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774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宏 课题.docx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何宏课题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

何宏

课题组成员:

刘琤、黄哲、陈志斌、张曙、陈淑红

一、引言

1.课题研究问题和背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约占30%,而在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

为此,教育部和各高校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保障。

然而,就在全社会关注贫困生“物质困难”的同时,一种新的“危机现象”悄然而生,他们又面临着“心理健康”危机。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本人以及项目参与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经调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共有897人,其中申请助学贷款的84人,占9%;申请缓交学费的72人,占8%;申请勤工俭学的20人,占2%。

从我系了解到的贫困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经济紧张、学业困难、心理负担成为压在贫困生身上的三座大山。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卑一直是压在他们肩上的重担;

●部分学生对贫困生没有正确理性的认识;

●部分贫困生自身过于敏感,不能正常融入生活;

●部分贫困生学习比较吃力,综合能力较差;

●部分贫困生就业困难,压力大。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在学生工作中更好的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工作,有的放矢,进一步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的了解,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就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从调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着手,总结心理问题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误区。

再制定详细可行的教育策略,并实施于本系的贫困大学生。

可为我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一个详细的调查材料,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为有效的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

研究、探索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相应的对策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本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

本课题完成下面研究和工作:

1对贫困大学生产生目前这种心理健康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包括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误区等。

2针对上述心理健康状况,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括开设心理讲座、定期进行心理测验、开展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训练等。

3以我系的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与分析的对象,将理论与策略应用

于实践中,并验证其成效。

4在现实工作中探索贫困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完善贫困大

学生的扶贫工作。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时间2006年4月至2006年9月,进行两次调研,分析和研究贫困大学生产生目前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

包括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误区等。

①调查我系现有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2006级新生进行调研;

②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

③总结每类心理问题的特点;

④分析每类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误区;

第二阶段:

时间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状况,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包括开设心理讲座、定期进行心理测验、开展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训练等。

①研究对策,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详细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②邀请权威心理专家开设心理讲座;

③分阶段对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验;

④每周定时开展心理咨询;

⑤针对不同的类型开展各种心理训练;

第三阶段:

时间2007年至项目结束,是实施和验证阶段,以我系的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与分析的对象,将理论与策略应用于实践中,并验证其成效。

①总结上阶段的研究理论和教育策略,并应用于我系贫困大学生;

②详细纪录实施策略之前和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做出此次

研究的结论;

③在现实工作中探索贫困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完善贫困大

学生的扶贫工作。

大力将研究结论和教育策略推广到各系部和各高校,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继续加强“奖、勤、贷、助、补”等方式帮助高校贫困生摆脱“物质贫困”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中采用以下方法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参考书籍。

2.借助于学校网络和学校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测试的机会,从各

系得到贫困生库,结合测试数据,得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库。

3.采用“调查→总结→研究→实践→改革”的方式,制定出一套

化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4.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在计算机系进行试点,每一个月在新

生班级进行各种形式的理健康教育,如看电影、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的各种心理咨询辅导。

5.在具体工作中,采用“定点跟踪”方法,对我系个别贫困心理

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

6.采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

究,在贫困生心理测试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贫困生心理健康数据挖掘系统,但由于数据量较小,不能真实反映数据之间的关联,但仅仅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研究探索。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本课题在课题各成员的努力和协作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分析如下:

1.测试及结果分析

利用SCL-90测试方法,全面对我院2006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进行测试,建立了我院贫困生库和我院贫困生心理测试数据库。

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

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学院2006级新生3010人,收到有效问卷2852份,问卷有效率为95%。

其中男生1731人,女生1021人。

贫困生库由学院学生处提供,贫困生确定方法为:

交不起学费学生、贷款学生和吃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

经过整理后,统计得到心理有问题学生217人,占7.6%.其中有贫困生40人(35名男生和5名女生),占心理有问题学生的20.3%。

(2)调查结果及分析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SCL-90症状因子均分见表1.

