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664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docx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

英国人眼里的乾隆盛世

英国人对中国的造访,迅速打破了传教士们在欧洲建造起来的中国神话马戛尔尼使团虽然没有完成他们的使命,但它却将大量的关于中国的情况带回了英国

英使团为后代留下了厚厚的文字记录

马戛尔尼写下了大量的公文报告、书信与出使日记,副使乔治·斯当东和约翰·巴罗,甚至一位仆从和一位列兵都出版了他们的随行纪实,使团的画家托马斯·希基和制图员威廉·亚历山大还带回了大量的中国风物画与素描

1

 

出使中国这一年,马戛尔尼勋爵55岁

从27岁作为特使被国王派往俄罗斯起,他已经从事外交28年了,历任爱尔兰事务大臣、格林纳达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早已经是外交界骨灰级人物

漫长的外交生涯已经使他厌倦

“后来政府委他做孟加拉总督,他辞不就任

就权力和报酬而论,孟加拉总督是大臣所能推荐的最高职位了”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不过出使中国这个任命,却令宦性已淡的他一下子兴奋起来

“到北京访问这个工作对一个热心追求新鲜事物的人来说是太有吸引力了

因此当政府刚一向他示意,他立刻欣然表示接受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原来,马戛尔尼勋爵是一个“中国迷”

事实上,那个时代的欧洲,每一个贵族沙龙里都会有一两个中国迷

从罗马时期开始,欧洲人就对中国怀抱着浓厚的好奇心

通过越洋而来的丝绸,他们对这个古老国家已经展开了无穷的想象

对欧洲人来说,中国似乎是另一个星球上的国度,中国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神秘

人们传说,在遥远的东方丝国,人们从一种奇特的树皮中抽取丝线,织出美丽的丝绸

(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

直到马可·波罗时代,西方人才真切地触摸到了中国

1275年,21岁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穿越欧亚大陆到达开平府,在这里见到了令世界震撼的蒙古大汗忽必烈

他向欧洲人汇报说,中国幅员广阔、物产众多、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1522年,麦哲伦打通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线

从那时起,一批又一批身怀传教热情的传教士抵达中国

他们向欧洲寄回大量书信,汇报他们的惊人发现

传教士们说,中国几千年来一直由孔夫子的思想所指导,由开明君主们所统治,社会富庶而和平,人民勤劳而礼貌

这些说法令刚从中世纪蒙昧中觉醒过来的欧洲人眼界大开

一股“中国崇拜”的热潮迅速燃遍欧洲

欧洲许多的大学者都对中国文化如醉如痴,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切,从制度到道德,都比欧洲优越

伏尔泰在他的小礼堂中供奉上了孔子画像,并且向欧洲人宣称:

“世界历史始于中国

”莱布尼茨被称为“狂热的中国崇拜者”,他认为中国拥有“人类最高度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技术文明”

他的学生沃尔夫则认为中国就是现世的乌托邦

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

他已经走遍了世界各大洲,从加勒比海到印度,但神秘的中国对他来讲仍然是一个谜,一个让他魂牵梦绕的谜

在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出使中国的1786年,他已经在诗句中这样表达了对中国的向往:

仿佛我游览中国幸福的海滨,

攀登她无比自豪的杰作万里长城

眺望她波涛汹涌的江河,

她的都市与平原,她的高山岩石和森林

越过北方疆界,探研鞑靼旷野,

不列颠冒险家从未到过的地方

(《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他曾经在梦中游历了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国家,如今居然有机会让梦成真,他怎么会不激动万分呢?

2

马戛尔尼时代的欧洲正处于启蒙时代

与现在的“欧洲优越论”相反,那个时代的欧洲在中华文明面前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

在当时的欧洲著作中,我们能找到很多“当中国已经……时,欧洲还……”句式的表述

比如伏尔泰说:

“当迦勒底人还只是在粗糙的砖坯上刻字时,中国人已在轻便的竹简上刻字

”就像今天我们动不动用“西方”来比照“中国”一样,那个时代的欧洲知识分子正是用“中国”来批判“欧洲”

(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问题与领域》)

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陷入了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

粗鄙而教条的宗教信念笼罩着欧洲的一切

“中世纪的精神状况是愚昧无知地拜倒在教会的偶像——教条、权威和烦琐哲学之前

”(约翰·西蒙兹《意大利文艺复兴史》)

