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500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一次月考.docx

高三第一次月考

双辽一中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科试卷

出题人孙丽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

然而思考的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

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会。

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

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

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

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

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

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

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

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

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

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

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界。

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

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

《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

“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

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

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

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考的角度。

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

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

正如海边冲浪的并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的动作。

在满湖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

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读者》2009年12期16页)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

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

 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

 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

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

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

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

每一种文化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

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

不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而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互相加强、彼此相关,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练子宁,名安,以字行,新淦人。

父伯尚,工诗。

洪武初,官起居注。

以直言谪外任,终镇安通判。

子宁英迈不群,十八年,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

“天之生材有限,陛下忍以区区小故,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

”太祖善其意,擢一甲第二,授翰林修撰。

丁母艰,力行古礼。

服阕,复官,历迁工部侍郎。

建文初,与方孝孺并见信用,改吏部左侍郎。

以贤否进退为己任,多所建白。

未几,拜御史大夫。

燕师起,李景隆北征屡败,召还。

子宁从朝中执数其罪,请诛之。

不听。

愤激叩首大呼曰:

“坏陛下事者,此贼也。

臣备员执法,不能为朝廷除卖国奸,死有余罪。

即陛下赦景隆,必无赦臣!

”因大哭求死,帝为罢朝。

宗人府经历宋微、御史叶希贤皆抗疏言景隆失律丧师,怀二心,宜诛。

并不纳。

燕师既渡淮,靖江府长史萧用道、衡府纪善周是修上书论大计,指斥用事者。

书下廷臣议,用事者盛气以诟二人。

子宁曰:

“国事至此,尚不能容言者耶?

”诟者愧而止。

燕王即位,缚子宁至。

语不逊,碟死,族其家,姻戚俱戍边。

子宁从子大亨,官嘉定知县,闻变,同要沉刘家河死。

里人徐子权以进士为刑部主事,闻子宁死,恸哭赋诗自经。

子宁善文章,孝孺称其多学而文。

弘治中,王佐刻其遗文日《金川玉屑集》。

提学副使李梦阳立金川书院祀子宁,名其堂曰“浩然”。

(节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母艰,力行古礼。

丁:

遭逢

B.子宁从朝中执数其罪。

数:

列举

C.用事者盛气以诟二人诟:

辱骂

D闻子宁死,恸哭赋诗自经。

经:

曾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练子宁直言不讳的一组是(3分)

①以直言谪外任,终镇安通判。

②陛下忍以区区小故,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

③坏陛下事者,此贼也。

④上书论大计,指斥用事者。

⑤国事至此,尚不能容言者耶。

A①④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武十八年,练子宁殿试朝堂,当廷应对治国之策,受到太祖的嘉奖,并钦点为榜眼,同时授予他翰林修撰的官职。

B.燕王朱棣起事,李景隆北征多次失败,被召回京城,练子宁列举他的罪状请求皇帝一定要杀了他,皇帝并没有采纳。

C.练子宁擅长写文章,方孝孺称他多学而有文采。

弘治中,王佐和李梦阳把他的遗文刻印为《金川玉屑集》,并在金川书院建堂纪念子宁,名其堂曰“浩然”

D.燕王即位,练子宁被逮捕,因为他出言不逊,受磔刑而死,他的家族被灭,他的亲戚也都被发配戍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之生材有限,陛下忍以区区小故,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

(2)与方孝孺并见信用,改吏部左侍郎。

以贤否进退为己任,多所建白。

(二)古代诗歌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8-9题(共11分)

绝句

道潜

高岩有鸟不知名,欸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8、这首诗主要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填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5),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4)题(25分)

处分

汤其光

夏季的雨是头急脾气的驴,说下就下。

这不,刘庄村因为背靠河,两三场大雨过后便漂了起来,整个村泡在了水里,把村委会主任张大保忙得够呛,又是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又是日夜带领民兵巡视河堤。

一场雨使他瘦了整整一圈。

  现在天总算有些放晴,虽然太阳在暗灰色的云里穿来穿去,有点无精打采,张大保见了还是高兴得恨不能飞上天亲它一口。

心里绷紧的弦一松,困意便袭来,他正恍惚着往家里走,准备回去好好睡上一觉时,村文书急匆匆找到他,说镇政府让赶紧统计下被雨淋塌的房子报上去。

张大保就冲文书摆摆手,有点不耐烦地说:

“咱村倒房的不就张老三的两间吗?

