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315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南北朝末期,“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往往出现一州辖一二个郡,一郡领一二个县的现象,甚至有的州县仅存名目。

这一现象

A.推动北方人口向南迁徙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反映了地方管理的混乱

D.促使门阀政治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南北朝末期地方行政制度在管理方面存在不统一、虚假、混乱的情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人口迁移无关,排除A项;门阀制度在两晋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排除D项。

2.宋代法律规定,殴打哥哥、姐姐致伤残的要流放三千里,若打瞎眼睛或致死的要处以绞刑。

殴打弟弟、妹妹的晚辈致死的,剥夺三年自由,若用刀故意杀害弟弟、妹妹的,则要流放两千里。

这主要表明宋代

A.儒家思想影响法律条文

B.国家立法维护儒学统治地位

C.理学兴起推动法律完善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封建秩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儒学倡导的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影响了宋朝法律的规定,长辈伤害晚辈的处罚,与晚辈伤害长辈的处罚是不一样的,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学对法律的影响,而不是法律保护儒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到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不能反映法律的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对封建秩序的维护而不是冲击,故D项错误。

3.明清时期,有谚语称“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成为了重要的粮食产地,而宋代曾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的太湖平原成为了粮食的输入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清时期

A.经济重心转移制约江南经济

B.海禁政策阻碍江南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限制农业发展

D.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太湖平原棉、桑的推广种植广泛,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体现了太湖平原地区因商业的发展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故D项正确;经济重心转移是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与海禁政策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江汉平原成为了重要的粮食产地,主要是因为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C项。

4.读表,中国市场金、银比价变化表反映了

A.政府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明清两朝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C.中国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看,中国在16-18世纪金银比价总体上是上升的,这意味着白银价格总体上是下降的,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白银大量在市场上流通,同时也是白银从外部大量流入中国,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政府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不是重商主义,故A项错误;金银价格的变化与农民经济负担变化无关,排除B项;当时并没有鸦片走私,白银应该是流入中国而不是外流的,排除D项。

5.下图为中国某一时期经济形态发展变化图,其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从占统治地位到彻底解体

B.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经济形态④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D.经济形态⑤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恶性膨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判断出①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彻底解体是三大改造后,故A项错误;②③分别是洋务经济(企业)、外国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而外国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B项正确;④是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故C项错误;⑤是官僚资本主义,其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而迅速膨胀,故D项错误。

6.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命令在广东香山张贴告示:

“查英夷再三顽抗,实属自韬法网,吾民自应同仇敌忾,歼彼丑类。

渔民、船户、兵勇、庶民,凡能将夷人斩首者均为勇武之士。

”这说明林则徐

A.决心走群众战争路线

B.认识到中华民族力量

C.已突破夷夏之辨观念

D.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凡能将夷人斩首者均为勇武之士”表明林则徐仍然把西方国家当成低人一等的“夷人”,仍然存在着传统的华夷观,故其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中的主张并不能代表其决心要走群众路线,林则徐仍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而“渔民、船户、兵勇、庶民”,也不能体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故AB项错误;

7.从广东、福建到湖北、江苏,革命的浪潮不断高涨,仅仅两三年之内,革命党人“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来未竟之事业”,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成就

A.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的革命目标

B.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C.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D.基本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等语中可判断题干描述的是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基本摧毁了帝国主义所扶植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故C项正确;在北伐胜利进军之时,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并不会促成第二次合作;国民大革命时期,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革命目标也没有完全实现。

故排除ABD三项;

8.20世纪60年代上海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多;80年代初,上海这座曾经的计划经济的重镇,经济增长速度年均递增7.45%,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低1.27%。

这反映了

A.改革开放初期总体布局的特征

B.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启动

C.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无法突破

D.改革导致上海经济地位的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数据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经济增长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到整体的布局特征,故A项正确;80年代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启动了,排除B项;从材料的数据来看,上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低于全国水平,说明其它地区已经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C项;增长率低并不代表经济地位下降,故D项错误。

9.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妇女可以参与大多数宗教活动和节日,但属于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的公民。

她们不能拥有超出私人限定拥有量的财产,作为妻子的作用很明确,她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生育孩子,尤其是要生育能传宗接代的男孩。

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妇女不属于公民群体

B.家庭的重要作用是生育新公民

C.民主制度尚未确立

D.妇女权益没有得到任何保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雅典的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

