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180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绝密★启用前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57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题型注释)

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通行,小红因看不惯而将其车划伤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③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新常态。

“老虎”“苍蝇”一起打,“天网”“猎狐”追回外逃腐败分子数百名,一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高官相继被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已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表明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④法律的作用就是制裁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主要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是

A.纪律          B.道德          C.法律          D.规章          

4、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更应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下列实际行动可取的是

①案体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努力做好

②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

③以创造性劳动和优异成绩为集体增光添彩

④将垃圾扔到其他班的环境区域,维护自己班级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边漫画《拆》中人物行为的错误在于

A.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

B.能以大局为重,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C.为了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D.能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起来

6、小李是七年级

(1)班的同学,他性格开朗、活泼好动。

这段时间,他开始抱怨班级和学校的规则太多,管理太严。

他认为有些规定也不合时宜,有时也会违反纪律。

小李

①没有认识到规则对秩序的保障作用

②对不合理的规则可以不遵守

③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④应该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纪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②④          

7、在校我们是学生,因此要遵守校纪校规,完成学习任务;在家我们是子女,因此要孝敬父母;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应该维护正义;等等。

这告诉我们

A.个人的节奏不能顺应集体的节奏                              B.我们的节奏跟不上集体的节奏

C.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                              D.在不同的集体,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8、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

下列事件能体现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是

①四川两名中学女生成功救起一名5岁落水男童

②姚明发起的“姚基金”已援建和在建希望小学22所

③小张积极参加“唱响价值观共创文明城”合唱比赛活动

③三名“80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时请朋友帮忙作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路怒症”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交通阻塞情况下,胡乱变道、强行超车、爆粗口等都是“路怒症”的表现。

调查显示,23.40/0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

面对“路怒症”者,你应该说

①情绪是自己无法调控的,一定要顺其自然

②我的情绪我做主,可以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

③应学做情绪的主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④应遵守交通规则,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伴随着青春期的身心发育,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微妙变化。

关于情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青春期的人的情绪有着自己的特点                              B.情绪可以通过表情、声音和动作来表达

C.人的情绪会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情绪只有喜、怒、哀、惧四种表现

11、周末,七年级学生小林接到好朋友小文的电话:

“趁你爸妈出差不在,今晚我们去网吧玩一晚上游戏吧。

”小林婉言拒绝,并劝小文也别去。

小林的做法

A.正确,是拒绝不良诱惑、自控力强的表现

B.错误,青春的我们应该敢于尝试、肆意放纵

C.正确,中学生应端正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制网络

D.错误,沉迷游戏有利于开发智力、挖掘潜能

12、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对于这种情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青春成长中正常的现象

②这是青春期的一种真正爱情

③应认识到男女有别,避免交往

④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

奏好青春成长曲,需要我们

A.在穿着上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                              B.将自己的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

C.放任青春的冲动,享受青春的激情                              D.悦纳生理和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14、每个人从生命的孕育开始就已经进入一张法律的大网之中,诸多法律往往与人的具体年龄节点息息相关。

这表明

A.法律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B.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C.法律为人们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D.法律制定完备就能杜绝违法犯罪活动

15、《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下列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应该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这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每个人都要成为模范榜样,超越自我,尽善尽美

④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七年级学生小明想象青春的自己有一对飞翔的翅胯,这对翅膀让他充满激情、战胜自我。

小明这对青春的翅膀应该是

A.自负和自强          B.自信和自强          C.梦想和独特          D.独立和自由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探究题(题型注释)

17、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 校园本应是一片净土,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屡见报端。

据统计,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7占55%,位居第一;“偏激心理”占7.5%,这种心理常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典型表现是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做出欺侮、殴打等行为。

材料三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再挺向校园欺凌“亮剑”,先后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对做好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作出部署。

截止年底,各级法院审结涉庭校园欺凌犯罪案件213件,并积极开展了以案说法等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漫画中的情境是对未成年人哪项保护缺失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角度,分析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说明国家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系列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

并说明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向校园欺凌“亮剑”的原因。

18、2017年1月15日,在“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囊括最佳教练、最佳女运动员、最佳团队和评委会戈奖四个奖项;2017年1月16日,在“2016年微博之夜”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当选微博年度突破体育团队。

奖项虽异,寓意相同,中国女排成为2016年中国体坛的最大赢家。

女排领队郎平的一番话诠释了中国女排如此受追捧的原因:

我们可以不是实力最强的球队,但我们一定是遇到困难时最有凝聚力、最团结、最有战斗力的集体。

正是大家上下一心、精诚合作,才有了中国女排的胜利。

中国女排当之无愧,因为她们代表了集体主义的胜利。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女排获得两个奖项的相同寓意是什么?

并写一句中国谚语或

名言表达这一寓意。

(2)结合中国女排的言行,请你说一说集体生活对个人有哪些影响?