前天人还是咱俩背到村委会的呢。

你还请示个啥,报上去就是了。

  张大保想起前天转移张老三的事就有点心惊肉跳,庆幸自己去得及时,避免了一场事故发生。

张老三是村里没儿没女的五保户,当初还不是五保户的时候因为贫穷,盖房子时能省就省。

房子历经这几年的风雨考验后,早就和张老三本人一样疾病缠身了。

前天,张大保在组织群众清除田间积水时,心里老感到还有一件什么事没有做,还是文书无意提醒了他。

等他跑到张老三家一看,房子在大雨中变了形,墙体正向一边倾斜。

“摇摇欲坠”这个词当时在张大保脑子里一闪而过。

他和文书二话不说,冲进屋里背起张老三就走,直到在村委会把他安置好后,俩人的心还在狂跳呢。

  见主任不满,村文书不知怎么有些委屈,哭丧着脸比划着说:

“可是……他的房子并没有倒啊,还是那要倒不倒的老样子,也只能算是危房,与这次上报倒房户的条件不符,没法上报啊!

  “竟然还没有倒?

真奇了怪啦!

走,瞧瞧去。

”张大保惊诧万分,一脸不解。

  到地方一看,真跟文书说的一样,房子还歪歪斜斜地竖在那儿,像是正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准备与大雨继续搏斗,张大保重重地叹口气,问文书:

“这还不算倒房?

   “不算,这次规定房体被淋受损或倒塌才算。

这只能算危房,标准是不一样的。

”文书斩钉截铁地回答。

  “这该死的房子,怎么就不倒呢?

怎么……怎么就不倒呢?

”张大保急了,自言自语反复地说。

因为房子不倒就没法上报,不上报哪来的补助,没有补助房子就不能重新盖。

张大保越想越急,走到房子旁,看着欲倒的房子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向房子就是一脚:

“你怎么就不倒呢?

  房子“轰”地发出声闷响,倒了。

张大保和村文书愣了片刻,相互对视一眼,不知为什么反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镇倒房验收组来村里验收了张老三的倒房。

又过了半个来月,张老三搬进了新房。

就在张老三搬进新房的当天,镇纪委接到举报,下来了调查组,说村主任、文书在上报倒房时弄虚作假,人为地把房子推倒。

调查组找到张大保,张大保承认踢过一脚,还说了不关文书事,并在询问笔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写了捡查。

既然举报基本属实,张大保很快便挨了个党内警告处分。

处理文件下达后,张大保中午一回家便满面笑容地对老婆说:

“给俺炒俩菜,俺要喝两杯,这回挨处分值。

  恰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镇长打来的。

镇长说:

“知道你小子有委屈,赶紧过来我们喝两杯好好聊聊。

放心,这回我掏钱。

  放下电话,张大保突然感到自己好像真有了委屈,鼻子酸酸的,眼泪最终没有掉下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把夏季的雨比作一头急脾气的驴,突出了夏雨急迫迅猛的特点,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缘由,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张老三是刘庄村的五保户,无儿无女,疾病缠身,水灾中被张大保从摇摇欲坠的危房中救出,后又因得到补助搬进新房,实属幸运。

C、文书是镇政府文件内容的了解者,他推动了张大保脚踹危房的情节,成为张大保行动的见证者和形象的烘托者,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D、在乡村背景下,这篇小说塑造了村委会主任、村文书以及镇长等基层干部形象。

语言质朴生动,极具民间性,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E、小说旨在通过描写水灾后村委会主任张大保为上报村民危房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传达出讽刺意蕴,让人感到现实的冰冷与无奈。

(2)小说第3段的插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村主任张大保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结尾部分写到张大保坦然接受处分后,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你认为这样的处理是否画蛇添足?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4)题(25分)

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现场,钱教授致开场白:

“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

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

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

”会场笑声一片。

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

“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

”我纳闷,怎么这样说?

“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

开始吧!

”会场像炸开了锅。

这是初识风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

“抄。

”大家傻了,他还引经据典:

“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大家更傻了:

这不是误导吗?

