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173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茶树菇生产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一、项目提要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

三、编制原则4

四、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7

一、项目建设背景7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8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9

第三章建设条件11

一、项目区概况11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3

第四章产业、市场研究与分析16

一、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16

二、市场现状与分析18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21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21

二、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21

三、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方案23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6

第六章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27

一、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27

二、项目建设投资预算28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28

四、资金的使用与管理28

第七章财务评估30

一、财务评估依据30

二、销售收入估算30

三、总成本和经营成本估算30

四、财务效益分析31

五、不确定性分析32

六、财务评价结论33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34

一、环境影响34

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35

第九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7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37

二、农民增收38

三、其它社会影响38

第十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9

一、可行性研究的结论39

二、主要建议40

附表41

附图47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某村茶树菇生产基地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某镇某村村委会

4、项目负责人

(某村村支书)

5、项目建设地点

某村

6、项目建设规模

占地11.42亩,年产茶树菇干货120余吨的茶树菇生产基地。

7、项目建设内容

(1)土石方工程

完成用地范围内的填土夯实工程,使用地范围内的标高和土方密实度满足建设和茶树菇生产的需要。

平均每平方用地需填高1.15米,土石方工程合计工程量8747立方米。

(2)食用菌标准房

尺寸为12米×7.5米,层高4米,彩钢板坡屋面,抗震等级四级。

共建设35间食用菌标准房,其中30间用于茶树菇专业菇房,剩余5间作为培菌室使用。

(3)路面硬化

生产基地用地范围内除标准房外地块均实施硬化,路面结构为15厘米厚的C30混凝土面层,15厘米厚的碎石垫层,合计硬化道路4305平方米。

(4)室外配套工程

室外配套工程包含室外给排水、电气工程,主要解决生产基地正常的用电、用水以及生产污水、雨水排放的需求。

水、电需从某村临近的供水、供电节点引出,初步估计需建设200米的供电和500米的给水设施。

排水设施按砖砌排水沟考虑,上覆钢筋混凝土盖板,初步估计需建设775米左右的排水沟。

8、项目建设期

3个月。

9、投资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243.3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和室外配套工程费216.29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27.07万元。

10、项目资金筹措

申请省移民库区后期扶持基金240万元,当地村集体自筹3.36万元。

11、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年产茶树菇干货120余吨,提供移民就业岗位100多个,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860余元。

能辐射带动周边凤埔乡、吉巷乡、凤都镇等乡镇村庄的食用菌产业发展。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项目年产量

120.96

2

销售收入

万元

725.76

3

项目投资总成本

万元

243.36

4

利润

万元

146.48

5

税收

万元

48.83

6

投资利润率

%

60.19

7

内部收益率

%

41.81

8

财务净现值

万元

778.73

9

静态投资回收期

1.66

注:

项目计算期按12年计算。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某市《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2、《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

4、福建省移民开发局《关于做好2012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闽政移后扶[2012]1号文)

5、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6、福建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7、依据闽农综办[2002]09号文“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的精神,依据国农办[2002]175号文下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进行编制。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有关调查资料;

三、编制原则

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在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严格执行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依法依规贯彻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和听取安置区移民村群众意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使工程建设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效益。

四、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本项目的建成,能进一步促进某村茶树菇产业的发展,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势头,带动周边移民经济持续发展,可以为某县的移民脱贫致富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有必要的。

某茶树菇驰名全国,是国家工商局认定的驰名商标。

由于茶树菇是著名的食用兼药用菌,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人体多种必需氨基酸;茶树菇的市场需求量仍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某全县80%的人口从事食用菌生产、销售等相关行业,有着良好的食用菌市场基础。

因此,本项目在方案上是可行的。

本项目是利用成熟的现代棉籽壳栽培理论,采用产业化栽培食用菌,以棉籽壳作为原料,栽培茶树菇。

某县拥有各种食用菌科研机构20多所,且某县农业部门及食用菌办公室均对食用菌生产有着技术支持。

基于这些基础,在技术方面,本项目能享受到现有技术的不断改进、同时又能及时获得有关生产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

因此,在技术上,本项目是可行的。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年产茶树菇干货82.24吨,产值约361.86万元,实现利润61.2万元。

