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0000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docx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

论文写作讲解论文

  一、论文写作的心态

  一次智力探索之旅

  奥德修斯是希腊神话里的人物,他是伊塞卡的国王,参与了特洛伊战争,然后设计了木马计,如果看过“TheTrojanWar”就会晓得这个故事。

奥德修斯在希腊军队攻下特洛伊城以后,回国途中历经各种磨难,这个过程当中他就不断探索,最后还是战胜艰险回到了故乡。

同样,你们经过了探索以后,也会回到你们应该去的地方,所以我用了Odyssey这个词。

说到写论文,我最害怕的是我的学生一听见说要写论文,马上头就胀了,觉得“我现在开始要过苦日子了,我现在开始要‘咬子弹’,太难受了”。

我说,对你们来讲,论文是非写不可的,不然的话,就不能毕业,就没有学位,而学位对你今后的职业又是如此重要,所以你非写不可,这是一条不可不逾越的障碍。

所以我现在比较怕我们在座的同学有这么一种思想:

我好不容易在电大念了这么几年,要毕业了,这个无非就是我满师的时候必须做的事情,算是满师汇报。

如果是这样,你的态势离写论文的要求就太远了。

  一次精神狂欢

  我现在要求各位的是什么,提得高一点说,希望大家把自己所写的这篇论文看作是一次精神狂欢的机会。

做得到吗?

精神狂欢。

就像希腊神话里面的酒神,酒神节来了,就该狂欢了。

要觉得“我有一次精神狂欢,不但要把我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好好地理一理,而且要像奥德修斯一样,回到应该去的地方,把这条路给勾勒出来”。

还要有一个里程碑意识:

“这是我大学毕业时的论文,我写完以后要一生保存它,虽然今后我可能会屡次搬迁,生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是有一样东西将伴随我终生,那就是这篇论文。

”所以我说大家一定要高屋建瓴,要有展示意识,要有孔雀开屏的那种心态:

“好不容易我学了这四年五年的,这次我要把我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开个屏给你看看。

”就是要有这种表达欲,这个就是高屋建瓴,而不是畏缩不前,觉得太难太难。

我们现在的同学,相对来说不像我们当年那样吃得起苦,遇到一点点小的挫折就会畏缩。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就觉得你要有这么个精神状态是很不容易的,虽然我也不期望你们每位都有高屋建瓴、孔雀开屏这样的精神状态,但是我还是希望至少有几位会有这么个态势。

  二、论文写作的选题

  要讲这个题目很难,因为对你们不了解。

所以我把可能的题目都罗列一下,你们不妨根据今天讲的——其实很多都是常识——对照你这几年学习的内容,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对照你将来大致的发展方向来选定一个题目。

我有个学生最近从哈佛和麻省理工学语言学回来,她跟我讲语言学这个东西很枯燥、很难学也很难教,但是她在亲炙乔姆斯基以后,深有体会地说:

“我现在感觉到,我做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我对语言学的激情传染给学生。

”我觉得她这句话讲得很好,于是推荐我的学生去听听这位学长的课,看看她怎么传染。

所以我今天要做的,第一是讲一些常识,第二也是想传染。

希望我对写论文的一些感受能够部分地传染到在座的同学身上。

我认为调整好精神状态以后,就要选定一个比较精当的文题,即我写什么文章?

当然你可以写各种各样的文章,比如你可以写文化对比。

为什么中国人见了面以后就要问“吃了没有”,外国人说“Howareyou?

”,“Howdoyoudo?

”?

“吃了没有”是一种生存型的文化行为,一定要把肚子填饱,然后就可以继续活下去,吃是survive的根本条件。

而西方人更着重于进展型的心理,所以招呼语就不同。

从这么一个很小的例子可以引发开很多很多的思考。

文化对比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

下面我们先从语言学讲起吧。

  语言学方向的选题

  1.语言学综述

  语言学现在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显学。

好像谁都愿意搞语言学。

语言学也是五花八门,流派纷呈。

如果你写语言学的论文,我建议你不妨从语言学综述写起。

语言这个东西太奇妙了,你说对不对?

