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560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docx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讲稿

一、实验诊断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技术和方法,对人体血液、骨髓、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组织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取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协助疾病诊断、病情观察和疗效判断的学科。

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的检验。

二、实验诊断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1.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例如: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是诊断贫血的依据,白细胞增多伴随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是化脓性感染的证据之一。

2.用于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例如:

铁剂治疗,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逐渐回升,表明贫血治疗有效。

3.用于疾病的预防

例如:

对病毒性肝炎和与非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防止传播。

4.用于科学研究

三、学习实验诊断学的目的是要了解常用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根据临床诊疗需要选择相关的实验项目、正确的评价和解释应用检验结果,掌握各实验亩的临床意义和适用范围,为今后从事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第一章血液检查

第一节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指标与临床应用

血液是由血浆(55%)和血细胞(45%)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

血浆组分稳定,其中水分占91%~92%,固体成分占8%~9%,包括各种蛋白(抗体、酶、凝血因子等)、无机盐、激素、维生素和代谢产物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正常外周血细胞均为成熟细胞,多由骨髓发育而来。

(发育过程见书图4-1-1)

血细胞检查是临床最常做的检查项目,以前的血常规检查,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

就检测原理可以把血细胞分析仪分为电阻抗型和联合检测型,机型规格主要有三分群和五分群,本节以最常用的电阻抗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为例,简述血细胞检查项目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报告单内容包括:

基本情况、检测指标(细胞参数及细胞直方图)、警报符号及参考值四部分。

举例见书图4-1-2(P149)

1.原理电阻抗型工作原理是根据血细胞电非传导的性质,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的细胞颗粒在通过技术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形成相应大小的脉冲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技术和体积测定,即库尔特原理。

脉冲大小与细胞大小呈正比,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细胞分布直方图是由脉冲高低结合脉冲数量测得,个数就代表血细胞的个数。

血红蛋白经比色测得,其余参数均为计算值。

图4-1-3(P150)

三分群机型将白细胞分为:

第一群为小细胞区,体积在35~160fl之间,主要为淋巴细胞(LYM);第二群为单个核细胞(MONO)或中间细胞区(MID),体积在90~160fl之间,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第三群为大细胞区(GRAN),体积在160fl以上,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2.警告符号如果一个标本的结果是异常的,血细胞分析仪会做出一些提示,并在报告上打出警告符号,提示应进一步做显微镜检查,警告符号出现在该项数据结果的右侧,常见的警告符号及原因列表见表4-1-1,注意不同型号仪器的警告符号可能有所不同

3.参考值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参考值范围见P150表,P151表4-1-2列出了血细胞分析仪指标中用手工法操作的参考值,绝对值=WBC×109×某种白细胞%。

应注意不同型号仪器参考值由一定的差异,各指标参考值设定仍以手工操作为基础,但略有不同。

二、白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白细胞(WBC)包括中性粒细胞(N),又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M);淋巴细胞(L)五种。

其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因此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增减。

各白细胞数量变化临床意义分述如下:

1.中性粒细胞(N):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和粘附作用,并具有吞噬和杀菌功能,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期重要作用。

外周血WBC值可有年龄和个体差异,新生儿~2岁的幼儿均比成人多。

一日之间也有变化,午后比清晨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疼痛、饱餐、高温、严寒等均可致暂时性的增多。

下面主要介绍病理性变化。

(1)增加:

WBC成人〉10×109/L、新生儿〉20×109/L、2岁以内〉12×109/L即为白细胞增多。

主要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及中毒颗粒),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及广泛组织损伤等。

(2)减少:

WBC<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

常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G-菌感染、黑热病、疟疾等原虫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再障,非白血性或亚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症,门脉性肝硬化),免疫性破坏增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放射治疗,肿瘤化疗及某些药物反应等)。

2.嗜酸性粒细胞(E):

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在血液中仅占总量的极小部分,主要作用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活性物质,吞噬其释放出颗粒,并分泌组胺酶来破坏组胺,来限制过敏反应,并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增加:

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常见于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传染病,某些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等。

减少:

临床意义很小,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3.嗜碱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仅占白细胞的1/200-1/300。

增加:

指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1×109/L,在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铅、锌中毒等可见。

临床上可用于辅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鉴别。

减少:

一般无临床意义。

4.单核细胞(M):

单核细胞具有诱导免疫反应、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抗肿瘤活性及调节白细胞声称等多种功能。

增加:

指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0.8×109/L。

常见于感染性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斑疹伤寒,疟疾,重症结核等),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等),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减少:

一般无临床意义。

5.淋巴细胞(L):

