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隐患排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0954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隐患排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八隐患排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八隐患排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八隐患排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八隐患排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隐患排查.docx

《八隐患排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隐患排查.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隐患排查.docx

八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BZH-JL-8.1-01序号:

排查时间

地点

参加排查人员

组长:

职务:

成员:

目的

依据

范围

方法

 

要求

 

备注

隐患排查范围应包括所有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批准:

日期:

编制:

日期:

隐患汇总登记台账

BZH-JL-8.1-O2序号:

序号

隐患名称

存在场所

及表现形式

涉及部门

及责任人

评估分级

治理措施

备注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备注:

隐患排查记录表

BZH-JL-8.1-O3排查类别:

排查日期:

序号:

序号

排查事项

具体内容

存在问题

备注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负责人签字:

备注:

排查范围须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检查表类别包括:

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各类各次检查不可缺少;检查表针对性要强;检查表须签字,且签字齐全;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并汇总总结。

综合检查表

BZH-JL-8.2-01序号:

检查时间:

检查范围:

检查员: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采取措施

落实情况

实施标准化系统所提供的组织保障情况

指定主要负责人

指定标准化相关责任部门

指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各部门指定相关的责任人

专业技术组织

各部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管理层

各管理部门

各基层管理单位

检查与纠正措施执行情况

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整改情况

员工参与标准化系统活动情况

参与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

员工安接受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

员工通过有效途径获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

参与安全生产会议和安全生产活动

应了解设计与工艺流程变化

与外部机构沟通安全生产相关事项

了解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

接受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培训、考核

参与安全问题(或事故)的调查

定期参加体检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采取措施

落实情况

应急响应的准备与演练情况

有符合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预案

应急救援组织

应急通讯、警报、信号等系统完好

应急救援器材充分

按规定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做详细的演练记录

每年最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

标准化作业落实情况

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制定落实情况

作业环境

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劳动防护用品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法律法规遵守情况

标准化与其他要求遵守情况

员工的安全行为状况

迟到早退现象

违章、违规操作

擅自脱岗

酒后上岗

违反法律法规现象

其它违章违纪现象

上级或主管部门布置的安全检查

按上级或主管部门的要求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

备注:

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检查记录一项划√;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检查记录一项划X,并要求填写采取措施及落实情况。

专业检查表

BZH-JL-8.2-02序号:

检查时间:

检查范围:

检查员: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采取措施

落实情况

厂区

厂区布置和主要车间的工艺布置,应设有安全通道,设置符合要求。

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至少有2个出入口,保证安全顺行。

应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

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其宽度一般不小于1.5m。

照明

厂房的照明,应符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并进行照度测量。

下列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

主要通道及主要出入口、通道楼梯、总降、电力室、中控室。

危险场所和其他特定场所,照明器材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1)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按其危险等级选用相应的照明器材;

(2)有酸碱腐蚀的场所,应选用耐酸碱的照明器材;

(3)潮湿地区,应采用防水性照明器材;(4)含有大量烟尘但不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选用防尘型照明器材。

防护装置

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应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

钢直梯》、《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

钢斜梯》、《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规定。

总降、电气室等重要部位,其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室内面积小于6㎡而无人值班的,可设一个),门应向外开。

防护装置

总降、电气室、中控室、主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装置、监视装置、灭火装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还应设防火墙和遇火能自动封闭的防火门,电缆穿线孔等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设有集中监视和显示的防控信号中心,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

在煤堆场、煤粉制备系统、油库、仓库和稀油站等防火重点部位设灭火装置或自动报警装置。

生产现场的机、电、操控设备应有安全连锁、快停、急停等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传动装置、金属电线管、配电盘以及配电装置的金属构件、遮栏和电缆线的金属外包皮等,均应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

接零系统应有重复接地,对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应在零线或设备接零处采用网络埋设的重复接地。

低压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和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管线阀门

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

生产现场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液体和气体的设备和管路,应安装压力表,必要时还应安装安全阀和逆止阀等安全装置。

各种阀门应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几何形状的标志,还应有表明开、闭状态的标志。

警示标志和

安全防护

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和《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警示标志和