人类最奇妙的东西我想就是语言,所以从古印度、古希腊开始就有人研究语言学。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谈过语言学的问题。

柏拉图用拆字法,比如说有一个字,现在英文还在用,其实是从希腊文来的,叫“catastrophe”。

他把“catastrophe”拆开来,原来“cata”是“turning”,然后“strophe”是“over”的意思,就是一个大变动。

昨天不是又来个灾难嘛,印尼摔了一架飞机,那就叫“catastrophe”。

他就从词源的研究、拆字研究开始,来搞语言学。

然后到了罗马时代就是拉丁语法,理性的语法,绝对的语法,世界上唯拉丁独尊。

拉丁的统治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唯理语法。

然后到了中世纪,尽管有宗教审判庭,尽管你有异端的思想要被放在火上烧死,但是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小孩怎么学语言,怎么学母语这个东西的研究从古希腊到现在,乃至今后,一直都在研究。

如怎么开发左脑?

小孩的左脑从三岁到五岁,语言机能的那些神经元就特别地发展起来,对外国语又如何呢?

成年人又如何?

人脑的开发至今不过百分之十几,今后继续开发往何处着手?

对语言学的综述,我觉得也能写出一篇很好的论文。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拉丁语分裂成很多的地域方言:

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

以后一直到19世纪语言学家们就开始有一种历史比较,就是要看看这个语言究竟怎么会形成这个样子。

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比如有人研究中文跟英文有没有亲缘关系,结果找来找去找不到,最后找到梵文跟欧洲的语系有共同之处。

pater是p打头的,代表父亲,mater,m开始的就代表母亲,发现梵文跟欧洲语系都一样,所以就形成了印欧语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以后开始的。

后面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本体论,就是哪一个是第一性,究竟是上帝创造人还是从猿演变到人的;第二是认识论;第三就是语言学。

到20世纪以后,语言学发展成为一门显学,那是因为它研究的东西跟人类的关系太密切了。

它研究跟人脑的关系,跟认知的关系,跟人的行为的关系,跟文化的关系,所以语言学的确是引出了很多很多的研究来。

语言本身的结构当然是形式至上,于是有了形式主义的语言学。

也有功能主义的语言学,就是每讲一句话,每说一个字,都有它的社会功能。

比如我说热,就意味着希望你们开空调,我说渴,我就希望你们给我斟水,所以都有它的功能。

那么语言学跟人的认知有什么关系呢?

就像我刚刚讲的,儿童是怎么学母语的?

而成人又怎么学外语的?

成人怎么能把外语学好?

这些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所以你从古印度古希腊开始一直到今天,来一个综论,不也是一篇很好的论文吗?

当然你不能把我今天讲的记下来就作为一篇论文。

你要寻找很多很多的文献,你得有很翔实的资料来说明梵语跟欧洲语言有很多相通之处,然后来说明印欧原来是个语系,跟蒙藏是不一样的。

我们属于蒙藏语系。

由于语系的不一样,所以系谱论也是很有趣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语言学的综论是一个提纲,然后你可以把语言学再分作句法、语义、语用,这是现在最流行的三种分法。

  2.句法

  下面说句法。

什么叫句法?

关于怎么造句的语法就叫句法。

Syntax是一个可以做很多很多论文的题目。

特别是因为Chomsky的所谓生成转换语法引起了语言上很大的革命,因为在他以前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本身是个习惯,而他认为不是习惯,语言本身是个创新,语言是个生成过程,语言的规律是有限的,但是这些有限的规律会生成无限的语料来,所以叫生成转换语法。

生成转换语法对于句法而论,我觉得的确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一讲到句法,可以讨论主要的、次要的、高级的、低级的、内向的、外向的,还有隐性的、显性的。

怎么来切分句子?

