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317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docx

教育学和心理学历年真题word版

教育学

02年

二、填空题

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义务教育。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说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5、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的阶段是少年期期。

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7、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8、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9、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说明了把教师的职业当作了一个专门

职业。

10、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11、在我国,课程文本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科书。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基础性和普遍性。

13、课程的编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其中课程目标既是一个课程编制过程的终点,又是新的课程编制的起点。

14、《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

16、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7、一般说来,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或利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叫做陶冶法。

19、根据构成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道德教育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三、简单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务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化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试叙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素质教育是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什么是学校课程,其开发形式有哪些?

5、简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

四、论述题

1、论述怎样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举例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促使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

03年

三、填空题

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制度,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古代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义务教育。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7、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9、备考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学生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四、辨析题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的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3、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试叙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

六、论述题

试叙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从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三个方面论述

04年

二、填空题

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是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

5、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6、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

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10、我国课程的文体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11、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12、一般说来,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4、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案,普通高中的课程有学习领域、科目、行为目标三个层次构成。

15、德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三、判断题

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着教育。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改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5、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7、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

9、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的巩固练习,这节课就属于属于综合课。

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四、简单题

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它基本精神是什么?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

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发展,

我们要求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

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3、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所教的活动是属于变革和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的范畴,学生的学习活动,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又不同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而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4、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紧密,课堂气氛热烈

5、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次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论述题

1、试叙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2、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厉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侮辱,致使学生身心受到一定的伤害。

请说明这种情况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答题要点:

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想结合原则。

如何改变: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教育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05年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是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9、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物教学,另一类是模象直观。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考、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可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

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这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训人才的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是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客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

因此,比班级授课制度优越。

8、教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的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试叙述备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相关的参考书,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生学习习惯。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包括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

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

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1)理论假设:

道德判断内容即对道德问题所作的当或不当、对或错的回答;道德判断形式指道德判断的理由及说明理由过程中所含的推理方式。

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评价它的优缺点

五、论述题

2、以“理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方案。

06年

二、填空题

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23、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外在力量。

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说。

25、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6、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体现这一《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最终儿童的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27、《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2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9、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

3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的分组形式为外部分组。

3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32、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称为形式型策略。

3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3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5、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3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职权邮箱力,二是个性影响力。

3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教师向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和学生现有水平知识之间的矛盾

38、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化教学。

三、简答题

39、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40、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1、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4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43、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人际交往的艺术家

四、论述题

44、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

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

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07年

二、填空题

16、一堂好课的标准有: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现清晰、气氛热烈。

1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

1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

19、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表现为导向、激励和评价。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2、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知识、社会和儿童。

2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4、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25、学校文化从其形势看,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26、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27、教学作为学生的一个特殊认识过程,其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和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指导性。

28、德育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9、《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30、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称为教学的原则。

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

3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32、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

称地方课程。

3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行为和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34、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和过渡性。

3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的、放任的和民主的。

三、简答题

36、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型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工作的能力。

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

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37、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

教育能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发掘潜力,发挥力量,发展个性,

38、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给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教育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合作时也不只是消极的,被动的

39、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40、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的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四、论述题

41、论述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

42、阅读下面文字,说出隐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并论述这一思想的内涵。

“……那种认为青少年事时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就足以使人在未来的一生中应付他遇到的各种挑战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这就是:

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认定一生;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08年

二、填空题

16、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准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7、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持这一主张的是英国哲学家洛克。

18、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19、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

年轻时期他就是具有强烈的明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20、教育目的具有以下作用:

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

2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念基础是。

2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23、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2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2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26、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可操作性。

27、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8、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2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用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3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效度;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信度。

3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

32、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

33、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三、简答题

3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够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

35、简述教科书的编写说遵循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36、如何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

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就是要围绕全班成员共同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将学生个体的发展于班级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指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37、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8、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四、论述题

39、阅读以下文字,并回答问题。

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实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根据这一思想确定的德育模式是什么?

该模式的理论假设是什么?

该模式强调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

40、试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

2010年

简答题

1.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

1遗传因素是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前提2环境因素是影响人的现实制约因素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主观能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