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316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docx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第二套含答案

1.下列属于广域网QoS技术的是(A)。

A)RSVP

B)PSTN

C)MSTP

D)ISDNZ

解析:

属于广域网QoS技术的是RSVP。

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2.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可以对不同的业务数据分配不同的优先级

B)能够在100ms内隔离出现故障的节点和光纤段

C)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于传输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

D)是一种用于直接在光纤上高效传输IP分组的传输技术

解析:

RPR采用自愈环的设计思想,能够在50ms的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故选项B错误。

3.按照ITU-T标准,传输速度为622.080Mbps的标准是(B)。

A)OC-3

B)OC-12

C)OC-48

D)OC-192

解析:

无源光纤网(PON)是ITU(国际电信联盟)的SG15研究组在G.983建议"基于无源光纤网的高速光纤接入系统"进行标准化的。

该建议分为两个部分:

(1)OC-3,155.520Mbps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Mbps;下行OC-12,622.080Mbps的不对称业务。

OCx是ITUT的推荐标准中定义的光线的物理层接口,它以51.84Mbps为单位定义了多个级别,用作通信服务提供商采用的光线通信系统(SONET及SDH)、ATM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的接口。

故选项B正确。

4.下列关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HFC是一个双向传输系统

B)HFC光纤结点通过同轴电缆下引线为用户提供服务

C)HFC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了一种Internet接入方式

D)HFC通过CableModem将用户计算机与光缆连接起来

解析: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

CableModem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故选项D错误。

5.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存在故障的硬盘、电源或板卡等部件的功能是(A)。

A)热插拔B)集群

C)虚拟机D)RAID

解析:

热插拔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存在故障的硬盘、板卡等部件,从而提高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故选项A正确。

6.下图是企业网中集群服务器接入核心层的两种方案

下列关于两种方案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两种方案均采取链路冗余的方法

B)方案(a)较(b)的成本高

C)方案(a)较(b)的可靠性低

D)方案(b)较(a)易形成带宽瓶颈

解析:

图(a)是采取链路冗余的办法直接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图(b)则采用专用服务器交换机,同时采用链路冗余的办法,间接地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

方案(a)的优点是直接利用了核心路由器的带宽,但是占用比较多的核心路由器端口,而高端路由器端口价格高,使得设备成本上升;方案(b)在两台核心路由器之上再增加一台连接服务器集群的交换机,其优点是可以分担核心路由器的带宽,缺点是容易形成带宽瓶颈,并且存在单点故障的潜在危机。

故选项C错误。

7.一台交换机具有12个10/100Mbps电端口和2个1000Mbps光端口,如果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那么交换机总带宽应为(C)。

A)3.2GbpsB)4.8Gbps

C)6.4GbpsD)14Gbps

解析:

全双工端口带宽计算方法是:

端口数×端口速率×2。

由题干可知,交换机总带宽为:

12×2×100+2×2×1000=6.4Gbps。

8.IP地址211.81.12.129/28的子网掩码可写为(C)。

A)255.255.255.192

B)255.255.255.224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48

解析:

根据题中IP地址可知,网络位为前28位,表示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故子网掩码应为255.255.255.240。

9.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示例

根据图中信息,标号为③的方格中的内容应为(A)。

A)S=135.2.1.1,80D=202.0.1.1,5001

B)S=135.2.1.1,80D=192.168.1.1,3342

C)S=202.0.1.1,5001D=135.2.1.1,80

D)S=192.168.1.1,3342D=135.2.1.1,80

解析:

标号2的源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标号3的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标号2的目的IP和端口号对应标号3的源IP地址和端口号。

因此选项A正确。

10.IP地址块59.67.159.0/26、59.67.159.64/26和59.67.159.128/26聚合后可用的地址数为(C)。

A)126B)186

C)188D)254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地址59.67.159.0/26与59.67.159.64/26可以合并网段为59.67.159.0/25,这与59.67.159.128/26无法聚合,所以可用的地址数为59.67.159.0/125网段的-2=126和59.67.159.128/26为地址数64-2=62相加。

答案为C。

11.下列对IPv6地址FE01:

0:

0:

050D:

23:

0:

0:

03D4的简化表示中,错误的是(D)。

A)FE01:

:

50D:

23:

0:

0:

03D4

B)FE01:

0:

0:

050D:

23:

:

03D4

C)FE01:

0:

0:

50D:

23:

:

03D4

D)FE01:

:

50D:

23:

:

03D4

解析:

IPv6地址在使用双冒号法表示时,双冒号只允许出现一次,所以选项D错误。

12.下列关于BG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当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使用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

B)一个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中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使用TCP连接

C)open分组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

D)两个BGP发言人需要周期性地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

解析:

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通过update而不是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AS。

Open报文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

UPDATE更新分组用来发送某一路由的信息,以及列出要撤销的多条路由。

keepalive保活分组用来确认打开的报文,以及周期性地证实相邻的边界路由器的存在。

一个BGP发言人与其它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要交接路由信息,就是先建立TCP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交换BGP报文以建立BGP会话。