有的是线性的,线性组合链,可以把它切分;有的可以画框,然后来进行切分;也可以用方括号的方法来进行切分。

所以句法是一个简直是做不尽的题目。

我讲一个例子。

比如说上海市申请世博会的申请报告,第一句话中文叫作“新世纪赋予我们新的希望;新世纪激励我们为人类的福祉做出更大的努力。

”写这话的人肯定感觉到很有气派:

新世纪如何,新世纪如何。

翻译的人就把它翻做“Thenewcenturyfillsuswithnewhopes;Thenewcenturyinspiresustomakeagreaterefforttowardsthewell-beingofmankind.”从翻译的角度来讲是一点错误也没有,但从句法的角度来讲,英语的句法就不会这样。

在英语的句法中,同样一个主语在那么接近的上下文里头不可能出现两次。

所以我们就把它改成“Thenewcenturyfillsuswithnewhopes,inspiringustomakeanewefforttowardsthewell-beingofhumankind.”这实际上就是句法的实际应用。

为什么英语里面有那么多非谓语形式的动词,这跟它的句法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以你可以从这些方面,从比较实用的角度来看英语的句法,得出几个结论来。

我觉得你这篇论文能够得出六到七个结论就相当不错了。

  3.语义

  语义现在也是非常流行的,因为它是符号学的一个门类。

语义有语义场。

你们不是经常看见树形图吗?

金字塔的最上端是animal,然后来一个mammals——哺乳类动物,然后再来其它的——爬形类动物等等。

哺乳类动物下面再来个方括号,包括人类、猿猴。

人类下面再来个方括号,包括男人、女人、孩子等等。

色彩也一样,冷色调、暖色调。

这个就是语义场,叫做“fieldofsemantics”。

语义实际上是符号学的一部分,有绝对意义、相对意义,有能指和所指,这个都是20世纪初的语言学先行者索绪尔提出来的。

索绪尔这个语言学家很奇怪的,他生平没有写过很长的论文,很大的著作,但是在他死后他的讲稿被他的弟子们收集起来发表了,结果索绪尔成了语言学当中结构主义派的代表人物。

原来他在课堂上讲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他讲的东西没有什么系统,不像是现在的语言学家们动不动就是皇皇巨著;他的讲稿就像我们孔夫子的语录《论语》,所以我把他的教程称为“语言学论语”。

他讲语言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符号,一个是声音,当然声音也是符号。

一个符号必然有它的所指和能指两个东西。

能指是什么?

指它的物理形式,比如说book,这个词的音和形就是它的能指。

什么叫所指?

看到这个符号,我头脑里马上形成的150页装订在一起的硬封面或者软封皮的这么一个对象,里面的东西是可以供你阅读的,读了以后可能是有好处的——也可能有坏处,对不对?

反正就是这样。

它所表示的语义就叫做所指。

他认为语言只不过是行为的一种模式。

后来美国的一些语言学家反对欧洲大陆的那些语言学家的看法,认为语言除了是一种习惯行为模式以外,还是一种思想模具。

就是说人的思想和语言是同时发生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欧洲大陆的语言学家认为人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人的思维说出来而已,思维决定了他的语言。

美国人说:

不。

语言反过来也影响思维。

亚里士多德因为是希腊人,所以他会用出mimesis,catharsis这些词,他的逻辑学范围是跟他的希腊语分不开的。

如果亚里士多德有幸说中文的话,亚里士多德有幸说印第安语的话,他的范畴就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言又是思想模具,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为什么要学外语?

人家说我学外语就是为了多赚几个钱。

我说,不,学外语开辟了你新的思想、新的天地,因为它是思维模具。

学了一门外语,不但多了一条舌头、多了一双耳朵、多了一副眼睛,而且多了一个脑袋,“Languageshapesyourthoughts.”。

这些东西都是在语义学里面讨论的。

我怕大家觉得我讲得太抽象了,那么就具体一点来讲。

语义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变化着的。

我举一个汉语的例子。

汉语的“江河”,现在是什么都可以指,黄浦江、苏州河,当年却不行。

以前“江”只能指长江,“河”只能指黄河,是特指的。

所以你看多少年以来,它的意义就泛化了。

同样,意义泛化的例子在英语里面也不可胜数。

这样的词,你有兴趣的话就去查一查,在你的语料里面专门寻找意义泛化的词。

比如我举个例子feedback,我现在很希望你们的feedback,你们能不能脸上有点笑容啊,或者有点愁苦的表情啊,让我看看我这里是不是讲得比较没趣味,那里讲得还可以,这个就是“Ineedyourfeedback.”。