启蒙运动意味着从蒙昧的宗教迷信中清醒过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欧洲人许多启示

欧洲人惊讶地发现,没有教会的中国似乎处处比欧洲优越

与四分五裂的欧洲比起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安定的国度

欧洲任用贵族来管理国家,而中国则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一视同仁地选拔文官

欧洲各国沉迷于狭隘的宗教教派之争,而中国各教之间则相互宽容

欧洲人把全部希望都寄托于缥缈的来世,中国的儒家学说因为不语怪力乱神而更显理性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中国人的世俗精神启发了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主义大旗,猛烈抨击中世纪的神学教条

传教士的书简成了最热门的读物,精英阶层的客厅里,人人谈论孔夫子的学说、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甚至还有圣明的康熙大帝的生平

传教士们说,中国的政治体制之所以合乎理性,是因为它建立在父权这个神圣的自然法则之上,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

贤明的君主、良好的法律、健全的行政机构,构成了中国这样一个全新的道德世界

这令一直激烈谴责天主教会的伏尔泰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

他赞扬中华文明伟大的奥秘在于其贯穿了理性与道德的原则

他说,中国人“具有完备的道德学,它居于各科学的首位”

他在《哲学辞典》的“光荣”条目下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像今天的西化大潮一样,当时的许多学者号召欧洲向中国取经

伏尔泰说:

“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莱布尼茨甚至这样建议:

“在我看来,我们目前已处于道德沦落难以自拔之境,我甚至认为必须请中国派遣人员,前来教导我们关于自然神学的目的和实践

当然,关于中国的声音并不是一边倒的,也有人对传教士的书简做出了另一种解读

启蒙时代热爱自由的欧洲人对任何一点专制的信息都极为敏感,不幸传教士书简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暗示

孟德斯鸠就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千年不变和社会稳定是专制控制的结果

百科全书派主持人狄德罗和伏尔泰一样,十分推崇孔子的理性和务实精神,不过却对中国人的父权原则提出质疑

他认为,对父辈的盲目服从,只能产生纵容父辈错误、剥夺儿辈自由的恶果

另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对中国文化优越性的疑问:

如果中国文化果然这么辉煌,何以一再被异族统治呢?

“如果无论大臣们的见识或者法律所号称的睿智,或者那个广大帝国的众多居民,都不能保障他们免于愚昧而粗野的鞑靼人的羁轭的话,那么他们的那些文人学士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所堆砌的那些荣誉又能得出什么结果呢?

结果不就是住满了奴隶和为非作歹的人吗?

”(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问题与领域》;余建华《17—18世纪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中国文化观探略》;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

对同一个国家,人们的判断和评价如此两极,让人莫衷一是,也让马戛尔尼使团的成员们迷惑不已

中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

再过几个月,一切都将真相大白

3

经过九个月的行驶,英国使团终于抵达了中国海面

乾隆盛世是中国史上的登峰造极,一直为后世所艳称

为了向远人展示帝国的富庶繁荣,皇帝更是精心准备,一掷千金

那么,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传统盛世,在英国人眼中是什么样子呢?

英国人首先注意到的是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众多和市井生活的繁荣

从马可·波罗时代起,这一点就一直为欧洲人所惊叹

关于中国的人口,长期以来在欧洲是一个谜

马可·波罗说,汗八里城(元代蒙古人对大都的称呼,即今北京市)的“人数之多……是世人想不到的”

(《马可·波罗游记》)这已经让欧洲人产生怀疑,明清时传教士的说话更令人难以相信:

全人类人口的三分之一会集中在一个国家之内,而这个国家的面积虽然广大,也不过是整个陆地面积的十二分之一

不过英国人的访问为欧洲得出了定论:

“人们给予这个国家人口数量的上限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真实的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人口众多的最有力证明是自然资源的稀缺

英国人刚刚抵达中国就感觉到了这一点

1793年7月初,英国舰队抵达第一片中国领土舟山群岛

由于遇到落潮,“克拉伦斯”号只得在一个叫六横岛的小岛边抛锚稍停

英国人想“利用等候潮水的时间上岸对中国领土进行第一次的观光”,于是他们爬上了六横岛

爬过海边陡峭的石壁后,他们在山下发现了一块人工填海填出来的小平原

很显然,为了造出这块小平原,本地的居民们没少费力气

“为了防止海水的冲洗,前面筑了一条三十呎高的土堤

但这块平原的面积并不大,我们怀疑花费这样大的力气搞出这么小的一块土地来是否合算

平原上种的是稻米,耕作得很精细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这就是展现在英国人面前的典型中国国情:

土地稀缺,人口密布

这有点出乎英国人的预料

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固然人口众多,但同时疆土也极其辽阔

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随着后面行程对中国的深入,他们越来越体会到土地对中国人的珍贵:

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例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

中国没有大的牧?