淋巴细胞不是终末细胞,而是一种处于静止期的细胞。

增加:

指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超过正常:

成人〉4×109/L,4岁以上小儿〉7.2×109/L,4岁以下婴幼儿〉9×109/L。

原发性增多多因造血系统或淋巴系统某种内在缺陷导致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多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继发性增多常见于某些细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及移植排斥反应等。

减少:

指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

常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相对性淋巴细胞减少见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时。

三、红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携带氧气至全身各组织,并协同维持酸碱平衡。

这些功能都是依靠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来完成,当溶血造成血红蛋白逸出时,则丧失其功能。

现介绍红细胞各参数。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男性RBC:

4.0X10-12~5.5X10-12/L,女性3.5X10-12~5.0X10-12/L;Hb:

男120~160g/L,女110~150g/L

1.生理变化

(1)增多:

胎儿、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和劳动、情绪激动等,RBC和Hb可有一过性增多。

(2)减少:

6个月~2岁婴儿、老年人、妊娠中后期均可见RBC和Hb减少,称生理性贫血。

(3)性别差异:

男性一生中6~7岁最低,随后逐渐上升,25~30岁达到高峰,以后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女性13~15岁时最高,后逐渐下降,至21~35岁最低,后又逐渐上升至于男性水平相近。

RBC值的性别差异在15~40岁之间较明显。

2.病理性变化

(1)增多:

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及Hb高于正常值高限,当RBC>6.8×1012/L时,应采取治疗措施。

1相对性增多(假性增多),常见于血液浓缩,如严重吐泻和大面积烧伤等。

2继发性增多(代偿性增多),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缺氧性疾病。

3原发性增多,见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减少:

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及Hb低于正常值低限,常称贫血。

当RBC<1.5×1012/L时,应考虑输血。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b的含量是一致的,预知贫血与否知道其中一项就可。

而Hb的测定方法比较直接、精确,因此常以Hb作为优先的参考指标。

成年男性Hb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为贫血。

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

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g/L;中度,Hb小于90g/L但大于60g/L;重度,Hb小于60g/L但大于30g/L;极度,Hb小于30g/L。

(二)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CT)又称红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比值,即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体积的比值。

手工法需离心后测量,正常值:

男0.42-0.49升/升(42%~49%),女0.37~0,43升/升(37%~43%);

1.增多各种原因如失水、大量血浆渗出等使血液浓缩,可使HCt增高。

2.减少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会使HCT减低。

HCT常作为脱水病人的补液依据(血液稀释的的可靠指标);其与血流变其他指标联合应用,对血栓性疾病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HCT增高可致全血粘度增加)。

(三)红细胞三种平均值

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正常人的MCV为80~100fl(1fl=10×-15升),MCV小于80fl则红细胞为小细胞,MCV大于100fl为大细胞。

无论大细胞还是小细胞,都表示贫血,只不过贫血的类型不同而已。

计算公式见书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即每个红细胞内所含的Hb量,以皮克(pg)表示,正常值27-33pg,计算公式见书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表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320~360g/L计算公式见书

三种平均值主要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表4-1-1按三个平均值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

贫血分类MCVMCHMCHC贫血病因

正细胞贫血正常正常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某些溶血性贫血

大细胞贫血增高增高正常各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不良的贫血

单纯小细胞贫血减低减低正常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减低减低减低缺铁性贫血及铁利用不良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红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的离散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正常值11.5%~14.5%。

临床意义见书P156表4-1-4。

四、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英文缩写PLT,血小板的功能为保护毛细管完整性并参与凝血过程,在止血生理过程和血栓栓塞的发病中有极重要的意义。

其计数的目的是辅助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了解骨髓增生情况、手术前准备等。

一、血小板计数

(一)增多PLT>400×109/L称血小板增多,常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

(2)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

(3)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

(二)减少 PLT<100×109/L称血小板减少,常见于: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转移。

(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

如败血症、结核、伤寒。

(4)某些药物过敏:

氯霉素、抗癌药等

正常参考值:

许氏法:

100-300×109/L

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即每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为血细胞分析仪的计算值。

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差异的参数,以CV表示。

五、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血细胞直方图即细胞体积分布图形,横坐标表示细胞体积大小(脉冲高低),纵坐标表示细胞体积数目(脉冲数目)。

一、白细胞直方图与临床意义(体积分布见图4-1-4)

在病理情况下,不同疾病时白细胞直方图改变的特点见图4-1-5。

从图形的变化可粗略判断白细胞群体之间比例的变化,但并不能反映白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因此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

