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改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786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课程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课程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课程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课程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课程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课程改革.docx

《二课程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课程改革.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课程改革.docx

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方面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给教育提出了挑战。

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而信息技术又改变了学习者的行为方式,全球化则为终身教育提出了学习的主题。

这一切,迫使我们必顺进行课程改革。

同时,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的迅速膨胀……以及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也迫使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

另一方面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的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评价是“成效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步履艰难”,基础教育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既然课程在教育中居核心地位,而现行的课程方案又存在种种问题,诸如教育理念滞后、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过多地强调统一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并制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所以有必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总体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具体目标体现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这六个方面的“改变”,即:

⑴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⑷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改变课程评价过多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⑹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的三个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代社会生活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的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

均衡性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在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内容安排有多有少,课时比例有高有低,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我们要区别对待,保持课程之间的均衡,实现课程整体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出的。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

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了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在许多课程中有学科性的综合学习活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二是设置综合课程。

尽可能地减少课程的门类,将几门单科课程合并为综合课程。

如“物理、化学、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

从小学到高中,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随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课程,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比重。

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和学校课程的变通上。

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

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可选择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内容。

选择性还要求地方和学校要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新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课改实际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改革一下课堂教学模式就能解决。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学校课改,所做的工作可以归纳成以下七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文化、两个核心、三个带动、四个要素、五个抓手、六个关系、七个步骤。

一是文化,是指创设一种开放的课改文化。

好学校应该是一方池塘。

梭罗《种子的信仰》中提到:

如果你在地里挖一个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

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

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

因此,学校要铸造自己的“校魂”,在信念力、凝聚力、行动力上打造学校生态;班级要有“班魂”,通过“旗帜”、“号角”,来传承“班本”;即便最小的小组,也要有“组魂”,设置自己组本课程。

生态即条件,育人即文“化”的过程。

一所学校发展,首先要进行文化引领。

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保障;课改文化是核心;环境文化要育人;行为文化外体现;开放文化能搞活;特色文化能创新。

所以,学校课改要缔造一种开放文化。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走到深处是文化。

课改最终要通过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和评的方式的转变,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最后学校才能解放。

两个核心分别是教师和学生。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谈到教师就要研究师德和教师技能。

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考标的把握,方法的研究,不管课改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分析考标、研究方法是教师永恒的主题。

学生这个核心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达到三维目标要求。

面对两大核心问题,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的原文和课标制定专家组的解读,了解课程标准后,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个带动是指校长带动、专题带动、典型带动。

首先,校长带动。

“教育的问题不是经费问题,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校长的问题;当一个好校长需要‘革命加拼命’;校长要用心、用情、用智管理学校;校长的根在课堂上;校长的任务是引领、评价,管理就是激励;校长的作用80%是点燃,20%是评价;校长必需重视学校课堂文化的设计和建设”,俗话说:

教育纵有千万难,课堂改革老大难。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出不再难。

其次,专题带动。

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革命,它不是人为的要另搞什么,它恰恰是要回归课堂的本质和规律,回归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呼唤科研的引领,呼唤专题的带动。

鼓励学校和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变成研究专题,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路径与方法。

具体做到:

手头有个题;案头一本书;笔下一段文;研究有个果。

“方方面面讲规律,时时处处讲科研”应是高效课堂的必然旨归。

再次,典型带动。

不管是区域推进,还是校内实施,高效课堂都特别需要典型带动。

高效课堂的典型不能靠行政指定,而必须是“志愿军”。

领导的作用在于诱发“志愿自觉”。

典型的培养一靠政策引导,二靠业务帮扶,三靠活动锻炼,思考舆论声援。

典型带动作用的最大化,在于点燃典型的使命担当,搭建舞台,为典型提供充足的展示机会,让典型在展示过程中体验成长,享受尊严。

四大要素是指课堂教学四要素,决定课堂效率。

四要素是指教师、学生、教材、方法。

在四要素里,学生是主体。

教育是基于儿童自身而发生的“事件”,让学习发生在学生的身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

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师是主导。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和适当的条件。

教师如何做到主导,四个字——师退生进。

“师退”是指教师要放手、放权、放心!

