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0380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docx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四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

命题人:

李会敏审题人:

焦兆霆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甲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比乙植物的高;在较强光照条件下,乙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比甲植物的高;当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时,甲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不增加,乙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仍不断增加。

据此推测:

A.甲、乙都是阴生植物   B.甲、乙都是阳生植物

C.甲是阳生植物,乙是阴生植物   D.甲是阴生植物,乙是阳生植物

2.用实验检测某一菌株,结果如下:

(1)有氧条件下,菌株正常生长,但检测不出乳酸和酒精

(2)无氧条件下,乳酸含量增加明显,但检测不出酒精

(3)无氧条件下,培养液中半乳糖的消耗量与乳酸的生成量成正比

由上述结果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此菌能在弱酸性条件下生活  B.此菌中存在催化乳酸形成的酶

C.此菌为厌氧菌   D.半乳糖也可成为此菌的营养物质

3.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

4.下列物质中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①肠肽酶 ②抗体 ③载体 ④氧化酶 ⑤性激素 ⑥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

5.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6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B.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传代细胞叫细胞株

7、抗原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时,体液中的抗体不能直接与这些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人体通过免疫细胞消灭清除这些抗原。

在效应T淋巴细胞中与淋巴因子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有()

A、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细胞膜、核糖体、中心体D、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

8.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均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B.试管苗、试管牛和克隆羊都属于无性生殖且能保持母本性状

C.用DNA连接酶将一个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D.将玉米花粉和水稻花粉进行细胞杂交,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且可育

9.下列与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A.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⑤④⑥

B.④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也为克隆

C.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③到⑤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11.下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该过程表示的是原生质体的融合,在形成A、B细胞之前,应该先用相应的酶进行处理

B.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诱导处理

C.该过程是要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骨髓瘤细胞,D则应为杂交瘤细胞

D.如果该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一部分,D细胞表示原生质体已经完全融合

12.如下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

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13.下列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在CO2浓度较低时,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乙是C4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

CO2→含四碳的有机酸→三碳化合物

B.甲是C3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

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C.甲是C4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

CO2→含四碳的有机酸→三碳化合物

D.乙是C3植物,CO2的移动途径是:

CO2→三碳化合物→四碳化合物

14.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

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项目

物种

355

mol·mol-1的

539

mol·mol-1的

不施磷肥

施磷肥/20kg·hm-2·a-1

不施磷肥

施磷肥

/20kg·hm-2·a-1

净光合速度

/

mol·m-2·s-1

欧州蕨

2.18

3.74

3.62

5.81

石楠

1.37

6.76

5.43

15.62

蒸腾比率

/

mol·mol-1

欧洲蕨

1.40

2.37

2.22

3.86

石楠

0.25

0.66

0.71

2.10

*蒸腾比率:

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

微摩尔数。

A.CO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

B.两种CO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

C.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

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都高于355

mol·mol-1

15.从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在蒸馏水中放1小时,Q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小时,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A.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

B.P不合适,Q也不合适

C.P精确的合适,Q也精确的合适

D.P精确的合适,但Q精确的不合适

16.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代谢以及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等过程转化为各种蛋白质

B.只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人就不会发胖

C.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发生功能障碍。

D.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而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

18.下列有高.考/资\源*网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在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个生长时期的长短是固定的,无法人为缩短生长周期②对数期是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③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产量④调整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21.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22.现象Ⅰ: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

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23.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其拟核是一个环状DNA分子

B.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

C.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

D.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作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

2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25.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是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26.将少量大肠杆菌放入含葡萄糖和乳糖、容积一定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在不等间隔时间内等量均匀地取样、测定样液中相关项目,结果如下表:

样液

大肠杆菌数量(个/立方毫米)

分解葡萄糖的酶

半乳糖苷酶

a

1210

+

-

b

820

+

+

c

1210

+

+

d

1000

+

-

e

600

+

+

注:

“+”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据表中数据可知样液取出先后顺序为

A.a→b→c→d→eB.e→b→d→a→c

C.e→b→a→c→dD.d→a→c→b→e

2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

B.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

C.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

D.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28.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其部分原理如右图所示。

其中过程X、物质Y和物质Z分别是

A.糖酵解、丙酮酸、脂肪酸

B.有氧呼吸、乳酸、脂肪酸

C.糖酵解、乳酸、胆固醇

D.有氧呼吸、丙酮酸、胆固醇

29.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30.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元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31.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32·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

CO2

释放量

O2

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33.下列关于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B.磷脂的合成减少时,脂肪就容易在肝脏中堆积,形成脂肪肝

C.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中氧化分解后,最终产物都是CO2和水

34、(2018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如下图所示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B.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C.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CO2的物质是C3。

D.要提高农作物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无机盐和水的供应。

35、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

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

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

cm)。

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36.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

B.低温持续使淀粉合成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

C.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

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导致吸收能力下降

37.(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综合考试(生物))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

B.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如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

38.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气和消耗氧气量各为多少g.m-2

深度

瓶中O2的变化(g.m-2)

白瓶

黑瓶

1m

+3

-1

2m

+2

-1

3m

0

-1

4m

-1

-1

水底

-3

-3

A、5;7B、8;7C、8;11D、5;11

39。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

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

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

A.aB.bC.cD.d

40.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1.(9分)Ⅰ.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此时Na+(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

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的结合。

Ⅱ.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增加散热。

42.(5分)题30图2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

43.(7分)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置(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②将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

周围出现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

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Ⅱ淀粉酶的含量高。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区。

44.(7分)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过程用图示①②③④填空)

 

(1)X、Y物质分别代表和.

(2)过程消耗[H],过程产生[H]。

(3)①过程发生在中,②过程发生在中。

(4)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的是。

45.(8分)在春末晴朗白天,重庆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题30图1(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

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或浅)。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

含量)。

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用于

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料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和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较高。

46.(4分)下面是一个探究激素甲是否能引起已阉割成年雄性小鼠求偶行为的实验及结果预测。

请回答:

(1)选取一批已阉割的无求偶行为的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注射-       溶液作为实验组;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预测实验结果:

若                   ,则表明该激素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

若                       ,则表明该激素不能引起阉割小鼠求偶行为。

 

2018—2018届高三第四次调考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DCCCB6—10ADCCA11—15DCCCA16—20DCABB

21—25CBDAC26—30DAADB31—35BDBCD36—40CBBB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1.(9分)答案:

Ⅰ.

(1)静息0mv内

(2)轴突末梢

(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Ⅱ.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

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42.(5分)答案:

(1)不属于

(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收缩

43.(7分)答案:

(1)①固体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2)编码非编码

44.(7分)答案:

(1)三碳化合物丙酮酸

(2)②①④

(3)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4)①②③④

45.(8分)

(1)C5深

(2)光照强度、空气中

含量;ATP、NADPH([H]);氮(N);蛋白质;核酸

(3)温度

46.(4分)(1)激素甲  注射

(2)A组表现求偶行为,B组不表现求偶行为

A、B组均不表现求偶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