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909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docx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

葡萄酸腐病(完全解读版)

收录于话题

葡萄酸腐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特别是在葡萄转色至成熟期危害最盛,常造成果实大量腐烂,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酸腐病的危害特征

图片来源:

hort.purdue.edu

发生酸腐病的果穗主要表现为果皮与果肉有明显的分离,伤口漂白,果肉腐烂,果皮内有明显的汁液,到一定程度后,汁液常常外流。

图片来源:

芥末丶小葡萄

果粒有酸味,有粉红色小醋蝇成虫出现在病果周围,并时常有蛆出现。

图片来源:

葡萄圈

套袋后的葡萄在果穗下方的果袋部位,常有因果肉内汁液流出后造成的深色污染,俗称“尿袋”。

果粒腐烂后,腐烂的汁液流出,会造成汁液流过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腐烂。

最后果肉腐烂,果粒干枯,干枯的果粒只剩果皮和种子。

酸腐病的发生规律

①严格意义上来说酸腐病不能算是病害,而是一种真菌、细菌、昆虫三方联合为害的结果。

真菌

酸腐病的病原真菌是酵母菌,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酵母菌可以参与糖的转化,把糖转化成乙醇。

 

细菌

酸腐病的病原细菌是醋酸菌,它可以把乙醇转化为醋酸。

昆虫

酸腐病的病原昆虫是醋蝇,它体积小,体长一般不超过0.5cm,在酸腐病的发生及为害中主要起酵母菌与醋酸菌的载体和传播作用。

 

②伤口是造成葡萄酸腐病发生的基础,它的出现可为酵母菌、醋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无论哪种情况的果面创伤都应加强防范。

如裂果、伤口(冰雹、鸟害、虫害、机械损伤)、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日烧等,都易造成酸腐病的大发生。

③一般来说,在葡萄封穗后开始上色时,酸腐病开始发生,这时葡萄果粒接近于成熟,果粒内糖含量较高,酸含量较低,利于酵母菌、醋酸菌的生长。

④阴雨天气时,田间光照少、湿度大,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发育与该病的发生。

葡萄植株生长旺盛、田间植被茂密,会造成果穗附近潮湿、少光的小气候,利于病菌的生长,从而有利于酸腐病的发生。

酸腐病的防控措施

对葡萄酸腐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要治早、治准、治狠,具体措施如下:

减少裂果、伤口的存在

干旱天气后的突然降雨或者浇水,很容易产生裂果。

要注意小水勤灌,浇水要选择在早上和傍晚,避免中午温度高时浇水。

葡萄生长期注意钙肥的补充,抓住坐果期、硬核期、着色期等需肥旺期,减少因缺钙引发的裂果。

防鸟、防雹、防虫,减少果粒因机械损伤而诱发的酸腐病。

注重对其他病害防治

防好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封穗、套袋前是关键。

封穗套袋后药打不进去,果实膨大,通风不良,袋内高温,很容易滋生病害。

在田间,发现有损伤的果粒,包括病粒、虫粒、机械损伤的果粒,要及时摘除,不给病原提供繁殖扩展的机会。

加强栽培管理

不同品种不要混栽,因为成熟期不同,各阶段病害发生程度也不同。

如早熟品种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发生严重会传染给晚熟品种,后期会发展成酸腐病。

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葡萄植株徒长,生长期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培养健壮树体,并注意合理使用激素。

及时进行摘心、缚蔓、整枝等工作,提高通风透光的能力,防止田间过于郁蔽,避免给病原菌带来适宜繁殖生长的环境。

药剂防治

发现酸腐病后及时用药:

真菌性药剂(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醚菌酯、异菌脲、嘧菌环胺)+细菌性药剂(春雷霉素、二氯异氰尿酸钠、氨基寡糖素、铜制剂)+杀醋蝇药(烯丙菊酯、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注意成熟期的用药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