feedback本来是电学上的反馈,现在我们用得多了。

汉语也讲了,“我们需要听众们的反馈”,“超级女声,听众们的反馈非常活跃”,这就是泛化。

本来是专业的,现在泛化了。

再比如说斗争的斗,我这次到郑州去知道,甲骨文里面就是有斗争的斗这个字。

这个字繁体很难写,先是像个门一样的两个框子,但不是门,门上面是关闭的,它是开的。

是开放型的框子,下面左边是个亚洲的亚,右边是个一斗两斗的斗,原先这个字是指地名的,跟斗争没有关系。

但是你看从甲骨文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斗的意义就狭化了,就变成了你我两个人或两群人打斗。

还有语义狭化的词,就像我上次在复旦讲的,现在编字典的人很难处理一个字,叫做gay。

gay过去第一个意义都是愉快的、欢快的,现在你却不可以说欢快的、愉快的。

现在任何一个对当代英语有所了解的人一看到gay首先想到一个所指,就是男子同性恋。

gay现在其它的意义都被排斥得差不多了。

所以语义的变化实际上是一个故事,非常有趣的故事。

再比如说villain。

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剧本里面的恶人叫villain,但villain过去不是坏人,好得很,田庄里面一般的farmer都叫villain,这些都是历史长河把词的意义改变了。

又如revolution。

我查OED,revolution十四世纪开始进入英语,只指天象。

你想嘛,金星既可以叫morningstar又可以叫eveningstar,为什么?

它一个revolution过来啊。

所以revolution本来是打圈、转圈的意思,这是天象上的解释。

一直要到十六、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开始,CharlesI被Cromwell砍了头,被教徒砍了头,革命才被解释为政治上的大变动,制度的大变动。

然后有Frenchrevolution,有Americanrevolution。

Americanrevolution就是WarofIndependence,独立战争,所以又跟政治搭上关系。

然后到20世纪以后,revolution好像又带上了另外一层意思,就是revolution都是跟共产主义的革命有关了。

那是从上世纪初的BolshevikRevolution开始,我们叫做OctoberRevolution,十月革命,西方叫做Bolshevikrevolution,布尔什维克革命。

以后又有中国革命,有古巴革命,然后革命就好像必然跟共产主义有关系。

由于它的左倾含义,所以到了20世纪60年代,revolution在美国遍地开花。

在美国英语里面有黑色革命,就是黑人的革命;有redrevolution,红色革命,不是共产党革命,而是指印第安人的革命,印第安人不就是红人嘛;有bluerevolution,蓝色革命,争取性自由;有greenrevolution,绿色革命,保护环境。

所以革命一下子就跟这些激进运动联系起来了。

但是打那以后,revolution慢慢地就少见了,好像变成一个和新产品有关的词了。

比如说耐克最近又出了一款最新式的产品,这个叫做revolutionarynewlineofproducts,耐克鞋跟技术革新与突破——breakthrough联系在一起了。

最近,revolution又有了新的意思,那就是跟东欧、苏联变色以后的velvetrevolution,天鹅绒革命有关的。

所以revolution的意思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我建议你们找10个这样的词,就能写成一篇很好的、有意思的文章。

“ChangeofmeaningasisseenintenEnglishwords”,我觉得也是一篇蛮好的文章。

  4.语用

  语用学,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commonsense,就是对着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场合说特定的话。

不是有人举过一个语用学的经典的例子吗?

有个美国人到了中国,他要去问路,问到一个北京人。

那个北京人特别喜欢英语,所以就跟他扯英语,说“Wheredoyoucomefrom?

”你从哪儿来?

“Whereareyougoing?

”“WhatbusinessdoyouhaveinChina?