材料“作为妻子的作用很明确,她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生育孩子,尤其是要生育能传宗接代的男孩”表明,妻子在家庭中有重要的作用,就是生育男子,等他们成年后就成了新公民,故B项正确;“但属于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的公民”说明妇女是属于公民群体的,排除A项;公元前506年(公元前6世纪)克里斯提尼改革已经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妇女可以参与大多数宗教活动和节日”说明妇女的部分权利有得到保障,故D项错误。

10.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奥·范迪门提出,“每日的经验使我们懂得,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

这表明

A.荷兰已丧失“海上马车夫”的垄断地位

B.殖民征服是商业利益的重要保障

C.印度殖民地是荷兰商业利益的重要屏障

D.荷兰认识到其工业资本的局限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表明,只有进行殖民征服,建立殖民地,才能更好地保障商业贸易,故B项正确;17世纪正是荷兰兴盛的时期,其垄断了海上的商业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印度殖民地,东印度公司并不代表就是印度殖民地,排除C项;材料中仍然强调商业资本,是强调殖民地与商业贸易的关系,因此当时的荷兰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工业资本上的缺陷,故D项错误。

1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以下思想流派属于这一思考成果的是

A.浪漫主义思潮

B.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而进行的理性思考的伟大成果,故C项正确;浪漫主义思潮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当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立起来,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中的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普遍建立之前,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是20世纪的内容,与材料中的主旨不符合,故D项错误。

12.1930年,美国决定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

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

这些做法

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矛盾不可调和

B.说明贸易战是摆脱危机的必然选择

C.缓和了世界各国紧张的经济关系

D.促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世界已经连成一体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

同时也是世界经济无序化的体现,因此在二战后各国主张建立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因此促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间有矛盾,但并不能说明这种矛盾不可调和,故A项错误;贸易战会加剧危机,加成各国间的矛盾与紧张的国际关系,故BC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发起召开亚非会议,讨论保卫和平、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五国总理经过两次会议协商,正式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亚非国家,于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

……4月18日,会议隆重开幕。

面对着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阴谋以及与会各国间矛盾分歧错综复杂的情况,周恩来在发言中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通过的最后公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提出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十项原则。

……在“万隆精神”的影响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迅猛异常。

特别是非洲,在1956~1965年十年间,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

——摘编自刘新生《国际关系史上的不朽丰碑——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等

材料二据商务部数据,入世十年来,中国全面参与世贸组织事务,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提出了100多项推动谈判的提案,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十年来,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GDP增长了两倍多。

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给其他经济体提供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十年来,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新增34.7万家在华投资企业。

中国给予41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成为他们最大的出口市场。

同时,中国还免除了50多个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400多笔的政府贷款债务。

——摘编自崔鹏《入世十年,中国与世界共赢》,《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隆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入世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及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合作共赢的积极意义。

 

【答案】

(1)历史背景:

近代以来,亚非国家不同程度遭到西方的殖民侵略;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美苏冷战的威胁;加强团结与合作成为亚非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和平、发展民族经济成为亚非各国的共同愿望);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2)贡献:

推动全球多边贸易的发展;提供大量商品市场和就业岗位;吸引外资,提供投资场所;为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影响:

推动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强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积极意义:

合作共赢是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它以平等对话和相互包容的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讨论保卫和平、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结合亚非国家近代以来的遭遇、二战后冷战的国际形势、中国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等方面可概括出背景。

(2)根据材料“提出了100多项推动谈判的提案,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新增34.7万家在华投资企业。

中国给予41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成为他们最大的出口市场”,从市场的扩大、就业的增加、贸易的发展、合作的加强等方面概括贡献。

影响:

结合前一个问题的内容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对世界贸易的良性的发展、对人类整体的发展的角度概括其影响。

(3)意义从合作共赢对世界整体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发展表现,对人类整体文明进程等角度概括。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表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请任选一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

明末清初,中国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书立说,批判儒家思想,否定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等思想,使儒家思想更加务实和靠近民生。

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

以薄伽丘、伊拉斯谟、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神学,揭露教会腐败,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

示例二:

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

同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成果。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同时期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与比较。

提取主题时可以找二者的共同点,也可以就二者在同一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

可以从新思想的产生、科技方面的差距等方面切入。

论述时结合材料中信息所体现的所学知识的内容,以及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当时中西方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概括论述。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英国的两党制度日益成熟,上台的执政党往往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合法公开地进行“肥缺分赃”。

执政党议员竞相在政府中安插亲信,以致一些庸碌无能之人却担任政府要职。

每次执政党更替,国家工作人员都会大换班。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文官规模迅速增加。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公职向社会更广泛地敞开以便分享国家权力和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

