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559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8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docx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零八标樊家村车站1号出入口模板脚手架方案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08标

樊家村车站主体结构模板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13标段项目经理部

编制时间:

2012年6月10日

第1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施工设计图纸

(1)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施工设计第二篇车站土建工程第十一册第二分册车站结构第三部分附属结构施工图第三本附属结构施工图第三部分。

(2)《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首都经贸大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市政府制定于2012年通车及业主制定于2011年6月30日主体结构洞通的工期目标。

1.1.2标准、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9)《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QGD—005—2005)

(10)《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GD—006—2005)

(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3)《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及图例》(京建施【2008】651号)

(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编制范围

区间始发井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所需的模板、脚手架。

1.3主要规范、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技术与施工规程JGJ3-2002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84-200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规范JGJ128-2000

其他相关规范、标准

1.4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2、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规律。

3、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基础上采用安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努力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4、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合理计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控制关键工作,实现均衡生产,连续施工。

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6、科学规划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7、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做到:

⑴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保证过程产品和成品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⑵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⑶以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主体的健康安全符合标准和有关法律要求;

⑷以北京市城市文明施工、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等有关条例、规定为标准,组织施工生产,使施工活动与北京市政府、市民要求有机统一起来。

第2章工程概况

樊家村站位于首经贸北路与芳菲路交叉路口的路面下,沿首经贸北路东西向布置,设计起讫里程为K40+080.109~K40+570.909,总长度490.8m。

路口西北、东南象限均为已建成的万年花城高层住宅小区;东北象限为待建空地;西南象限为首经贸大学,以多层房屋为主。

周边建筑距车站主体结构在20m以上。

本站为10号线与16号线换乘站,车站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与16号线换乘段局部为地下三层车站。

结构侧墙厚0.7m,车站顶板厚0.8m,中板厚0.4m,底板厚0.9m。

均采用C40混凝土,钢筋含量160kg/m3,容重γ=25kg/m3。

车站围护结构采用钢支撑+钻孔灌注桩。

主体围护结构标准段、盾构段采用三道支撑,换乘段采用四道支撑+一道倒撑,轨排井段采用一道支撑+两道锚索。

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段基坑深度为17.747~18.439m,宽度为22.9m;车站主体结构盾构段基坑深度为19.156~20.137m,宽度为26.6m;与16号线换乘部分主体结构高度为22.15m,宽度为23.1~26.89m。

本车站换乘处基坑深度大于26米且局部为地下三层,设置四道Ф600、t=16mm钢支撑及一道倒撑。

钢支撑在此处的长度大于26m,为了防止支撑架设后中部产生弯曲变形,在此段基坑钢支撑中部设置一排五根Ф600、t=16mm格构柱,将东、西两侧的两根格构柱竖向分别用剪刀撑连接,同时将格构柱、钢支撑用40a号槽钢联系梁连接。

使格构柱、钢支撑、剪刀撑、槽钢联系梁连接成为整体,共同受力。

樊家村站西端K40+388.409~K40+422.409里程处设置4.5m×30m两个轨排井,支护形式采用一道钢支撑加两排预应力锚索,共设置72根锚索。

本工程难点

(1)长大基坑的稳定控制。

基坑开挖分35个阶段施工,开挖后及时跟进主体结构施工,确保结构安全稳定。

基坑开挖后尽快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是控制基坑稳定的重点之一。

(2)模板周转控制。

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合理安排各工序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如何减少模板工序所用时间,加快周转频率是本工程的难点。

(3)不同断面形式间的转模复杂。

第3章施工准备

3.1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仔细审核图纸,有关的图纸问题必须在施工前解决,计算模板和支撑的数量。

施工前应根据不同部位进行木模板、钢模板的配模。

3.2技术准备

(1)施工前审核结构图,完成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工作,现场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