表1贫困生和非贫困生SCL-90症状因子均分表

因子

贫困生(40人)

非贫困生(177人)

心理有问题学生(217人)

躯体化

1.65

1.62

1.63

强迫症状

2.51

2.46

2.47

人际关系敏感

2.49

2.17

2.46

忧郁

2.16

2.00

2.17

焦虑

2.00

2.09

2.00

敌对

2.10

1.94

2.09

恐怖

1.90

2.12

1.93

偏执

2.08

2.07

2.11

精神病性

2.19

1.94

2.09

 

心理有问题的贫困生中男生和女生SCL-90症状因子均分见表2.

表2贫困生中男生和女生SCL-90症状因子均分表

因子

贫困男生(35人)

贫困女生(5人)

贫困生(40人)

躯体化

1.71

1.22

1.65

强迫症状

2.54

2.26

2.51

人际关系敏感

2.54

2.16

2.49

忧郁

2.20

1.88

2.16

焦虑

2.03

1.78

2.00

敌对

2.13

1.90

2.10

恐怖

2.12

2.26

1.90

偏执

2.24

1.83

2.08

精神病性

2.19

1.84

2.19

 

从上述测试结果可知,贫困生在SCL-90测试中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4个因子高于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均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7个因子高于非贫困生,特别是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明显超出。

从40个贫困生测试数据来看,贫困男生的9个因子值都高于均值;除恐怖1个因子外,其它8个因子值贫困男生都要高于贫困女生。

可以看出,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较低。

所测试贫困生中主要症状为人际关系敏感和忧郁。

2.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成因

虽然物质生活的贫困能导致情绪的波动、学习的不适、人际关系紧张等症状的出现,但是导致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问题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

引发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问题的因素包括个体成长环境、家庭因素、教育环境、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因素。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因素

①学习压力

相对其他同学而言,贫困生的学习压力更大,原因有两个:

一是贫困生读书的钱来之不易,有的是靠社会、学校资助或者家庭借款才能勉强维持学业,因此他们渴望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得到的关心和爱护。

二是面对自主择业的强烈竞争,贫困生可以仰赖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优秀的学习成绩。

这两者都在贫困生的心理上产生强大的压力,当他们在学习上受挫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打击比其他同学更大。

②素质教育匮乏

农村中学文化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的培养,使得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发现城市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高,不仅知识面广,而且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也相对较强,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相比之下自己欠缺很多。

他们还发现城市的同学谈论的话题,他们插不上嘴,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

他们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封闭自己、不愿和别人接触,不愿与人交流,生活起居独来独往,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了围墙,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嘲弄、怜悯,充满了敌意,表现为敏感多疑、沉默寡言。

(2)环境因素

①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

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由于经济拮据难以满足孩子的一些必要的物质要求,从小缺少一般学生都能普遍接受的课外特长教育和培养,如音乐、体育、美术等,从而与学校诸多活动无缘。

当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时,他们大多显得信心不足,畏首畏尾,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嫉妒、孤僻、愤懑等心理问题。

有的贫困家庭的父母在生活压力下容易心态不平衡甚至产生病态心理,这都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会使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自卑、冷漠、多疑、人际交往羞怯等不利因素。

②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势利和虚伪。

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贫困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剧了他们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这种心理与他们贫困现实的矛盾冲突,导致他们心理困扰的加剧。

二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或被扭曲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如各种“资助”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教育滞后,使一些贫困生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等消极情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更加偏颇。

另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竞争激烈。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使一些贫困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而无所适从。

再加上贫困生大多家庭背景简单,面对人才市场当中择业竞争所存在的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没有太多可依赖的社会关系,加剧了他们生存与发展孤独无助的心理压力。

③学校环境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

贫困大学生要与教师、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学校不仅有班级这种正式群体,又存在同乡会等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能满足大学生交流感情、沟通信息、相互感染、寻友结伴等方面的要求。

但大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请客吃饭等不良校园风气,有的贫困生由于经济的窘迫而不能融人其中,不能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感,因而产生心理的失衡,甚至导致自怨自艾,离群索居。

助困和育人相脱节。

高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采取了奖学金、助学货款、勤工检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力求能够全方位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

但是,高校更多地热衷于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充分调动和发挥特困生个体主动性的教育,重视了经济助困而忽略了养成教育。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

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

然而,还有许多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者是设立了但不开展具体工作,形同虚设。

很多咨询机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生理、恋爱等方面的问题总是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

