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833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docx

教师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学案广东版地质版

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学习目标】

1.明确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2.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能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学习节数】

1课时

【温旧知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地理课上可以学会哪些本领?

2.请你说说水乡民居、窑洞、客家土楼和蒙古包这四种民居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自主梳理】

自学课本P9-P11,注意结合课本所提供的插图,梳理以下知识点。

一、地球中圆的吗

1.古时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天圆地方说和浑天说两种说法。

2.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或各种宇宙探测器发回的照片,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给地球量一量“身”

1.地球赤道的长度约是4万千米。

2.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

【课堂探究】

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1.天圆地方说

2.浑天说

3.球体

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完成P10活动,并结合课本图1.4整理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线路。

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三、完成P11活动,并结合下图记住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及赤道周长三

个数字。

 

【课堂精练】

1.下面事例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D)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照片

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地球的最大“腰围”是赤道

B.地球的赤道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

D.麦哲伦船队绕地球航行一周用了近三年时间,而今天,人们乘坐飞机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不足两天,说明地球变小了。

【课后反馈】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B)

班级:

姓名:

坐号: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正圆形B.椭圆形C.正球体D.不规则的球体

3.下面对地球形状的四种描述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B)

A.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扁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

C.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稍长的扁球体

D.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得多的扁球体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B)

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

5.“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C)

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上任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

6.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C)

A.“天圆地方’’

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7.下列古诗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地球的最大“腰围”指的是(A)

A.赤道B.南极C.北极D.北极圈

9.赤道的长度是(B)

A.4000千米B.40000千米C.6357千米D.6378千米

10.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B)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

【学习目标】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4.识记重要的经纬线。

5.懂得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学习节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温旧知新】

1.请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及赤道周长分别是多少?

3.谁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自主梳理】

自学课本P12-P13,梳理以下知识点。

一、地球的模型

1.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二、了解经线与纬线

1.经线与纬线: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的弧线叫做经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做纬线。

2.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它是一个假想的轴

3.南极与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南极。

三、辨别经度与纬度

1.经度与纬度:

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而标定的度数叫经度;为了区别不同的纬线而标定的度数叫纬度。

2.东经与西经:

0°经线以东的为东经,用“E”表示;0°经以西的为西经,用“W”表示。

3.南纬与北纬:

赤道的纬度为0°,从赤道向南北分为90°,以北称为北纬,属于北半球,用“N”表示,以南的称为南纬,属于南半球,用“S”表示。

4.注意识记好P14“知识之窗”的内容。

班级:

姓名:

坐号:

【课堂探究】

一、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完成P12活动,注意经线与纬线的不同点。

二、经纬度的特点和递变规律

1.完成P13活动,注意观察经纬度的特点和递变规律。

2.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课堂精练】

1.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每一条经线是一个圆,每一条纬线是半圆

B.纬线有长有短,赤道最长,然后往两极逐渐缩短,

最后成一点;而经线都等长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2.下列有关经度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经度向南、北各分作90°

B.纬度向东、西各分作180°

C.20°E和160°W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D.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3.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D)

A.0°向东至100°EB.0°向东至180°

C.180°向西至160°ED.0°向西至20°W

【课后反馈】

1.地球的表面积约为(B)

A.4.1亿平方千米B.5.1亿平方千米

C.6.1亿平方千米D.7.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都叫(C)

A.北回归线B.经线

C.纬线D.本初子午线

3.赤道是(B)

A.0°经线B.0°纬线

C.90°经线D.90°纬线

4.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经线

C.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5.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D)

A.80°NB.40°NC.60°SD.10°S

第二节地球仪

第二课时

【温旧知新】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特点和递变规律,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表一:

经纬线特点

项目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的弧线

在地球仪上,垂直于经线的圆圈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直至成点

形状

半圆

圆,除极点外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变化

从西向东增大为东经,

从东向西增大为西经

从南向北增大为北纬,

从北向南增大为南纬

特殊线

本初子午线(0°);180°(日界线);