“生进”则是话语、选择、评价三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做到点拨,不论是引导、诱导、疏导、劝导,但一定要拒绝教导。

教材是工具。

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

方法是路径。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五个抓手——第一个抓手(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通过“煮教材”,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研究学生;第二个抓手(抓规范,好引领):

制定适合各学科各种课型的课堂模式;第三个抓手(怎样教):

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及时总结,提炼提升;第四个抓手(教的怎么样的问题):

教学监控与教学分析,强化教学过程的研究。

第五个抓手(巩固、查漏补缺的问题):

根据学科不同,适当布置作业。

六大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

这六大关系决定课堂效率。

具体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教学关系由“惟教”变为“惟学”,课堂不是像牧师一样在布道。

而是一种精神生长的场所,课堂应该是学堂不是教堂。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教师中心:

强调的是“教”,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学生中心强调的是“学”,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表现为:

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说,仅仅学习一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那只能使教师成为一个“教书匠”。

教师必须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思维,有所创新,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家型的老师”。

教师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另外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具体说来,即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所谓“教学有法”是指教师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

所谓“教无定法”是指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机械照搬。

所谓“贵在得法”是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情况灵活变通,只有适应学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一方面要认真学好教材,虽然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一定差别,但每种课本都有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学生首先要认真学好教材,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做到“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另一方面,现在的教材据保守统计,学生通过自学会掌握60%的内容,通过合作学习会解决20%的内容,教师只要讲剩余的20%的内容,就可以了。

学生与方法的关系则是学生的学习首先要自主,学会独立学习,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来解决。

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教材与方法的关系,则强调“因材施教”,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一般是指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实际上这个“材”也可以看作是“教材”,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同一教学内容新授课和复习课运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也要处理好教材与方法的关系。

课改到底改什么?

一提到“课改”,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瞎折腾啥呀,我都教了十几年了,教材倒背如流,讲起来头头是道”;有的老师看到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恹恹欲睡,也想改,可不知道从何改起;也有的老师在“课改”的过程中,不相信学生,舍不得放手,在扭扭捏捏中画虎不成反类猫。

那么,课改到底改什么,如何改?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到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中学进行了采访。

 

学生何以能如此地狂欢

  赵老师的孩子叫李然。

李然初到学校即受到特别的关注,不仅班主任嘘寒问暖照顾周到,宿舍管理员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寄宿制的生活将李然的生物钟调整得极有规律,定时醒,按时睡,紧凑的学习生活也让他没有可能上网吧,也没有空闲烦恼。

记者问他喜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李然毫不犹豫地回答:

“喜欢!

”“为什么喜欢?

”李然说:

“乐呗!

你看我们上课多自在,走来走去,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可以倾听也可以分享,简单的问题自己就能学会,稍复杂的问题在小组内也能解决,剩下难的问题,听听同学来讲解,感觉特别受用,老师偶尔的插话,我们都特想听……”

课改就是改思想

  崔其升校长说:

“反思三年成名师。

”杜郎口的教师每周都要公示“收获、不足、措施”,每天还有两次反思会,这种“入木三分找差距,精益求精谋发展”的精神,或许就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当然,反思会并非批评会,它还是提高会、促进会、交流会,甚至联欢会。

反思文化已经上升到教育信仰的高度,无论谁说什么,怎么说,都是那么的坦诚,那么的令人信服。

教师借助这种反思,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反思会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务实为上。

有经验的总结、挫败的教训、心得的分享,也有时事的关注、学法的探讨、问题的交流,有时,还会安排两个节目,为老师们减压、助兴。

张代英副校长直言:

“课改就是改思想,改什么思想,就是变以‘教’为中心改为以‘学’为中心,并围绕‘学’重建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杜郎口给参观者的启示

  今天的杜郎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前来观摩学习,参观学习的人数累计已突破了50万,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外出报告讲学已达3000多人次。

河北省固安县英才中学校长何志杰在杜郎口考察时如是说:

“杜朗口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让教师意识到‘教’的功用不过如此,离开了老师的‘教’,学生照样会学,而且能学得更好。

杜朗口的课堂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权利和尊严!

同时,把教师不可一世的权威消解了淡化了,还原为和学生平等的学习合作者。

”“教育改革就是解放自己,让学生暴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来自云南大理的孙华祥老师在杜郎口考察了一个月,他说杜郎口的“捆绑理念”最值得学习——班主任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体,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只有一个团体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所以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努力,都要有一种危机感,在这种环境下,迫使每一个学生都要努力学习,不给组里拖后腿。

  “杜郎口教学模式,摸透了课堂实质。

”广州市玉岩中学的王秋川深有感悟,“评比是武器,评比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评比,就会有积极,就会有先进,就会有榜样,就会产生引领的作用和效果,就会形成一股积极上进、勇于改革之风,正是这股潮流在推动课改。

课改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课改的关键不仅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基本概念的颠覆与重建。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结合教育实践,通过一系列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包括“教”在内的一切教育条件和行为都是为“学”服务的,“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内因。

我们对基本的教育常识有如下认识:

1.学习就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过程。

2.学生只有在“学”中才能“生”,“学”是“生”的内因。

3.教育是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构建、自我成长提供外因条件的。

4.教师就是为学生自我构建和自我成长整合教育条件的服务者。

5.学校就是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重要外因的集合体。

6.课堂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并为生命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场所。

7.教学是学生成长外因中最重要的条件即最重要的外因。

8.分数是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形成的副产品。

9.校长是为学生成长和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的服务者。

10.局长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让教育始终不离开本真的导航者。

对这些基本常识重新认识后,我们提出了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

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素质为本。

这三大转变构建成新的教育观念体系。

课改到底改什么?