(3)人际交往圈狭小,交际能力差。

由于大学生们正处在成年早期(20-24岁),因此,正常的人际交往对他们的良好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贫困大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从小生活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少人性格比较内向、保守。

当他们只身一人来到大学校园,感受到与其他同学尤其是城市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他们难以适从,从而导致与同学们交往很少,经常独处,不愿也不敢在集体场合抛头露面,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圈很小,甚至拒交朋友。

另外,由于贫困大学生经济拮据,遭到其他大学生的嘲笑、奚落,甚至导致侮辱人格的事件。

可见,贫富差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严重的自闭心理。

(4)情绪障碍严重。

情绪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中不良情绪反映比较普遍,其中少数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消极或激烈的情绪状态下,已经形成不同的情绪障碍,出现了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才。

贫困大学生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父母亡故、残疾、下岗)比普通大学生多。

还有他们要经常面对学费难筹,生活窘迫,甚至学业不保的现实。

再加上面对大都市的繁华,周围学生的富足,贫困大学生不仅感到“穷”,还会因这种反差感到“困”。

因此,贫困大学生更容易被悲哀抑郁、紧张不安、愤怒厌恶等情绪障碍所困扰。

(5)自卑心理较为普遥。

随着高校缴费制度的实施,给那些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以及因为各种其他原因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筹措经费供子女上大学,许多家庭多方筹款,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同学之间物质生活的悬殊,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的心态。

据调查,有60%的贫困学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学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因此,自卑心理是目前贫困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特征分析

学生承载着社会、家庭和个人对未来很高的期望,自我的高定位使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却处于欠成熟阶段,因而其适应能力差,这种落差本身就易引发大学生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而贫困生由于要承受经济、学业以及择业等多方面压力,他们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更是难免。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之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来说,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尊与自卑并存。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认同和肯定。

相比一般大学生而言,贫困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对涉及自己的事情,总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反映,容易产生自我保护意识。

有关调查发现,很多贫困生在接受解困过程中,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他们认为人情债很难还。

作为贫困生,他们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不愿让同学怜悯和看不起自己。

由于经济拮据,贫困生在心理上难免存在不平衡和失落感。

在日常生活

中,他们往往以强烈的自尊来掩饰真实的自我,最怕被别人瞧不起,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批评,即使是对自尊心的一点儿伤害,也往往无法承受,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自卑的消极情感状态。

(2)焦虑与忧郁并存。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的情绪反应。

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不安、悲观和厌世的痛苦境地。

在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预期评选落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家中欠债或是父母身体多病,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报答,前途渺茫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由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忧虑的消极情绪体验之中,表现为极度的焦虑状态。

同时经济上、思想上的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在失望、自卑、冷漠中感到生活乏味而无所作为,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忧郁的情绪,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低落。

渐渐地他们在焦虑与忧郁的冲突中一天天走向消沉,实际存在的经济压力和由于他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而过分夸大的其他方面的困难,几乎压垮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有些人甚至走上极端,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丧失了信心,原来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忧郁和焦虑的矛盾心理状态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极度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暴自弃。

(3)独立与封闭并存。

贫困生相对同龄的学生来说,比较早熟,生活等各方面比较独立。

他们从幼年起就较少得到父母的呵护与照料,被迫要过早地面对来自家庭经济的压力,遇事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但这种独立性又时常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时甚至还会演化为性格的孤僻和心理的封闭。

由于贫困的原因和自尊的需要,他们常将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

为了不在众人之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他们不愿坦诚地与他人交往,把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对同学、老师的好意帮助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习惯于一个人扛着,而不是求助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的帮助,自己在内心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

这样长期处在冷漠而无知音的人际关系中,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内向、封闭、孤僻的性格。

(4)坚持与脆弱并存。

贫困学生一般都从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苦难磨炼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性格。

他们不以贫穷为耻,而以贫穷为动力,在学习和工作上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坚韧,呈现出一种不屈的性格特征。

然而,由于所处年龄阶段自我发展意识的特殊性和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使得他们的心理有时又显得很脆弱。

由于贫困,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学习上,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摆脱因生活贫困而引起的尴尬状态。