(2)编制模板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3)现场测量放线准备。

3.3劳动力准备

(1)为全面落实施工安排的组织保障,更好组织施工,切实加强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我单位调派技术、质量、安全、测量、试验等方面有较强能力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2)樊家村站长度长、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为了顺利完成该项施工任务,我项目部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现场管理人员协调施工各个环节。

(3)根据工期安排,我单位选择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信誉高、肯吃苦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模板脚手架施工。

(4)进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员入场教育、岗前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模板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做好特殊工种的准备工作,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只有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才能持证上岗。

劳动力计划见表3-1,施工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员工种、数量调整。

表3-1:

操作人员配备情况表

序号

工种

每组人数

组数

人数小计

备注

1

工班长

1

6

6

现场组织协调

2

架子工

10

6

60

脚手架安装、拆除

3

木工

10

6

60

安装、拆除模板

4

钢筋工

10

3

30

钢筋加工及安装

5

电工

2

3

6

检修电路

6

电焊工

4

6

24

钢筋等焊接

7

混凝土工

6

6

36

混凝土浇筑

8

普工

6

3

18

材料搬运、现场整理

9

吊车司机

1

2

2

吊装模板

10

信号工

2

2

4

信号指挥

3.4物资、施工机械准备

(1)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在开工前做好物资、临设工作。

(2)开工前落实各项施工用料的计划,按照相关程序要求选定合格厂家和产品,签订供货合同,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3)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机械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保证使用。

(4)大型设备进场前要进行设备报验,经过监理批复后的合格设备才允许进场施工。

施工设备进场计划见表3-2、表3-3,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同类设备调整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5)施工物资进场后需报验,并准备相应的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物资进场报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使用市建委选定范围的厂家提供的脚手架材料,脚手架扣件需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完成检测后方能使用。

机械、材料准备:

表3-2材料准备一览表

序号

材料

使用部位

备注

1

倒角钢模板

底板

采用内顶外撑的形式加固,15人/班次

2

侧墙钢模板

侧墙

大模板与支模系统,采用整体式模板台架支撑的方式加固,地锚螺栓固定

3

九合竹胶板

中板、顶板

方木、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搭设,20人/班次,厚度15mm

4

方木

支撑系统

方木150mm×150mm

5

钢管

支撑系统

φ48×3.5,1.2m/根,6m/根

6

碗扣扣碗

支撑系统

与钢管配合使用

7

扣件

支撑系统

与钢管配合使用

8

脱模剂

支撑系统

模板系统使用

9

垫板

支撑系统

用于模板支撑系统

10

钢板

支撑系统

用于模板支撑系统

11

铁钉

支撑系统

用于模板支撑系统

12

地锚螺栓

支撑系统

φ25,1.0m/根预埋

 

表3-3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型号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25T

QY25

2

2

圆盘锯

1380(W)

M1Y-MH-235A

2

3

电钻

620W

DH22PB

6

4

电焊机

380V

BX1-630

10

5

叉车

6T

CPCD-60

1

6

直螺纹剥肋滚丝机

直径16-40mm

HGS-40

1

3.5生产准备

(1)施工用水管道、场地内临电接口、排水通道均已预留好,施工时可以随时接用。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协调做好劳动力、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制定现场管理、消防保卫和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3)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情况,对地上、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进行勘测定位、拆除。

(4)测量放线,布设测量点。

(5)临时道路、临时设施的搭设。

(6)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

(7)保护施工现场的平整。

第4章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4.1模板安装前基本工作

(1)放线:

首先引测结构的边墙线,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并弹出模板的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用水准仪把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砼成形后烂根。

(4)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5)技术人员事先根据模板的设计组装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6)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安装程序进行堆放或运输,堆放整齐,底部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少10cm。

(7)模板应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胶模剂要经济适用,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不污染钢筋。

做好施工机具和辅助材料的准备工作。

4.2模板配置

4.2.1 模板脚手架的配置

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对模板及其支撑结构进行检算,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致发生超过允许值的变形与下沉。

