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229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必修 教育学复习提纲.docx

大学必修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提纲

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

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一切社会活动。

对象多层次;形式多样化。

狭义:

专指学校教育。

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

(1)教育活动的非独立性

(2)教育对象的平等性、普及性(3)教育实践的原始性

2、古代教育

(1)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

(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实际

(4)教育的形式单一

3、现代教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1)教育直接为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所制约

(2)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3)教育具有普及性(4)教育形式多样化

(5)教育具有科学性(6)教育具有发展性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代表作:

《学记》《演说术原理》(昆体良)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以后)

代表作:

《大教学论》(1632年夸美纽斯)

《普通教育学》(1806年赫尔巴特)

第三节教育学的价值

一、启发教师的教育自觉,使其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二、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

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

四、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

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

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培养人才,传播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促进政治民主化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

教育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2、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内容

4、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于劳动者来说,通过教育和训练,劳动能力的

增强主要表现在: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操作和使用

工具和机器,减少生产中的事故;提高创新意识和

创造能力;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继承和传递的重要条件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

4、教育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手段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发展

(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

1、影响文化的传递2、影响文化的选择

3、影响文化的融合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性

五。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物质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普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的作用

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普通教育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

普通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二、教育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可以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实现人民当

家作主

(二)发展教育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

本方略(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政治变革,真

正实现政治文明

三、教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的特点:

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适时性,持久性,全面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涵义: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

生理的发展:

有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技能的发展和完善

心理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意向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机体的自然性与动物不同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社会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第二节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内在因素:

遗传素,主观努力。

外在因素:

环境(社会环境)教育(学校教育)

(一)遗传素质:

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象、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特点。

作用:

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制约着个体发展的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三)环境:

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已构成环境因素成分的性质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作用:

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作用。

(四)主观能动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教育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原因:

1、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2、学校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

第三节教育必须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一顺序性和阶段性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

三个别差异性四稳定性和可变性五发展的互补性

第四节学生教育

(一)良好条件的创设

(二)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三)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四)进行青春期教育

(五)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六)重视人生观教育

(七)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第四章教育方针

一、教育方针的本质、特点及其构成

(一)教育方针的本质:

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并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的,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二)教育方针的特点

1)教育方针的方向性2)教育方针的实践性

3)教育方针的时代性4)教育方针的法令性

(三)教育方针的构成

(1)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2)教育目的

(3)教育的途径和原则

二、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4、体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四、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基础教育的本质

中学教育的性质--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其根本规定性,是它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根本区别。

(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应体现时代的要求。

五、什么是素质教育

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本质

1、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一种教师主体间的合作性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

1、主体性与成功性2、基础性与发展性

2、全面性与个别性4、全体性与个体性

5、交互性与层次性6、内化性与外化性

7、理论性与实践性

第五章教师

教师的地位

1、专业地位2、经济地位3、政治地位4、职业声望

三、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繁重性

教师劳动的对象、内容、过程及能力需要都是复杂的

(二)教师劳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依据:

教师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情景的复杂性

表现:

因材施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材内容的

处理和加工,教育机智。

(三)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依据: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表现: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思想教育,品德言行。

(四)教师劳动在时间上的长期性

(五)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总之,教师的劳动是通过个体劳动的形式,体现集体创造的成果。

教师的素养

一、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

(一)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

(三)掌握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教师的能力素养

(一)了解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四)组织、管理能力

(五)教育机智(六)社交能力(七)教育科研能力

三、教师的心理品质

1、良好的注意持久力和分配力2、细致而深刻的观察力

3、良好的记忆力4、敏捷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思维能力

5、创造性的想象力6、广泛的兴趣

7、坚定的意志力8、丰富而又恰当的情绪、情感

第六章教育内容

一、德育概述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

品德是一个人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德育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结合起来。

(3)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1)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2)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教育。

(3)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4)要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三)知行统一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道理。

(2)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3)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努力组织和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

(2)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要正确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2)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

(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4)要进行必要的纪律约束。

(六)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3)要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七)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1)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2)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监督。

(3)严格要求学生。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学校内各方面教育影响要一致。

(2)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

(4)把平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

第七章课程

一、课程概念

广义:

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狭义:

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书,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

2.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合理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基础上的课程理论的历史传统的影响

三、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

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1、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理念。

2、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二)新型师生关系

1、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建立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新型师生情感关系的建立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理解、爱护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3)对学生的期待。

4)展现教学过程魅力。

5)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四)新课程中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行为

1、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自我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考试的改革重点