但如果他们有的功课拿不到高分,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导致他们行为、动机和认知方面出现严重的焦虑或抑郁症状。

4.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类型

(1)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工作中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把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①积极的心理特点

高校该类贫困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意识到贫困给自己带来的不幸和痛苦,能承认贫困,正视贫困,并充分利用贫困中的积极因素,努力克服贫困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眼前的困境。

他们能正确面对贫困,具有坚强、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把生活的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把贫穷和不幸作为磨砺意志的基石;他们刻苦学习、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他们在学习之余,积极勤工助学,利用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机会,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

他们认为自卑、痛苦、自暴自弃对改变自己的处境都是无用的,仅仅依赖学校、社会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实实在在地努力奋斗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方法。

②消极的心理特点

高校该类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自卑、焦虑和抑郁。

●自卑。

自卑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评价过低,怀疑自己,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

具有自卑情绪的贫困生整天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

在校园里,他们看到其他同学生活无虑,衣食无优,联想到自己总觉得低人一等,矮人一头。

于是声音变得小了,与别人交流少了,集体活动也不怎么参加了。

他们一般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同学们接触,更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

自卑问题在贫困学生中相当普遍。

●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加以预防和解决,而产生担心、紧张的情绪就是焦虑。

贫困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心理。

他们常常表现为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忧心忡忡。

由于他们焦虑不安,心理烦躁、烦闷、内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

这些现象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抑郁。

抑郁情绪就是感到压抑和忧愁的情绪,它是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

表现为情绪低落,做什么事情也不感兴趣,打不起精神,更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在校园里,他们情绪低落,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

例如,有的贫困生连学校为他们发放的贫困生营养餐券和冬装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消费和穿着,怕别人议论。

这部分贫困生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不幸,更不愿意公开求助于学校、社会、老师和同学。

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了围墙,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嘲弄、怜悯,充满了敌意。

(2)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类型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把高校贫困生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乐观向上型:

这是贫困生中的主流心态。

从调查统计中不难发现,多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思想上进。

他们能正视自己的困难,认为贫困没有什么可怕,贫困是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奋斗,贫困是可以克服的,而且只要自己学有所成,将来完全有可能改变家庭经济状况。

这些学生一般学业成绩、综合表现都比较令人满意,部分特别优秀的贫困生更是学生中的骨干。

②清高寡闷型:

这部分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往往心理比较敏感,自尊心比一般学生强。

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抱着“缺钱挨饿事小,丧失面子事大”的心态,不想轻易求助,更不愿欠别人的“人情账”或接受他们认为别人施舍性的帮助,为撑面子而独守清贫。

③依赖懒惰型:

一些特困生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没有克服贫困的行动,他们认定社会主义高校不会把“穷人的孩子”赶出校门,抱着上了大学就该有人管的心态,不愿吃苦,不愿在脏、累和不体面的岗位勤工俭学或者对工作敷衍了事,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而更多地指望学校减免学费,或从政府企业或社会好心人那里得到各种资助,“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甚至把“贫困”作为资本,四处伸手,而且把得到的钱用在与自己经济条件不相称的消费上。

④悲观消沉型:

少数贫困生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情绪低落,心理灰暗,意志消沉,自卑自贱,自我封闭,对学习、对集体活动、对正常人际交往没有兴趣,严重的甚至性情怪异。

⑤麻木空虚型:

对人对事漠不关心,成天无所事事,没有目标,缺乏追求,我行我素,得过且过。

5.化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贫困生心理危机的根源在于贫困,也正因为如此,政府、社会团体和学校都在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学校和系部也采取多种组合教育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做到贫困生“物质脱贫”和“心理脱贫”,促进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1)物质脱贫

经济压力是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因而首先必须解决贫困生的经济贫困问题。

学院和系部解决该问题的采取的措施或途径为:

●优先申报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优先申报省特困特优大学生、省级奖学金和省级助学金;

●优先申报院贫困生补助;

●院奖学金资助;

●优先申报学院的学费减免或学费缓交;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推荐到院勤工俭学中心工作;

●部分还可获系部教师的资助。

(2)心理脱贫

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关爱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精神需求。

用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精神,学会用乐观进取的积极态度去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提高挫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