模板采用18mm厚的九合竹胶板,周围方木固定后,后背内楞用120×120mm方木横向布置,间距350mm,增强模板刚度;外楞纵向加固采用双排Φ48×3.5钢管(中隔墙模板见图4-1,外墙模板将穿墙螺杆换为图4-2外墙螺杆形式),内外模板中间采用Φ14穿墙螺杆加固(兼顾模板顶撑)(见图4-2)。

模板背后个别不平整处采用薄板找平,保证板面平整度要求,并且相邻两块竹胶板无论横向拼缝还是纵向拼缝,保证在同一根方木上进行搭接,用木钉固定,避免出现错台。

根据设计墙厚和梁板厚度,脚手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Φ48×3.5)支撑系统,顶板支架立杆密度为0.9×0.9m,梁及人防段板厚较厚的部位立杆密度加密为0.6×0.6m,横杆每1.2m设置一层,并在脚手架系统水平面和铅垂面设置剪刀撑加固,施工中根据设计情况对支撑系统进行计算调整。

4.2.2 模板脚手架的架设办法

模板用于结构施工前,先进行清污处理。

顶板模板在模板拼装校正完成后、板梁钢筋绑扎前进行脱模剂涂刷,侧墙大型模板在模板支立前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专用水性脱模剂均匀涂刷,保证后期脱模效果。

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对侧墙、板梁模板所有拼缝进行一次细致检查,对可能造成漏浆的拼缝在模板外侧采用玻璃胶进行密封,以保证模内混凝土面的光滑平顺。

混凝土开盘浇注前,对模板表面进行彻底清洗润湿,清除焊碴、杂物,保证模板表面清洁干净,以提高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性,控制好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

模板安装后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是否有所遗漏,安装是否牢固,位置是否准确,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值以内,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是否良好,不留施工隐患。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模板的工作状态,发现变形、松动现象及时予以加固调整。

4.3模板安装

4.3.1一般要求

1、技术要求:

(1)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2)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支撑和斜撑的支承面应平整坚实,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3)预埋件、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4)基础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5)墙模板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事先做好基准靠紧垫平,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两侧模板均应利用斜撑调整固定其垂直度。

(6)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7)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

(8)严禁在模板上灼孔。

2、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防止漏浆,相关要求见表4-1。

3、模板定位

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界限控制线,以便于侧墙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表4-1 模板拼装精度要求一览表

检验项目

精度要求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2mm

相邻模板之间高差

≤2mm

模板平整度

≤2mm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mm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开始引测底层上500mm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上。

首先根据1号出入口中轴线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墙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4、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用人工将地面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脱模剂。

4.3.2 侧墙模板的施工方法

图4-1 中墙模板示意图

图4-2 穿墙螺杆示意图

侧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彻底清理施工缝,随后进行侧墙立模施工,按预定的施工单元进行。

侧墙模板外侧通过碗扣式脚手架体系支顶,模板与东南1号出入口结构围护结构之间设置穿墙螺杆顶撑(见图4-2所示),防水毯侧垫0.2米方形竹胶板垫片,防止顶破防水毯,按外顶内撑法支立,内外排墙筋设拉结筋联系为整体,并注意对防水板的保护。

模板支立完成以后进行校模,调整垂直度偏差至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按一定的间距对脚手架支撑系统进行水平面内和铅垂面内剪刀撑加固,确保模板及支架系统的稳定性。

模板工程检验合格,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侧墙混凝土结构浇注时防止模板移位变形,侧墙混凝土采用两台输送泵同步均匀浇筑。

为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可靠结合,先将前期混凝土基面进行凿毛,并进行清洗,混凝土浇注时基面接浆处理。

中墙模板见图4-1,外墙模板将穿墙螺杆换为图4-2外墙螺杆形式。

4.3.3 顶板模板的施工方法

模板支架系统组装完成后,根据设计高程调整模板底标高(见图4-3),并根据设计要求预留跨度0.1~0.3%的上拱度,以1号出入口标准段为例,跨度为6米,预留12mm上拱度(见图4-4),同时预留1~2cm的沉落量。