裁挥凶ㄎ种采诔缘难嗦蟆⒍估嗪臀咻嫉鹊?

除了皇帝的御花园外,全国很少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

中国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公路既少又窄

全国没有公地

大地主们也不肯划出大块土地来不事生产而改作娱乐或者运动的场所

所有耕地从不休耕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确实,传统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公园”和“休耕”的概念

土地在我们眼中,唯一的使命就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

历史学家们认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实际的人口数比政府统计的还要多

乾隆晚年中国人均耕地的乐观估计是3.5亩,而同时期的英国,人均占有耕地10亩,是中国的3倍

此外,当时英国还有800万英亩荒地,也就是说,全英国每人尚能拥有1英亩(合6亩左右)的土地储备

整个欧洲情况与英国相似,“欧洲是一个遍布草原、休耕地和森林的地区,它从来不缺少可耕地”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了解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中国的耕地紧张状况如此惊讶了

从上岸的第一天起,英国人就开始持续不断地惊叹中国的人口众多

使团总管巴罗说:

“要说有什么令人惊叹的话,那就是人口之众多

自到达之日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都蜂拥到岸边来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每到一处,大路边总是站满了看客

根据一路上的见闻,副使斯当东判断,中国的人口密度比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还要多1/3

也就是说,马戛尔尼到中国时,中国人口估计在3.5亿左右

4

英国人的第二印象是中国社会生活的紧张繁忙和商业的兴旺发达

到达舟山群岛后,不熟悉中国海况的英国人在浙江海岸停留了几天,为的是等中国官员为他们寻找到北上的领航员

利用这个时间,他们来到一里地之外的一个小县城——定海观光

他们主要关注的还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定海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小而繁荣的城市

“定海非常近似威尼斯,不过较小一点……城内服装店、食品店和家具店很多,陈列布置得相当讲究……整个城市充满了活泼生动的气氛

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必须做工

事实上人人都在劳动,无人过着寄生的生活

我们看到男人们忙碌地走在街上,女人们在商店里购货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一群金发碧眼的怪物出现在东方小城的街头,我们可以想见其轰动的程度

“无数好奇群众争先恐后地把我们包围起来……我们最后走到一个庙宇里去躲避群众

”巴罗的描写总是更生动:

“人人都想把头伸到轿窗前来满足一下好奇心,咧着嘴笑嘻嘻地喊一声:

红毛!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这些睁大眼睛好奇地盯着英国人的定海百姓哪里能想到40多年后将要来临的灾难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小县城已经令英国人对中国商业的高度繁荣和中国人在人口压力下的紧张生活有所了解,后来中国的其他城市,特别是最大的城市北京给他们的印象当然更为深刻

在浙江海岸稍作停留后,使团船只继续北上,抵达大沽口

在这里,他们换乘吃水浅的中国小船,沿白河前往北京

来到北京,英国人马上被迎面而来的商业气息拍了个跟头

副使斯当东说:

“(北京东郊)铺石的街道上挤满了人

商店,作坊和顾客之多,处处表示出兴盛繁荣的气象

”“街道上的房子绝大部分是商店,外面油漆装潢近似通州府商店,但要大得多……商店门外挂着角灯、纱灯、丝灯或者纸灯,极精巧之能事

商店内外充满了各种货物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巴罗的记载则更加详细生动:

穿过城门走上那种大路之后,我们眼前马上就展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景象

大路两旁各是一溜屋宇,全为商铺和货栈,门前展示着各自的独特货物

商铺前一般都竖着大木柱

柱顶高过屋檐,柱身刻着镏金大字,标明所售货物以及店主的诚信名声

……流动的匠作如补锅匠、剃头匠、鞋匠和铁匠,卖茶、水果、米饭和其他吃食的摊贩,以及商铺门前展示的货物,把一条宽阔的大路挤得只剩中央一线

……一切都在移动

大路两侧也塞满了巨大的人流

或买或卖,或以货易货,各取所需

众声喧哗,既有小贩的吆喝,也有其他的争吵……捧货筐的小贩、演杂技的、变戏法的、算命的、走方郎中和江湖医生、说相声的和卖唱的,挤成一堆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中国人是有着商业天才的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如此

