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4796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

目前,中国成为老挝最大的投资来源国。

磨丁经济特区(位置见图1)位于老挝琅南塔省,紧邻中国磨憨口岸。

该特区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中心,一个新兴的免税天堂、国际贸易自由港。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大量投资磨丁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老挝的发展

B.促进边境贸易

C.增加当地的就业

D.获得高额利息

2.磨丁经济特区的建设将使老挝

A.沿海港口货运量增加

B.北部土地荒漠化加剧

C.特区内人口大量外流

D.北部城市化水平提高

【答案】1.B2.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磨丁经济特区位于老挝琅南塔省,紧邻中国磨憨口岸,所以吸引中国在磨丁大量投资主要目的是促进边境贸易。

磨丁经济特区的建设,使得该地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人口集聚,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题详解】

选B正确。

【2题详解】

磨丁经济特区的建设,使得该地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人口集聚,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导致特区内人口的大量外流;

该特区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中心,不能促进老挝沿海港口货运量增加;

老挝是湿润气候,建设特区不可能导致荒漠化加剧。

选D正确。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图2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导致湖风减弱,陆风增强

B.图中农业区发展农业,易引发土地盐碱化

C.图中沼泽的成因中,包含湖水对河水顶托作用

D.湖面面积因围湖造田而减小

5.下列夏季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季早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日出时间更早

B.太阳高度更大

C.湖泊水量夏季更大

D.夏季短促冬季漫长

【答案】3.A4.B5.D

【3题详解】

湖陆风主要是由于湖与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

由图示可以看出,博斯腾湖湖陆风风速差异最大是在4-5月是春季。

选A正确。

【4题详解】

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使得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变大,导致湖风增强,陆风减弱,A错;

该地地处干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区发展农业,易引发土地盐碱化,B正确;

由等高线弯曲形态可知,图中湖面海拔高于沼泽地,所以沼泽地的成因不包含湖水对河水顶托作用,C错;

湖泊是咸水湖,不利于围湖造田,湖面面积因上游过分的引水灌溉注入湖泊水量减少而减小,D错。

【5题详解】

湖陆风主要是由于湖与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白天由于陆地温度高、湖泊温度低盛行湖风,夜晚相反盛行陆风;

夏季日出时间早、太阳高度更大,陆上升温早、升温快,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早;

夏季温度高,湖泊水量大,冬季湖面有结冰现象,所以夏季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早;

湖陆风转换与夏季长短无关。

【点睛】博斯腾湖冬季湖泊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

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最小;

冬季太阳高度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

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加那利群岛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的火山群岛。

长期以来,该群岛一直作为北大西洋航线上来往轮船的重要燃料供应站。

这里冬暖夏凉,年降水量200~400毫米,降水集中在11、12月。

下图为加那利群岛位置图。

6.加那利群岛成为大西洋上重要燃料供应站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B.经济水平

C.人口分布D.石油资源

7.该群岛11、12月降水集中的原因主要是

A.对流天气多B.飓风天气多

C.受西风控制D.受信风控制

8.该群岛不适合发展

A.海洋渔业B.旅游业

C.立体农业D.基塘农业

【答案】6.A7.C8.D

【6题详解】

加那利群岛地处非洲西部大西洋上,处在北大西洋非洲、欧洲、美洲间来往的航线上,地理位置特殊使其成为来往轮船的重要燃料供应站;

该岛屿经济不发达、人口少,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7题详解】

该岛屿地处纬度20º

-30º

间,11、12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风带气压带会随之南移,该岛屿可受到西风的影响,会带来丰富的降水;

11、12月间是北半球冬季,对流运动减弱,飓风影响少;

该纬度在冬季信风影响弱。

选C正确。

【8题详解】

该群岛地处大西洋上,有广阔的海域,适合发展海洋渔业;

该岛屿有火山、海岸等特色风光,利于发展旅游业;

岛屿上山多,可发展立体农业;

该岛平地少,降水稀少,不利于发展基塘农业。

河套地区居民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农田,实现自流灌溉,形成了富甲一方的“塞上粮仓”。