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逐步在议会和政府中占据统治地位。

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规定了“政治中立”的原则、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原则、按才能和贡献任用的原则、文官实行轮换制和常任制的原则。

文官制度改革后不久,政府先后颁布法令,普及初等教育,并改变了授予学位的办法。

随之,军事部门也进行了改革,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英国出台。

——摘编自王诗卉《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改革与其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行政事务的膨胀;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国家权力,提高政府效能;现行文官制度的弊端;议会制度改革的推动。

(2)影响:

提高了文官队伍素质;保证了政局的稳定;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推动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其他部门的改革;进一步巩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英国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典范。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文官规模迅速增加”“使工业资产阶级逐步在议会和政府中占据统治地位”“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等信息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原有制度的弊端、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等角度概括。

(2)从体制的完善、社会的稳定、官员的素质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获得、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等角度概括其影响。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爆发时,外交部参事伍朝枢建议中国最好避免直接同日本交涉包括山东问题在内的许多外交纠纷,力争将包括日本侵略问题在内的一切事端提交战后和会讨论、裁决。

设法以战胜国身份参加战后和会,成了当时中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主流的心愿和努力目标。

但在日本的极力反对下,中国政府寻求参战的外交努力告败。

有鉴于此,梁士诒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以工代兵”的战略构想。

以工代兵,即以华工为杠杆,寻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成了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头等目标。

1917年对德、奥断交宣战后,中国政府开始以官方名义鼓励华工出洋,帮助解决协约国面临的劳务困难。

可以说,中国是通过赴欧华工这支特殊的队伍参加战争的。

中国的战胜国地位,是赴欧华工用生命换来的。

巴黎和会期间,中国的外交方略从“赖美为助”、“倚仗各国”主持公道,转向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它不但改变了中国近代外交“始争终让,几成惯例”的懦弱形象,而且初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现代外交维权抗争、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摘编自宋德星《赴欧华工:

一战中的特殊军团》等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政府派华工参战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巴黎和会召开到和会期间中国外交方略转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方略的转变。

 

【答案】

(1)目的:

解决外交争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特征:

从被动自发到主动自觉的过程;受国内政局和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是在没有强大国力做后盾的背景下进行的。

(2)评价:

中国政府尽其所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现代外交维权抗争、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中国外交从此进入了与国际政治逐步接轨的现代外交阶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解析】

【详解】

(1)目的:

根据材料“设法以战胜国身份参加战后和会,成了当时中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主流的心愿和努力目标。

”“提出了“以工代兵”的战略构想”“中国的战胜国地位,是赴欧华工用生命换来的。

”等信息可概括得出其目的是解决外交争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特征:

根据材料“巴黎和会期间,中国的外交方略从“赖美为助”、“倚仗各国”主持公道,转向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成了当时中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主流的心愿和努力目标”“不但改变了……懦弱形象”结合所学从主动性、民众意识觉醒、国际背景变化的角度概括。

(2)结合所学,评价这一转变主要从中国外交的转变对中国自身利益的维护、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对中国外交形象的影响、对民族意识的觉醒等角度概括。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康熙对西方自然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向西方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测量、天文、机械、解剖学等科学知识,组织编纂了一批科学书籍,并制造购置了大批科学仪器。

有学者指出,“康熙帝过于追求个人兴趣,传教士在宫廷进的内容完全是以皇帝的兴趣为转移,因此他始终对西学缺乏系统的了解,经常在朝臣面前卖弄自己的博学,借以加强他的君主权威,有时还要故意出几道天文、测算方面的题目考难臣下。

”而那个时代,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已经完成,彼得大帝在1717年出访法国时了解了皇家科学家院的情况,回国后积极仿效。

1724年,他宣布成立彼得堡科学院,该院初时,多聘西欧科学家来任院士,后来由本国成长的科学家逐渐取代。

彼得大帝留下的科学院成为后来俄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大本营,康熙帝留下的是如意馆,还又迅速拆除了与世界科学仅有一线可通的桥板。

——摘编自闫大伟《论康熙的西学观》

(1)根据材料,指出与彼得大帝相比,康熙学习西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学习西学的作用。

【答案】

(1)特点:

通过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对西方科技缺乏系统了解;具有专制色彩;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机构去培养科技人才。

(2)作用: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皇权。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向西方传教士学习……”“因此他始终对西学缺乏系统的了解”“借以加强他的君主权威”等信息从康熙学习的系统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学习的方法等角度概括。

(2)影响从学习西方对中西方交流的影响、对中国科技本身的进步影响、对加强皇权维护统治的影响、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