20°W和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S,23.5°N);南、北极圈(66.5°S,66.5°N)

表二:

经纬度特点

经度

纬度

标注原因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

标注起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

向东、西各分作180°

向南、北各分作90°

表示符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区域划分

以0°和180°经线圈为界线划分东经、西经的范围

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2.试一试,看你能说出多少条特殊的经线或纬线。

【自主梳理】

自学课本P15,梳理以下知识点。

四、交织经纬网

1.定义: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形成了经纬网

2.作用:

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

班级:

姓名:

坐号:

【课堂探究】

1.完成P15活动,初步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可适当取舍)

我们可以根据经纬线的交点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准确位置。

(1)首先弄清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然后将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写出来。

(2)判断一点在低、中、高纬度地带的位置。

该地点的纬度小于30°则处于低纬度,大于60°则处于高纬度,在30°~60°间则处于中纬度。

(3)确定一点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位置。

南、北半球的确定: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

东、西半球的确定;东半球为20°W—0°经线一160°E西半球为160°E一180°经线一20°W

从分界线上看,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东为西半球。

【课堂精练】

判断右图中A点的经纬度:

30°W,20°S

 

【课后反馈】

读地球经纬网图(下图),回答1-2题

7.甲、乙所在的线是(A)

A.纬线B.经线

C.赤道D.南北方向

 

8.乙地的经纬度是(A)

A.6O°E,4O°N

B.2O°E,4O°N

C.6O°E,6O°N

D.2O°W,4O°S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学习节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温旧知新】

经纬网有什么作用?

【自主梳理】

自学课本P16-17,梳理以下知识点。

一、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

1.地球自转定义: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使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出现时间差异。

二、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

1.地球公转定义:

地球绕太阳不停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2.地球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周期:

一年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了四季变化的变化;产生了昼夜长短变化和五个热量带。

【课堂探究】

1.地球的自转

完成P16活动,进一步了解地球自转运动方向及地理意义。

2.地球的公转

(1)完成P17活动,进一步了解地球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的时间,明确四季

的是如何划分的,并完成下表。

 

(2)拓展延伸:

二分二至和昼夜长短变化

 

【课堂精练】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公转产生昼夜更替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我们龙湖,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是(C)

A.夏至日B.春分日C.冬至日D.秋分日

【课后反馈】

1.地球自转是(B)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

A.一年B.30天C.三个月D.24小时

3.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D)

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

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

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4.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D)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

5.12月22这一天(D)

A.北半球是夏季B.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C.南半球是冬季D.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第二课时

【温旧知新】

1.地球自转产生什么样的地理现象?

2.为什么地球公转会产生四季变化?

【自主梳理】

三、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1.划分依据:

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2.五带划分:

热带:

23.5°S-23.5°N(写出具体的纬度范围,下同)

北温带:

23.5°N-66.5°N

南温带:

23.5°S-66.5°S

北寒带:

66.5°N-90°N

南寒带:

66.5°S-90°S

四、极昼与极夜

每年3月21日至次年9月23日前后,北极附近地区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极昼;每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前后北极地区一天24小时都是夜晚,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极夜。

南极附近地区也有这两现象,发生的季节与北极相反。

【课堂探究】

1.完成P18活动。

2.完成P19活动。

【课堂精练】

1.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B)

A.5个B.4个C.3个D.2个

2.(2009年广东茂名)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线的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规律地南北移动。

请根据下图判断,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在(C)

A.①线与②线之间

B.①线与③线之间

C.②线与③线之间

D.④线与⑤线之间

 

【课堂精练】

1.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B)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2.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C)

A.有无太阳直射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3.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B)

①无论从哪里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都呈顺时针方向

②自转和公转的都是自西向东

③自转的方向始终不变

④自转的方向随季节改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

5.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C)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6.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分别是:

A:

北寒带B:

北温带C:

热带D:

南温带E:

南寒带

(2)用图中字母填空:

有阳光直射的是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E,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