茶树菇生产栽培所需的原材料便宜,产出率高,某县作为著名的食用菌集散地,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均十分便利,有利于资金流通、周转,快速产生经济价值。

因此,在经济效益上,该项目是可行的。

茶树菇产业化栽培的原材料——棉籽壳是棉仁榨油产业的副产物,作为茶树菇生产的主材料,实现了综合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生产活动。

对环境无破坏作用,对比早期的采用椴木栽培茶树菇方面,起到了保护环境植被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

在污染物方面,食用菌生产属于农业生产,基本无污染物,只要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即可。

因此,在环境效益上,本项目是可行的。

2、论证结论

综合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环境评价等方面的结论,该项目是可行的,能起到扶持库区移民经济的目的,保证某村经济发展,具有实施的价值。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某镇某村位于某县北部,某镇环城路从村旁经过,与县道921、913相连,直通省道202,距县城25公里,交通便捷。

某镇是某溪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和后靠的最大乡镇,其中某村是某镇库区移民后靠的重点村之一,共有人口1701人,其中移民人口669人。

根据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省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文件,某县要努力实现到2015年全县70%以上的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本县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目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的目标。

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使扶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村内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村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某村的人均收入,进一步发展当地经济,使当地农村经济更上一层楼,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增加移民收入,某县库区移民开发局与某镇政府以及某村委会经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在某村建设茶树菇生产基地帮助当地移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某村是我国茶树菇种植第一村,全村90%以上村民从事茶树菇种植及相关产业。

某村所在地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区,茶树菇在当地环境条件下,可栽种春秋两季,一年可收获多茬,是茶树菇生产的理想场所。

某村发展食用菌多年,村内各种食用菌生产配套设施齐全,食用菌生产技术经验、技术都比较成熟,食用菌生产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该茶树菇生产基地拟占地11.42亩,各种生产配套设施齐全,在建成后提供给当地移民用于生产茶树菇,能解决某村移民70多人的就业问题,进一步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给移民带来实惠,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符合国家和省、市对库区移民进行扶持的政策。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目前某全县共开发有30多个菌类,共有23家民营食用菌科研机构,90多家食用菌菌种场。

全县农村80%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直接从事食用菌生产人员达20多万人。

在某镇某村,食用菌的产业化生产已初步走上正轨,当地建有食用菌脱水灶等各项食用菌生产的配套设施。

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是依托当地日渐完善的食用菌产业链进行发展,同时又能促进该村食用菌的产业进一步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是加大对库区移民扶持力度,推动库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某县作为福建省水口水库和某溪水库的重点移民县城,移民共计17000多户,移民人口68000余人。

移民安置工作是某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市、县各级库区移民局的关心和扶持下,某县大部分的移民生活已逐步趋向稳定,生产生活有了保障。

但是目前某县部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移民生活水平依然未能达到小康社会的标准,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了库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加大对移民经济的扶持,能起到推动库区经济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提出是加大对库区移民扶持力度,推动库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是加快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的需要

某村目前总人口1700多人,其中库区移民669人,随着近几年省市县各级移民局对当地扶持力度的加大,某村已成为全国茶树菇种植第一村,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是远近文明的致富明星村。

但是目前某村的茶树菇种植以村民自家粗放的种植模式为主,茶树菇的产量和品质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村民的增收还能实现更大的飞跃。

为了进一步推动某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改善库区移民的生活,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某村移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势头,只有继续扩大某村的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完善当地食用菌生产的产业链这个方向。

因此,本项目的提出,符合当地食用菌发展的方向,是加快某村茶树菇产业发展,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的需要。

3、是改善当地移民生活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其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主要内容之一。

现某村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当地移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仍有部分移民的经济收入仅能满足日常开销,无法达到高品质的生活水准,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项目的实施将影响当地茶树菇产业化生产的发展,通过建设食用菌标准房,完善当地茶树菇产业化生产,提高茶树菇的品质和产量,有效带动移民增收,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

因此,本项目的提出是改善当地移民生活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是安置库区移民的最好方式

某食用菌发展历史悠久,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和经验成熟,产业链完善,带动效益大。

食用菌产业经济是环保、高效、低碳的循环经济。

大部分的库区移民村耕地较少,无法满足大规模发展农业的需要,而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