答案很明确——改观念。

观念不变课难变,观念一变一重天。

观念是“道”,如果过分执著于“术”的研究,可能会走入死胡同。

因此,我们从多年的课改实战中,总结出课改必经的四步路:

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

第一步是基础,万不可操之过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课改,我们该关注什么

课改并无玄妙,只要厘清一些概念,回到源头上审视常识,往往会有顿悟之感。

比如,“学校”之所以不叫“教校”,可见,“学”比“教”重要得多;“教学”、“教学”——“教”的其实是如何“学”;“学生”、“学生”——“学”之重点在“生成”;“生成”、“生成”——没有“学生”的参与什么也“成”不了;“生动”、“生动”——唯有学生动起来,才有课堂的精彩。

那么,课改我们该关注什么呢?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改就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教师讲,学生记”为“自主合作探究”。

课改后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所以,关注课改首先看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仍是教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不是课改。

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

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课改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教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特征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合作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

然而,过于追求合作的形式而轻视学习的效果,分组随意没有团队氛围,评价失衡不能促进竞争等现象,影响着合作的效度。

合作效度是合作学习的生命。

不是什么内容、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的。

精心选择内容、准确把握时机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前提保证。

关注学生的探究生成

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享受到求知的愉悦。

探究,亦称“发现学习”,“发现”的多少与难易,取决于“问题的探究价值”与“探究的条件、方式和流程”。

提出一个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给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启发引导是探究学习的辅助,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再按照一定的流程与同学合作则是探究学习的法宝。

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而探究的深度则可看成衡量探究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尺。

高效课堂的典型特点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就不要有太多的清规戒律,那种统一规范、整齐划一束缚下的孩子,整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是很难有生成的,没有生成就没有欣喜。

课堂要活起来,也需要多元互助,以思想启迪思想,以智慧生成智慧,没有生成就没有创新。

效果要好起来,就要以总结学习方法为主,摒弃死记知识的做法,引导学生每学一课,都以顺口溜、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去生成,去形成自己的成果。

关注师生的课堂状态

课堂状态主要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关注教师的还权程度

课改其实就是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就是变教师“二传手”为鼓励学生“一传”,教师一旦不再是一个传授者时,他应该体现出新课改要求的“平等中的首席”,即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收获、一起成长。

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的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即兵教兵、兵教官,兵兵合作、师生相长。

这样的课堂教师变身为“成长者”,这考验着教师是否敢变、善变。

好教师一定是放手发动自学的教师,“能说会道、上蹿下跳”的教师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

高效课堂所谓“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承载了学生的生命、精神成长,学生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合而成的,一个无法让学生45分钟快乐的教师就是在对学生的生命不负责。

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必须是从真爱和尊重生命开始。

关注教师的情感激励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理想课堂应该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

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当我们把所有的问号放飞到人文的天空,会由衷地感叹——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是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以智慧的滋润,是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

因此,教育不应是“沉重”的,而应是“生动”的;不应是“格式化”的,而应是“多元化”的;不应是“痛苦折磨”,而应是“崇高享受”。

校园,是庭园而不是工厂;教育,是育人而不是流水作业;课堂,是师生共建而不是教学对立。

关注教室的文化氛围

观望美国中小学的教室,浓墨重彩般花花绿绿,如入货品琳琅满目的超市,教学设备、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只要是便于教学、适于学习的东西,各取所需,伸手可拿。

马克思说: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

”美国中小学为学生创造的是鲜明、便捷、舒适的学习环境,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让孩子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室文化告诉孩子们:

学习是一种生活,而且是提升自己的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

这显然与我们追求教室的简单大方、中规中矩、肃穆静然不同,我们总要在教室的前方设置三尺讲台,使教师高高在上,以保证教师能有效“传道”。

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课桌把教室划分为一个个的小格子,学生在这狭小的空间连转身都困难,只能侧着身子挤来挤去。

教室装饰除了励志人物、学习标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