完成后进行模板的铺装,要求接缝紧密,板面平整,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在钢筋主筋位置摆放砂浆垫块,预留钢筋保护层。

预留孔洞位置按照设计要求留设,不得遗漏。

4.3.4施工缝模板

施工缝处理的好坏,将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本工程对其处理如下:

(1)顶板施工缝的堵缝必须采用绑扎拦阻混凝土用的钢板网及带槽口木板(间距与钢筋间距一致),外用木方加固封堵,以防止跑位、漏浆。

拆模时将钢丝网、木模拆除,剔除软弱混凝土层并清理干净,才可以进行下一段的钢筋绑扎和模板施工。

顶板预留的通风、排烟洞等需要断筋的洞口,另外加工槽型固定洞口模板。

图4-3 顶板模板施工示意图

1.3%

图4-4 顶板模板起拱示意图

墙体施工缝的堵缝必须采用与顶板相同的堵缝形式。

拆模后将施工缝清理干净,才可以进行下一段的模板施工。

禁止使用钢板网加方木直接封堵。

4.4模板及脚手架系统检算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端头设置可调螺杆,初拟排距、行距、横向支撑间距均为0.9m,平面及铅垂面设置剪刀撑加固,提高脚手架系统整体性。

侧墙、顶板模板采用九合竹胶板,模板下采用12×12cm的方木作为横撑(如图4-3所示)。

脚手架验算采用压杆稳定计算方法。

a.单根压杆的设计荷载

计算公式为:

计算参数如下:

N—压杆的设计荷载;

K2—考虑压杆的平直度、锈蚀程度等因素影响的附加系数,取1.9;

fy—压杆的设计强度,取170N/mm2;

σ—欧拉临界应力;

η—0.3(1/100i)2;

L0—压杆的有效长度,L0=μL;

i—压杆截面的回转半径;

L0/i—压杆的长细比;

An—压杆的净截面面积。

经计算N=38.4KN

b.脚手架单根立杆受力计算

其荷载组成为:

模板自重0.35KN/m2;

顶板混凝土自重24.0KN/m2;

顶板钢筋自重1.5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1.5KN/m2;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2.0KN/m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2.0KN/m2。

脚手架单根压杆承受荷载为:

31.35KN/m2×0.81m2=25.39KN<38.4KN,所以顶板脚手架单根压杆稳定。

c.侧墙脚手架横杆受力计算

(a)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为:

F=0.22γtoβ1β2V0.5

F—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o—新浇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5h;

V—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取2m/h;

β1—混凝土外加剂修正系数,取1.0;

β2—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数,取1.15。

经计算F=30.36KN/m2

(b)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2KN/m2

侧墙脚手架单根横杆承受荷载为32.36KN/m2×0.81m2=26.2KN<38.4KN,所以侧墙脚手架横杆稳定。

4.5模板的拆除

4.5.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砼条件养护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

一般在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同时确保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即可拆除,以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拆模时间根据当时气温而定。

4.5.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2.5MPa(依据砼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顶板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拆除。

4.5.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4.5.3.1侧墙模板拆除

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边模后角模。

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模板支顶系统,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

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4.5.3.2顶板模板拆除

顶板模板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以拆除。

拆除时,先调节支撑立杆,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顶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拆除顶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4.5.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4.5.5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4.5.6模板拆模后混凝土持续养护至14天龄期。

第5章模板制作、安装技术措施

5.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5.1.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5.1.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5.1.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

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5.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

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5.2.1一般要求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标准段顶板模板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0.1~0.3%。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5.2.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见表4-1)

5.2.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完毕后,现场技术员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支顶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5.2.5顶板模板施工控制

(1)严格按照设计规定设置顶板变形缝。

(2)预埋件的设置、预留孔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