安全防护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以及厂区内的坑、沟、池、井、陡坡等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等。

设备裸露的转动或快速移动部分,应设有结构可靠的安全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警示标志明显、整洁。

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规定,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具体的危险场所,设置危险标志牌或警告标志牌,并严格管理其区域内的作业。

职业危害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要求,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标志内容齐全(含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应急条件

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特种设备、设施、工具

皮带输送机头部与尾部应设置防护罩或隔离栏及安全联锁装置,人员通过部位应设置专用跨越通道。

表面高温设备(窑头罩、篦冷机、窑体、窑尾预热器和尾气管道等)应设置相应的外部保温层或防护隔离设施。

高噪声的设备(破碎机、提升机、球磨机、空压机、通风机和电动机等)应设置警告标识,附近作业人员应佩戴护耳器。

破碎、配料、粉磨、物料输送、煅烧、选粉、装运等主要产尘点应设置有效收尘设施。

特种设备、设施、工具

空气压缩机及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锅炉及余热发电系统中的高温高压水蒸气部位,应设置警告标识。

煤粉制备系统与油泵房、地上柴油罐、煤堆场等防火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配置数量应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吊具应在其安全系数允许范围内使用。

钢丝绳和链条的安全系数和钢丝绳的报废标准,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的有关规定。

破碎设备

破碎设备周围应留有足够的操作和维修空间。

操作位置应有良好的通道及可视性。

设备检修人孔门坚固可靠。

传动皮带完好。

设备应有总停开关及相应的急停和安全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机械传动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安全保险装置齐全可靠。

通道、梯台、护网(栏)符合标准规定。

所有启动和停止装置应有明显标志并易于接近,并有必要的预警信号。

给料或转运料斗及料槽开口位置设防护装置。

设备液压润滑系统应符合要求,系统压力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压力。

设备的调整、维护、修理和清洁工作必须在停机时进行。

在无安全措施的条件下严禁人工疏通,严禁输送设施设备运行时进行维护调整、人体接近或触摸运转的部位。

熟料破碎机运转时加油的,应使用油管延伸至安全地带内才可加油。

粉磨设备

煤磨作业现场必须设置禁止烟火警示标志,安装防静电装置。

煤磨系统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设施和器材(灭火器、消防栓等)。

磨机机械传动部位防护装置齐全可靠,磨机体周围防护栏警示牌齐全。

磨体两侧护栏应齐全,严禁人员从运转磨底穿越靠近磨体。

粉磨设备

磨机筒体各部件螺丝齐全,牢固可靠,衬板完整无断裂,不漏灰。

轴承瓦润滑油,冷却水管完好畅通,油泵安装平稳牢固,油管、水管、油箱定期清洗。

压力表、温度表保持清洁,安全可靠,并严格遵守在有效期内使用。

动火作业前必须申请同意,动火现场必须备好灭火器。

进入磨体内检查必须断开主电源,挂警示牌,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磨机轴承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更换相适应的润滑油,并记录备案。

烘干设备

烘干设备周围应设置相应可靠的隔热和防护设施。

烘干设备周围不允许堆放易燃易爆或危险化学品。

预热器平台、构件、护栏要求完整牢固,检查孔盖牢固,翻板阀灵活好用。

预热器周围平台上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悬挂设备下及吊装孔附近应有隔离安全防护等安全设施。

检修状态预热器的翻板阀必须锁紧。

回转窑

煤粉输送管路完好无泄漏。

燃烧器完好无泄漏,调整机构灵活好用。

回转窑窑头、窑尾观察门(盖)完好。

平台护栏、测量仪表仪器完好。

密封装置完好无脱落。

回转窑筒体无阻碍、碰撞物体,检修人孔门固定牢固。

筒体冷却装置完好。

系统联锁、控制完好,空气炮等气动元件、压力容器工作正常。

回转窑传动装置中的高转速联轴器、开式齿轮等传动部件应设置防护罩。

冷却水、润滑油供应正常。

托轮、挡轮测控仪表完好。

回转窑传动装置中,应设置当辅助传动装置启动时能切断主电动机电源的联锁装置,同时辅助传动装置必须另设应急独立动力源。

回转窑辅助传动装置必须安装制动装置,以便在使用中切断辅助传动电动机,防止回转窑自行转动。

篦冷机(冷却机)

