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428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天津市南开区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天津市南开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nmB.18mmC.18cmD.18dm

2.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5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最结果应记为(  )

A.2.35cmB.2.357cmC.2.43cmD.2.4cm

3.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华自己B.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4.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5.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如图所示),这是为了(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6.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7.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液化

C.升华D.凝华

8.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B.∠2C.∠3D.∠4

10.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min是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是物质处于液态

二、多选题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D.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

的冰拿到

的房间里,它不会立即熔化

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蒸发放热的原因

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D.电灯泡用久了,钨丝变细和内壁变黑分别是由于钨丝的升华和凝华而造成的

13.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实像

C.小明从远处走近对面墙上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

三、填空题

1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m/s;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m.

1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1)甲的速度___________乙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甲的速度是___________。

16.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__ 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图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它的最小刻度值是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_____℃。

18.大自然是水的神奇“搬运工”: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有些地区出现干旱,而这些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时,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遇冷变化成小水滴或小冰粒,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粒又___________成小水滴,就形成了雨。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将_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让光线沿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

20.小兰同学暑假在农村的爷爷家帮忙晒从稻田里收割回来的稻谷时发现:

稻谷晒的面积越大就会干的越快,小兰想知道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于是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①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②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③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④本探究实验主要采用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________法.

21.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中选择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桌面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

(4)一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选填“实”或“虚”);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相等)。

22.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

由图可知:

(1)加热____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

(3)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3.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直到撞上金属片挡板。

(1)现有刻度尺和停表,请你综合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分别测出小车AC段、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表格_____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

(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___________m/s。

五、作图题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六、计算题

25.一辆汽车从天津到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表如图1所示,若它以此速度沿直线从路标甲匀速行驶至路标乙,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6.王刚和李勇同学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

测铁轨中声速的方案:

李勇用铁棍敲击长铁轨的一端。

王刚用耳朵贴近铁轨的另一端时,听到两声敲击声,测出两声的时间间隔为Δt。

李勇测量出长铁轨的长度为s,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则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v2是多少?

请写出推导过程,计算出最终结果。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由生活实际可知,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故应选C。

2.A

【分析】

(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掉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

【详解】

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2.65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的,应该去掉;故物体的长度为

故选A。

【点睛】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测量数值,求剩余正确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这样测量值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

3.B

【详解】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选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观察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位置变化,则说明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说明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小华坐在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定的参照物是旁边的座位,他与座位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

故选B。

4.D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使鼓面停止了振动,所以鼓声消失了,故应选D。

5.C

【详解】

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减弱传入入耳的噪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选C.

【点睛】

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6.C

【详解】

男低音放声歌唱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高音轻声伴唱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凝华,题中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冰柱或冰粒,故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凝华.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8.A

【详解】

图中O点是青蛙的位置,将O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将O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B图中光的传播方向标错了,C图中光线发生了偏折,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C图也不正确;D图中不仅光线发生了偏折,而且光的传播方向也标错了,所以D图也不正确,只有A图是正确的.

9.C

【详解】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故选C。

【点睛】

10.B

【详解】

由于物体在从5分钟到15分钟这个过程中,物体吸热,但温度并没有升高,结合晶体熔化的特点,可知这种物质是晶体,故A不正确;根据图象可知,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为80℃,故其熔点为80℃,

故B正确;第5min时,物质开始熔化,所以从5分钟到15分钟这个过程中,既有液体又有固体,即液固共存状态,故CD错误.

故C正确

11.ABC

【详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在25℃的煤油中的传播速度是1324m/s,而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是500m/s,所以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道路两旁植树,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2.BC

【详解】

A、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冰的温度升高到0℃,并且此时还能继续从房间里吸热时,才会熔化,故A正确;

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人感觉特别冷,故B错误;

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是由于灯丝中的钨丝先升华,然后又遇冷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故D正确.

13.BC

【详解】

A.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故A错误;

B.小孔后的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正确;

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所以人从远处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正确;

D.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故D错误。

故选BC。

14.3×1082

【详解】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小芳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则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也是1m,所以小芳的像距小芳2m.

15.大于0.2m/s

【分析】

(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像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

(2)由图像找出甲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的速度。

【详解】

由图像可知,甲乙的s﹣t图像均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1]读图可知,经过8s,甲运动了1.6m,乙运动了0.8m,由于时间相同、甲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2)[2]由图像可得甲的速度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像,由图像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与t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s和t的对应关系。

16.1531;信息.

【分析】

超声波从发出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代入

算出海深;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详解】

已知,

可得,此处海底的深度:

.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1531;信息.

【点睛】

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同时还考查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比较简单,属于基础计算题.

17.液体热胀冷缩﹣4

【分析】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读数,要先弄清楚其量程和分度值,特别要注意是零摄氏度以下的读数。

【详解】

[1]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此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中的温度值为﹣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体温度计原理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但也是常考题。

18.升华熔化

【详解】

[1][2]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升华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或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会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托不住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9.变大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

[1][2]在光的反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所以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大;如果让光线沿反射光线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OE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0.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甲、丙控制变量

【分析】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详解】

(1)比较甲、乙两图看出,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水蒸发的快慢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通过甲、丁两图看出,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水蒸发的快慢不同,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3)要想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一定,所以要选择甲、丙两图中实验;

(4)通过探究过程可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21.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A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虚相等不变

【分析】

(1)蜡烛A与B大小相同,B又与A的像大小相同,所以像与物大小相同,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

(2)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

(3)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详解】

(1)[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2)[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3)[3]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4][5][6]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此通过白纸无像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平面镜成像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当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不变。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2.499℃BC不变ba

【详解】

(1)[1][2]水在BC段,加热4min后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9℃。

(2)[3][4]BC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水在沸腾过程中需不断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不变。

(3)[4][5]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所以b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23.见解析见解析小0.05

【分析】

(1)要测出平均速度,必须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出s1、s2、t1、t2,代入公式

计算出平均速度。

(2)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表格。

(3)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滑下来的时间越长,由此分析。

(4)由图可知BC段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速度。

【详解】

(1)[1]用刻度尺测出s1和s2,让物体从斜面上滑下,用秒表测出物体从A点到达C点的时间t1和从A点到B点的时间t2,则在s1和s2两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设计的表格要记录路程、时间、速度。

实验步骤:

①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开始下滑,直到撞上挡板C,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1。

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开始下滑,直到撞上挡板B,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2。

③分别测出AC段路程s1和AB段路程s2,BC段路程s3,由

计算出平均速度分别v1、v2、v3。

(2)[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s3=

t3=t1-t2=

v3=

(3)[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使小车的速度小一些,时间长一些,这样是为了方便计时。

(4)由图可知,小车通过BC段路程sBC=5.00cm,小车通过BC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BC=23s﹣22s=1s

得,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点睛】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

去计算,所以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一定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分别测出路程s和时间t,在表格上要设计上记录路程、时间、速度。

24.

【详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分别从A、B两点向镜面引垂线,延长垂线至

,使镜里和镜外的线段长度相等,用虚线连接

即为AB的像,如图所示:

25.20min

【详解】

解:

由图1可知,汽车行驶速度为v=90km/h,由图2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s=120km-90km=30km

汽车需要的时间

t=

=20min

答:

若它以此速度沿直线从路标甲匀速行驶至路标乙,需要的时间是20min。

26.

,见解析

【详解】

解:

铁轨的长度是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

t1=

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时间为

t2=

因为声音在空气中需要时间比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长Δt,所以

Δt=t1﹣t2③

三式联立,解得

v2=

答:

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