”你到中国来干嘛的?

“Howoldareyou?

”那个美国人马上逃之夭夭,以为碰上便衣警察了,这就是语用学没学好。

你去问那么多问题干嘛呀,人家问你到天坛怎么走,你告诉他不就得了。

这里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有一个学生要离开北京了,他要把他原来的家具卖掉,其中有一个冰箱。

这冰箱不怎么地,但是他走了总要把自己的东西处理掉,那么就请一个老师傅来替他搬一搬。

老师傅往那个冰箱很不屑地瞟上一眼说:

“这种冰箱您还卖,您就慢慢儿卖吧。

”你看,“您慢慢儿卖吧。

”这个用得多好啊,这个语用学得多好。

就是说AsfarasIseeit,yourice-boxwillnotselleasily,becauseit’sold,becauseit’swornout,andsoon,andsoforth.所以语用学说穿了就是这样。

关于语用学可以写出很多好的论文来,为什么呢?

这个里头有很多的文化参数,我刚刚讲的就是文化参数。

中国人那么好奇干嘛?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是不是因为有人种基因?

语用学里面绝对有人种基因,还有文化参数。

文化差异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别,有礼貌原则,有合作原则。

两个人对话的时候,一定有一个说出来或者没说出来的合作原则,不然的话就形不成对话。

比如我说今天各位可好?

你们回答我里根死了。

这能形成对话吗?

这当然不能形成对话。

所以有一个cooperationprinciple。

这些原则都是很有意思的,你可以就这些原则补充大量的例子,形成一篇文章,也可以多找一些这种“您慢慢卖吧!

”的例子。

鄙人当年毕业的时候写过一篇论文,实际上也是学位论文,只是那时候我们不授学位,我写的就是“PeculiaritiesofJournalisticEnglish”,英语新闻体语言的特征。

文章里我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以后成了我的经典例子,差不多每一届学生我都要考他们。

这是一个广告语,广告是语用非常特别的区域。

这个广告语怎么讲呢,我念出来你们听听:

“RealisticBudgetFashionsforDignifiedMaturity”,“realistic”是现实主义的,“budget”是预算,“fashions”是服装,特别是时装。

那么肯定这个广告是做衣服的。

那么衣服卖给谁呢?

“fordignifiedmaturity”。

那是什么样的人?

先看这个衣服是便宜还是贵啊?

便宜。

何以见得?

“realisticbudget”就是这个东西完全是在你的预算之内的,很便宜。

但不会讲自己这东西很便宜,廉价。

就像好多小旅馆也从来不会讲自己是小旅馆。

英国有很多的小旅馆,B&B,它实际上只给你一张床,再给你吃顿早饭,就是一个家庭开一个旅馆,但是它自称是个“adorablehotel”,非常有家庭味的,非常可爱的,亲切的旅馆。

你看,同样的理由,它不讲“cheap”,讲“realisticbudgetfashions”,原来是卖便宜货的衣服。

卖给谁呢?

“fordignifiedmaturity”,给老人还是给小孩?

猜猜看,“mature”,成熟的,所以一定是卖给大人、老人的。

什么样的大人、老人?

不是一般的大人、老人,这个大人、老人一定是非常“dignified”。

什么叫“dignified”。

肥胖的。

你们说我这些衣服是卖给又胖又老的女人的便宜衣服,还有人来买吗?

“您就慢慢儿卖吧”。

但是他把它花里胡哨地包装一番,哦,好听多了,“dignified”看上去非常庄重的。

同样,我一头白发,碰到个几年不见的外国朋友,就问,“DoIlookmuchgrayerthanbefore?

”,我是不是白头发又多了很多啊?

人家要说“是的”。

但是人家不说“是的”两个字,人家说“Youlookdignified!

”、“Youlookmoredignified!

