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3518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青蒿素能有效杀死疟原虫(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其主要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寄生在宿主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

B.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威胁细胞生存

D.疟原虫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液渗透压升高

B.神经元兴奋时,Na+内流需要Na+通道协助和ATP供能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供能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3.HIV的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

下列作用与逆转录无关的是

A.以R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链B.以D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链

C.水解DNA-RNA分子中的RNA链D.以DNA为模板合成互补RNA链

4.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

“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B.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

C.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D.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

5.高密度水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

B.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

C.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D.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

6.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

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卵细胞异常

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必做部分(共4小题,39分)

7.(12分)某黄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科研小组用该病毒侵染植物甲的叶后,其净光合速率下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叶绿素总量

mg·dm−2

气孔导度

molH2O·m−2

胞间CO2浓度

UL·L−1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正常叶

3.77

0.28

362

6.08

感染叶

1.26

1.52

360

3.65

(1)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测量来反映植物甲叶的净光合速率。

(2)与正常叶相比,感染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较高”或“较低”),原因是。

(3)请设计实验探究黄花叶病毒感染植物甲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是RNA,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8.(8分)食盐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人每天正常摄入食盐量约为5~6g,盐摄入过多,造成细胞外液_______升高。

(2)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还会促使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Ⅰ(一种激素)转化为活性较强的血管紧张素Ⅱ,促使血管_____,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另一原因。

血管紧张素调节作用具有通过体液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据研究,高盐饮食能促进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一种T细胞数目增多,引起病情加重。

自身免疫病是____________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T细胞迁移到__________中成熟,人体特异性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8分)生态学者在研究草原生态系统中鹿的群时发现除了生殖季节,多数情况下鹿的雌雄个体常常分群活动,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来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雌鹿群或雄鹿群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种群。

草原上鹿群的这种同性聚群分布属于种群的___________特征。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鹿角效应”假说。

他利用宠物狗将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通过测定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来进行研究。

材料是适宜大小的红色橡胶圈和红色橡胶棒若干。

实验中甲组用1个红色橡胶圈和1个红色橡胶棒,乙组用_______________,丙用__________

______。

实验过程中的红色橡胶圈或红色橡胶棒模拟的是草原上的___________。

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应注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甲组所用的平均时间_________乙组和丙组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10.(11分)豚鼠的毛色受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其中基因E控制黑色素的合成,而基因F对黑色素有淡化功能,淡化的结果是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灰色,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白色。

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豚鼠的基因型有种。

白色雌、雄豚鼠交配,子一代(填“会”或“不会”)出现黑色个体。

(2)两只基因型均为EeFf的雌、雄豚鼠交配,若所得子一代中黑色:

灰色:

白色=,则表明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若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能产生EF、Ef、eF和ef四种配子且EF∶ef=l∶1,Ef∶eF=1∶1,则(填“能”或“不能”)得出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的结论,理由是

选做部分(共2小题。

11.[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胡萝卜素和花青素都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色素。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胡萝卜素具有易溶于__________的特点,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3)花青素是构成很多植物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

(4)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如下:

①75%酒精的作用是:

;若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则对金属离子的要求是:

②兴趣小组分别对水浴温度、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进行了探究实验。

结果显示,水浴温度在69~71℃范围内,提取率提高;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在0.1~0.3g/L范围内,提取率较高。

他们认为要达到最高提取率,还必须对水浴温度和某金属离子的添加浓度进行进一步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

请拟定该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前不久,某生物公司的百白破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

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

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

请分析回答:

(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填“相同”或“不同”)。

(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然后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前提是已知。

(3)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

(写出2点)

(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

(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细胞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

 

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生物答案

1.【答案】D

【解析】疟原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即是寄生在宿主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则细胞液溶质微粒浓度升高,故渗透压升高,A正确;神经元兴奋,Na+大量内流,是经过Na+通道进入,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ATP,C正确;由于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合成、加工等完成后,由高尔基体产生囊泡向外分泌,此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从而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D正确。

3.【答案】D

【解析】以HIV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互补的DNA链,A正确;以逆转录形成的单链D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链,B正确;水解DNA-RNA分子中的RNA链并得到单链DNA,C正确;以DNA为模板合成互补RNA链的过程为转录,与逆转录无关,D错误。

4.【答案】C

【解析】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免疫功能增强,效应T细胞攻击癌细胞,A错误;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B错误;由题意可知,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C正确;癌症免疫疗法通过直接杀死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D错误。

5.【答案】C

【解析】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A正确;藻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B正确;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被稻田中的分解者利用,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C错误;据分析知:

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D正确。

6.【答案】D

【解析】一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父亲患病,因此所生女儿一定患病,A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被替换,B错误;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h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凝血正常的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HY×XhXh,儿子的基因型为XHXhY。

根据儿子的基因型可知,他是由含XHY的精子和含Xh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即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精子异常,C错误;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概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所以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不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D正确。

7.【答案】

(1)单位时间和单位叶面积O2的释放量(补充:

O2的释放速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2分)

(2)较高(2分)感染叶的叶绿素含量低,光反应产生的[H]、ATP较少,对C3的还原减弱,而胞间CO2浓度基本不变,CO2固定速率不变,C3含量增多(2分)

(3)实验思路:

取正常的植物甲植株若干,并检测其叶片净光合速率;用分离黄花叶病毒得到的RNA和蛋白质分别侵染植物甲的叶;分别检测并对比侵染前后植物甲叶的净光合速率(4分)

预期实验结果:

RNA感染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蛋白质感染组无明显变化(2分)

【解析】

(1)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和单位叶面积O2的释放量或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感染叶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会降低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使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对C3的还原减弱,而胞间CO2浓度基本不变,CO2固定速率不变,因此C3含量增多。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黄花叶病毒感染植物甲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是RNA,因此可以分离黄花叶病毒得到RNA和蛋白质,分别侵染植物甲的叶,一段时间后再检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气孔导度。

8.【答案】(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

(1)渗透压

(2)收缩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3)免疫系统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胸腺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并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2分)

【解析】

(1)食盐摄入过多,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2)血管紧张素作为一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只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其调节作用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且具有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

(3)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T细胞在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可通过分泌淋巴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也可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9.【答案】

(1)不属于空间

(2)2个红色橡胶圈2个红色橡胶棒雌鹿或雄鹿控制宠物狗与放置橡胶圈或橡胶棒的距离每次要相等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小于(每空1分)

【解析】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草原上的雌鹿群或雄鹿群都没包括全部个体,故都不属于种群。

草原上鹿群的这种同性聚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2)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

如果甲组用1个红色橡胶圈和1个红色橡胶棒,那么乙组可用2个红色橡胶圈,丙组可用2个红色橡胶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甲、乙、丙3组宠物狗与放置橡胶圈或橡胶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应该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本实验中红色橡胶圈或红色橡胶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

若甲组所用的平均时间小于乙组和丙组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10.【答案】

(1)5(2分)不会(2分)

(2)3∶6∶7(2分)

(3)能(2分)该灰色豚鼠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3分)

【解析】

(1)从题干信息可知,黑色豚鼠的基因型为E_ff,灰色豚鼠的基因型为E_Ff,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E_FF、eeF_eeff,可见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5种。

两亲本交配能产生黑色豚鼠,说明至少由一方能产生Ef配子,而白色豚鼠都不能产生Ef配子。

(2)若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EeFf的雌、雄豚鼠交配,所得子一代黑色豚鼠占3/4×1/4=3/16,灰色豚鼠占3/4×2/4=6/16,白色豚鼠占3/4x1/4+1/4×3/4+1/4×1/4=7/16,即黑色∶灰色∶白色=3∶6∶7。

(3)等位基因E-e和F-f遵循分离定律时,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

11.【答案】

(1)有机溶剂(2分)非挥发性(1分)

(2)乙酸乙酯(2分)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2分)

(3)液泡(2分)

(4)①作为花青素的提取液(溶解提取花青素)(2分)金属离子要对人无害(或有益)(2分)②探究水浴温度和某金属离子添加浓度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2分)

【解析】

(2)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故应选用乙酸乙酯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

(3)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4)①在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中,75%酒精的作用是作为花青素的提取液(溶解提取花青素);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添加的金属离子要对人无害(或有益)。

②由题干分析可知,此探究活动应是:

探究水浴温度和某金属离子添加浓度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

12.【答案】

(1)逆转录酶(2分)不同(1分)

(2)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人工化学合成)(2分)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2分)

(3)能自主复制、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对宿主细胞无害(答出其中两个即可)(2分)

(4)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2分)

(5)记忆(2分)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预防作用更强(2分)

【解析】

(1)由mRNA合成cDNA的过程属于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获得的cDNA片段只包含基因的编码区,没有非编码区,因此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不同。

(2)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人工化学合成)序列较小且已知的基因片段。

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

(3)改造后的腺病毒具有能自主复制、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对宿主细胞无害等特点,故可用做载体。

(4)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故其基本流程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5)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预防作用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