不仅如此,他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

“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的,手抄罗马尼亚的,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

”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

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

“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

我说匈牙利什么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

”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不解:

“我叫施蛰存,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毒。

”这难道也是幽默?

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我们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要自损形象呢?

讲《西游记》的猪八戒形象,施教授语出惊人地评议说此为农民典型,教室一下子沉寂下来。

那时称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二把手呢,可猪八戒形象却不怎么高雅,岂不是丑化农民吗?

施教授不为所动,严谨地摆出根据:

猪八戒的武器钉耙不就是农民用来翻地的吗?

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比较笨,农民的脑筋转得不是没城里人快吗?

说到此身边开始有些浮动,那时有不少工农子弟。

施教授提高声调说:

“但是猪八戒最可贵可爱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农民最朴实厚道。

”这下教室轻松了。

但施教授还是拖了一句:

“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心中毒,但绝无鄙视农民兄弟。

”又十分低调。

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但在那时的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本色:

艺术至上。

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授能否继续教我们。

谢天谢地,开学了, 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

“我是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

那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

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

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而又自责:

“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

”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

但我们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

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

教我课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

“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

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

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

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地改造,改造一辈子。

此为劳改一得。

”我顿觉轻松:

施老师健在。

再读禁不住笑了。

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

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敬慰奖”,满载荣誉在98岁高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

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

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

                     

 (《文汇报》2011年7月25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C.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D.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6分)

(3)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

(6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老爷子对今天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成天慨叹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B.北京金隅慧眼识才,将马布里招入账下,马布里为报知遇之恩而效犬马之劳,帮助球队夺得了CBA总冠军。

C.如果说辽阳每年8万元车补是公职人员变相加薪,那杭州的每月2600元的车补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D.诸侯纷争的战国打破了天下的安宁,生灵涂炭。

在秦这块土上,

这时孕育着一股亘古未有的强大力量,也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平息

烽烟,海晏河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其实,职业经理人孙伊萍在担任蒙牛新总裁之前,中粮集团持蒙

牛乳业的股份至28.09%,中粮的种种表现已经暗示其对蒙牛高层

将有大调整。

B.诚信缺失对社会道德是毁灭性的伤害,当前为公众深恶痛绝的

那些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C.营养餐计划成了一块唐僧肉,大家都想着分吃,却少有部门和人员从孩子们的饮食安全把关的角度,解决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真正把财政资金变成安全、营养的餐食送到孩子们口中。

D.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是伦敦奥组委在国家皇家植物园举行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之前向记者提交的一份新闻公报中公布的。

15、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

而耻学于师

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群贤毕至

C、群臣怪之D、火尚足以明也

1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吾属今为之虏矣B、具告以事

C、誓天不相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人类最古老的祖先是生活在5亿年前的一种形似蠕虫的生物。

,,,。

,。

皮卡虫现已灭绝,仅见于加拿大洛基山的伯吉斯页岩中。

是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这种微小的生物名叫皮卡虫

平均体长为5厘米

包括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以及人类所属的哺乳动物

因此,它可称得上是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

有着最原始的脊骨和骨骼肌

A

B

C

D

18、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发展核电的四点理由。

(每点不超过7个字)(5分)

核能的最新发展是核聚变,即氘和氚的聚变。

氘--氚聚变反应将释放巨大的能量,每升海水中含30㎎氘,通过聚变可释放出相当于3000多升汽油的能量。

把海水中存在的45亿吨氘,用于核聚变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满足未来几十亿年的能源需求。

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

核能在各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全世界平均16℅,2007年,我国核电只占总供电量的1.2℅。

答:

五、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我们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但不能把父母当作自己一生依靠的拐杖;我们需要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但不能把朋友当作自己一生依赖的臂膀。

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支点,从自身汲取力量,去直面生活。

请以“从自身汲取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附加题(实验班答,年级统计不计入总分,实验班统计时为有效分数)

在下面文段空缺的A、B、c处填人适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谐调。

(4分)

多少次,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追寻那远方的神奇,A。

我们欢呼雀跃翘望高悬天际的彩虹,B;C,却没有用心聆听窗外小鸟婉转的啼唱;我们千里跋涉去寻觅奇花异卉,却没有意识到路边蔷薇细细的馨香。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