由于中间细胞由几种细胞构成,其中任一种细胞增多均可引起相同的图形变化。

并且当幼稚细胞小于10%时,中间细胞区图形无改变,容易漏诊,应注意结合镜检。

当采血不当、红细胞溶血不完全、有核红细胞或巨大血小板出现时,均可使直方图在50fl以下区域出现波峰,提示WBC和分类结果不准确。

二、红细胞直方图与临床意义

正常呈正态分布,峰值即MCV(80~100fl),曲线范围在36~360fl。

(1)缺铁性贫血:

波峰左移,峰底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

(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波峰左移,呈典型的双峰(病理小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并存),峰底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

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时也出现此类图形,峰底更宽。

(3)轻型β地中海贫血:

波峰左移,峰底基本正常,显示小细胞均一性。

(4)叶酸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波峰右移,峰底变宽,显示大细胞不均一性。

(5)治疗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除上述特点外,出现双峰,说明治疗有效。

三、血小板直方图与临床意义

血小板测量结果都是根据血小板直方图得出的。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峰偏向左侧的偏态曲线(见图4-1-7),分布在2~20fl之间。

(1)巨大血小板增多时表现为波峰右移

(2)血小板减少时为窄峰

(3)当血小板<10×109/L时,若直方图正常,提示PLT和MPV值可信度高,反之则PLT和MPV值可能为干扰值。

(4)大量细胞碎片、血小板有聚集、小红细胞增多等情况下,直方图均可改变,注意综合分析

病例一

某患者外周血检查如下,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____

A.缺铁性贫血B.叶酸,维生素B12缺乏C.造血功能障碍D.慢性肾病

缺铁性贫血中度贫血

姓名:

患者年龄:

性别:

科室:

床号:

标本:

血液项目:

血常规

送检医师:

送检日期:

结果:

WBC5.3109/LRBC2.851012/L

HGB80g/LHCT30﹪

MCV70flMCH25pg

MCHC310g/L

PLT148109/LRDW18.6﹪CV

﹪109/LPCT0.189﹪

LY26.01.38MPV10.2fl

MO5.10.27PDW16.35﹪

GR68.93.65Ret0.5﹪

病例二

男:

52岁,消瘦,慢性病容,贫血貌,毛发枯黄,浅表淋巴结不大,

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其它异常改变。

心、肺及腹部未发现阳性体征。

血常规检查结果如下:

初步诊断为何病?

巨幼细胞性贫血重度贫血

姓名:

患者年龄:

52性别:

男科室:

床号:

标本:

血液项目:

血常规

送检医师:

送检日期:

结果:

WBC4.7109/LRBC2.011012/L

HGB56g/LHCT20.1%

MCV109flMCH37pg

MCHC345g/LPLT149109/L

%109/LRDW15.6%CV

LY251.2PCT0.212%

MO4.60.22MPV9.7fl

GR69.43.28PDW16.13%

病例三

某患者外周血检查如下,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____

A.亚急性心内膜炎B.化脓性感染C.蛔虫病D.白血病

姓名:

患者年龄:

性别:

科室:

床号:

标本:

血液项目:

血常规

送检医师:

送检日期:

结果:

WBC15109/LRBC4.61012/L

HGB130g/LHCT30﹪

MCV90flMCH28pg

MCHC345g/L

PLT148109/LRDW13.6﹪CV

﹪109/LPCT0.189﹪

LY26.01.38MPV10.2fl

MO5.10.27PDW16.35﹪

GR8.012Ret0.5﹪

第二节血细胞形态检查

血细胞形态检查是指外周血血细胞经涂片、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作形态学观察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初检手段,特别是对血液病诊断及治疗过程的监测、预后判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外周血涂片检查内容包括:

1.白细胞分类计数(DC);2.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是否有异常;3.有无其他异常细胞;4.血中有无寄生虫和细菌等。

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形态检查

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将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根据五种形态特点分别计数,即可得出各自所占的百分比

(三)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见彩图)

(四)中性粒细胞圆形、直径10~15μm,约为红细胞的1.5~2倍。

核染色质粗糙不均,排列成块,深紫红色。

根据细胞核形态分为杆状核(核径最狭窄处大于最宽处的1/3,为不完全成熟细胞)和分叶核(核径最狭窄处小于最宽处的1/3,常分2~4叶)。

胞质丰富,散在分布着许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嗜中性颗粒。

(五)嗜酸性粒细胞圆形、直径13~15μm,略大于中性粒细胞。

核常呈分叶状,两叶居多,染色质粗,紫红色。

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紧密排列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偶见少许胞质呈无色或深蓝色。

