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702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docx

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免费共享

一、双元制模式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

双元制车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中级工,该教学计划适用于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每学年安排42个教学周,其中28周为生产实习课,14周为理论教学课,生产实习课与理论教学课的周数之比为2∶1。

1、理论课教学计划

课程

学时∕

周∕年

合计

专业理论

12

14

3

504

专业计算

6

14

3

252

专业制图

6

14

3

252

语文

4

14

3

168

政治

4

14

3

168

体育

2

14

3

84

合计

34

1428

2、车工实习教学计划单位:

年级

实习内容

车工

钳工

测量

焊接

液压

数控

机加工

考试

下厂

19

7

1

1

1

1

6

5

1

2

1

11

1

4

3

1

1

1

11

二、双元制模式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与特色。

1、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技工学校课程中的全部专业课在双元制教学中只有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三门课。

专业理论课的任务是传授与车工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加工方法、工艺知识和相关工作技能方面的知识,尤其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加深和提高,着重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专业计算课的任务是将专业理论课的内容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阐述,学生应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在专业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手段。

专业制图课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识读图纸,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并且能够画出符合加工要求的技术图纸。

双元制课程的编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都是以宽广的职业基础为基点的,这种宽广的知识技能面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教学目标指明了学生应该努力达到的方向。

理论课教学目标由四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内容,宏观反映了教学内容,另一部分是应该掌握的程度,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并且提出了必须讲授的教学分目标。

在提示栏中指明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应该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教具,课时栏中给出的课时是参考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自行调整,但调整过的计划必须在教学进度计划中反映出来。

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编排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方法,直线式编排的教学内容前后不再出现重复,螺旋式编排的教学内容采用循环加深的方法,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更深入、更全面的的阐述,这种方法虽然会出现重复,但可以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例如:

第一学年第一周专业理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参考课时

1.了解检验与测量的意义

2.掌握检验与测量基本术语的含义

1.检验、测量的目的和作用

2.解释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工差

1.举例说明检测的意义。

2.通过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加以解释。

3.通过零件图和实例解释基本术语

2课时

第二学年第五周专业理论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提示

参考课时

1.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2.掌握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的画法;

3.掌握由极限偏差判断配合性质的方法。

1.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的概念;

2.尺寸公差带、配合公差带,配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3.由极限偏差判断配合性质。

1.复习一年级所学过的内容;

2.结合挂图进行解释;

3.通过生产实例加以引导;

4.对配合性质的判断可由学生开展讨论来掌握。

4课时

第一学年专业理论课中学生就要学习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概念,为技能培训中测量教学服务,教学目标仅表示学生了解这部分术语的基本概念,教师若想在这一周把有关知识讲深讲透,就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第二学年的教学目标中还会出现公差与配合的内容,第二年应在复习一年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配合的性质、公差带图的画法等内容。

因此,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专业理论的教学目标,才能准确把握各个年级所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学习能够前后衍接,达到螺旋式循环加深的目的。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专业理论与专业制图、专业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全面透彻地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

以公差与配合这一课题为例,在专业理论课中学生主要应掌握基本术语的定义、概念、配合性质的判断,在专业制图课中学生应学会在零件图和装配图中的标注与识读,而在专业计算课中应指导学生学会查表、计算、掌握偏差、公差和极限尺寸的求法,并能按要求绘制公差带图。

同一课题在三门课中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这是双元制理论课教学的一个特色。

2、理论课的备课模式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课教师在备课前首先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

•达到这些教学目标需要讲授那些教学内容?

•在什么深度和广度上来讲授这些内容?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应该采用什么形式授课?

•怎样检查和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双元制理论课的备课采用双栏法的格式,所谓双栏法就是把教案分为两栏,教案的左边写的是采用什么方法上课?

教案的右边写的是讲授什么教学内容?