左图为河套灌区分布图,右图为河套灌区月平均地下水埋藏深度分布示意图。

9.推测河套灌区灌渠的水流主体方向应该是

A.东南流向西北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D.东北流向西南

10.每年河套灌区实施农田灌溉的主要时段应在

A.3月B.6月C.9月D.11月

11.土壤盐渍化是河套灌区突出的生态问题,该区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时段应在

A.2~3月B.5~6月

C.8~9月D.11~12月

【答案】9.C10.A11.B

【9题详解】

河套地区居民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农田,实现自流灌溉,即黄河水注入灌溉渠的,由此可判断灌渠的水流方向是西南流向东北。

【10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该地3月和9月地下水位低,3月是秧苗生长期,需水量大,灌溉用水多;

9月是收获期,不需要大量的灌溉。

【11题详解】

土地盐渍化形成与气温高蒸发旺、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有关;

由图示可知,该地5-6月地下水位高,且该时段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出现盐渍化;

2-3月、11-12月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不易盐渍化发生;

8-9月降水较多,不易盐渍化发生。

【点睛】土地盐渍化的原因:

(1)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上升时把地下的盐分带到地表面来,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水分蒸发,盐分留在地表,使地表土壤中盐分增多,出现盐渍化;

(2)在沿海地区,人们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恶化。

再加上灌溉不合理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着上升,土地盐渍化;

(3)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河流上游的人们大量引水灌溉,使河流流向下游的水量减少、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倒灌导致沿海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如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4)一些比较封闭的河口地区,在河流进入枯水期时,河口水位低海水上溯形成咸潮,导致河流两岸土地盐渍化。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繁被誉为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

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

2018年1月28日,海南省提出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和南繁产业发展,打造“南繁硅谷”,乐东黎族自治县一直是南繁育种基地之一。

材料二 尖峰岭(位置见下图)位于海南省乐东地区,距三亚市区90公里,主峰海拔1412米,最低处海拔仅200米,地形复杂。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有美丽的卧佛仙山、天池映月、尖峰观日、三海奇观(云海、林海、大海)等天然景观。

(1)分析乐东作为南繁育种基地的主要自然优势,并指出南繁育种的意义。

(2)简述尖峰岭天池的形成过程。

(3)分析尖峰岭“三海奇观”的自然成因。

【答案】

(1)自然优势:

纬度低,气温高;

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冬季气温较高;

热量充足,育种时间长;

冬半年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意义:

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

保障粮食安全。

(2)火山剧烈喷发后(进入休眠,或不再喷发),火山口形成塌陷盆地,火山物质堵塞火山通道,降水量大,积水成湖。

(3)云海: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水汽充足,地形复杂,多抬长升作用,易成云雾。

林海:

纬度低,光热水丰富,故林木繁茂。

大海,海拔高,视线不受阻挡;

天气晴朗,空气透明度高;

距离海洋较近

【详解】

(1)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

海南的乐东作为南繁育种基地的自然优势与其气候水热条件有关:

海南纬度低,气温高,利于种子发芽;

冬半年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利于种子发芽生长。

南繁育种的意义可从培育良种角度考虑:

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尖峰岭天池的形成过程可结合海南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天池地理特征说明,天池位于山顶,多为火口湖;

火山剧烈喷发后(进入休眠,或不再喷发),火山口形成塌陷盆地,火山物质堵塞火山通道,该地降水量大,积水成湖。

(3)三海奇观是云海、林海、大海;

云海的形成与水汽多、地形影响有关: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水汽充足,地形复杂,受山地抬升作用,易成云雾。

林海与水热条件充足有关:

纬度低,光热水丰富,林木繁茂。

大海与该地位置、地形及观赏角度有关:

海拔高,视线不受阻挡;

距离海洋较近,观赏清晰。

【点睛】海南省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热带气候区,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南端的三亚市、乐东和陵水县,是滨海冲积平原,受海洋气候影响,寒暑变化不大。

冬春季每月日照时长,春季增温快,秋季降温慢,雨量充沛,雨季旱季明显,阳光充足,热量丰富,光能利用率高,“冬季如春”,皆为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水稻等喜温作物年可三茬,甘蔗秋植正常越冬,热带作物终年生长开花结果。

这里是著名的天然大温室,是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和农业科学研究试验基地。

南繁为科研育种提供宝贵种质资源。

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选育。

加速新品种的推广,促进农业增产。

有力地促进海南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粮食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组织生产,稳定种子市场,保证种子质量;

13.阅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