(六)嗜碱性粒细胞圆形、直径10~12μm,核常被颗粒遮盖使核结构不清。

胞质较少,呈淡红色,含粗大、大小不均、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于核上。

(七)淋巴细胞圆形、直径6~10μm至10~15μm,即大、小淋巴细胞。

核圆形、肾形,深紫红色,染色质粗糙排列均匀,可隐约见成块现象。

核膜明显,核仁偶见。

小淋巴细胞胞质量少,几乎成裸核状。

大淋巴细胞胞质丰富,透明淡蓝色,常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

(八)单核细胞呈不规则圆或椭圆形,直径15~25μm,为外周血最大的细胞。

核较大,核型不规则,可见肾形、马蹄形,染色质细致疏松呈网状有折叠感,淡紫红色。

胞质丰富,淡蓝或淡红色,半透明如毛玻璃,含较多细小尘土样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九)外周血异常白细胞形态

(一十)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见书P161)

(一十一)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象变化是指周围血中性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病理情况下,可见:

⑴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

常见于感染,尤以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其他如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出现。

⑵核右移,外周血分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

常伴WBC减少,表示造血功能衰退会造血物质缺乏。

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使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恢复期等。

(一十二)淋巴细胞变异

异型淋巴细胞:

指由于病毒感染或变应原的刺激,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了某些形态变化。

按形态可分为浆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幼稚型三型。

(见彩图)

二、红细胞形态检查

1.正常形态

2.红细胞大小异常

3.形态异常见书163常见异常形态见彩图

4.染色异常

5.结构异常

三、血小板形态检查(见书163)

 

第三节贫血的其他检察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Ret)是介于晚幼红到成熟红细胞之间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由于胞质中残存有多少不等的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染色呈蓝绿色网点状结构,故得名。

显微镜计数法将网织红细胞依成熟程度分为Ⅰ~Ⅳ型,正常骨髓以Ⅰ、Ⅱ型为主,外周血则以Ⅳ、Ⅲ型为多见(见彩图4-1-14)

1.参考值Ret显微镜计数法为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Ret数。

(数值见书164)

2.临床意义Ret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敏感指标,对贫血的诊断、鉴别及疗效观察等具有重要意义。

(1)评价骨髓造血功能:

Ret增高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其次为失血性贫血,若Ret持续升高,常提示慢性失血,如痔疮。

Ret减少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减弱,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化疗抑制骨髓也引起Ret减少

(2)贫血治疗效果观察见书164

二、HA的实验室检查

正常红细胞寿命平均120天,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以至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1.有无HA存在的依据

2.确定溶血部位的依据(见书165)

3.确定溶血病因的依据

第四节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影响血沉的因素很多,而红细胞形成缗钱状,是血沉增快的主要原因。

此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也可引起血沉增快;卵磷脂则使血沉减慢。

1.血沉参考值Westergen(魏氏法)法:

男:

0~15mm/h;女0~20mm/h

2.临床意义血沉对疾病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敏感性很高。

(1)生理性增快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孕妇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可轻度增快

(2)病理性增快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及能引起球蛋白增高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均可引起血沉增快。

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也可引起血沉增快。

(3)血沉增快叶反映了红细胞的聚集性。

可作为血流变学的一项检测指标,但须换算为血沉方程K值后才更有意义。

第五节血栓与止血检查

生理情况下,机体的止血、凝血与抗凝(包括纤溶)系统是维持动态平衡的,当平衡失调,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比如止凝血活性减低或抗凝能力增强,就会使机体处于低凝状态而引起出血性疾病;反之,如止凝血活性增强,抗凝能力减低,则导致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一、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查

(一)出血时间(BT):

皮肤微血管经人工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行停止所需的时间。

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

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毛细血管异常等。

出血时间缩短:

见于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

Ag):

在早期止血过程中,Vwf是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胶原的粘附蛋白,缺乏则影响血小板黏附功能。

参考值:

50%~150%

意义:

 减低:

血管性假血友病

    增高:

见于血栓性疾病、肾小球疾病、糖尿病、大手术后等。

三、凝血因子检查

(一)凝血时间(CT):

血液离体后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

常用于筛选内源性凝血途径有无障碍。

1.参考值:

 玻璃试管法:

4~12min塑料试管法:

10~19min硅化试管法:

15~32min

2.意义:

1)延长:

血友病、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缺乏症、抗凝物质过多、纤溶亢进等

2)缩短:

DIC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疾病

(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TT):

是内源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1.参考值男性:

(37±3.3)s女性(37.5±2.8)s

(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检测外源凝血系统有无障碍敏感而常用的筛选试验。

1.参考值:

直接报告病人与正常对照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