因此选项A错误。

13.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2、3、3

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D)。

A)0、3、4、3

B)1、2、3、3

C)2、1、3、2

D)3、1、2、3

解析:

路由表R2的路由信息<距离3、1、2、3>发送至路由表R1<距离0、3、5、3>,目的网络均无变化,故R1更新后距离依次为0、2、3、3。

解析该种题目的技巧是找出路由表中收到报文后哪些距离值发生了改变,例如此题目中发生变化的是R1到R2和R3的距离,则R1到R2和R3的距离就是所填②③处的值加1的结果。

R1到直接和R4的距离没有变是因为①④处的值加上1大于或等于R1中对应的值。

因此①②③④取值只有D项符合。

14.下列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

B)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包含着全网的拓扑结构信息

C)OSPF协议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发送此信息

D)距离、延时、带宽都可以作为OSPF协议链路状态度量

解析:

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包含着本区域而不是全网的拓扑结构信息。

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不超过200。

OSPF协议要求当链路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

链路状态"度量"主要是指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综上所述B错。

15.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中继器只能起到对传输介质上信号波形的接收、放大、整形与转发的作用

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C)透明网桥一般用在两个MAC层协议相同的网段之间的互联

D)二层交换机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

解析: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而不是MAC和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因此D选项错误。

16.下列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STP比UTP的成本高

B)对高速率终端可采用光纤直接到桌面的方案

C)建筑群子系统之间一般用双绞线连接

D)多介质插座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

解析:

建筑群子系统是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组成的,除了双绞线,还有光缆和电器保护设备等。

17.CiscoCatalyst6500交换机采用telnet远程管理方式进行配置,其设备管理地址是194.56.9.178/27,缺省路由是194.56.9.161,下列对交换机预先进行的配置,正确的是(A)。

A)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sc0194.56.9.178255.255.255.224194.56.9.191

Switch-6500>(enable)setiproute0.0.0.0194.56.9.161

B)Switch-6500>(enable)setportsc0194.56.9.178255.255.255.224194.56.9.191

Switch-6500>(enable)setiproute0.0.0.0194.56.9.161

C)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sc0194.56.9.178255.255.255.224194.56.9.255

Switch-6500>(enable)setipdefaultroute194.56.9.161

D)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vlan1194.56.9.178255.255.255.224194.569..191

Switch-6500>(enable)setiproute0.0.0.0194.56.9.161

解析:

根据Catalyst6500(CatalystOS(CatOS)系统)配置IP地址的命令格式:

setinterfacesc0(broadcast-address)可知,A选项正确。

18.IEEE制定的生成树协议标准是(B)。

A)IEEE802.1BB)IEEE802.1D

C)IEEE802.1QD)IEEE802.1X

解析:

IEEE.802.1D是当前流行的STP(生成树协议)标准。

19.现有SW1-SW4四台交换机相连,它们的VTP工作模式分别设定为Server、Client、Transparent和Client。

若在SW1上建立一个名为VLAN100的虚拟网,这时能够学到这个VLAN配置的交换机应该是(C)。

A)SW1和SW3B)SW1和SW4

C)SW2和SW4D)SW3和SW4

解析:

SW3工作在VTPTransparent模式,是一个独立的交换机,不从VTPServer学习LAN配置,也不参与VTP工作,排除A、D,SW1工作在VTPServer模式,本身就可以进行配置操作,不必参与学习。

故答案选C。

20.下列对VLAN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VLAN以交换式网络为基础

B)VLAN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C)每个VLAN都是一个独立的逻辑网段

D)VLAN之间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

解析:

VLAN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不是网络层。

故选项B错误。

21.Cisco路由器用于查看路由表信息的命令是(A)。

A)showiprouteB)showiprouter

C)showrouteD)showrouter

解析:

根据Cisco路由器配置命令可知,用于查看路由表配置的命令是showiProute。

22.下列对loopback接口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Loopback是一个虚拟接口,没有一个实际的物理接口与之对应

B)Loopback接口号的有效值为0~2147483647

C)网络管理员为loopback接口分配一个IP地址,其掩码应为0.0.0.0

D)Loopback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可用于网络管理

解析:

环回接口(loopback)作为一台路由器的管理地址,网络管理员可以为其分配一个IP地址作为管理地址,其掩码应为255.255.255.255。

因此,选项C错误

23.在一台Cisco路由器上执行showaccess-lists命令显示如下一组限制远程登录的访问控制列表信息

StandardIPaccesslist40

permit167.112.75.89(54matches)

permit202.113.65.56(12matches)

denyany(1581matches)

根据上述信息,正确的access-list的配置是(A)。

A)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167.112.75.89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202.113.65.56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denyany

Router(config)#linevty05

Router(config-line)#access-class40in

B)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167.112.75.89log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202.113.65.56log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denyanylog

Router(config)#linevty05

Router(config-line)#access-class40in

C)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167.112.75.89log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202.113.65.56log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denyanylog

Router(config)#linevty05

Router(config-line)#access-class40out

D)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167.112.75.89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permit202.113.65.56

Router(config)#access-list40denyanylog

Router(config)#linevty05

Router(config-line)#access-class40out

解析:

