉州模拟)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2O,Cu2O与H+发生:

Cu2O+2H+===Cu+Cu2++H2O。

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了Cu2O

B.溶液中最终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

C.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D.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没有分解

解析:

选C Cu、Cu2O、CuO均能与稀硝酸反应,故不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10.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

D.Y可能是葡萄糖

解析:

选C CuSO4易溶于水,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得到其高温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可析出CuSO4·5H2O晶体,A正确;途径②中发生的反应为2Cu+2H2SO4+O2

2CuSO4+2H2O,而途径①中产生NO气体,途径③中产生SO2气体,显然途径②不产生污染性气体,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正确;由题图可知,CuSO4在1100℃时分解得到Cu2O,该过程Cu元素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1价,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不能继续升高,只能是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有O2产生,化学方程式为2CuSO4

Cu2O+SO2↑+SO3↑+O2↑,故X是SO2、SO3、O2三种气体的混合物,C错误;CuSO4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再与Y在加热条件下转化为Cu2O,则Y具有还原性,可以是乙醛、葡萄糖等含有醛基的有机物,D正确。

11.部分氧化的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3+、Fe2+、H+

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

D.V=896

解析:

选B 硫酸足量,只有金属Cu不与H2SO4反应,所以滤渣3.2g为金属铜,物质的量为0.05mol,即合金样品中总共含有铜元素0.05mol,滤液A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所得滤渣灼烧得到的固体3.2g为Fe2O3。

生成的滤渣3.2g是铜,金属铜可以和Fe3+反应,所以滤液A中一定不含Fe3+,则滤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为Fe2+、H+,A错误;Fe的物质的量为

×2=0.04mol,其质量为0.04mol×56g·mol-1=2.24g,B正确;根据B项分析可知铁元素质量为2.24g,而合金样品质量为5.76g,所以CuO的质量不超过5.76g-2.24g=3.52g,C错误;最后滤液A中溶质为过量H2SO4和FeSO4,而铁元素物质的量为0.04mol,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含H+0.08mol,其中部分H+生成氢气,另外的H+和合金中的O2-结合成水,由于合金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全转化为H2O需消耗H+0.04mol,所以硫酸中生成H2的H+的物质的量为0.08mol-0.04mol=0.04mol,即生成0.02molH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mL,D错误。

12.(2018·海南五校一模)CuCl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一种催化剂,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小。

实验室可用氯化铜溶液、铜粉、浓盐酸反应制备,其反应原理和流程为

CuCl2+Cu+2HCl2HCuCl2(无色)

2CuCl↓(白色)+2HCl

已知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

CuCl+H2OCuOH+HCl

(1)“反应”步骤中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乙醇洗涤产品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步骤中往往使用过量的浓盐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被氧化为Cu2(OH)3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时用到3mL0.5mol·L-1CuCl2溶液,最终得到产品0.21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解析:

(1)从平衡移动角度考虑,增大Cl-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2)氯化亚铜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使用乙醇洗涤可减少产品损失。

乙醇的沸点低,易挥发,“烘干”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不但可以缩短时间,还可以节约能源。

(3)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盐酸能抑制氯化亚铜的水解。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中需要水,生成物中含有HCl。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