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482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江苏邗江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江苏邗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1.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所特有的现象是

A.有四分体B.着丝点分裂

C.有纺锤体出现D.DNA会发生复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排在纺锤体中央,同源染色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后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心就是染色体数目减半,实现途径: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次分裂都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即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细胞膜偏向一极向内凹陷,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红花和黄粒B.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C.果蝇的白眼和红眼D.羊的长毛和短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的红花和黄粒不是同一性,A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是

A.做豌豆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进行去雄

B.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D.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选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科学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应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等;B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7.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

A.优良性状B.相对性状C.显性性状D.隐性性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测交B.自交C.与杂合高茎杂交D.与纯合高茎杂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或自交,但最简便是自交,因为测交是杂交,自交省去了复杂的杂交手续。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和bB.Y和yC.E和ED.X和Y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Y和y。

A和b叫非等位基因,E和E叫相同基因。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基体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0.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D.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杂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考点: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基体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中出现绿色圆粒豌豆的概率是

A.1/4B.3/4C.1/16D.3/1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豌豆,数量比为9:

3:

3:

1。

考点: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2.下列能正确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是C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3.假定三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组合AaBBDd×AaBbdd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2B.1/4C.1/8D.3/8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拆分成分离定律来解,用分枝法的思路是:

杂交组合AaBBDd×AaBbdd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2*1/2*1/2=1/8。

考点: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4.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的方法,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5.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的特点,人类男女性别比是1∶1。

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

A.减数分裂过程中B.受精作用过程中

C.精子的形成过程中D.胚胎发育过程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受精作用过程中。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蝇、人和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均是XY型,雄性个体除成对的常染色体外含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除成对的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A、B、D项正确,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均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等。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D.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注射R型活细胞无毒小鼠不死亡,A错;注射S型活细菌有毒性,小鼠死亡,B项正确;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C错;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有少数无毒的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可转化成有毒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1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考点: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19.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脱氧核苷酸B.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D.核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分子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考点:

本题考查核酸的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基本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双螺旋的内侧,C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1.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4个DNA分子

B.四分体的形成与DNA分子的复制有关

C.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D.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实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2.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子细胞基因型两两相同、两两互补即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三个极体为AB、ab、ab,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3.下图是为某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的变化图,下列选项中属于图中b~c阶段的示意图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B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D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b~c阶段减二前期中期,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24.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术错误的是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1细胞甲表示减一后期,细胞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2横坐标细胞分裂时期,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bc段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de段无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de段。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2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hXhY患血友病的孩子,这是由于妻子产生的“XhXh”异常卵细胞所致。

则下列关于形成该异常卵细胞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hXhY患血友病的孩子,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妻子产生的“XhXh”异常卵细胞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离。

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6.某夫妇均患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他们所生的一个女儿正常,预计他们生育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A.12.5%B.25%C.75%D.5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某夫妇均患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他们所生的一个女儿正常,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夫妇均为杂合子,再生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3/4,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7.与下图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过程就是指Ⅰ+Ⅱ的过程

B.Ⅲ所示过程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C.Ⅰ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D.由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Ⅰ过程表示减数分裂,Ⅱ过程表示受精作用,Ⅲ过程表示胚胎发育,A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8.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和③都是黄色子叶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分离定律①和②的基因型都是Yy,表现型为黄色子叶、③的基因型是yy,表现型是绿色子叶,C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9.将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中的黑斑蛇与黑斑蛇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

由此分析可以得出

A.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B.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若再将F1中的黑斑蛇与黑斑蛇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可知,黑斑蛇为显性性状,A项错误;黄斑蛇基因型为aa,F1黑斑蛇的基因型Aa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为AA或Aa,C、D项错误,黑斑蛇至少有个A基因,由亲代遗传来,故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正确,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0.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B.1/8C.1/16D.1/3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一代1/4AA、1/2Aa、1/4aa杂合子占1/2;再自交第二代AA1/4*1+1/2*1/4=3/8、Aa1/2*1/2=1/4、aa1/4*1+1/2*1/4=3/8杂合子占1/4;同理再自交第三代杂合子Aa1/4*1/2=1/8。

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为1:

2:

1,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2.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3/8B.3/16C.3/32D.5/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则有耳垂为显性,无耳垂为隐性,白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正常夫妻为双杂合子,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1/4,生有耳垂孩子的概率为3/4,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3.鼠粗糙毛(R)对光滑毛(r)为显性,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将粗糙毛黑鼠与粗糙毛白鼠杂交,产生的后代中有:

28只粗糙毛黑鼠;31只粗糙毛白鼠;11只光滑毛黑鼠;9只光滑毛白鼠。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RRBb×RRbbB.RrBb×RrbbC.RrBb×RRBbD.RrBB×Rrbb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填空法可知:

粗糙毛黑鼠R—B—×粗糙毛白鼠R—bb→28只粗糙毛黑鼠R—B—;31只粗糙毛白鼠R—bb;11只光滑毛黑鼠rrB—;9只光滑毛白鼠rrbb,隐性纯合突破亲本基因型为RrBb×Rrbb,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4.一对正常夫妇,如生女孩,则女孩全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如生男孩,则男孩全部正常。

这对夫妻的基因型为

A.XBXB、XbYB.XBXb、XBYC.XbXb、XBYD.XBXb、XbY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夫妻的基因型为XBXB、XbY如生女孩,则女孩全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如生男孩,则男孩全部正常,故选A项。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5.下列遗传中,肯定不是色盲病遗传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双亲正常生有患病女儿,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色盲遗传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判断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6.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双胞胎。

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2号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相同的概率为4/9

D.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来自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双亲正常生下患病的女孩,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1、2号为杂合子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B项正确;3、4号为异卵双生,二者基因相同的概率为4/9+1/9=5/9。

考点: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7.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为

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一少量R型菌转化成S型菌,培养基中有R型和S型两种菌落;实验二,DNA酶使S型菌的DNA水解,不能完成细菌转化,只有R型一种菌落;实验三蛋白酶不能作用DNA,细菌能完成转化,培养基中有两种菌落,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B.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C.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RNA不是遗传物质,C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9.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DNA不同,每一种生物的DNA又具有特异性。

DNA分子的特异性与下列哪项有关?

A.(A+T)/(G+C)B.(A+G)/(T+C)C.(A+C)/(G+T)D.C/G或A/T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DNA分子有特定的碱基对的排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