根据配置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格式:

access-listaccess-list-number{permit|deny}sourcewildeard-mask可知,B、C明显错误,D选项access-list40denyany后面不用加log。

24.某校园网采用RIPv1路由协议,通过一台Cisco路由器R1互连2个子网,地址分别为213.33.56.0和213.33.56.128,掩码为255.255.255.128,并要求过滤g0/1接口输出的路由更新信息。

那么R1正确的路由协议配置是(C)。

A)Router(config)#access-list12denyany

Router(config)#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distribute-list12ing0/1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213.33.56.0

B)outer(config)#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g0/1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213.33.56.0255.255.255.128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213.33.56.128255.255.255.128

C)RRouter(config)#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g0/1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213.33.56.0

D)Router(config)#passive-interfaceg0/1

Router(config)#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213.33.56.0

解析:

passiveinterface命令指定一个路由器接口为被动接口,在被动接口上可以抑制路由更新信息,防止端口发送路由信息。

根据题中命令配置可知,选项C正确。

25.下列关于IEEE802.11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定义了无线结点和无线接入点两种类型的设备

B)无线结点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

C)物理层最初定义了FHSS、DSSS扩频技术和红外传播三个规范

D)MAC层的CSMA/CA协议利用ACK信号避免冲突的发生

解析:

无线接入点AP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而非无线结点。

26.在组建一个家庭局域网时,有三台计算机需要上网访问Internet,但ISP只提供一个连接到网络的接口,且只为其分配一个有效的IP地址。

那么在组建这个家庭局域网时可选用的网络设备是(A)。

A)无线路由器

B)无线接入点

C)无线网桥

D)局域网交换机

解析:

ISP只分配了一个有效IP,所以要使局域网内的三台计算机都能正常工作,需要使用NAT技术。

无线路由具备该功能,因此,选项A符合要求。

27.下列关于蓝牙系统的技术指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工作频段在2.402GHz~2.480GHz的ISM频段

B)标称数据速率是1Mbps

C)对称连接的异步信道速率是433.9kbps

D)同步信道速率是192kbps

解析:

蓝牙技术的同步信道速率是64kbps,不是192kbps。

D选项错误。

28.下列Windows2003系统命令中,可以清空DNS缓存(DNScache)的是(D)。

A)nbtstatB)netstat

C)nslookupD)ipconfig

解析:

执行"IPconfig/flushdns"命令可以清除DNS缓存nbtstat可以刷新NetBIOS名称缓存和使用WindowsInternet名称服务注册的名称。

Netstat用于显示与IP、JCP、UDP协议相关的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个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Nslookup是一个检测网络中DNS服务器是否能正确实现域名解析的命令。

29.下列关于Windows2003系统下DHCP服务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A)设置租约期限可控制用户的上网时间

B)添加排除时不需要获取客户机的MAC地址信息

C)保留是指客户机静态配置的IP地址,不需服务器分配

D)新建保留时需输入客户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MAC地址等信息

解析:

DHCP服务器配置的术语和主要参数如下:

作用域:

作用域是用于网络的可能IP地址的完整连续范围,通常定义提供DHCP服务的网络上的单独物理子网。

作用域还为服务器提供管理IP地址的分配和指派以及与网上客户相关的任何配置参数的主要方法。

排除范围:

排除范围是作用域内从DHCP服务中排除的有限IP地址序列。

添加排除的IP地址范围,只需排除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

租约:

租约是客户机可使用指派的IP地址期间DHCP服务器指定的时间长度。

 

保留:

使用保留创建通过DHCP服务器的永久地址租约指派。

保留确保了子网上指定的硬件设备始终可使用相同的IP地址。

新建保留:

新建保留时需输入保留名称、IP地址、MAC地址、描述和支持类型等项目。

30.下列关于Windows2003系统下WWW服务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Web站点必须设置网站的默认文档后才能被访问

B)建立Web站点时必须为该站点指定一个主目录

C)网站的连接超时选项是指HTTP连接的保持时间

D)网站的带宽选项能限制该网站可使用的网络带宽

解析:

带宽选项是在性能选项卡里的一个复选框,书上的原文称之为带宽限制选项,带宽选项和带宽限制选项是同义词,可以互换,因此D选项正确。

当Web站点未设置默认内容文档,访问站点时应提供首页内容的文件名,仍然可以访问该网站。

所以A项错误。

31.下列关于Serv_UFTP服务器配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Serv_UFTP服务器中的每个虚拟服务器由IP地址唯一识别

B)Serv_UFTP服务器中的最大用户数是指同时在线的用户数量

C)Serv_UFTP服务器最大上传或下载速度是指整个服务器占用的带宽

D)配置服务器的域端口号时,既可使用端口21也可选择其它合适的端口

解析:

Serv-UFTP服务器中的每个虚拟服务器由IP地址和端口号唯一识别,而不是仅仅靠一个IP地址就能识别。

32.若用户A和B的邮件服务器分别为和,则用户A通过Outlook向用户B发送邮件时,用户A端需解析的域名及类型为(B)。

A)和邮件交换器资源记录

B)和邮件交换器资源记录

C)和主机资源记录

D)和主机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