设备完好无漏风,并润滑充足。

人工清理篦冷机“雪人”时,必须停止使用空气炮,维持好窑头负压,在窑头平台上处理。

人工进入篦冷机内清理作业前必须停下与篦冷机有关的所有设备:

窑、冷却机、破碎机、空气炮,将预热器翻板阀锁死,并对相应开关、阀门上锁并挂警示牌。

余热发电设备

安全附件完好,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齐全、灵敏、可靠,排污装置无泄漏。

按规定合理设置报警和连锁保护、安全防护装置,并保持完好。

汽轮机油站应有事故放油池,油箱事故放油阀门保持完好,并距离油箱有一定安全距离。

厂内机动车辆

应有统一牌照和车辆编号。

每年检验一次,检验数据齐全有效。

工业气瓶

外观无机械性损伤及严重腐蚀,表面漆色、字样和色环标记正确、明显。

瓶阀、瓶帽、防震圈等安全附件齐全、完好。

瓶立放时应有可靠的防倾倒装置或措施。

瓶内气体不得用尽,按规定留有剩余重量。

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库存放,并存放在气瓶专用库中,库房应符合建筑防火规范。

同一作业点气瓶放置不超过5瓶;若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助燃气瓶与明火距离应大于10米。

工业气瓶

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有防止阳光直射措施,通风良好,保持干燥。

空、实瓶应分开放置,保持1.5米以上距离,且有明显标记。

存放整齐,瓶帽齐全。

立放时妥善固定,卧放时头朝一个方向,库内应设置足量消防器材

对购入气瓶入库和发放实行登记制度,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变配电

系统

位置不应在危险源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地势不应低洼,现场无漏雨、无积水。

变配电间门向外开,高压间门应向低压间开,相邻配电间门应双向开。

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作的实体门。

门、窗、自然通风的孔洞都应采用金属网和建筑材料封闭,金属网孔应小于10毫米×10毫米。

应设有100%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或排油设施。

加设遮栏、护板、箱闸,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遮拦高度不低于1.7米,固定式遮拦网孔不应大于40毫米×40毫米。

高压配电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应隔离,电缆通道用防火材料封堵。

各高、低压供电系统图注明变配电站位置、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走向、坐标、编号及型号、规格、长度、杆型和敷设方式等。

应有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室、发电机室平面布置图;降压站、中央变电室、高压配电室及各分变电室和发电站的接地网络图。

应有主要电气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绝缘强度、继电保护、接地电阻、安全工具的试验报告和测试数据。

保存完整规定存档期限内的工作票、操作票。

固定式低压电气线路

线路布线安装应符合电气线路安装规程。

架空绝缘导线各种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

断路器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等装置。

线路穿墙、楼板或地埋敷设时,都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穿金属管时管口应装绝缘护套;室外埋设,上面应有保护层;电缆沟应有防火、排水设施。

地下线路应有清晰坐标或标志以及施工图。

动力照明箱(柜、板)

触电危险性小的一般作业场所和办公室,可采用开启式配电板。

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差的生产车间、锅炉房等场所,应采用密闭式箱、柜。

煤粉制备系统或危险品储库,必须采用密闭式防爆型电气设施。

符合电气设计安装规范要求,各类电气元件、仪表、开关和线路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操作方便,内外无积尘、积水和杂物。

各种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热、烧损或裸露带电体现象。

手持电动工具

手持电动工具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选择相应的绝缘等级。

手持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板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

电源线长度限制在6米以内,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和破损。

不得跨越通道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绝缘电阻检测,且记录完整有效。

临时用电线路

不得在易燃、易爆等危险作业场所架设临时电气线路。

必须按照电气线路安装规程进行布线。

必须装有总开关控制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每一个分路应装设与符合匹配的熔断器。

临时电气线路审批期限:

一般场所使用不超过15天;建筑、安装工程按计划施工周期确定。

运载给料设备

机械运输系统的外露传动部位,都应安装防护罩或防护屏,防护罩或防护屏应安装牢固,符合要求。

纠偏装置完好,动作灵敏可靠。

每个操作工位、升降段、转弯处必须设置急停装置,同时保证每30米范围内应不少于1个急停装置。

急停装置按钮或拉扯拉绳开关,应满足保证运输线紧急停机的要求,不得自动恢复,必须采取手动恢复。

人员需要经常跨越运输线的地方应设过道桥。

空气斜槽密封完好,设备无扬尘、漏灰等缺陷,观察口及连接法兰接口需有防进水措施。

提升机及链板运输机电机及减速机基础螺栓固定牢固,运行稳定可靠。

收尘设备

设备设施完好,定期检测,各项数据指标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要有防雷装置,并定期监测。

对电除尘系统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确认接地装置完好,放电、验电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必须要有监护人员。

压力容器设备

本体、接口、焊接接头等部位无裂纹、变形、过热、泄漏、腐蚀现象等缺陷。

相邻管件或构件无异常振动、响声或相互磨擦等现象。

压力表指示灵敏,刻度清晰,安全阀每年检验一次,记录齐全,且铅封完整,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缩空气、循环水、润滑油等管路,应安装压力表,储气罐应安装安全阀,各种阀门应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几何形状的标志,还应有表明开、闭状态的标志。

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的规定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

埋地管道敷层完整无破损,架空管道支架牢固合理,无严重腐蚀、无泄漏,设置限高警示,有隔热措施。

起重机械设备

吊车应设有下列安全装置:

(1)吊车之间防碰撞装置;

(2)大、小行车端头缓冲和防冲撞装置;(3)过载保护装置;(4)主、副卷扬限位、报警装置;(5)登吊车信号装置及门联锁装置;(6)露天作业的防风装置;(7)电动警报器或大型电铃以及警报指示灯。

吊车应装有能从地面辨别额定荷重的标识,不应超负荷作业。

吊运物行走的安全路线,不应跨越有人操作的固定岗位或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且不应随意越过主体设备。

与机动车辆通道相交的轨道区域,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

普通麻绳和白棕绳只能用于轻质物件捆绑和吊运,有断股、割伤、磨损严重的应报废。

钢丝绳编接长度应大于15倍绳直径,且不小于300毫米,卡接绳卡间距离应不小于6倍绳直径,压板应在主绳侧。

链条有裂纹、塑性变形、伸长达原长度的5%;下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10%时应报废。

报废吊索具不得在现场存放或使用。

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应在检验周期内使用,合格的检验报告,要长期完整保存。

应有吊索具管理制度,车间有吊索具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集中存放地点,存放点有选用规格与对应载荷的标牌,有专人管理和保养。

装卸、包装设备

机械传动部位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拉紧、制动、保护、联锁、安全保险装置齐全可靠。

给料或转运料斗及料槽开口位置设防护装置,在无安全措施的条件下严禁人工疏通。

严禁带料启动设备。

包装设备运行正常,传动部位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装卸、包装设备

水泥筛分、计量、控制设施完好。

发生夹包,及时停机,禁止在设备运转时处理问题。

包装机在运转时,禁止到包装机里面去拉包,同时严禁输送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维护调整。

电焊机

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电焊机连接处的裸露接线板,应采取安全防护罩或防护板隔离,以防止人员或金属物体接触。

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良好,并定期检查。

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作为接地装置。

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米,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电焊机二次线必须连接紧固,无松动,接头不超过3个,长度不超过30米。

电焊钳夹紧力好,绝缘良好,手柄隔热层完整,电焊钳与导线连接可靠。

严禁使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使用。

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弧焊操作,或焊接与地面密切连接的焊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电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电焊机应安放在通风、干燥、无碰撞、无剧烈震动、无高温、无易燃品存在的地方;在室外或特殊环境下使用,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其正常使用。

使用场所应清洁,无严重粉尘。

每半年应对电焊机绝缘电阻遥测一次,且记录完整。

备注

备注:

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检查记录一项划√;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检查记录一项划X,并要求填写采取措施及落实情况。

季节性检查表

BZH-JL-8.2-03序号:

检查时间:

检查范围:

检查员: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采取措施

落实情况

夏季、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