虽然英国是商业大国,但乾隆时代中国国内商业的繁盛仍然令英国人大开眼界

虽然中国历史上一直实行轻商主义,但中国人的商业本能从来没有被熄灭过

事实上,每当天下太平之后不久,中国各地的商业都会迅速勃兴

乾隆时期的商业繁盛在中国历史上并非首次,不过由于其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财富基数,却肯定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人目睹并见证了乾隆盛世的一个侧面

5

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

18世纪末来到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在穷困之中

如前所述,使团一路上享受的是皇帝最慷慨的礼遇

刚到大沽口,两名中国官员带着大量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其数量之多令英国人惊讶,以至于使团副使斯当东认真地记下了礼品的内容

这个见面礼出乎英国人意料

按西方外交惯例,除特邀外,一般使团的出访费用是自理的

但到了中国后,他们却意外地享受到免费而且极为丰盛的供应

过于丰盛的礼物似乎证明了马可·波罗笔下中国超级富庶的记载

然而,运送食物的中国船只载着那两名官员刚刚离开不久,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就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估计:

因为中国人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

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

“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

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普通百姓所领会

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

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这个外表繁荣富庶的处于盛世中的大国难以想象的贫穷

他们首次注意到中国人吃狗肉

当然,不只是狗肉,只要是肉,中国人就吃:

“狗肉是他们惯用的食物

生活在水上的悲惨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随处可见的弃婴

道路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苍白的小手

弃婴在基督教国家中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但是中国人却视为平常

巴罗说:

“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弃婴……我曾经看见过一个死婴的尸体,身上没有系葫芦,漂流在珠江的船只当中

人们对此熟视无睹,仿佛那只是一条狗的尸体

而事实上如果真的是一条狗的话,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很明显,这是人口压力和贫困所致

“极端的贫穷,无助的困苦,连年不断的饥馑,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悲惨景象,恐怕更有可能影响到那些感情脆弱的人,并导致这一为习俗所鼓励、又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惨无人道的罪行

中国人从来都是十分勤劳的

马戛尔尼说:

“在整个路途上,我没有见到一块土地不是用无限的辛劳来加以耕作,来生产它能够生长的每一种粮食和蔬菜

”“中国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

”(《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为了获得更大的收获,农民们挤在一块狭小的平地上,密集地进行劳动,精心选种育苗,进行精耕细作

事实上,乾隆年间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巴罗则估计粮食的收获率高于英国,他写道:

“在中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而在欧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然而,人口的过度增长使乾隆盛世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饥饿的盛世

马使团的来访有力击破了马可·波罗以来一直流行在欧洲的中国富强说,西方对中国经济的判断从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马尔萨斯后来在《人口论》中用中国作为典型例子来论证人口无限制增长的可怕后果:

在一些国家,人口似乎受迫,人们习惯了靠尽可能少的食品生存

在这样的国家一定曾有这样一些时期:

人口不断增长,而生活资料却毫无增加

中国看起来符合这种描述

假如我们所得到的对它的描述可信的话,那么下层阶级的人民习惯于靠尽可能少的食物生存,并乐于食用欧洲工人宁死也不愿意吃的泛滥垃圾……这种境况下的国家必然会面临饥荒

6

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令英国人惊讶的,是中国政治上的贫困

斯当东和巴罗都注意到:

“中国官员对于吃饭真是过于奢侈了

他们每天吃几顿饭,每顿都有荤菜许多道

”与底层的普遍贫困强烈对照的,则是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奢

虽然底层社会中很少发现脸色红润的人,但中国政府高官中有许多胖子,这些达官贵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吃

斯当东说,他在中国所见到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

“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河的两岸,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

也有很少一些高大、油漆装饰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

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

在其他国家里,富有者和赤贫之间,还有着许多不同等级的中等人家

对于社会的强烈两极分化,中国人几千年来已经习惯了

但是地球上其他国家并不都是这样

斯当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是他们见过的国家中最厉害的

“中国有一句名言:

‘富者甲第连云,贫者无立锥之地’……但这句话在其他国家并不适用

18世纪欧洲社会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产阶级迅速兴起与壮大

中产阶级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近代世界的许多变革,如英国的清教徒革命,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的民主改革等,都与中产阶级的要求密切相关

”随着他们力量的壮大,国王和贵族都不得不向他们低头

巴罗说:

“中国没有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因拥有财富和独立的观念,在自己的国度里举足轻重;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视而不见的

实际上,中国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英国人很容易地了解到,在中国,所有的富人几乎同时都是权力的所有者

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权力来豪夺

中国的专制是超经济的,经济永远屈居于政治之下,也就是说,财富永远受权力的支配,一旦没有权力做靠山,财富也很容易化为乌有

“在中国,穷而无告的人处在官吏的淫威之下,他们没有任何诉苦申冤的机会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做官便譬如他的宗教”