19、材料一 2016年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会布丁新一期世界500强排名,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先”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三项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开展的应用课题荣获“戈登贝尔”奖提名,中国超算上榜总数量首次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l1月17日,中国科学院杨超等人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材料二 2017年1月中旬,李克强总理曾经发出的“圆珠笔头之问”有了结果:

山西太原钢铁集团耗时5年,生产出了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圆珠笔头,成功应用于国内知名制空厂家,未来有望结束圆珠笔头依赖进口的历史。

但是目前,我国还有一些核心技术没有掌握,例如,我国还不能研制出专业跑鞋的减震系统,没有掌握安卓、iOS这两大手机系统的核心技术等。

材料三 2016年12月26日,第三届“华灿奖”颁奖仪式暨第七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两岸青年要立大志、成大事,让青春年华在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奉献和创造中发出绚丽光彩。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看到材料一、二的新闻,你能体会到哪些美好情感?

(2)体味美好情感有什么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3)为了破解“跑鞋减震之问”“手机系统之问”等,请你说一说,我们青少年如何让青春年华在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奉献和创造中发出绚丽光彩。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A

6、C

7、D

8、A

9、B

10、D

11、A

12、A

13、D

14、B

15、B

16、B

17、C

(1)学校保护缺失。

(2)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容易让青少年烦恼,易和同学发生冲突;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冲动,不善调控自己的情绪;一些青少年没有认识到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3)

(1)社会保护。

(2)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重任。

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校 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既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会对双方 家庭造成伤害,会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向校园欺凌‘亮剑’有    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有利于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角度1:

施暴者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生命;要增强道德意识,与人为善;要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情绪自控能力;等。

角度2:

受害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要培养交往的品德,与同  学构建和谐关系;与同学发生矛盾,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通过合法、合理途径解  决。

等。

注:

鼓励考生创造性思维,对开放性试题的回答,符合问题要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8、

(1)团结就是力量。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间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中国女排的胜利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

示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等。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可以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可以培养个人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使个人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可以让个人展示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可以为个人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

                                                               

示例:

积极向上、友善和睦、公平合作、共担责任等。

19、

(1)示例:

体会到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骄傲和自豪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感;要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责任感、使命感。

(2)

(1)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2)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活得美好情感。

(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发展独立思维,保持好奇心;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打破常规,自觉劳动,勇于实践,开发创造潜力;等等。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树立法律信仰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根据所学,树立法治信仰,就要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等,其中①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是违法的;③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是违法行为,②是依法纳税的义务,④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都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2、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处罚,表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其中④观点错误,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所以,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A。

3、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道德是靠舆论、信念和习惯的力量发挥作用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以排除ACD,正确答案选B。

4、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就要关心集体的事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为集体增光添彩,所以①②③观点正确,④做法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

5、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根据所学,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漫画中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BCD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A。

6、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材料中的小李抱怨,是没有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树立规则意识,其中②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C。

7、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材料中表明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其中ABC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D。

8、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其中①②③救助他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表现,④考试作弊,既是不诚信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是负能量的表现,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A。

9、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路怒症”是没有控制好自己情绪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调控情绪,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等,其中①②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B。

10、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根据所学,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基本情绪包括喜怒哀惧,进入青春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特点,情绪可以通过表情、声音动作等表达出来,会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中AB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D。

11、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利用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网络有利于也有弊,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所以小林的正确做法是正确的,是自制力较强的表现,所以BD观点错误;C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也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

12、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情感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进入青春期,异性之间产生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所以②的错误,③没有认识到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意义,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A。

13、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要奏好青春的乐曲,需要我们积极悦纳自己,克服青春期的心理矛盾,但是真正的个性不等于标新立异,不等于自我封闭,我们要避免青春期的冲动,所以ABC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D。

14、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我们一生,生活离不开法律,其中AC观点不符合题意;D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B。

15、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止于至善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但是我们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③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B。

16、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的自信和自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根据所学,青春要想飞翔,必须要树立自信,走向自强,其中A自负是消极心理,是错误的;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17、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对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材料中校园暴力的存在,是缺乏学校保护的表现。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材料中校园暴力,从青春期心理的角度切入回答,即从青春期心理容易冲动、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识记运用,材料中国家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属于社会保护;向校园暴力亮剑的原因,即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结合所学,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社会地位、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意义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8、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团结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中女排的成就,是女排成员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团结的重要性,所以相同的寓意从团结的重要性回答;名言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影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所学,从集体生活对个人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展示个性、发展自我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9、试题分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美好情感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材料中我国取得巨大的科技成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美好情感从骄傲、自豪、对祖国的热爱、肩负历史使命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美好情感的作用和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所学知识,美好情感的作用,从对身心健康、丰富生活、促进精神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回答;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可以从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