简单的说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即: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1、按照教学目标制定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2、提出问题的方式

3、采用的教具

4、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1、具体的教学内容

2、预先画好的简图

3、需要在黑板上写出的内容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能否上好课的关键。

按照双栏备课法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⑴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正确理解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并把每次课细分为若干个小目标。

⑵根据教学目标收集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筛选,提炼出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尤其要注意实用性。

⑶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他们的学习态度,预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

⑷针对不同的课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能仅以讲授为主,而应交替选用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方法。

⑸考虑使用那些挂图、教具、实物以及电化教学的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⑹编写工作页,对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要进行检查和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3、理论课的授课形式与技巧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授课的形式与技巧,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比较小,知识面窄而浅,因此更要求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在课堂里始终保持智力振奋的状态和高涨的学习情绪,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具体形象的东西向抽象过渡。

即:

实践—经验—理论。

例如,在车削加工中经常要用百分表测量圆轴的外径。

首先由教师讲解并示范,圆轴用弹簧两端夹紧在两端支架上,其一端的支架是可以移动的,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圆轴测量。

测量时百分表必须垂直放置,否则就会产生测量误差。

教师讲解完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测量要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双元制”理论教学中,突出采用直观性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有目的的展示各种实物、模型、投影、幻灯,采用演示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其中,生动形象地感染学生,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以车削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为例,仅用口述时,学生掌握的效果为60%,若教师进行示范效果为75%,如果采用教师示范加学生自己实验的方法效果可以达到90%。

在教学中还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讲解仅仅是配合。

这种眼、耳、手、互相结合的直观性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对知识具有较高的记忆保持率,并通过检查得到反馈,以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在9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双方活动的时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提出问题或进行示范,学生获取信息并思考。

第二阶段:

以教师为主讲授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

第三阶段:

以学生为主回答问题或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阶段:

教师讲评和总结。

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需要不断的重复才能加深的,不可能设想学生通过一次课就能把知识全部记住。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知识就会渐渐遗忘,如果隔一天就复习学生能够记住的知识就多些,若再隔几天又复习学生能够记住的知识又会更多些,因此,要想让学生加深记忆就得不断的进行复习。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加强记忆,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讲课方法,必须采用教具、实物、演示、投影仪等辅助教学手段。

如果教师一开始由教师讲课,20分钟后还是用老方法讲,学生听课的兴趣就会大大下降。

此时如果采用教具、演示等其他方法,学生听课的兴趣又会提高,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图表示了讲课时间与方法和知识掌握量的关系。

此外,教师讲课是不要连续讲,讲多了学生容易忘记。

可以分段进行讲解,按照讲课――练习――再讲课――总结的规律进行。

在每个教学分目标讲完以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目标检查,以便了解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整个教学目标全部讲授完毕,必须进行全面的教学检查,没有课堂检查的讲课不是一次完整的讲课,最后布置家庭作业。

三、双元制技能培训的目标与特点。

德国双元制培训分别在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部门进行,企业培训是双元制培训的核心和重点,设有专门的培训场所,企业设有专门的培训场所,企业的培训目标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行为方式、协调能力和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技能培训又分为基础技能培训、专业基础技能培训和专门技能培训三个阶段:

·第一学年――――职业基础技能培训

职业基础技能指的是:

本专业所属行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车工专业属于“机械制造行业”,因此第一学年的培训内容就应按照该行业所制定的基本技能来进行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后面再详述)。

·第二学年――――专业基本技能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后面再详述)。

·第三学年――――专门技能培训

由于德国是企业招生、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以基本确定,因此第三学年主要对他们今后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专门技能培训。

(但要留出一部分学生要参加毕业考试的复习和准备的时间)。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年的培训内容?

通过我们赴德国学习和进修,谈一下我们的认识:

同行业中有些专业(如车工、机修钳工、模具钳工)第一学年的基础技能培训和理论课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每项基础技能的培训课时略有不同。

因此在德国如果有的学生由于个人原因(如父母到其它城市去工作了)需要转学的话,学校出具证明后,他就可以到新的学校继续学习并可以更换专业。

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转学,但如果转专业的话,要对某些培训内容补修。

班级人数和实习教师配备:

每个班级人数不超过24人,每班每个实习周配置一名实习教师,每个学生必须有一个实习工位。

三年的实习培训课题

1、第一学年(基础技能培训)

说明:

基础技能培训的主要培训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各种形体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操作姿势的正确性。

第一学年上学期车工技能培训课题

课题号

课题名称

课题号

课题名称

1

车工基础技能培训入门教育

8

车削三角螺纹练习

2

车端面控制长度练习

9

车削内三角螺纹练习

3

手动车削外圆和曲线、弧面

10

外圆锥体、滚花练习

4

45°90°外圆车刀刃磨练习

11

滚花、车削内圆锥体练习

5

台阶、外圆车削练习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