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实业”是他们致富的基本手段,经济地位的上升就自然而然能带来政治地位的上升

当然,这一过程需要对个人财产权的绝对尊重

而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是英国法律的重要内容

英国人认识到,个人财产权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自由社会的基石

洛克就说,财产权与个人的自由有着直接的关系

财产权不是一种物的关系,而是一种道德的关系,一种与因果关系相联系的涉及预期的稳定性的社会关系

没有它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预期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法律中,个人财产权却屈居政治权力之下

巴罗研究了中国法律后得出结论说:

中国所有的有关财产的法律确实都不足以给人们那种安全感和稳定感,而恰恰只有这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才能使人乐于聚积财产

对权势的贪欲也许使他们对那些小康视而不见,但是那些大富却实难逃脱他人的巧取豪夺……执法机构和执法方式如此不合理,以至于执法官员有权凌驾于法律之上,使得对善与恶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官员的个人道德品质

马戛尔尼的结论与巴罗相似

他说,是专制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了所有刺激中国进步的因素

进步只有当一个人确信不受干扰地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才能发生

但是,在中国“首先考虑的总是皇帝的利益”,因为“任何财产违反了他的主张是得不到保障的”

马戛尔尼不否认中国存在着大土地产业,但他认为它们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如“高利盘削和官职馈礼”所获取的

它们是贸易或侵吞的短暂的积聚,而不是土地贵族或绅士的产业

他写道:

“在中国确切地讲没有世袭贵族

”7

在那些推崇中国政治的欧洲学者的著作中,中国社会的和平、稳定、井井有条一直是他们赞美的重点

他们认为,这说明中国是民权、人道所主宰的理性王国

“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组织”

(郑鸣谦《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儒学”镜像》)

与传说中一样的是,英国人看到的中华帝国的政治秩序确实十分井然

整个中华帝国的整齐划一令英国人惊叹不已:

“自进入中国境内以来,在这样大的地面上,一切事物这样整齐划一,这在全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样多的人口,这样广袤的地面上,遵守着一个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俯首帖耳于君主一人的绝对统治之下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英国人认为,中国社会治安的良好和政治效率之高胜于欧洲:

“皇权的铁掌威慑着一切不守秩序破坏法纪的行为,全体使节团成员感到绝对的保障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权力的威严使北京城内秩序井然

“北京人口虽然这样多,但秩序良好,犯法的事很少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中华帝国的组织能力和政治效率也令人印象极深

英国人原来担心自己带来的数量众多、体积巨大的礼品在陆地运输过程中一定会损坏几件

然而,在清帝国官员的有力组织协调下,整个运输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

“我们的包裹总共有六百多件,形状大小不一,尽管有多次装卸、转驳,到达京城时却没有丢失或者损坏一件

”“的确,这儿一切似乎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就都能办成,最费力的事也能随时得到执行,甚至是兴高采烈地执行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然而,与中国官员的交往,让他们看清了这个帝国维持秩序的基本手段

在北上天津的途中,英国人在山东登州府短暂停留

登州知府闻讯前来拜访,“知府带来了许多随从人员,其中有一个人在知府问到他话的时候,立刻跪下来回答,这给英国人一个很大惊异

知府安然接受这种礼貌,似乎他们之间一向是这样讲话,这给英国人更大的惊异”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更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官场的另一项规矩:

在任何场合,上级都可能打下级的板子

被扒掉裤子当众打屁股,对英国绅士来讲,是无法想象也无法容忍的耻辱

然而英国人却发现,中国人对此却司空见惯

巴罗说:

“在任何场合,只要他们(中国官员)认为恰当,就以父权的名义,立即用板子处罚,无须预审或调查

这让视个人尊严和荣誉为生命的英国人无法理解并且非常气愤:

“一个朝廷官员伸开四肢趴在地上挨板子,下令打他的人仅比他官高一级,这样的情景对外国人来说也许显得荒谬

这种卑劣的顺从,这种人类灵魂的堕落,在任何场合都毫无怨言地将自己置于一个奴才或者普通士兵的手下,任其施以恶意的体罚,而后还不顾加倍的廉耻与羞辱,居然去亲吻那根教训过自己的板子,目睹这一切,你无论如何也压抑不住胸中燃烧起来的愤慨之火

”(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与欧洲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也造就了与欧洲人截然不同的中国百姓

在英国人到过中国以前,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