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003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x

新考纲高考系列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文科数学

考试用时:

120分全卷满分:

1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是虚数单位,若复数

,则

的值为()

A.-1B.1C.0D.i

2.集合

则两集合

的关系为()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

B.

C.

D.

为两个命题,若

为真且

为假,则

两个命题中必有一个为真,一个为假.

4.已知向量

的夹角为

,且

,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为()

A.

B.

C.

D.

5.

已知集合

方程

表示的图形记为“

”,则

表示双曲线的概率为()

A.

B.

C.

D.

6.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数学名著《几何原本》中的“辗转相除法”,执行该程序(第6题图)框图(图中“

MOD

”表示

除以

的余数),若输入的

分别为72,15,则输出的

=()

A.12B.3C.15D.45

7.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主视图上半部分是一个底面边长为4、高为1的等腰三角形,主视图下半部分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C.

D.

8.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

,记

,则

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上底面A1B1C1D1内一动点,PM垂直AD于M,PM=PB,则点P的轨迹为()

A.

线段B.椭圆一部分

C.抛物线一部分D.双曲线一部分

10.偶函数

是定义域为R上的可导函数,当

时,都有

成立,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A.

B.

C.

D.实数集R

11.今有苹果

个(

),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都分到苹果,恰好全部分完.第一个人分得全部苹果的一半还多一个,第二个人分得第一个人余下苹果的一半还多一个,以此类推,后一个人分得前一个人余下的苹果的一半还多一个,则苹果个数

为()

A.2046B.1024C.2017D.2018

12.当

变化时,不在直线

上的点构成区域G,

是区域G内的任意一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A.(1,2)B.[

]C.(

)D.(2,3)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

对称轴完全相同,将

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

,则

的解析式是。

14.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

的最大值是

,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值是.

15.观察以下三个不等式:

时,则

的最小值为。

16.已知

上可导的增函数,

上可导的奇函数,对

都有

成立,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同时满足下列两件条件:

,则

的值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小6题,共70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

=(cosx-1,

sinx),

=(cosx+1,cosx),

(1)求

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ccosB+bcosC=1且

=0,求

面积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据此,经省教育厅批准,某中学领导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于1985年开始施行超常实验班教学试验的决定.一时间,学生兴奋,教师欣喜,家长欢呼,社会热议.该中学实验班一路走来,可谓风光无限,硕果累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全国共招收150名少年大学生,该中学就有19名实验班学生被录取,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轰动海内外.设该中学超常实验班学生第x年被录取少年大学生的人数为y.

(1)左下表为该中学连续5年实验班学生被录取少年大学生人数,求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并估计第6年该中学超常实验班学生被录取少年大学生人数;

年份序号x

1

2

3

4

5

录取人数y

10

11

14

16

19

附1:

=

=

 

(2)下表是从该校已经毕业的100名高中生录取少年大学生人数与是否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得到

2×2列联表,完成上表,并回答:

是否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录取少年大学生人数与是否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有关系”.

附2:

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

未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

合计

录取少年大学生

60

80

未录取少年大学生

10

合计

30

100

0.50

0.40

0.10

0.05

0.455

0.708

2.706

3.841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

面ABCD,PA=AD=4,AB=2,以AC中点O为球心,AC为直径的球面交线段PD(不含端点)于M.

(1)求证:

面ABM

面PCD;

(2)求三棱锥P-AMC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T(-8,0),点R,Q分别在

轴上,

点P是线段RQ的中点,点P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的方程;

(2)直线L与圆

相切,直线L与曲线E交于M,N,线段MN中点为A,曲线E上存在点C满足

>0),求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请考生在第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0,1)倾斜角为450的直线为L,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E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2

=4sin

(1)将曲线E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写出直线L的一个参数方程;

(2)直线L与圆

从左到右交于C,D,直线L与E从左到右交于A,B,求

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

(1)当

时,解不等式

(2)若任意

,使得

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高三文科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D

A

A

B

B

A

C

B

A

C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10

11.设第n个人分得苹果an个,依题意an=

(m-sn-1)+1,s1=a1=

m+1,s10=m消an找sn的递推关系,求出sn的通项,令s10=m解得m=2046

12.原方程化为关于m的方程-xm2+(2y-2

)m+x-2=0,x

0时

<0

得(x-1)2+(y-

)2<1,

=(

),

=(x,y),

夹角记作

直线OM与圆切与M,

xOM=300,

(0o,60o),

=cos

16.令

,得f(x)为奇函数

三、解答题

17.

(1)由题意知

,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

6(分)

(2)

,又

,则

.又ccosB+bcosC=1得a=1,由余弦定理得

.得bc

.

面积s=

当且仅当b=c即

为等边三角形时面积最大为

12(分)

18.

(1)由已知中数据可得:

即第6年该校实验班学生录取少年大学生人数约为21人;

(6分)

(2)该校已经毕业的100名高中生录取少年大学生人数与是否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得到2×2列联表:

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

未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

合计

录取少年大学生

60

20

80

未录取少年大学生

10

10

20

合计

70

30

100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

的观测值为

故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录取少年大学生人数与是否接受超常实验班教育有关系”.

(12分)

19.

(1)证明

6(分)

(2)解:

PA=AD=4,等腰直角三角形PAD面积为S=8,CD=2

三棱锥P-AMC的体积

VP-AMC=VC-PAM=

VC-PAD=

S

CD=

12(分)

20.解:

(1)设P(x,y)则R(2x,0),Q(0,2y),由

得曲线E的方程为

4(分)

(2)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b,由L与圆相切得

(I)

>0

(II)

由(I)(II)得

8(分)

设M(

),N(

),C(x,y)则

,又

,(

>0),则x=

代入

中得

12(分)

21.

(1)解:

当a=1时,设g(x)=f/(x)=2(ex-x-1),g/(x)=2(ex-1)

0,(x

0)

f/(x)在[0,+

)上递增,即x

0时f/(x)

f/(0)=0,

f(x)的增区间为[0,+

),无减区间,且x

0时,f(x)=2ex-2-2x-x2

f(0)=0

4(分)

(2)解法一:

<1>当a

1时f/(x)=2(ex-x-a)

2(x+1-x-a)=2(1-a)

0

x

0时f(x)

f(0)=0

即当a

1时,f(x)

0恒成立,x

[0,+

6(分)

<2>当a>1时,设h(x)=f/(x)=2(ex-a-x),h/(x)=2(ex-1)

0,(x

0)

f/(x)在[0,+

)上递增

又f/(0)=2(1-a)<0,f/(a)=2(ea-2a)由

(1)已证2ex-2-2x-x2

0知ex

1+x+

x2

f/(a)

2(1+a+

a2-2a)=(a-1)2+1>0

f/(x)在(0,a)上存在唯一零点xo,即

-a-x0=0,

f(x)在(0,xo)上递减,在(xo,+

)上递增

8(分)

又f(xo)=2

-2-2axo-xo2=2(

-1-x0

+

xo2),令g(x)=ex-1-xex+

x2,x

(0,a),g/(x)=x(1-ex)<0,

当x>0时g(x)

0恒成立,由<1><2>可知a的取值范围为(-

1].

12(分)

解法二:

分离变量

x=0时f(0)=0,x>0时f(x)

0

a

=g(x),g/(x)=

令h(x)=xex-ex+1-

x2,h/(x)=x(ex-1)>0

x>0时h(x)>h(0)=0

g/(x)>0,即g(x)在(0,+

)上递增,

由洛比达法则

g(x)=

(ex-x)=1(适用于参加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