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3549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 教师版doc.docx

20XX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一教师版doc

2019精选教育学年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卷

(一)教师版1

第1页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五单元训练卷

历史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71年4月19日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申明:

“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

”这说明巴黎公社

A.照搬了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经验

B.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范畴

C.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实践

D.是苏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源头

【解析】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巴黎公社由公职人员管理,属于间接民主,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政权掌握在无产者手中,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不成

功的实践,苏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源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故D项错误。

【答案】C

2.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

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

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C.巴黎公社失败

D.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

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缺乏铲除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C项正确。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A项错误。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B项错误。

俄国七月事件表明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发生于1917年,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D项错误。

【答案】C

3.西方学者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说,“巴黎公社试图重拾一种地方的、联邦的世界观,但是未能充分考虑到它所对抗的国家的力量”。

其意在强调A.不掌控强大武装力量革命难以取得成功B.德意志的综合国力强于法国

C.巴黎公社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革命政权

D.内部矛盾导致了公社的失败

此卷只装

不密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解析】“巴黎公社试图重拾一种地方的、联邦的世界观”说明巴黎公社的政权只是一个地方性组织,并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革命政权,所以导致革命运动的失败,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掌控革命武装的信息,故A项错误;B项比较的是德意志和法国力量,不是巴黎公社的特点,排除;材料没有分析巴黎公社内部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4.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

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A

5.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

“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的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定理想水平,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

”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B.《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钱穆认为资本主义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无产阶级才有条件掌握政权。

巴黎公社的失败从主观上说,就是由于当时法国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故答案为C项。

三大工人运动失败表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得以蓬勃发展,排除B项;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一战引起国内经济政治危机,排除D项。

【答案】C

6.《全球通史》载:

“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

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这场斗争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C.以和平的方式而终结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解析】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二月革命后苏维埃要推翻的就是代表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此次革命就是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正确;A是二月革命功绩;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故C项错误;D是巴黎公社政权性质。

【答案】B

7.1894年1月,恩格斯受邀为《新纪元》周刊题词时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此处的“联合体”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主题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生产资料公有

【解析】由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共产党宣言》要建立的联合体,是为了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意味着其研究主题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故选B;AC都意味着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的对立,故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是关于物质方面的,而题干中的人的自由是政治角度来说的,故排除D。

【答案】B

8.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

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

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

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

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

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B.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D.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解析】“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和“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说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公社的财政状况,故A项错误;平均主义原则和材料中“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等描述不符,故B项错误;公共食堂管理规范只是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不是其反映的本质,故C项错误。

【答案】D

9.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它们分别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法国大革命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示者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故B正确;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故A错误;俄国二月革命是1917年,故C错误;俄国十月革命是1917年,故D错误。

【答案】B

10.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

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

一方面不得不

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对这

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论断并不是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A项排除;依据题干中“一

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可得出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

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中是《共产党

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

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依

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信息可得出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D

项正确。

【答案】D

11.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

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

这说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第3页

【解析】材料“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故A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

【答案】B

12.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

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

由此说明当时

A.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C.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解析】由题干来看,“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是得民心的,正是因为这些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这为十月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力量,故选B;当时俄国并没有退出一战,故A不符合史实,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执政地位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故排除CD。

【答案】B

13.卡尔·波普尔认为:

“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

”这表明在波普尔看来

A.对马克思主义应该完全予以肯定

B.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核心

C.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

【解析】材料中的“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构成理性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故D正确;材料只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客观描述,没有涉及完全肯定,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B不正确;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不正确。

【答案】D

14.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C.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解析】依据材料中“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说明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解决民众的饥饿问题和接受民众要求退出一战的主张,因此被民众所抛弃,列宁主张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故C项正确;A项发生在二月革命之前,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故B项错误;D项中对外妥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答案】C

15.1824年,一位欧洲思想家自费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

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

这位思想家的行为

①反映出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及思考

②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④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1824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这一历史事物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建立“新和谐公社”的背景就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①的说法是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和谐公社”是英国人欧文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所以②的说法是正确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故③是错误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科学的理论,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方向的是马克思主义,所以④是错误的;综合以上所述,故选A。

【答案】A

16.有人认为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依据是A.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B.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

D.革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二月革命主要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沙皇属于封建政权,属于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正确;A、C不是主要依据;D是十月革命意义。

【答案】B

17.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它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B.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解析】《共产党宣言》主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A正确;B是《资本论》思想;C是十月革命;D是巴黎公社成立,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

【答案】A

18.《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说: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

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

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

”可见,当时形

势的发展说明

A.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已经到来

B.西方代议制民主已然走向没落

C.建立工农联盟成为必然趋势

D.武装斗争成为无产阶级必然选择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这些信息可知,进行研究武装斗争已经不可避免了,故

选D;依据材料中的“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可知,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阶级矛盾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故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工农联盟”的问题,

故可排除C。

【答案】D

19.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

的”。

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B.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俄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二者都推进了俄国民主革命进程,

B正确;A是二月革命任务;C和D是十月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答案】B

20.《全球通史》中写道:

“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

第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