”,“今天你看上去更有派头了”,中国话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就是语用。

  应用语言学方面的选题

  应用语言学方面可以讲的东西更多了。

二语习得,如果在座的有年轻的妈妈的话,最好是有一个婴孩,一岁左右的,然后从现在开始,你就每天做笔记,看你的孩子怎么慢慢地开始学话,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实验,看看他怎么慢慢地从“妈妈”、“爸爸”开始学语言的。

二语习得里面的英汉对比,比如我上次讲的,我们中国同学讲英文,最大的一个毛病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我们缺少一个“tenseconsciousness”,缺少一个时态意识,特别缺少过去式意识。

为什么?

因为中文里面没有过去式。

这几天我们都在讲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我叫我的学生讲个过去的故事,这个同学第一句话讲得非常对:

“Intheyearof1945,Japanfinallysurrendered.”第二句“OnAugust15theJapaneseEmperorissuedhisedicttoordersurrendertotheAllies.”也是对的。

好,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开始慢慢就没有时态意识了。

“AndthentheAlliesdecidetoputupatribunaltotryallthesewarcriminals.”,然后盟国决定组成一个审判委员会来审判那些战犯。

这第三句、第四句开始没有-ed了。

为什么?

就是我们的过去式意识很差。

这个就是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里面你不妨找几个中国人说些英语看看哪些地方出问题最大最多,要用例子。

这将是一篇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文章。

我还想到一个数词意识,中国人有“万”,英文里没有万,英文里用“tenthousand”来表达。

所以“三十万”我们讲起来很容易,在英文里要讲三百千,“threehundredthousand”。

现在居然有很多美国到中国来学汉文的人都讲“三百千”,而他自己一点不觉得奇怪。

所以我简直要建议今后的汉英词典的编者们把“百千”作为一个词放进去。

英语里没有“万”,也没有“亿”。

我最近发现韩语里也一样,也没有“万”,所以也得用这个办法。

这个也是二语习得里面的很大的障碍。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问题,如he、she不分,因为中文里面只有一个“tā”的声音,所以潜意识、下意识很厉害的。

我们的下意识里面第三人称单数就是一个“他”字,所以he、she我们不大分的。

一讲出来经常是she变he,大男子主义了。

  教学法研究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学法可能离开你们远一点,因为这只对老师有用,所以我也不细讲了。

还有翻译实践和理论,也绝对是非常有“油水”的题目。

你可以翻译一篇文章,但是你一定要附上一篇有一点理论性的东西。

现在翻译是我们理论和实践脱节得最厉害的一个领域。

有个翻译理论家说,你根本用不着搞任何一个字的翻译,就可以成为一个翻译理论家。

另外一个极端就像我这种人。

我的观点是什么呢?

你没有翻过一百万字你别去讨论翻译。

那么他的论点和我的论点正好相反。

而且这位先生有来头,他跟美国人EugeneNida两个人联合主张建立一个单独的中国的翻译学学科,人家EugeneNida还有过翻译《圣经》的体会,你老兄有过几个字的翻译吗?

我没有见过。

这个人提出来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翻译学,纯讲理论,我反对这样做。

如果你们对翻译有兴趣,我是希望你不妨实践一下翻译,甚至于翻译一篇比较短的,或者翻译几段比较短的东西。

例如你可以翻译几段不同的信件,一封是写给你爱人的,一封是写给你老师的,一封是写给张德明校长的,一封是婚礼请柬,然后来看看在各种不同的东西中,你的语用怎么样,再从语用学角度来谈翻译。

我觉得这挺有意思的。

比如说写信,有时候你写得非常直截了当,“Iwanttotellyou…”,但是有时候就不是这样啦,有时候讲“Pleasebeinformedthat…”。

再如婚宴将于几月几号在某处举行,这个翻译也可完全不一样,如兹定于几月几号在某某某地方为小女和小婿或什么什么人举行婚宴,敬请大驾光临就是一种翻译法。

所以你可以做不同的风格、文体的翻译,然后来几条体会,谈谈“解码”、“编码”、“动态对应”之类的理论。

  再说词典。

词典你们都得用吧?

用词典的过程当中有体会把它写出来也是一篇很好的论文。

有人讲我们的《英汉大词典》比较好,为什么好?

你写篇文章出来给我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