1)考试内容方面2)考试方式方面

3)考试结果处理方面4)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方面

第八章教学基本原理

一、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应确立的教学观

(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2)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

(3)“四因素”过程论。

(4)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5)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6)学习是学生从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

(7)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的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认知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基本特征和职能

三、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事实、基本原理,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运用于实践)(进一步发展)

知识技能技巧

客观世界的运用知识的经过反复练习,

事实及规律初步实践形式成自动化、完善

化的实践形式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生成

(三)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

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教学环境的潜隐性,教学发展的高效性,教学主体的发展性。

校园的隐性人身伤害

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的心理体罚

校园的不良风气

(二)教学是一种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

(三)教学是一种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

教学内容本身及其设计有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生理活动有规律

学习本身有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

(四)教学是一种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

由于实践是指向人的生活世界的,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学便成为人的一种生活,一种存在方式,成为人的生命成长过程本身和整个生命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

(五)教学是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1.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备课是一种同质异构的艺术创造活动,上课是一种异陈异现的艺术表现活动,评课是一种“空筐”艺术

2.教学活动是一种有限制性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教学过程阶段理论的雏形

孔子——教学是学、思、行结合的过程

荀子——教学过程是闻、见、知、行的过程

苏格拉底——诘问、归纳定义、助产

(二)教学过程阶段理论的建立

夸美纽斯—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席勒—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莱茵—预备、提示、联合、总括、应用

杜威—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

(三)当代西方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

程序教学流派,认知教学流派,情感教学流派。

(四)前苏联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

凯诺夫,巴班斯基,达维多夫,克拉耶夫斯基

(五)我国关于教学过程阶段理论的探索

“六阶段说”,“自学辅导”教学,“六步教学法”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自觉地遵循教学规律,为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遵循的行为要求和准则。

二、教学原则体系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含义:

要求向学生传授反映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知识和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并将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融入科学教育中,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求:

1.以符合科学要求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2.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发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人文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含义:

是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把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要求:

1.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2.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3.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校本课程

(三)直观性原则

含义:

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表象。

种类:

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等

模象直观---图片、图表、模型、电影、电视等

语言直观

要求:

1.进行直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要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语言讲授与演示教学结合起来

3.不要为直观而直观

4.要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四)启发性原则

含义: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动机,重视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由学会到会学,养成自学的本领和习惯

4.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5.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五)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

是指教学要按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规律来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

序:

包含着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

学习的速度

要求:

1.按照学科的科学体系进行教学

2.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巩固性原则

含义:

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需要时能及时地再现和运用,为学习新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要求:

1.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为牢固地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2.组织好复习工作,减少遗忘的发生

3.组织哈各种形式的作业,使学到的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巩固

(七)因材施教的原则

含义:

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加强调查研究

2.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出发,适当照顾学生的水平差异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长善救失

(八)发展性原则

含义: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而且要保持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个性等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求:

1.注重全面发展2.强调方法的训练

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九章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概念:

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等划分等级并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特点:

1)编制固定2)内容、时间、时数统一3)场所稳定

优点: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4)保证教学的计划性。

(5)符合教学卫生要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局限: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创性和内在潜力

3容易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4妨碍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三、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一)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到与课题有关的能够直接提供学习材料和条件的现场进行教学的形式。

优势:

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习积极性

加强知识实用性提高师生互动性

(二)小组教学:

小组教学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把全班学生再分成若干个人数较少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他们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三)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主要是由学生个人适合个别学习教材内容结合,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

个别教学≠个别辅导

注意:

各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

现实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的变化,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交替使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整合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用于同一课堂或同一学科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真正结合。

第二节教学基本程序

一、备课(前提)

意义:

1.备课是教师形成实际教学能力的过程.

2.备课是教师提高文化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

3.备课是教师探索教育规律,深度反思,积累经验,进行科研的重要过程。

(一)备课内容:

1、备教材

即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注意:

(1)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明确“双基”内容和教材重点、难点

(3)钻研教材中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

(4)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2、备学生

文化背景差异----确定学习环境营造的落脚点

知识结构差异----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

学习方式差异----设计适应个性化的学方式

情感需求差异----把握学习的鼓动点

学习需要差异----架好学习的桥梁

3备教法:

即解决怎样上好课的问题。

包括组织教法和确定教法。

组织教材:

即使教材条理化、系统化。

确定教法:

即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

4、备学法:

了解学生学习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通过细致的课前和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学法研究和指导。

(二)备课的形式

三种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2、单元教学计划3、课时计划

(1)教案的含义

教案,是教师为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而事先设计的工作蓝图。

具体地说:

教案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